-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趣觀歷史
謝邀。關於國際聯盟的成立和解散,子淵之前曾經專門撰文介紹過。國聯從一成立之初,其實就為解散埋下伏筆,因為其制度存在先天缺陷,比如任何決議需所有會員國一致同意、美蘇兩個大國均未加入國聯、沒有武裝部隊導致國聯決議不具有強制性、缺乏常駐機構因而對國際事務反應極為遲緩等。到最後,各成員國全都側重於保護自身利益,令國際聯盟的執行舉步維艱。關於國際聯盟的成立和解體過程,且聽子淵為君道來。
1946年4月18日,日內瓦萬國宮會議大廳內稀稀拉拉的坐著幾十名外交代表。在秘書長尚·列斯特滿懷悲情的演講之後,出席此次會議的各國代表一致同意,即日起國際聯盟宣告解散。
▲日內瓦萬國宮
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根據《凡爾賽條約》所組建的國際組織,巔峰時期曾擁有58個會員國,日常事務涉及領域眾多,主要致力於平息各國糾紛、減少武器數量、保障民眾權利、促進國際貿易等,其核心理念為“和平國際社會”。
雖然國際聯盟誕生於20世紀初期,但這一構想早在公元1795年就被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提出。在《永久和平論》一書中,康德率先提出世界聯邦與議會制政府的概念,而“歐洲協調”也在拿破崙戰爭後逐漸發展,以避免歐洲大陸發生戰爭。
▲伊曼紐爾·康德畫像
在此過程中,以《日內瓦公約》和《海牙公約》為代表的國際法律體系逐漸深入人心,確立了日後國際法中廣泛承認的人道主義標準。公元1889年,英華人威廉·克里默與法華人弗雷德裡克·帕西成立了最早的“國際聯盟”——各國議會聯盟。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近三十個國家的國會/議會都派出代表參加這一組織,力求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其組織架構中包含了一個常任議會,這正是“國聯”的前身。
▲一戰法軍舊照
20世紀初,在軍備競賽、秘密外交、新帝國主義等多種因素作用下,奧匈帝國與德國結為同盟,與英、法、俄、意、日等國開戰,工業化時代的第一次戰爭就此爆發,對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經濟都造成了巨大沖擊,此外還有難以估量的人員傷亡。痛定思痛之後,許多人紛紛主張建立新的國際組織,真正確保戰火重燃。
其實在“一戰”後期,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就提出了旨在改變國際關係的計劃——建立國聯。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和總統顧問豪斯都對這一建議產生了強烈興趣,認為這能使世界各國保持和平。對此,威爾遜總統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其中就包括人盡皆知的最後一點:“成立國際聯合組織,各國互相保證彼此的政治獨立、領土完整。”
▲巴黎和會上的威爾遜(居中看報者)
戰爭結束後,戰勝國於1919年1月28日組織召開了巴黎和會,在英法兩國的操縱下,與會代表通過了建立國際聯盟的草擬法案,決定成立以威爾遜總統為首的起草委員會負責《國際聯盟盟約》。同年6月28日,44個國家簽訂盟約,各自完成了相關法律程式。
次年1月10日,隨著《凡爾賽條約》正式生效,國際聯盟也宣告成立,所有在“一戰”中對同盟國宣戰和戰後新成立的國家均為創始會員國。有意思的是,雖然威爾遜在國聯建立的過程中貢獻卓著,但由於與英法兩國爭奪領導權失敗,美國參議院拒絕批准《凡爾賽條約》及《國際聯盟盟約》,並拒絕加入國聯。
▲威爾遜總統舊照
1920年11月,國聯總部從巴黎遷至瑞士日內瓦的萬國宮,並於11月15日舉行第一次全體大會,41國派代表出席會議。在存在的26年中,國聯曾數次協調解決某些國際爭端,並向無國籍難民頒發“內森護照”,獲得了許多國家承認,並陸續解決了一些小紛爭。然而對於30年代發生的較大沖突及“二戰”,國聯卻明顯變得力不從心。
究其原因,是國聯的制度設計上存在先天不足——任何決議需所有會員國一致同意;美蘇兩個大國均未加入國聯,權威性大打折扣,喪失了最重要的支援力量;由於沒有武裝部隊,國聯決議不具有強制性,嚴重依賴於大國協調;缺乏常駐機構,因而對國際事務反應極為遲緩;英法兩國採取綏靖政策,重要的成員國基本都側重於自身利益的維護。
▲衣索比亞地圖
更加諷刺的是,義大利和日本作為國聯創始會員國,卻公然侵略衣索比亞和東北地區,甚至為進一步擴張而悍然退出國聯,後者的權威性之低由此可見一斑。所以在多篇雜文中,魯迅都表達了對“國聯”的極度失望與不屑。此外,由於幾個核心大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各執己見,壓根不願協商解決,這無疑為“二戰”爆發埋下了伏筆。
▲如今的聯合國歐洲總部
1945年,經過長期醞釀和反覆磋商,聯合國在反法西斯的烽火中、在二戰的廢墟之上建立,其完善的制度體系為維護世界安全穩定提供了有力保證,徹底取代了已事實停擺的國際聯盟。次年4月,國際聯盟解散,相關檔案全部移交給聯合國,萬國宮也成為日後的聯合國歐洲總部。
參考文獻:
《二戰史》《國際關係史》《歐洲國際體系中的霸權與均勢》
回覆列表
時至今日,人們對二戰爆發的原因都有一個基本的認知,除了德、日、意三國擴張的野心外,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是人們大肆抨擊的主要原因。如果說《凡爾賽合約》(以下簡稱“合約”)是對戰敗國的掠奪和不公正對待,一定會引起FXS國家的迅速崛起;如果說德意日犯下的是戰爭罪,那英法等國犯下的便是縱容罪。
