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壹都歷史
-
2 # 而山說
大家都說了毛主席。其實在近代史還有一個人物在軍事指揮中堪比韓信。
粟裕(1907-1984),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將之首。粟裕在組織大兵團重大戰役作戰中,用兵靈活,不拘一格。毛主席稱讚粟裕:“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粟裕系湖南省會同縣人,侗族。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湘南起義和上井岡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連長、營長、支隊長,六十四師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紅一軍團教導師政治委員,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紅十軍團參謀長,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參謀長,挺進師師長,閩浙軍區司令員。堅持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江南、蘇北指揮部副指揮,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蘇中軍區、蘇浙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代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一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中國人大常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侯補中央委員,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55年11月,粟裕同志在大連觀看軍事演習。
主要戰績:抗日先遣、蘇中抗戰、華東主將,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
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後,中共中央採納粟裕的建議,改變太行、山東、華中3支大軍同時出擊外線的計劃,同意華中野戰軍主力先在蘇中內線作戰。
1946年7月中旬,國民黨集中正規軍50萬人,向華東解放區的華中野戰軍聚集地發起進攻。粟裕、譚震林指揮華中野戰軍19個團3萬餘人奮戰迎擊。分兩個階段作戰,歷時45天,殲滅國民黨軍6個旅、5個交通警察大隊共5.3萬人,取得了在內線殲滅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的初步經驗,是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初期取得的重大勝利之一。
1939年,陳毅、粟裕、傅秋濤、周恩來、朱克靖、葉挺(自左至右)在皖南涇縣新四軍軍部合影。
1947年5月,我軍在孟良崮戰役中全殲敵整編第七十四師三個旅等三萬二千人,斃敵師長張靈甫。這是粟裕(中)在炮兵陣地上。
1947年1月,粟裕率華東野戰軍先後發起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離崮戰役等,共殲國民黨7個軍(整編師)和1個快速縱隊。其中,1947年5月殲滅國民黨號稱“王牌軍”的整編第74師。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後,率華東野戰軍主隊挺進魯西南,掩護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南下大別山,指揮沙土集戰役,殲國民黨整編第57師,迫使國民軍從山東和大別山區抽調4個整編師來援,實現了華東戰區由內線向外線、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轉折,隨即挺進豫蘇皖邊區。
1948年,粟裕(前左二)和薄一波、李先念、彭真、陳毅(後排自左至右)、朱德(前排左三)、聶榮臻(前排左四)在西柏坡合影。
1948年,總前委成員合影,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
1948年5月,被任命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辭後任代司令政委。1948年6月兼任豫皖蘇軍區司令員。
1948年6月16日,粟裕發起開封戰役(又稱豫東戰役第一階段),激戰5晝夜,22日攻克開封,全殲守敵及部分援敵共4萬餘人。6月27日發起睢杞戰役(又稱豫東戰役第二階段),激戰6天,共殲國民黨軍5萬餘人。7月27日發起兗州戰役,殲敵6.3萬餘人,使王耀武盤踞的濟南陷於孤立。豫東戰役中,華東野戰軍參戰兵力達20萬人,國民黨軍參戰的兵力達25萬餘人。經過20天連續作戰,華東野戰軍殲敵9萬餘人,給了中原之敵以重創,為華東野戰軍進一步開展中原和華東戰局,創造了有利條件。
1972年1月,毛澤東同志和粟裕同志在一起。
1980年1月,粟裕同志與葉劍英、楊尚昆、許世友等同志在廣州白雲機場。
