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非全日制備考

    中國研究生教育設立的並不晚,基本隨著高考的恢復,就設立了研究生高等教育。從國家的角度來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服務於社會的人才。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後,為了跟上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形式的變化,研究生教育的政策也不斷變革。

    縱覽整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時間軸,從 1977 年恢復高考至今,研究生政策經歷了 3 次重大變革,它們分別以教育部紅標頭檔案的頒佈為標誌。

    一 1999 年的「關於制訂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

    相信小夥伴兒都聽說過領導人所說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恢復高考初期,國家將絕大多數的資源統統投放到了科學研究的發展上。反映到教育部,就是當時的研究生只有「學術型研究生」,偏重理論和研究。絕大多數畢業生都進入了國家科研單位或者高校任職,一心一意專注於搞科學研究。小夥伴兒可以看看自己所在學院的院長,很可能就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學術型)研究生。

    到 1999 年,隨著領導人「在南海邊畫圈」成功帶來的經濟新面貌,民營和私營經濟開始蓬勃發展,社會上對高階專業性人才的需求缺口越來越大。為了滿足在職人員對自身技術進步和個人能力提高的需求,教育部頒發了紅標頭檔案「關於制訂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根據該意見,當年開始設立專業性學位研究生,開始在學術型研究生的政策上撕開一道口子,打破學術性研究生一家獨大的局面。

    當時的專業學位培養人員範圍很小,在培養目標和要求上寫的很明白: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絡的專業性學位,側重於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當時規定的招收物件為:「取得學士學位後,從事3年或3年以上工程實踐工作,經所在單位推薦的優秀在職人員」。其中還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想想吧:入學的在職人員必須經過「單位推薦」,那當時在單位掌管蓋紅章人的權利,用老話就是「作用大了去了」。

    當時對在職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是這樣規定的:

    1.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採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但要求在校學習的時間累計不少於6個月。

    為了適應在職人士工作的情況,就是採用的非全日制的培養方式,基本也是集中在週末或者假期上課。那時的研究生,絕大部分都來自壟斷地位的國企。

    假如你我回到那個年代,如果沒在國企,那在職研究生就甭想了;即使進了國企,如果不能搞定單位紅章證明檔案,職研究生還是甭想。所以,在職研究生可以看做單單是大型國企員工的一項福利待遇。

    1999 年的紅標頭檔案,也成就了現在的一批高階工程師。

    那時的在職研究生的培養採用企業和學校聯合培養的方式,指導檔案中要求授課中偏重於應用實踐中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授課老師要來自於企業中,具有豐富一線經驗的高階技術工程師。

    而且國家對高階技術工程師轉聘為高校老師提供了配套政策。記得我讀本科時,指導我們做物理實驗室的很多老師,都有說自己在工廠做技術員的經歷,想必他們就是抓住了在職研究生的政策,順利轉到高校任教。

    二 2009 年的「教育部關於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

    國企員工在職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政策,一直實行到 2009 年,研究生教育進步很大,為社會提供了眾多專業學位人才。用教育部官方敘述的成效就是:

    中國自 1999 年開展專業學位教育以來,專業學位教育種類不斷增多,培養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影響不斷增強,在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方面日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成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指出了在職研究生政策的缺點和不足:

    目前,中國專業學位教育,在職人員攻讀比例偏大、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比例偏小,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從上面的表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原來在職研究生規定中的 3 年經驗,實際執行中已經慢慢給去除了,應屆畢業生只要進入大型國企工作,拿到單位推薦的名額,一樣可以讀取在職研究生,而且教育部還承認了這種行為的正確性。

    更進一步的是,在 2009 年 3 月, 頒佈「教育部關於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的紅標頭檔案,明確要滿足應屆畢業生讀專業學位的需求。而且設立了「逐漸將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目標。

    根據該紅標頭檔案,2009 年開始,專業性研究生開始和學術型研究生分庭抗禮。由於所有人都有慣性思維的緣故,當時專碩的認可度也收到了非議,並不被有些學生認可:

    現在對專碩和學碩的認可,已經基本沒有差別,大家也形成了學碩偏向理論、學術研究,專碩偏向實踐、工程的認知。而且由於學碩學制長(學碩 3 年,專碩 2 年),錄取人數少、分數偏高、畢業困難,很多人並沒有繼續學術研究的打算。人們開始主動選擇專碩,造成了現在一定程度上專碩比學碩還要火熱的局面。

