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聽雷

    中華文明是以農耕文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在民以食為天的古代中國,農業是國家的經濟基礎,受到高度重視,這也是古代中國曆代都重農抑商的原因。

    崇尚和重視農耕的古人發現,春季和秋季在一年當中意味著耕種、祭祀和收穫等重要活動的進行,比冬季和夏季重要多了。所以在中國夏商周時的上古時代,一年只分春秋二季,說春秋就代表全年,所以古人也稱“年”為“春秋”。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宗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王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歷史由此進入了一個諸侯崛起,權力紛爭的時代,各諸侯國都設定史官撰寫該國的國史作為國家檔案。因為當時的國史多以編年體來記載史實,如某年某月某時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所以各國史書大多以“年”的代名詞“春秋”來命名。如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但這些諸侯國史後來絕大部分均已散失,只有孔子參與整理修訂的魯國國史《春秋》留傳了下來,並且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歷史大事。 因為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0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這段時間裡,周王室所分封的諸侯力量逐漸強大而輪流稱霸,王室徒有虛名,只能依賴諸侯霸主發號施令,這段時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歷史時期,它恰好與《春秋》所記載的歷史時期大致吻合,所以後世的史學家就將東周前半段的這一歷史時期稱為春秋時期。

    《春秋》語言極為精練,甚至有點晦澀難懂,後來又出現了很多對《春秋》進行闡述、補充、解釋的書,被稱為“傳”,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這三本後來被稱為“春秋三傳”。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東周在歷史上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在燦爛的中國文化中,春秋戰國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段時期,此時的文化璀璨、百家爭鳴,將中華文明的智慧推到了最巔峰的狀態。這個時期也是中華文化形成的奠定時期,是中國文化、政治、軍事、宗教、外交等等形成的重要時期,為後期的天下大統一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要了解古代中國歷史,必先了解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更是一段激盪人心、令後來士人神往的歷史時期: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為後人所熟知;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

    那麼東周為什麼被分為春秋和戰國,戰國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兩者之間如何劃分呢(廣泛的說法有五種之多)?

    春秋戰國中“春秋”名稱的由來基本沒有什麼爭議,就是由《春秋》一書的名稱而來。史上“春秋”時期結束後,各諸侯已經不滿足於稱霸而是要兼併他國稱雄,諸侯之間混戰不休,直到秦始皇統一全中國,這段時間也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歷史時期,歷史上稱之為“戰國”。其名稱的由來存在兩種說法:一是由《戰國策》( 一部國別體史書,由西漢的劉向根據各國史料編輯整理,它記載了周朝和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等國發生的事情,其時間跨度為戰國初年——秦始皇滅亡六國)一書所得名,其記載的歷史時期與這段時期相吻合;二是因為春秋結束後,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極為頻繁,所以被稱為“戰國”。

    對於“春秋戰國”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一般都沒有爭議,其開始時間是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結束時間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當年(公元前221年)。但是史家對於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歷史上一直存在很多爭議,常見的有五種說法:

    1、分界線為公元前481年,這一年剛好是《春秋》這本書的絕筆之年。

    2、分界線為公元前479年,這一年孔子逝世,宋代有詩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天帶走仲尼,諸侯紛紛滅!”孔子的影響力從此可見一斑!

    3、春秋的結束時間為公元前476(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的開始的時間為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因為郭沫若等歷史學家根據中國歷史的斷代認為,公元前476之前為奴隸社會,從公元前475年開始進入封建社會,這也就是“春秋戰國”的分界線。他們的依據還有司馬遷的《史記》,其開始記敘“六國時事”的時間也是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所以後來的歷史書籍包括教科書都這麼劃分。

    4、分界線為公元前453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為三家滅智,春秋時期的霸主“晉國”由此名存實亡,春秋時期僅存的“禮義”由此徹底崩塌。

    5、分界線為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為三家分晉,周威烈王正式分封趙魏韓三家為諸侯,“戰國七雄”由此全部產生,另外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也認為戰國由此開始。

    除以上五種說法之外,其實還存在其它的說法,而且各種說法都有其依據,但是又各有其優缺點。比如說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勾踐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任霸主。按照後兩種說法,這一年屬於春秋時期,但是按照前兩種說法,這一年已經屬於戰國時期,類似存在爭議的地方還有很多。

  • 2 # 講理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其實,這段時期被稱為春秋的原因,非常非常簡單,一點點都不深奧。當時魯國史官把各國的一些重大事件,按照年季月日記錄下來。後來這些東西被孔子重新編訂,這就成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因此那段時間又被稱為春秋時期。

    為什麼在那部史書要稱為《春秋》,而不是冬夏呢?