1948年9月11日,被任命華東野戰軍總指揮。9月16日,發起濟南戰役,24日勝利結束,全殲濟南守敵10.4萬餘人(包括起義兩萬餘人),生俘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以下交領23名。在阻援打援戰場上,國民黨援軍遲遲不敢北上增援,華東野戰軍不戰而勝。
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華東野戰軍發起淮海戰役。在戰役中,共殲敵55.5萬餘人,其中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17個縱隊作戰,殲滅國民黨軍44萬餘人。戰役過後,毛主席評價說:“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49年1月,粟裕任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2月開始籌備第三野戰軍京滬杭戰役(實際分為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4月下旬,他指揮的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杭州。5月指揮上海戰役,在上海外圍殲敵主力8個軍。
《淮海大戰》 安徽版
《淮海大戰》 湖南版
《南征北戰》 電影版
《百萬軍中取上將首》 廣西版
描繪粟裕傳奇人生和革命歷程的連環畫有:1、人美版《南征北戰》(電影連環畫),人民美術出版社1953年3月1版60開;2、江蘇版《七戰七捷》(康濟繪),江蘇文藝出版社1959年10月1版60開;3、廣西版《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粟裕大將傳奇),(黃菁、湘龍繪),廣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12月1版64開;4、浙江版《仰峰·新四軍蘇浙軍區的故事》,浙江九十年代24開彩色本(本書內容包括:日寇鐵蹄侵入長興,粟裕在此決勝千里之外,“小延安”幹勁熱火朝天,三次反頑戰,挺進天目山等);5、河南版《運籌帷幄威震四方·粟裕大將》(謝穎、朱雙海繪,封面設計朱鴻年),河南美術出版社1991年9月1版32開;6、安徽版《淮海大戰》(上下集)(王其鈞、高洪嘯繪),安徽美術出版社1985年2月1版64開;7、四川版《淮海大戰》(上下集)(葛振剛等繪),四川美術出版社1986年5月1版64開;8、湖南版《淮海大戰》(2冊)(張正剛、陳堅繪),湖南美術出版社1986年5月至1988年8月1版64開;9、遼寧版《淮海大戰》(沈堯伊繪),遼寧美術出版社1994年1版32開;10、兵器版《大決戰·淮海戰役》(影視連環畫),兵器出版社1992年2月1版32開;11、中連版《淮海戰役》(上下集)(沈堯伊繪),中國連環畫出版社2012年11月1版50開;12、湖南版《淮海戰役》(張正剛繪),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5月1版24開精裝本;13、黑龍江版《淮海大戰》(王其鈞、高洪嘯繪),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8年9月1版50開精裝本;14、上海版《紅日》(4冊全)(汪觀清繪)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5年5月1版64開;15、電影版《紅日》,中國電影出版社1964年2月1版60開;16、上海版《戰上海》,(羅盤繪)中國電影出版社1961年11月1版64開;17、電影版《戰上海》中國電影出版社1961年11月1版60開;18、遼寧版《戰上海》(端木勇繪),遼寧美術出版社1962年7月1版64開,等等。
《紅日》 上海版
《戰上海》 上海版
1980年,粟裕同志在讀《列寧選集》。
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1988年10月,粟裕被中央軍委評為“中國共產黨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粟裕主要著作有:《實戰經驗錄》、《粟裕戰爭回憶錄》、《粟裕文選》等。
在二十二年的戰爭生涯裡,粟裕征戰沙場,出生入死,為新中國的建立建樹了卓著功勳。
-
3 # 帝國烽火
人類的歷史,也是一部戰爭史,在戰爭的薰陶中,關於戰爭的修煉也是不斷升級,為完成這些戰爭提升的人就是軍事家。無論古今中外,軍事家都是存出不窮,從事理論發展的有中國的孫武和馮·克勞塞維等人,從事征伐的有成吉思汗、亞歷山大等等,從事民族運動的有毛主席和開國元帥等等。
殲滅戰:代表軍事家有白起,林彪、粟裕、曼斯坦因、朱可夫等人,他們善於在大兵團作戰中,通過運動戰,達到殲敵的目的。他們都是指揮幾十萬人的軍事家,在戰場善於進行戰場的分割瓦解,最終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兵形勢:代表軍事家有項羽、彭德懷、徐向前、亞歷山大、巴頓等人,他們在戰場中,善於極少成大,用兵力形成區域性優勢,最後擴大到全域性,而且他們都善於鼓動戰士的士氣。正所謂“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代表軍事家有廉頗、漢尼拔、陸遜、織田信長等人,他們在戰場上善於結合天時地利與人和的人優勢,創造並利用這些,最大化的加強自己的力量,削弱敵人的力量,最後取得戰爭的勝利。
軍事大家:如毛主席和成吉思汗。他們無論是在軍事戰略的系統思考之上,還是在具體戰役指揮之上,都有非常高的得眼界,都能洞悉一切,這種軍事大家都有非常長遠的 軍事遠見,考慮戰爭從來不是單一的思考,會結合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特定等等,最終從全域性進行謀劃,從而取得勝利。
