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映月荷影
-
2 # 娛樂8卦新鮮事
唐僧師傅四人在去往西天的取經路上,凡山遇妖,凡水遇怪,一路歷經的磨難艱險不計其數,其中就包括許多容貌不俗,法力高深的女妖怪。而唐僧其人丰姿英偉,相貌軒昂,是個十足的美男子,自古以來,異性相吸,眾多見慣了世面的女妖怪遇到相貌氣質絕佳的唐僧也把持不知,喜歡上了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唐朝和尚,其中就包括蠍子精、老鼠精、玉兔精、杏仙等妖。感情有兩種,一種是一廂情願,而另一種是兩情相悅,那麼,在取經路上,唐僧有對哪位女妖動過凡心嗎?
這個讓唐僧動心的異性並不是女妖,而是個女人。
朝堂上初見,唐僧身披袈裟,風采翩翩,謙和有禮,不卑不亢,溫潤如玉中又帶著來自盛唐的驕傲。素來無男子的國度,偶然出現如此風華無雙的人,縱是高高在上的女王也看得痴了,須太師連喚三聲才回過神。
在兩人第二次獨處時,女王已忍不住情愫向唐僧表達情意,唐僧呢,則不同以往,此時他心猿意馬,方寸大亂,額頭汗水涔涔,很明顯,他被女王的真摯觸動了,然而,他最終還是對女王說了這樣一段話:“女王陛下,貧僧已許身佛門,並與大唐天子有諾在先,還望陛下放貧僧西去。來世,若有緣分......”話沒說完,蠍子精就突然出現把唐僧擄走了。
最後離別時,女王將文書蓋好,送唐僧離開,一段長廊,兩相沉默。唐僧讓女王留步,莫要再送,此處,他向女王回禮,並非佛禮,而是唯一一次俗家的拱手禮。他終於斗膽一次把自己與她一同放在俗世中,儘管已是離別時分。
幼時看《西遊記》女兒國這一章,竊喜唐僧又躲過了一劫,長大後才明白,他錯過的是他的一生。
-
3 # 刑法的趣味
我認為單看《西遊記》原著的話,唐僧沒有對女兒國國王動心,但是對一個女妖精動了凡心!
從原著看,我認為唐僧確未對女兒國國王動心且看原著描寫:
卻說女兒國太師前來提親,唐僧道:“我們在這裡貪圖富貴,誰卻去西天取經?那不望壞了我大唐之帝主也?”
於是猴王便出一策:“師父放心,老孫豈不知你性情。但只是到此地,遇此人,不得不將計就計!”此時唐僧才醒悟道:“深感賢徒高見。”
後來師徒四人慾離去女兒國時,也沒有電視二人難割難捨的鏡頭:
長老慢下龍車,對女王拱手道:“陛下請回,讓貧僧取經去也。”女王聞言,大驚失色,扯住唐僧道:“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卻又變卦?”八戒聽說,把嘴亂扭,耳朵亂搖,闖至駕前,嚷道:“我們和尚家和你這粉骷髏做甚夫妻!放我師父走路!”女王驚嚇不已。
因此筆者認為,唐僧並未對女兒國王動凡心,他對女王最多隻是愧疚。
但可能有些人會用原著中的另一段描寫來反駁筆者的看法,那就是這一段:女王看到那心歡意美之外,不覺情汲汲,欲恣恣,展放櫻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還不來占鳳乘鸞也?”三藏聞言,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只見那女王走近前來,一把扯住三藏,俏語嬌聲,叫道:“御弟哥哥,請上龍車,和我同上金鑾寶殿,匹配夫婦去來。”這長老戰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
這裡的加粗字型是否可以說明唐僧真的對女王動了凡心?筆者認為不是,因為“占鳳乘鸞”表面上說,是讓唐僧趕緊上車。但它的另一個意思是即結成佳偶。所以就相當於“御弟,快來上我的車,跟我一起去金鑾殿做夫妻啊”!
老鼠精是唐僧唯一動心的女妖精筆者的理由如下:
1.首先,她是整部原著當中作者對其相貌描述最多的女性角色:
比如,剛開始出場時,作者這樣描述:你看她桃腮垂淚,有沉魚落雁之容;星眼含悲,有閉月羞花之貌。
她太美了,連唐僧都怕控制不住自己,所以不敢走近與她對話,而是扶著樹遠遠的問她:“女菩薩,你端的有何罪過?說與貧僧,卻好救你。”
發盤雲髻似堆鴉,身著綠絨花比甲。一對金蓮剛半折,十指如同春筍發。團團粉面若銀盆,朱脣一似櫻桃滑。端端正正美人姿,月裡嫦娥還喜恰。
總之,全文還有許多處對她的美貌進行了讚揚。
2.其次,這妖精把唐僧抓進洞,他的表現非常不自然
先是孫悟空變成蟲子鑽進妖精肚子裡要弄死她。看看唐僧的回答:“徒弟這等說,只是不當人子。”其實他是不忍心。猴王當即反駁:“只管行起善來,你命休矣。妖精乃害人之物,你惜他怎的!”
