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根285927616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生活的時代是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那時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杜甫一路逃到四川,蓋起了幾間茅草屋。那時生活困難,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裡記述了自己的困難生活。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辱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從詩中就能知道他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但是還能想著別人,年老多病,在潮溼的屋子裡睡覺,多難受啊!他把自己的茅草屋叫草堂,可見詩人的雅氣,與普通人不一樣。而閣與雅室是寬敝明亮能遮風擋雨的大房子。那時中原到處打仗,很多老百姓的生活還不如杜甫,畢竟那時的四川還算安定,只是生活上困難。而中原的老百姓不但生活困難,若遇到叛軍還可能丟掉性命。我們應該慶幸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現在我們的國家是繁榮而富強。現在的人住的房子可是舒服多了。

  • 2 # 費玉山

    修繕草堂友相助,

    黎民疾苦在眼前。

    草堂名字植沃土,

    詩聖情懷天地間。

  • 3 # 殘陽暮裡酹江月

    我們都知道杜甫被稱為現實主義詩人,其寫實的詩篇 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廣為傳誦。杜甫居所被稱為草堂,是他在蜀中漂泊期間所居。現在杜甫草堂還是成都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我們來簡單看看杜甫的經歷,就會知道為什麼他會成為現實主義詩人。為什麼他的居所是草堂。

    說杜甫,要說一下他的祖父和父親。

    杜甫:杜甫出生於先天元年(712年),逝世於大曆五年冬(770年)

    杜審言(約645年—約708年),杜甫祖父

    杜閒(682——741),杜甫父親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 很熟悉吧,這首詩被後人稱為初唐五律第一。不同於杜甫留給我們的形象,杜爺爺是出了名的狂傲,史載:蘇味道為天官侍郎,審言集判,出謂人曰:味道必死。”人驚問故,答曰:“彼見吾判,且羞死。”又嘗語 人曰:“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 什麼意思?別人見了他都得羞愧而死!屈原宋玉寫文章都不如他,王羲之寫字不如他!!!

    這麼狂的人,可想而知,仕途一般,而且得罪人不少。他的長子杜閒,就是杜甫的父親,也只當到了兗州司馬這樣級別的官。杜家其實也算世家,是魏晉時期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

    杜甫的母親崔氏,在其年幼時就去世了。崔家也是世家大族。所以青少年時期的杜甫,其實過得還是比較安定富足的生活。名句: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寫在他二十歲左右,去山東看望父親之時。這時候還是滿滿霸氣的。

    此後,杜甫遊歷各地,或者參加科舉,雖少有才名,但也考了好多次不第,後來更因權相李林甫等“野無遺賢”的鬧劇落選。杜甫的父親據記載是死於開元二十九年(741年)。755年,杜甫才因生計開始做兵曹參軍(看守軍資)這樣的小官吏。這年冬天他回家時候就聽到小兒子餓死了!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名句(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可見大致在此前後,他家已經生活拮据了。(父親離世,母親早亡,自己仕途不得志等等應該都有關吧)

    安史之亂的爆發(755年,天寶十四年),更是讓很多人雪上加霜。

    此後,玄宗西逃,太子李亨即位。杜甫為了仕途,隻身往靈武投奔,卻為叛軍所俘。被放後,再次投奔,被肅宗授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不料很快因觸怒肅宗被貶。長安收復後,杜甫回到長安,已不受重用。後被貶為化州參軍。這期間,他寫下了很多反映戰亂的詩,最著名的就是三吏三別。

    乾元二年(759年)立秋後,杜甫因對汙濁的時政痛心疾首,而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杜甫幾經輾轉流離,最後來到了成都。在好友嚴武(初為拾遺,後任成都尹。兩次鎮蜀,以軍功封鄭國公)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就是我們熟知的“杜甫草堂”。所以