-
4 # 上策視覺
中國歷史上的最傑出軍事家有:
春秋時代:孫武、孫臏、吳起戰國時期:白起、王剪、廉頗、李牧、王賁兩漢:張良、韓信、衛青、霍去病、陳湯、馬援、班超三國:曹操、郭嘉、周瑜、陸遜、司馬懿、鄧艾、姜維、陸抗兩晉:羊祜、王睿、謝玄南北朝:劉裕、檀道濟、斛律光、隋唐:韓擒虎、李靖、李世績、蘇定方、郭子儀、薛仁貴、高仙芝五代:李存孝、王彥章、李嗣源、柴榮兩宋:趙匡胤、狄青、岳飛、韓世忠元明:鐵木真、徐達、劉基、戚繼光、袁崇煥清和民國:多爾袞、左宗棠、李宗仁、薛嶽、孫立人等共和國:毛澤東、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楊得志等。中國之外的世界史上的著名軍事家有:
古代:馬奇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北非名將漢尼撥、羅馬帝國凱撒大帝、法蘭西帝國拿破倫波拿巴、英國納爾遜近現代:德國隆美爾、古德里安,蘇聯朱可夫、蘇沃洛夫,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巴頓。 -
5 # zj史海拾貝
要說中國最歷害的軍事家,誰也無法與偉大領袖毛主席相比。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他一生很少帶槍,他用他的軍事思想、軍事戰略、軍事領導才能,創造了游擊戰、運動戰、持久戰,趕走了日本侵略者。他用“筆桿子”打敗了國民黨蔣介石的“槍桿子”,消滅了蔣家王朝的800萬軍隊,建立了新中國。
△他從秋收起義後,很少親自帶兵打仗,但他帶的兵是十大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賀龍、劉伯承、陳毅、徐向前、聶榮臻、羅榮桓、葉劍英和粟裕、徐海東、陳賡等十大大將和一批上將,他們個個智勇雙全,能征善戰,功勳卓著。中將、少將一級,他都很少直接指揮。
△他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解放戰爭中,他穩坐延安、西柏坡,遙控全國各個戰場,用紅色電波釋出命令、指示:彭德懷橫掃西北,徐向前組織大原戰役,林彪組織遼瀋、平津戰役,劉伯承、鄧小平率部千里躍進大別山,組織淮海戰役。
△他沒上過軍校,但他創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締造了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新型人民軍隊。如今,這支部隊從最初的幾千人,發展到今天的200萬,從單一的陸軍,發展到今天的海、陸、空、戰略支援、火箭軍部隊,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世界一流人民軍隊。
中國革命的歷史和實踐證明,只要堅持按毛澤東的思想、戰略打仗,就會取得勝利,反之,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失敗。這樣的軍事家不歷害,還有誰歷害?
-
6 # 舊事舊人歷史說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歌中國古代名將。
關於這個問題,或者關於這方面的類似問題,我已經回答過不下六次!本來是不想回答的。鑑於小悟空對我的熱情邀請,我再重新申述一遍。
名將還得說孫武,《孫子兵法》是老祖。
吳起常勝無敗績,戰國前期數第一。
長江後浪推前浪,吳起之後白起上。
趙奢廉頗皆有才,李牧亦可逞胸懷。
王緘王賁父子兵,王離少年都繼承。
可憐章邯不到底,秦朝從此輸項羽。
劉邦無有將兵才,連兵百萬韓信來。
樊噲周勃皆可用,亞夫衛青霍去病。
身經百戰蹈匈奴,猛將李廣空射虎。
皇陵雲臺二八將,光武中興自今向。
投筆從戎學班超,鄧鷙綏遠人可驕。
東漢末年屬曹操,關張趙黃子龍好。
東吳俊傑名陸遜,火燒連營劉備逃。
三國兩晉南北朝,我把陶侃稱天驕。
劉裕道成不足問,蕭衍將統天下沉。
亂離亂世人民苦,開皇一統韓擒虎。
李靖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建功勳。
大唐名將不可數,定方一生最悲苦。
扶危濟困李光弼,安國定方郭子儀。
茫茫天山歌舒翰。仙芝一戰敗連環。
可憐猛將封常清,未把安史亂來平。
黃巢梟雄真有事,朱溫滅唐靠死士。
少年名將李存勖,還爾三矢空流涕。
趙宋以文治大國,只有狄青顯武拙。
岳飛空題滿江紅,世忠金山擂鼓動。
老將張浚劉光世,都承宗澤李綱志。
莫道文人好欺負,說完天祥誇秀夫。
崖山海戰長志氣,怎奈世祖有毅力。
一代天驕大業成,成吉思汗馬上行。
元末梟雄朱元璋。徐達沐英各揚名。
藍玉死後繼朱棣。最後還有熊廷弼。
孤城英雄袁崇煥,努爾哈赤中流彈。
本是英雄吳三桂,無奈女人自成累。
衝冠一怒為紅顏,霹靂施琅靖臺灣。
年羹堯勇平西北,民族英雄關天培。
黃海一戰鄧世昌,子材鎮南國威揚。
臺灣巡撫劉銘傳,一片丹心碧海天。
近代都有梟雄出,世凱偏偏把位傳。
自古英雄多磨難,恩來澤東成一片。
陳毅粟裕彭德懷,林彪賀龍徐向前。
-
7 # 北斗星3557
謝謝邀請,感謝平臺,編輯領導,和微友們,簡單的說兩句,歷史的著名軍事家,又看,對歷史所做的貢獻,我認為在古代,第一個軍事家,是諸葛亮,赤壁大戰,借東風,大敗曹操83萬人馬,殺的曹操,片甲不留,可以創歷史奇蹟,在劉備,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創立了蜀國,一個政治家,一個軍事家的智慧,堪稱千古軍事家,
