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戴有話說
-
2 # 使用者7750430888591
泡泡糖主要成分酯膠基質。泡泡糖不要多吃不衛生,現在泡泡糖裡有很多食品新增劑和色素不利於健康。###年糕。。。###2003年10月25日在紐約的一座公園裡,人們為1928年的一項重要發明舉行慶祝活動,這項發明方便了牙醫,也給孩子們帶來很多樂趣,這就是泡泡糖。
美國費城的一名名叫沃爾特·戴默的會計在75年前發明了泡泡糖,當時他把它叫做Dubble Bubble。直到1937年,第一批泡泡糖產品才問世。這麼多年來,泡泡糖產品推陳出新,但名字依然沒改,依然是Dubble Bubble。
在曼哈頓的一家糖果店,慶祝的氣氛達到高潮。
孩子們和吹泡泡冠軍埃納·肯布瑞吉一起沉浸在糖果的歡樂海洋裡。埃納·肯布瑞吉今年10歲,來自芝加哥。她經常在電視上表演吹泡泡糖,在一次節目中她吹出了一個直徑達35釐米的泡泡。
-
可以嚼的,不能吃的,因為嚼的時候已經把營養和樂趣全吸收了。
它最大的樂趣不是用來嚼,而是用來吹泡泡。
不過如果不慎吃下去也沒什麼壞處。不會把胃粘住。
90年代最有名的泡泡糖是大大泡泡糖。
最早的泡泡糖
泡泡糖作為糖果,首次是1906年在美國同消費者見面。當時泡泡糖質量較差,吹起的泡泡要粘住嘴唇,糖的香氣也不好,因此不受人們的歡迎。後來,老闆改進配方和製作方法,大約經過20個春秋,產品才算定型,1928年以1美分的售價在美國好些大城市風靡一時。
賺回了大筆的錢。
為了保守秘密,老闆從不肯洩漏製作泡泡糖的方法,甚至連專利也不肯申請。其實,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泡泡糖的起源恐怕還要最溯到公元3世紀時期的瑪雅民族。遠在1500年前,就是今天墨西哥附近的猶達丹島上長著一種樹膠,瑪雅人充數上採集了乳膠,參入蜂蜜、甘蔗汁、天然色素等製成一種粉紅色的富有彈性又不會溶化的軟狀膠糖。
這種糖放在最立咬嚼,能清潔口腔、齒垢,還能吹出一個氣泡逗趣,這才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泡糖。
泡泡糖的功與過
泡泡糖是以天然樹膠或甘油樹脂型的食用塑膠作為膠體的基礎,加入糖、澱粉糖漿、薄荷或白蘭香精等,調和壓制而成。泡泡糖又可吃,又可吹著玩,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但是泡泡糖有功也有過。
泡泡糖之功: (1)泡泡糖有健美作用。泡泡糖在口內增加了咀嚼活動,促進了面部的血液迴圈與肌肉的鍛鍊,對於牙頜面部的發育有促進作用。 (2)促進消化。泡泡糖在咀嚼時,唾液腺分泌增多,可以促進消化。 (3)清潔口腔。唾液的分泌不但有殺菌效能,還衝刷了口腔,洗去了牙間隙中的食物殘渣和寄生菌。
泡泡糖含膠質可粘去細菌,或機械地擦抹清潔口腔。
泡泡糖之過: (1)影響頜面部發育。泡泡糖使舌的運動增加,咀嚼、吹泡的過程中,不斷吐舌、添舌、伸舌,可影響頜面部的發育,造成牙頜畸形。 (2)中毒。泡泡糖的基質以聚醋酸乙烯樹酯為主,還有增塑劑。
增塑劑和糖在口腔中溶解,吞入人體。每塊泡泡糖中含增塑劑350毫克,雖然毒性較低,但每吃4~8塊,就接近人體的中毒劑量。 (3)不衛生。許多孩子喜歡吹了泡用手拿,然後又放回口內,易染細菌。 (4)意外事故。幼兒不宜吃泡泡糖。因泡泡溏在口腔中有誤吞入食道中或構成支氣管異物的危險###用膠做的,對人體不好,少吃點哦!###口香糖可分為板式口香糖、泡泡糖和糖衣口香糖三種。
板式口香糖是口香糖中的主要產品,它的銷量最多。泡泡糖的特點是可以透過口腔呼氣把糖體吹成皮膜泡,它常用樹膠脂等以加強其皮膜強度,糖衣口香糖是透過旋轉釜在口香糖表面上掛上糖衣。
口香糖的組成成分中,酯膠質約佔25%,糖和其它部分約佔75%。酯膠基質的好壞是直接影響口香糖的品質。
至於僅佔0。5-2。0%的香料部分則和酯膠的粘彈性有密切的關係,同樣也非常影響口香糖的品質。
口香糖的主要成分
原料配方 1。酯膠基質
(1) 糖膠樹膠。口香糖的酯膠基質是利用糖膠樹膠的特性而製成的,糖膠樹膠是取自紅松科的樹液。全世界糖膠樹膠的總產量中,大部分是產自墨西哥和宏都拉斯。
糖膠樹脂的主成分是杜仲膠(聚異戊二烯)和樹脂(由三萜和甾醇構成的)。透過杜仲膠的彈性和樹脂的可塑性的適量配比,便可得出口香糖所具有的柔和咀嚼感。
糖膠樹膠作為口香糖基質是最好不過的,但這種樹膠的產量很少,價格也高。
(2)加工糖膠樹膠基質。
加工糖膠樹膠是指把糖膠樹膠加上其它的天然樹膠或加上醋酸乙烯樹脂、可塑劑、碳酸鈣等以及混有其它各種成分的基質。作為糖膠樹膠代用品的天然樹膠,以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產的節路頓膠最負盛名。至於其它的樹膠類產量少,工業用價值也小。
以天熱樹脂為主成分加工樹脂基質的標準組成是:杜仲膠4~9%、酯樹膠91~96%、灰分0~2%;軟化點的標準是74~87℃,次級品則加入碳酸鈣等的增量劑。
(3)聚醋酸乙烯酯。日本在戰後把聚醋酸乙烯酯作為口香糖基質用,而且還把它作為的代表性的原料看待。聚醋酸乙烯酯應以使用聚合度為200~700的好,而且以使用比較低聚合度,有分枝分子構造的才好。這樣才能使成品的口感性軟,口香糖也好。泡泡糖用的聚合應是500~600,板式口香糖用的應是200~400。
總之聚合度越高則越有彈性,但要新增可塑劑。不過聚合度為200的就可以不新增可塑劑。
糖膠樹膠是疏水性物質。和這相反,醋酸乙烯酯是親水性物質。醋酸乙烯酯在保持香味上雖不如糖膠樹膠,但為了使醋酸乙烯接近於糖膠樹膠所起的作用,也可進行接枝聚合。
這種聚物是合成樹膠基質的主要成分,可用於制口香糖。