    這個時候的杜甫,已經經歷過骨肉餓死,漂泊無依等等不順,有個草堂可居,已經是殊為不易了。此後又為生計被嚴武推薦到奉節當小官。直到兩年後,嚴武再次鎮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後這五、六年間,杜甫寄人籬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說:“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 “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東門。” 杜甫的茅屋破敗,到了秋風暴雨之時,飢兒老妻,徹夜無眠,這才寫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廣德三年(765年)四月,嚴武去世,杜甫離開了成都。杜甫來到了夔州(奉節),由於都督柏茂林的照顧,杜甫得以在此暫住。在為公家代管公田之時,自己租了些田,僱了幾個長工,自己和家人也參加勞動。算了有一段短暫的安定時光,在這裡他創作達到了高潮,寫了400多首詩。其中有著名的 《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春夜喜雨》等。

    大曆三年(768年),杜甫因思鄉心切,乘舟出川。多地輾轉後,生活困難。最終,大曆五年(770年)冬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享年五十九歲。

    所以杜甫的後半生其實都是在這種貧拮据,四處漂泊中渡過的。他稱為現實主義詩人,也就成為必然。但如果只是描述自己生活的困苦,不能稱為詩聖。正是因為他在苦難中,堅持自己的操守,用筆記錄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愛國熱情,憂國憂民,他的詩篇千百年來才廣為傳誦。才會被稱為“詩史” “詩聖”。

    他的居所被稱為草堂,才是樸素的,才是受人尊敬的。

  • 4 # 小丑哲學

    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霧裡江船渡,風前徑竹斜。 寒魚依密藻,宿鷺起圓沙。蜀酒禁愁得,無錢何處賒。

    這是一首唐朝現代主義詩人杜甫的《草堂即事》,也是杜甫在成都居住時的真實生活寫照。杜甫之所以稱自己的居所為草堂,有政治原因、有現實原因,也是杜甫心態的真實寫照。

    一、政治原因

    杜甫年輕的時候正是唐朝興盛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杜甫一心想進入朝堂,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為此杜甫曾經多次參加考試,可惜的是每次以落敗而終。但是杜甫並沒有放棄,考試不成就找人向朝廷引薦自己,結果跟考試一樣仍然沒有被朝廷選中。最後杜甫自己向皇帝獻上了三大禮賦,終於在他44歲的時候得到了皇帝的認可,當上了京城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之職。

    命運偏偏在這個時候跟杜甫開了一次玩笑,我們熟知的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放棄京城長安逃跑,杜甫一家人也開始了逃難之旅。在杜甫準備再次到唐肅宗即為的靈武效命朝廷的路上,他被叛軍當成俘虜過了8個多月的監禁生活,因禍得福的杜甫在逃離長安以後,被任命為左拾遺。

    本來這次杜甫可以在朝野一展抱負了,可是他因為幫房琯求情上書朝廷惹怒了唐蕭宗,結果被貶職位秦州司馬,徹底的離開的朝堂之上。正是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杜甫選擇的辭官去成都,後來在成都西郊涴花溪邊建造了草堂。

    二、現實原因

    杜甫的家境不是很富裕,自己又在44歲的時候才當官,俸祿領了沒多少又遭遇安史之亂居家逃難,可想而知杜甫是極為貧窮。當初之所以選擇去成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他的表弟王十五在做州司馬,去成都有投奔親戚的意思。

    有人說杜甫的草堂冀國公裴冕幫助建造的,也有人草堂是他的表弟王十五等人幫助杜甫建造的,總之大家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杜甫來到成都後需要有個安家的地方。自己選來選去看上了西郊涴花溪邊一個有林塘之勝的地方,於是有人幫助杜甫建造了這個茅草屋,杜甫把它稱作草堂。

    就算在有人幫助杜甫建造好草堂以後,他的生活依然很艱難,平日裡靠自己種植一些藥材和種一些維持生計,若不是有朋友時常接濟杜甫,恐怕在草堂生活的杜甫,堅持不了多久。

    三、個人原因

    杜甫的政治抱負是希望在朝堂之上為官,關於這點我們從杜甫被貶為秦州司馬之後毅然辭官也可以看出來,朝堂之下的官杜甫是不願意做的。他想離皇帝近點,又或者說只想在皇帝的身邊做事。