第二個軍事家,是,秦瓊,秦叔寶,為什麼這樣說?秦瓊,是唐朝,開國第一個兵馬大元帥,他幫助李淵,李世民,平反王,破隋朝大陳,秦瓊,收服,尉遲恭,立下汗馬功勞,當時,尉遲恭,保,劉五洲,夜闖八關,夜奪八寨,勇不可擋,是,秦瓊,用智慧,武術高強,和他的為人,征服,尉遲恭唄!使尉遲恭,歸順大唐,秦瓊,秦書寶,故事很多,這就不說了,心胸夠一個軍事家,政治家,大唐24開國功臣之一,創造歷史奇蹟,也成為我們心目中的門神,
第三個,軍事家,是宋朝的,兵馬大元帥,楊六郎,楊豔召,楊六郎,熟讀兵書戰法,大敗,北國,也就是遼國,楊六郎一杆槍,在邊關,大遼,不敢踏進,一步,民間傳說,楊六郎,是上天,白虎星君,這個辟邪呀,八楊六郎傳神了,楊六郎,在宋朝初期,大擺犛牛陣,大破遼兵,寫下千古佳話,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名垂青史
再一個,明朝的,兵馬大元帥,徐達,福寶,朱元璋,用十幾年的時間,用智慧,趕走了,大元,100多年的統治,幫助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是人民,安居樂業,徐達,中山王,功不可沒,不忘初心,牢記歷史
最後一個近代史,我最佩服的,就是開國元帥,彭德懷元帥,從井岡山時期,跟隨毛主席,通國民黨反動派,打了多少年?抗日戰爭,指揮百團大戰,大敗日本兵,為中華民族,爭光露臉,創世,歷史奇蹟,特別是在抗美援朝,彭德懷元帥,指揮人民,志願軍,八美帝國主義,16個國家,打出三八線,微信中國,爭光露臉,近代史無人可比,百年可見,千古第一人,不忘初心,彭德懷元帥,永遠活在人民心中,人民的兒子,祖國的驕傲,彭德懷元帥,千古,流芳,我所說這幾個人,為中華民族,做出不朽的功勳,萬古流芳,永入史冊
-
8 # 知足常樂宋成
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有許多載入史冊的軍事家,正是因為他們才讓枯燥的歷史增加了許多色彩。
古代有孫臏,韓信,衛青,諸葛亮,岳飛,徐達等著名的軍事家,他們在所處的時代都具有特殊的軍事貢獻,或是驅除韃虜,或是保家衛國。
可這些人物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我們只能從冰冷的史書上,來領略他們的風采,多少都會感覺有些陌生。
在筆者看來,近代史上的軍事家離我們最近,讓我們的感受更加真實,其中排第一位的當屬毛澤東。
毛澤東因為擔任的職務大部分是主席,所以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毛主席。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毛主席指揮的軍隊數量最多,指揮的戰役最多,打敗的敵人最多,這些歷史之最讓毛主席成為排名第一的軍事家。
毛主席一生中最為經典的戰役,就是在長征時的四渡赤水戰役,在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數次提到四渡赤水戰役,可見在毛主席心裡的地位。
當時的紅軍經過湘江戰役後,由8萬多人銳減到3萬多人,而且很多都是負傷的戰士,基本喪失了戰鬥能力。
而蔣介石則先後調動了50多萬軍隊,對紅軍展開了圍追堵截,其中有劉湘的川軍,龍雲的滇軍,廣西的桂軍,還有蔣介石的嫡系部隊10萬人。
在重重關卡的封鎖下,毛主席發揮了天才的指揮,利用國民黨內部矛盾和複雜的地形,與幾十萬國民黨軍隊玩起了捉迷藏遊戲。
他先後六次往返雲貴川地區,讓蔣介石一頭霧水,他甚至不知道紅軍具體的位置在哪兒,更別提要聚而殲之了。
最後毛主席用了一個聲東擊西戰術,假裝進攻昆明,主力部隊卻悄悄地北上渡過金沙江。
當紅軍繼續向北行軍時,國民黨軍隊才姍姍來遲,只能隔著金沙江束手無策。
在中國紅軍的危急關頭,毛主席用他的智慧和膽略,拯救了黨和軍隊,讓中國革命的火種得以保留,這個史詩級的軍事戰役也被寫入歷史,成為毛主席最得意的戰役之一。
不僅於此,毛主席在中華民族危亡之際,主動放棄黨派的成見,呼籲進行國共合作建立抗日統一戰線,這是何等的戰略眼光和胸懷。
在以後的解放戰爭,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中。毛主席都是用他獨特的軍事眼光,來為戰爭進行了戰略指導,可以說毛主席已經遠遠超出了軍事家的範疇,而成為一個戰略家。
簡而言之,毛主席是筆者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軍事家,如果你也這麼認為,可見你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中中國人。
-
9 # 跟著八斤看歷史
在查看了相關歷史資料後,我篩選了三位在中國軍事史上有著深遠影響,彪炳千古的英雄名將
1.白起(?—前258),也叫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郿縣東北)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統帥。
點評:白起是繼孫武之後,中國戰爭史上又一個偉大的軍事統帥,也秦國曆史上戰功最為卓著的將領。白起一生善於用兵,征戰沙場達37年之久,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殲敵百萬,未嘗敗績,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史學家司馬遷稱讚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白起主要戰績:
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
攻趙先後殲滅趙軍60萬(含長平之戰)。攻韓魏殲滅30萬。
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65萬!