    這還真不是古人臨時起意。我們可以先看一下這個歷史上中國中原地區冬季溫度變化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春秋時期,氣溫是比較溫暖的,至少溫度比現在高的多,四級也就不太明顯了,加上春代表播種,秋代表收穫,於是古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就把一年分為春秋二季, 春秋自然也就等同於一年,而冬天和夏天兩個季節這是在春秋兩個季節出來之後很多年才衍生出來,所以從習慣上古人自然不會把冬夏兩個季節作為一年的代表。

    這本書又為什麼叫做《春秋》

    剛才說了,春秋這本書是一部編年體的史書,作者在講述歷史的時候喜歡用年季月日作為開頭,比如說在桓公里面說:三年春正月,公會齊侯於嬴;莊公里面說,七年春,夫人姜氏會齊侯於防。在這本書裡面,都是以這樣的形式來記載歷史的,再加上因為春秋兩個季節不是太熱也不是太冷,方便外出,春季和秋季往往是重要的事情發生的季節,可以說大事主要發生在這兩個時候,比如說會盟,祭祀,甚至是戰爭等等。因此用春秋來命名這本書。

    為什麼要用書名來稱呼這段時期?

    春秋時期歷時約300年,從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475年。而魯國史官編寫的春秋這本書,所記載的時間,是從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從時間跨度上來說,也涵蓋了絕大部分的春秋時期。因此用春秋來命名這段時間,非常合適。

  • 3 # 東方國學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位於周、秦兩個王朝之間,始於公元前770年,當時正值西周覆滅、東周開始建立之際;止於公元前221年,此時秦始皇結束了各諸侯國連年紛戰,建立了一統天下的大秦王朝。

    可見春秋戰國這一歷史時期,與東周王朝並立、先於大秦王朝。其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自古以來充滿爭議:在史學界使用比較廣泛的說法是以《史記·六國年表序》為依據,將公元前476年,也就是周元王登基的那一年作為分界點。

    另類“春秋”

    與其他歷史時期相比,“春秋”的名字有些與眾不同。

    因為中國的歷史時期大都以當時的朝代命名,比如唐宋元明清時期分別對應唐、宋、元、明、清幾個朝代;或者以概括當時並列的數個政權,比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唐末五代十國,還有咱們今天說的“春秋戰國時期”之“戰國”。

    但“春秋”這一歷史時期的取名依據似乎沒有遵循以上套路。所以問題來了:這一歷史時期中取名“戰國”好理解,但為什麼叫“春秋”?這與當時的史料以及整個社會中人們生產、生活的活動特點有關。

    “春秋”源自《春秋》

    雖然春秋本質上還是屬於東周時期,但是當時天下大局已發生改變:周王室天地共主的地位日益衰微,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各諸侯國勢力日漸強大,這一歷史時期的個性難以被同時期的周王朝掩蓋、甚至有超過周王朝的勢頭,所以史學家們要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歷史時期載入史冊。

    我們今天看到的不同歷史時期的稱謂,都是由史官劃分的。“春秋”這個名字最早出自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這並不是望文生義,因為史料《春秋》記述的從魯隱公到魯哀公(前722年-前481年)的那段歷史,其時間起止點與史學界主流說法的“春秋時期”的時間年限(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大致吻合。

    《春秋》源自當時的“春秋”

    史官之所以取名為《春秋》同當時的現實背景密切相關。我們今天看到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但若深究淵源會發現:在古代曆法中春秋二季的概念要早於夏冬兩季,在西周早期以前只有春秋而沒有冬夏的說法。

    春秋二季的概念不僅先於冬夏,而且重於冬夏。這是因為古代中國以農業立國,春秋兩季是一年中農事活動最為忙碌的時候,人們的生產生活受天氣、季節等自然環境的影響比較大。

    比如當時戰爭多發生在春秋兩季:春天干擾敵國種糧,秋天搶敵國糧食,冬夏二季一個太冷一個太熱,更適合宅在家;再比如像祭祀、國與國會盟等一些重大的重大群體活動亦發生在春秋兩季,正如《禮記·王制》中所說的:“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作為當時權力頂層的周王室,他們的行事活動也遵循這一季節規律。儒家經典《周禮》中就曾提到周天子在春秋之際應處理的國家大事:“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這是說周天子要趁著這兩個季節外出視察農事活動,並據此對各諸侯國做出獎懲。

    綜上,相較於其他歷史時期的名稱,雖然“春秋”聽起來有些另類,但並非古人隨心所欲瞎起的名字,而是源自特定歷史階段的現實背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介紹一下玉璽的來歷和去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