    從做官的時間上來看杜甫沒有太深的官場經歷,也沒有太深刻的認知,否則他也不會跟唐肅宗替房琯求情。這是皇帝認為對自己不忠鐵心要辦的人,杜甫跟他的交情也不深,而杜甫求情的理由居然是房琯有才,所以後來杜甫的下場也是可想而知的了。辭官之後的杜甫遠離朝廷之上,跟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近,一路行走看到的民間疾苦也開拓了自己的眼界,對於杜甫個人的成長來說其實是有利的。

    根據史料記載西郊涴花溪邊上有一個草堂寺,我想杜甫正是看到了草堂想起來朝堂。回想以前的種種經歷,杜甫希望自己在這個地方生活一段時間,反思和沉澱自己。處於生活的壓力,也是詩人一種獨特向世人展現自己不再踏入仕途決心,杜甫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建造了一個茅草屋安身,並起名草堂。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

    在草堂的生活雖然疾苦,但是杜甫生活的十分開心,時常和有人一起在草堂相聚,杜甫大約在成都生活了八年之久,在這期間杜甫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後人在整理杜甫詩集的時候發現,在成都杜甫創作的詩近1400多首,看來草堂也是一個十分適合創作的地方。

  • 5 # 經濟資訊速遞

    主要是杜甫比較窮,只能去住草堂。但其窮而彌堅,在草堂寫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終成一詩聖!

    .

    杜甫草堂

    ·

    立春到成都,

    尋古拜杜甫。

    家徒四壁入草屋,

    倍感人窮苦!

    ·

    一生多坎坷,

    天意遣流放。

    立足現實寫民生,

    終成一詩聖。

    .

    杜甫致富(戲說)

    ·

    杜甫成都來避難,

    房破屋漏釀危險。

    可憐潦倒人缺錢,

    哀聲嘆氣怨天寒。

    ·

    忽如一夜來城建,

    草堂整體待拆遷。

    突得廣廈十餘間,

    身價驟然變千萬。

    ·

    出租房屋憑產權,

    大庇寒士俱歡顏。

    快錢在手人思變,

    自此不提回長安!

  • 6 # 龍井茶葉虎跑水

    草堂恐怕是後世所稱,詩人當年自稱為茅屋,也就是茅草屋,如杜甫詩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可見當時作者自己也並未稱之為草堂。

    後世為了崇敬詩人杜甫,即把茅草屋作瞻仰地,雅稱為草堂。

  • 7 # 易學育兒先育心

    杜甫草堂這個名字是由詩人自稱得來。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多描寫了當時安史之亂,在那個社會動盪不安的年代,百姓所遭受到的貧窮與疾苦,年年抓兵,人心惶恐,杜甫本身也是逃難來的成都,如果在此享受生活,想必和他自己的思想道德觀念起衝突,當時的他是和黎民百姓站在一條思想戰線上的,所以他也僅僅是給自己修了小茅屋,所以“閣”、“雅室”之內的豪華住所的稱呼不適合。

  • 8 # 秋霜ALIr

    杜甫,官居四川。什麼官倒忘了。是他的一個朋友幫著蓋起了幾草堂。現在依舊還在老地方,當然是加固重建的。經過年久失修,茅草房,風天漏風,雨天漏雨,所以,杜甫成舊了:茅屋被秋風所破歌。由此可見,杜甫的當時的生活,是很拮据的。當時,他的好朋友已不在,因此,也沒有可以指望的人。詩人,深知生活不易,所以,他看不慣上流社會的腐敗與奢侈。在感情,同情勞苦大眾。奮筆疾舒: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與李白,感情交好,但完全是兩個環境不同,性格不同的兩個人。詩風在唐朝,兩人均以抗橫。

  • 9 # 我喜愛這片熱土

    草堂:為文人詩家最簡陋生活的地方,是破瓦茅草蓋屋的便稱。此指簡陋的小屋。

    閣者:是文人詩家專供本人藏書和擱置文房四寶及書寫或小息之房間。

    雅室:為文人詩家所用的會友與臥室之房間。屬一大間中間相隔風屏,形成內外兩室的會友與居住雅間即為雅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美國6月份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又是在虛晃一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