封號:武安君。官職:國尉(國防部部長)。
外號:戰神,殺人魔,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地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階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長平之戰共殺人四十五萬,連同以前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攻楚於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攻魏於華陽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卒二萬,攻韓於陘城斬首五萬,共一百餘萬,這是白起的一張極不完全的殺人賬單。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後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趙的問題上發生分歧,被王陵取而代之,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白起是繼孫武之後,中國戰爭史上又一個偉大的軍事統帥,也秦國曆史上戰功最為卓著的將領。白起一生善於用兵,征戰沙場達37年之久,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殲敵百萬,未嘗敗績,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史學家司馬遷稱讚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殲敵45萬,創造了先秦戰史上最大的殲滅戰戰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長平之戰也反映了戰爭自身發展概貌。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殲敵45萬,創造了先秦戰史上最大的殲滅戰戰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長平之戰也反映了戰爭自身發展概貌。
白起的作戰指導特點有三個:一是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而且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這是白起最為突出的特點。他是戰爭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的無與倫比的統帥。也是中國戰爭史上三個最善於打殲滅戰的軍事統帥之一(另外兩人是成吉思汗和粟裕大將)。但白起能夠在二千多年前便主張打殲滅戰,這是非常難得的。二是為達殲滅戰目的強調追擊戰,對敵人窮追猛打,較孫武的“窮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商君書·戰法第十》),顯然前進一步。三是重視野戰築壘工事,先誘敵軍脫離設壘陣地,再在預期殲敵地區築壘阻敵,並防其突圍。此種以築壘工事作為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指導思想,在當時前所未有。
白起戰重實踐用途與實戰效果。為秦始皇一統天下的第一公臣。
2.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在孫武的嚴格訓練下,吳軍的軍事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就在公元前512年,闔閭、伍了胥和孫武,指揮吳軍攻克了楚的屬國鍾吾國(今江蘇宿遷東北)、舒國(今安徽廬江縣西),這時闔閭頭腦發熱,想要長驅直入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縣紀南城)。孫武認為這樣做不妥,便進言道:“楚軍是天下的一支勁旅,非舒國和鍾吾國可比。我軍巳連滅二國,人疲馬乏,軍資消耗,不如暫且收兵,蓄精養銳,再等良機。”吳王聽從了孫武的勸告,下令班師。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孫武的主張,並向吳王獻策說:“人馬疲勞,不宜遠征。不過,我們也可以設法使楚人疲睏。”於是伍子胥說孫武共同商訂了一套擾楚 、疲楚的計策,即組成三支勁旅,輪番襲擾楚國。當吳國的第一支部隊襲擊楚境的時候,楚國見來勢不小,便全力以赴,派兵迎擊。待楚軍出動,吳軍便往回撤。而楚軍返回駐地時,吳國的第二支部隊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輪番襲擊,弄得楚國連年應付吳軍,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費,國內十分空虛,屬國紛紛叛離,吳國卻從輪番時攻中搶掠不少,在與楚對峙中完全佔據上風。
公元前506年,楚國攻打巳經歸附吳國的小國——蔡國,給了吳軍伐楚的藉口。闔閭和伍子胥、孫武指揮訓練有素的3萬精兵,乘坐戰船,溯淮而上,直趨蔡國與楚國的交戰。楚軍見吳軍來勢凶猛,不得不放棄對蔡國的圍攻,收縮部隊,調集主力,以漢水為界,加緊設防,抗擊吳軍的進攻。不料孫武突然改變了沿淮河進軍的路線,放棄戰船,改從陸路進攻,直插楚國縱深。
伍子胥問孫武:“吳軍習於水性,善於水戰,為何改從陸路進軍呢?”