(4)聚異丁烯。聚異丁烯是非極性聚合物的代表性物質,在作為口香糖基質用時,是利用其彈性,可作為醋酸乙烯酯的補助劑用。
(5)醋樹膠。醋樹膠是把松脂和甘油進行反應而製成的醋化品。它可作為加強泡泡糖的皮膜用。
(6)可塑劑。可塑劑有以下三種:
①微晶石蠟。微晶石蠟是從石油精煉中得到的蠟,然後再從這種蠟中提取其微結晶狀的部分而製成的物質。微晶石蠟可對口香糖賦以柔軟和潤滑性,在冬季又可作為防止成品的發脆。
②蠟類。除上述可塑劑外,還可使用小燭脂蠟、蜜蠟、巴西棕櫚蠟和石蠟等,這些都可作為加強口香糖的可塑性用。
至於利用植物油脂、卵磷酯、單甘油脂和香料等也可起到軟化口香糖作用。
(7)填充劑。
作為填充劑用的細粉末的碳酸鈣或滑石粉都可以適當地抑制口香糖的彈性,同時也可防止口香糖本身的粘著性。
2.其它原料(1)砂糖和其它糖類。砂糖也是口香糖的重要原料之一,以使用250目以上的細粉糖為好。至於使用葡萄糖、澱粉糖也同樣如此。粒度越小越可使成品潤滑。
(2)香料。口香糖中的香料質量也是決定口香糖商品的價值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它的使用量還要比用於糕點時的多。在製作板式口香糖時約用1%左右,而在製作泡泡糖時則約用0。6-0。8%。
過去有使用油性香料的,藉以保持和樹膠基質的親和性。
但以此並不能調整口香糖的香味。口香糖的賦香目的在於持續其呈香時間,同時還要呈現出其風味。因此常常同時並用粉末香料。粉末香料有速效性。對唾液的分散性好,沒有區域性性的濃度變化,呈味性佳。
一般使用的香料的綠薄荷油、薄荷油、水果。此外還有使用咖啡、薄荷、洋酒或梅乾等。
(3)介面活性劑、防止氧化劑、人工甜味劑、食用色素和溼潤劑。溼潤劑有山梨醇和甘油。此外作為藥效用的還有維生素類等。
回覆列表
新中國發行的100元的人民幣具體有:
1、第一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陸續發行。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1949年發行的正面萬壽山圖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車圖景50元券各有兩種版別)。
2、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釋出命令,決定由華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由於解放前連續多年的通貨膨脹遺留的影響沒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幣的面額較大(最大為50000元),而且單位價值較低,在流通中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不利於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大不方便。另外,由於受當時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幣的紙張質量較差,券別種類繁多(62種),文字說明單一,票面破損較嚴重。
3、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陸續發行。當時,中國經過了連續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在黨中央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難,大力發展生產。
第三套人民幣
為了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眾使用,經國務院批准,華人民銀行於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和第二套人民幣票面額等值,並在市場上混合流通。
4、第四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是在經濟發展、商品零售額增加、貨幣需要量增加的情況下發行的。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中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社會商品零售額大幅度增長。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中國的貨幣制度,1987年4月25日,國務院頒佈了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的命令,責成華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
5、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9月28日以後發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社會對現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囿於當時的條件,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防偽措施簡單,不利於人民幣反假;缺少機讀效能,不利於鈔票自動化處理等等。凡此種種,都有要求適時發行新版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