合約的限制、國聯的監督、英法的制裁,為什麼在短短二十幾年的光景,德國即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這其中背後的成因錯綜複雜,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告訴我們,它絕非偶然。
一、精明的日耳曼人另闢蹊徑,隱形實力不容小覷。什麼是隱形實力?舉個直觀的例子:2003年的非典時期,新加坡在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上攻擊北京沒有專門的傳染病醫院,態度十分囂張。中國隨即迴應:我們可以馬上建一個。新加坡問:多長時間?中國回答:七天。七天後一個容納2000張病床的傳染病醫院拔地而起,並且醫護人員,裝置全部配齊到位。從此,新加坡等國再也不敢造次。
這種實力平時看不出來,一旦到了需要的時候,國家的整體運作會迅速激發隱形實力成為現實實力。制裁下的德國隱形實力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在合約簽訂之後,德美兩國就實施了道威斯計劃。於是大量的美國貸款,讓其可以進行基建投資,實現經濟復甦,在1923年就把經濟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並且在1929年實現了翻一番。可以說該國的產能在XTL上臺之前就早已恢復了。
其次,合約規定只能保留十萬陸軍。而這十萬則全是精華,普通士兵都是按尉官培養,也就是說,想擴軍只需要招足士兵訓練半年,十萬部隊秒變成百萬部隊。這也就是為什麼二戰前德陸軍只用了三年工夫就擴軍到三百萬的原因,而且其戰鬥力相當強悍。
如果說經濟和軍事的隱形實力,還算看得見的話,那麼日耳曼人飽受屈辱的復仇心態就是更大的隱形實力。科學家、軍人、產業工人們紛紛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人的潛能是無窮大的,更何況是一個民族的爆發力,再加上戰後的軍工業沒有受到影響,武器研發工作一直沒有停歇。以至於二戰爆發時,各類新式裝備和新穎戰術,讓世人大跌眼鏡。
二、國際聯盟的軟弱,讓FXS國家有恃無恐。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是《和約》簽訂後組成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平息國際糾紛、促進國家間合作。不過其最大的問題還是缺少軍隊(現在的聯合國部隊),缺乏執行決議的強制措施,發揮不出其應有的作用。 因此,最終導致其不能阻止國際糾紛、FXS的侵略行為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德軍進佔萊茵區、義大利吞併衣索比亞,均未得到國聯的有效懲罰。在西班牙內戰爆發時,德、意直接介入傾向FXS的弗朗哥叛亂集團。英、法兩國則對西班牙的援助請求不做任何有效迴應,並以“中立”等名義斷絕了其獲取軍事援助的渠道。
事實上,國聯的軟弱不僅存在於歐洲和地中海地區,在遠東同樣存在。日本在加緊擴張時,英國一直懷有同情的態度。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國際聯盟僅通過了一名英華人撰寫的《調查報告書》,並未對日本做任何經濟或其他制裁。在遠東地區勢力較大的英、美兩國,均採取坐山觀虎鬥的態勢,推諉責任。
國際聯盟最終被聯合國取代。究其原因,一是成員國只傾向於保護自己的利益,缺乏完備、客觀且獲得各國認可的國際法支援,僅依靠各種條例辦事;二是它沒有武裝部隊,無力阻止侵略事件。當然更為重要的還是英、法操控國際聯盟,推行不制止政策,消極對待FXS擴張,使其缺少公信力。
三、列強們之間的明爭暗鬥,客觀上起到了縱容效果。英、法的“綏靖政策”,只是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對德軍的攻勢採取漠視,不制止、不抵抗策略,甚至以犧牲小國來滿足其要求。然而他們之間的明爭暗鬥也由來已久,這些反而給了日耳曼人發展和擴張提供了必要的空間。
英國為了利益權衡,保持其在歐洲的主導地位,對法國始終有戒心。尤其是在法國武裝佔領魯爾地區,英國扶德製法的意向就更加明確了,早在1935年,英德便籤訂了《海軍協定》,允許其擴軍,助紂為虐地為其擴充海軍開啟通道。
法華人是極端害怕日耳曼人東山再起的,他們認為確保安全的最好方法就是透過領土肢解和經濟榨取,來徹底剷除外來的威脅。然而,如果做不到,就後退一步,謀求軍事同盟(英法聯盟)來抗衡。但每次,三心二意的英國總會先答應,而後幡然變卦。
1938年,奧地利事件中,英、法等國的不制止、不抵抗策略達到了第一個高峰。
奧地利地處歐洲中心,是XTL對外擴張的第一個目標。英國首相張伯倫公開發表言論,表示奧地利將不會獲得任何大國的援助;美國則對其侵略該國的企圖表示“理解”;一向最忌憚德軍擴張的法國也宣稱無意干涉德奧事宜。三大國的表態,相當於將這個小國送到了日耳曼人的絞刑架上。
後記面對德軍咄咄逼人的擴張態勢,英、法、美等國僅僅在口頭上表示抗議,並很快就承認了這一事實,並將駐奧使館改為駐維也納領事館。奧地利事件,既意味著德軍對外擴張的真正開始,也標誌著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達到了一個小高峰。但該策略,猶如以肉喂虎,只能激發這頭猛虎的胃口。
如果說列強們的稱霸野心、明爭暗鬥,一定會帶來彼此的傷害;如果這種傷害是以所謂的善意去扶持和縱容德國,去相信鱷魚的眼淚,那結果一定是助紂為虐或是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