孫武告訴他說:“用兵作戰,最貴神速。應當走別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個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遲緩,楚軍必然乘機加強防備,那就很難破敵了,”說得伍子胥點頭稱是。
就這樣,孫武在3萬精兵中選擇了強壯敏捷的3500人為前陣,身穿堅甲,手執利器,連連大敗楚軍。舊曆11月28日攻入楚國的國都郢,楚昭王帶著妹妹倉皇出逃。孫武以3萬軍隊攻擊楚國的20萬大軍,獲得全勝,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
然而,這時越國乘吳軍伐楚之機進攻吳國,秦國又出兵幫助楚國對付吳軍,這樣,闔閭不得不引兵返吳。此後,吳又繼續伐楚,楚為免亡國,將國都由郢遷到都(今湖北宜城縣東南)。
孫武在幫助闔閭西破強楚的同時,計劃征服越國。公元前496年,闔閭聽說越王允常去世,新即位的越王勾踐年輕稚弱,越國國內不大穩定,認為機不
可失,時不再來,便不聽孫武等人的勸告,不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就倉猝出兵,想要擊敗越國。不料,勾踐整頓隊伍,主動迎戰,兩軍相遇於吳越邊境的 李(今浙江嘉興縣西南)。勾踐施展巧計,他派死刑犯首先出陣,排成三行,把劍放在脖子上,一個個陳述表演後,自剄於陣前。吳國士兵不知那是一個個罪犯,居然看得忘了神,傻了眼,越軍乘機發動衝鋒,吳軍倉皇敗退,闔閭也傷重身亡。
闔閭去世後,由太子夫差繼承王位,孫武和伍子胥整頓軍備,以輔佐夫差完成報仇雪恥大業。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踐調集軍隊從水上向吳國進發,夫差率10萬精兵迎戰於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邊),在孫武、伍子胥的策劃下,吳軍在夜間佈置了許多詐兵,分為兩翼,高舉火把,只見在黑暗的夜幕中火光連成一片,迅速向越軍陣地移動,殺聲震天,越軍驚恐萬狀,軍心動搖,吳軍乘勢總攻,大敗越軍,勾踐在吳軍的追擊下帶著5000名甲士跑到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市東南)上的一個小城中憑險抵抗,由於吳軍團團包圍,勾踐只得向吳屈辱求和,夫差不聽伍子胥勸阻,同意了勾踐的求和要求。
吳國的爭霸活動在南方地區取得勝利後,便向北方中原地區進逼,公元前485年,夫差聯合魯國,大敗齊軍。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領著數萬精兵,由水路北上,到達黃池(今河南封丘縣南),與晉、魯等諸侯國君會盟。吳王夫差在這次盟會上,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爭得霸主的地位。孫武雖沒有直接參加攻齊取勝、與晉爭霸兩事,但在此前孫武精心訓練軍隊和制定軍事謀略,對夫差建立霸業有不可抹煞的巨大貢獻。
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的東西,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例如:孫武主張“慎戰”。在《孫子兵法》中開宗明義便指出:“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人民的生死,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慎重研究悉心考慮的”。孫武又警告國君不可因憤怒而興兵,將帥也不可因惱火而交戰,一定要瞻前顧後,以國家利益為尺度作出決策。例如,孫武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個著名論斷,認為一定要對自己的實力和對方的情況瞭如指掌,隨時隨地掌握對方的動態變化,採取相應的應變措施,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例如,孫武又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主張,認為不管敵我總體力量對比的強弱如何,一定要創造機會,造成我在區域性兵力上的優勢,以十攻一,以眾擊寡,全殲敵方。……這些光輝的軍事思想和軍事論斷都倍受軍事家們的推崇,孫武被古今中外的軍事家一致尊崇為“兵家之祖”。戰國時代的吳起、孫臏、尉繚等眾多的軍事家推崇孫武的軍事藝術首屈一指。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盛讚《孫子兵法》,他親自整理前人對《孫子兵法》的研究,作成簡明的“略解”,為後人學習運用《孫子兵法》提供方便。寧代,《孫子兵法》作為《武經七書》的第一部,成為科舉中武科考試的理論科目,《孫子兵法》從此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流傳。同時,《孫子兵法》也向越南、北韓、日本、以色列乃至英、德、俄等國流傳。
近現代的戰爭使用許多新式武器,與古代戰爭的條件大不相同,但《孫子兵法》所論述的戰爭的基本原理和原則都沒有因戰爭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所以仍然受到軍事家們的普遍推崇。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毛澤東曾高度評價說:“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在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將軍斯瓦茨科夫使用最古老的《孫子兵法》中“重將治兵”的原則及名種謀略思想來驅動裝備著最現代化的戰爭武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斯瓦茨科夫也由此被譽為“將星奇才”。英國著名戰略家利德爾.哈特在《孫子兵法》英譯本序言中說:“2500多年前中國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對於研究核時代的戰爭是很有幫助的。”