最後,兩人到後花園玩耍。含笑與師攜手處,香飄蘭麝滿袈裟。女妖對唐僧道:“長老,我辦了一杯酒,和你酌酌。”唐僧道:“娘子,貧僧自不用葷。”女妖道:“我知你不吃葷,因洞中水不潔淨,特命山頭上取陰陽交媾的淨水,做些素果素菜筵席。”
唐僧羞答答的接了酒!
後來猴王瞭解到,這個女妖乃是偷吃如來身邊寶燭的老鼠精,被如來發現後,竟然不讓八大金剛拿她,而是讓李天王父子來捉。後來還不讓李天王殺她,卻說了一句偈語:積水養魚終不釣,深山喂鹿望長生。李天王只得饒她性命。
這意思便是:這老鼠是我養的寵物,你們就不要為難她了。
看見沒,長得好看啥時候都是本事:連如來都不捨得動她,更別說唐僧了!
-
4 # 阿蘇遊戲解說
西遊記原著中唐僧從未對任何女妖,女人動過真心,但在86版《西遊記》中對原著則稍有改動,唐僧對某位異性確實動了凡心,不過這樣的改編還是很好的,更加突出了唐僧的人性,從某種程度上說,他也只是個普通人。
這個讓唐僧動心的異性並不是女妖,而是個女人。
朝堂上初見,唐僧身披袈裟,風采翩翩,謙和有禮,不卑不亢,溫潤如玉中又帶著來自盛唐的驕傲。素來無男子的國度,偶然出現如此風華無雙的人,縱是高高在上的女王也看得痴了,須太師連喚三聲才回過神。
在兩人第二次獨處時,女王已忍不住情愫向唐僧表達情意,唐僧呢,則不同以往,此時他心猿意馬,方寸大亂,額頭汗水涔涔,很明顯,他被女王的真摯觸動了,然而,他最終還是對女王說了這樣一段話:“女王陛下,貧僧已許身佛門,並與大唐天子有諾在先,還望陛下放貧僧西去。來世,若有緣分......”話沒說完,蠍子精就突然出現把唐僧擄走了。
若有來世,若有緣分,這必然是唐僧情動了,心亂了,才會有這樣的話,不然怎敢輕易許下來生。
最後離別時,女王將文書蓋好,送唐僧離開,一段長廊,兩相沉默。唐僧讓女王留步,莫要再送,此處,他向女王回禮,並非佛禮,而是唯一一次俗家的拱手禮。他終於斗膽一次把自己與她一同放在俗世中,儘管已是離別時分。
幼時看《西遊記》女兒國這一章,竊喜唐僧又躲過了一劫, 長大後才明白,他錯過的是他的一生。
-
5 # 那一夜的烤雞
女妖好像沒有。但是對女兒國國王絕對動心了。原著上雖然沒寫三藏動心了。但是不知道列位發現了一個細節沒有。三藏辭別女兒國國王的時候,書上是這麼寫的:長老慢下龍車,對女王拱手道:“陛下請回,讓貧僧取經去也。”女王聞言,大驚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願將一國之富,招你為夫,明日高登寶位,即位稱君,我願為君之後,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卻又變卦?
三藏此時行的是俗家禮。這對一個佛門弟子是很不尋常的事情。而且。喜筵都吃了。所以。三藏應該已經和女兒國國王有夫妻之名了。
-
6 # 右丿子
動過,唐僧所有經歷的女人都動心了。只是礙於面子不好表現,最後經歷八戒被捆起來那個撞天婚事件以後,就老實了,他以為後邊的女的都是那幾個仙人變的,所以老實了,不敢造次,但是確實都動心了
回覆列表
《西遊記》原著中唐僧佛性高,面對重重困難他雖然未曾更改初衷,但本人肉身凡胎,絲毫沒有神仙的濾鏡,一路上表現的很懦弱,對未知的危險也充滿了深深地擔憂與害怕。
在第二十七回師徒遇到了白骨精。白骨精首先化作了一個美麗的少婦,只見她眉清目秀,齒白脣紅,佯裝提著瓦罐給丈夫送飯。看到師徒沒有吃飯,便謊稱丈夫也是個愛老憐貧的善人,願意把飯食齋僧。於是唐僧在這整本書裡和這個妖精來了一次最長的互動。後來被出去化緣的悟空識破,趕回來搶白了唐僧一頓。
悟空原話是這麼說的:“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唐僧當然不信,於是悟空又道:“師父,你見他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裡搭個窩鋪,你與他圓房成事……”頓時,唐僧羞得光頭徹耳通紅。最妙的是作者還不肯放過他,後面又補加一句“三藏正在此羞慚”,這裡確信無疑的是,唐僧已然動了凡心,不然何來羞慚之說,定是悟空說中了他的心事。
後面悟空接連打死了白骨精化做的老夫婦倆,唐僧又受了八戒的挑撥,一氣之下趕走了孫悟空。這種處罰是相當嚴厲的,後果是他可能無法承受的,孫悟空是觀音菩薩指定的取經人首席大弟子,這樣一來算是連觀音菩薩的面子都給駁了,這充分說明了唐僧氣怒攻心,失去了理智,做出了不合理的判斷。而他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隱藏被悟空識破了的動了心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