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不僅運用於軍事領域,還被推廣運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孫武的軍事理論與企業管理雖然活動的領域不同,但它們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市埸,競爭即戰爭。日本企業家大橋武夫所著《兵法經營全書》指出:“採用中國的兵法思想指導企業經營管埋,比美國的企業管理方式更合理、更有效。”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霍吉茲在《企業管理》一書中指出:《孫子兵法》一書中“揭示的許多原理原則,迄今猶屬顛撲不破,仍有其運用價值”。古老的兵法在現代社會中閃耀著迷人的光彩。孫武雖非出生吳地,但一生活動是在吳地。
孫武在歷史上最傑出的貢獻是一部《孫子兵法》流傳了近3000年影響並未消退。
3.韓信(?—前196年),淮陰(今江蘇省淮陰西南)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
高祖劉邦高興時常同韓信閒談將領們才能的高下,劉邦問:“如我能將幾何?”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將十萬。”劉邦問:“於君何如?”韓信說:“臣多多而益善耳。”劉邦笑著說:“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韓信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他兵法高超的可以戰敗項羽可見一斑。
-
10 # 新區八零後
歷史上能稱得上軍事家的人有很多,有軍事著作的軍事家也大有人在,但是即有軍事著作理論存世又有數十年指揮作戰經驗把軍事理論和指揮作戰實踐相結合的軍事家,戰略家,軍事理論家最厲害的就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毛主席一介書生沒有進過軍校,完全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成為軍事統帥。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真對敵強我弱的情況毛主席在革命鬥爭實踐中創造性提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撓,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術。在抗日戰爭中提出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發表《論持久戰》一書提出抗日戰爭要經過″防禦,相持,反攻”三個階段,最後勝利一定屬於中中國人民的革命論斷。歷史事實證明毛主席的光輝論斷英明無比。在解放戰爭中毛主席提出誘敵深入,圍城打援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戰略戰術。在三年時間裡縱橫闔閡,橫掃千軍如卷席先後指揮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殲滅國民黨反動軍隊一百五十五萬人。最後百萬雄獅過大江解放了全中國建立了新國家。在三年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國際史上前所未有。一九六二年是毛主席軍事生涯中最後一戰,乾淨利落的打退了印度侵略。縱觀毛主席一生,無論是土地革命戰爭中的反圍剿,長征中的四渡赤水,抗日戰爭中的游擊戰,敵進我進。毛主席都能創造性的提出軍事理論和戰略戰術。而且從無敗績,從小到大從無到有創造了一支偉大的戰無不勝的人民軍隊經過二十八年的武裝鬥爭奪取革命勝利。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和軍事理論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濃重色彩的一筆,是中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毛主席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中國歷史上將星璀璨,軍事家層出不窮,而打出中國國威,距離我們最近的厲害軍事家,非彭德懷元帥莫屬!
彭德懷,原名彭清宗,字懷歸,號得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副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彭德懷把畢生精力獻給中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國防及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
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為八路軍副總司令,他作戰勇猛,戰略戰術高超,為人剛直不阿,是日軍的重要刺殺目標。平型關大捷給日軍當頭棒喝,讓日軍知道了中中國人的英勇善戰!百團大戰給日本侵略軍沉重打擊,使得日軍把主要進攻目標定為八路軍領導的敵後根據地,中共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新中國建立後,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美帝聯合十多個國家侵略北韓,威脅中國東北地區安全。彭德化臨危受命帶領志願軍入朝作戰,經過艱苦的幾年抗美援朝戰爭,終於擊敗了以美帝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出了我軍的軍威,打出了中國的國威,為中國的崛起之路奠定了堅實根基!
要說誰是最出色的傑出軍事家,我個人還是堅持將“兵聖”孫武列在首位。固然,中華五千年浩瀚過往,軍事奇才層出不窮,且戰績輝赫炎威,但孫武無疑是千古最亮的那一顆耀眼的將星、帥才。
孫武子不僅留下了軍史上最可稱絕的《兵法十三篇》,還訓練出了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孱弱”隊伍。而且,在吳王闔閭的爭霸大業中,孫武子屢出奇謀用兵詭異,直接打到了郢都,將沃偌大國打得直接退出了五霸之爭,可謂將星閃耀,千古帥才。
當然了,有人會說孫武子並沒有指揮過立國滅國的大戰,但他的軍事謀略卻無與匹敵,至今還被高階軍事機構和軍事院校奉為千古圭臬,您能說孫武子不是一位合格的、乃至優秀的、卓越的軍事家嗎?
至於其他諸如“起翦頗牧”之輩,雖然號稱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但那是在孫武子煌煌兵書的指引下堪堪達到的,所以,孫武子的最厲害軍事家之名,絕對享譽恩隆實至名歸。
回覆列表
古代史的白起、孫武、吳起、廉頗、岳飛等暫且不提,要不然就太多了。單就談談近代的一些名將。
前排提示:不涉及立場,只論能力。
1二戰德國的三大名將。
“沙漠之狐”——隆美爾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
隆美爾被部份歷史學家評價為資質卓越的戰術家與偉大的軍事指揮官,特別是精於機動戰和敏銳判斷敵人弱點的能力。
隆美爾在1941與1942年間於非洲奪下了多次戰役的勝利,這些都是在敵軍人數與補給狀況勝過他的條件下透過積極進攻所取得的。
隆美爾麾下的非洲軍也從未被指責過犯下戰爭罪行,隆美爾自己也曾提到過北非戰線是一場“沒有敵意的戰爭”。
許多例子也顯示了隆美爾對盟軍戰俘的人道作為,比如他在堅忍行動中俘虜了羅伊·胡德瑞吉與喬治·藍涅兩位突擊隊中尉時,抵制了希特勒所下達的《突擊隊命令》,並未將前兩人處決,另外也拒絕遵照後者殺害猶太裔戰俘的命令。
隆美爾駐於法國期間也反抗了希特勒要求其驅逐該國猶太人的命令,並多次寫信抗議猶太人的待遇。英國突擊隊的吉歐菲·凱耶斯少校在其攻擊德軍海岸防線的任務失敗而陣亡後,隆美爾下令進行其以軍禮埋葬。另外,在大西洋壁壘建設期間,隆美爾指示法中國人不用作奴隸,但應付出勞動。
隆美爾也是少數被盟軍官方下令計劃暗殺的軸心國指揮官。
“帝國之鷹”——古德里安
“閃擊戰”的創始人,被稱為“德軍裝甲兵之父”。
古德里安被西方軍界稱為“德軍裝甲兵之父”、“閃擊英雄”。一戰期間,他擔任騎兵和步兵部隊的初級軍官與參謀軍官。戰後他在邊防軍部隊短期任職後,便開始建立、組織、指揮裝甲兵部隊。
即使在納粹執掌時期他還不是最高階的將領,但是,在二戰中,他的卓越才能已經得到人們的認可,被看作是在“二戰”期間最優秀的指揮官之一。他作為坦克專家,將現代陸上作戰武器——坦克,充分地運用到戰場上,其意義深遠,一直影響到今天。
曼施坦因
納粹德國德意志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
2盟軍名將。
“傳奇元帥”——朱可夫
二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
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
二戰期間,盟軍在歐洲的最高指揮官。
四星上將——巴頓
二戰美國著名的將領。
“一代老兵”,五星上將——麥克阿瑟
二戰時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
3國內名將。
新中國締造者——毛主席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者,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優秀的詩人,書法家。讓中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偉大人物。
相較於前面幾位,可能毛主席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家。他更像一個理論家,但又不單單只是一個理論家。
早在青年時期,主席就已經在湘贛邊境領導農民起義(最著名的就是秋收起義),後來在井岡山上安下家來,給那時的革命武裝力量生命和容身之所。
創造性的發明了地道戰,麻雀戰,蘑菇戰,主席的著作《論持久戰》更是國際聞名。
這裡牆裂推薦大家去看《毛澤東傳》,受益匪淺。
新中國締造者之一——朱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朱老總身經百戰,歷盡艱險,功勳卓著,在每一個重大關頭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歷史作用,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作出了傑出貢獻。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朱老總懷著“與日寇決一死戰,復我河山,保我民族”的決心,率領抗日將士揮師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老總堅決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團結抗戰,力挽狂瀾,為挺進敵後、開闢華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5年4月,協助主席指揮各解放區軍民,先後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老總不畏艱險,深入前線,有效解決了各兵種協同作戰、後勤補給、軍工生產等問題。老總親自指導解放石家莊戰役,為組織奪取大中城市的攻堅戰積累了寶貴經驗。在戰略決戰和戰略追殲階段,朱老總協助毛主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指揮人民解放軍徹底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在中國大陸的統治,領導我們黨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朱老總為中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豐功偉績。
新中國締造者之一——彭德懷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開國元勳。
1940年,彭大將軍在華北發動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使全國軍民受到鼓舞。
1947年3月初,國民黨軍胡宗南等部20多萬人重點進攻陝甘寧解放區時,指揮僅2萬餘人的陝北部隊和後勤機關,同十倍於己的敵軍作戰。在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後,根據毛澤東提出的作戰方針,採取拖疲敵人的“蘑菇戰術”,伺機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在一個半月內連續於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戰三捷,後又在沙家店殲敵兩個旅。
1948年2、3月間,彭德懷率部在宜川、瓦子街一舉殲敵五個旅,於4月22日收復延安。
1950年10月,當美帝國主義侵略北韓、嚴重威脅中國邊境安全時,彭大將軍出任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中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北韓人民軍一起,在七個月內連續進行五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裝備精良,軍事力量數倍於我的“聯合國軍”趕回到“三八”線,讓那位美國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栽了跟頭。
湘西兵痞——賀龍
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
賀龍元帥在1916年,以兩把菜刀鬧革命,奪取了反動派的武器,組織起一支農民革命武裝。這支武裝在軍閥林立的舊社會,屢遭失敗,幾經起落,在賀龍的堅強領導下,逐漸發展壯大,在討袁護國和護法戰爭中屢建戰功。
1927年,賀龍元帥率部參加並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擔任起義軍總指揮。
解放戰爭時期,賀龍率領晉綏部隊主力揮師北上,解放了晉中廣大地區,並與聶榮臻指揮的晉察冀部隊一起進行了綏遠戰役、晉北戰役。
1949年12月,賀龍率華北野戰軍第十八兵團等部,由陝入川,配合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第二野戰軍,殲敵數十萬人於成都地區。
4當然這也只是一部分,如果全說,那麼光十大元帥就夠吹上三天三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