    三 2016 年「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隨著專業學位的發展逐步被社會的接受和認可,碩士研究生高等教育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各個招生單位研究生招生人數基本擴大了一倍左右,研究生報名人數也逐年增長。研究生教育中出現的新問題是:

    但總體上看,研究生教育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培養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其中與國際上在培養模式上的差距就是指國內缺少非全日制專業碩士。因此提出了深化招生計劃管理改革:

    根據國家發展需要和高層次人才培養規律,合理確定研究生招生規模。加強和改進招生計劃管理,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計劃實行統一管理,改革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計劃形式,取消國家計劃和自籌經費“雙軌制”。

    根據該通知,非全日制研究生開始第一年招生。截止到目前,在各校公佈的招生計劃中,可以看到非全日制招生名額迅速擴大,很多院校的非全人數基本能夠和全日制專碩持平。

    1999 年第一次招生改革,2009 年第二次招生改革,2016 年第 3 次招生改革,改革間隔基本在 10 年左右。10 年一政策,可以看出每一次改革的慎重。可以說,沒有深思熟慮、全面把握的根據,是不會輕易頒佈紅標頭檔案的。對於 10,我也願意理解成「一切從零開始」

    從大的角度看,國家要跟上全球經濟的腳步;從國內的角度看,教育部改革要跟上國家經濟形勢的變化;從個人角度看,個人要擁抱和接受研究生招生制度的變化。

    哲學上,我們學過,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有的小夥伴兒僅僅把知識僅僅放在了腦中、捲紙上,等到自己站在變化面前時,選擇高傲的視而不見,或者堅決對抗、在舊路上就是不願意變道。

    南牆有多厚,我不知道;撞南牆疼不疼,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往南牆的方向,終究是會撞頭的。我們都需要「開放心態,擁抱變化」,不是嗎?

  • 2 # dingyihang

    改革後,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全國統考,之前的十月在職聯考取消。

    ❶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報名時間、考試時間一樣

    非全納入全國統考後,與全日制前一樣,均為每年10月份正式報名,12月下旬考試,報名流程和考試時間完全一樣。

    ❷同一專業下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數線一樣

    同一專業下如果既招收全日制又招收非全日制,複試分數線原則上是一樣的,無形中加大了考取非全的難度。

    ❸非全日制畢業後頒發雙證

    與之前的十月聯考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全國統考之後,證書頒發也發生了改變,被錄取後,完成學業、透過畢業論文答辯,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之前是隻頒發學位證。而且論文也納入抽檢單位,更加嚴格。

    當然,非全日制與全日制還是有區別的,如下表格所示:

    如何選擇:

    如果工作穩定,又不想放棄,建議選擇非全日制研究生;

    如果無穩定工作,建議選擇全日制研究生。

    當然,現在有些學校為了吸引非全日制研究生報名,也會有一些比較好的條件,比如設定一定比例的獎助學金,解決住宿,可以調檔案、轉戶口等,如果是類似這樣的院校,也可以選擇其非全日制。

    總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還在陸續完善中,相信會越來越好。

  • 3 # 饕餮視聽

    我是在2018年10月份的時候聽說有非全日制研究生報名,然後就抱著先考一下試試假如考不上明年繼續考的心態查了一下相關的報名網站以及相關的院校、專業資訊。

    因為我地處陝西省,所以我查閱的院校都是陝西省西安市的那些院校。這段時間我透過書面上的電腦查了西安市的部分院校,比如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工程大學、陝西科技大學、西安財經大學這些院校招錄在職研究生的相關專業資訊。我發現這些院校在招錄在職研究生的時候,主要專業就是涉及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專業,感覺工商管理專業就是給那些企業老總設定的,起收費還是比較高的,基本上一年在2萬以上。後來我挑選了一所院校、專業、收費、上學年限等方面都比較好的高校,就填報了這所院校和專業。

    我所填報的專業是公共管理,招生簡章上說這個專業到時候考試的話需要考的試管理綜合和英語二。在填報完相關的院校和專業以後,我透過網路購買了相關的書籍,看了一下大致的題型,管理綜合上面的題型基本上是高中數學和語文方面的內容,如果學習的話,其實並不是特別的難,是英語的話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難一些了,因為我已經有八年時間沒有在學習英語了。

    在11月10號之前我去西安所參考的那所院校稽核個人資訊資料。

    我現在主要是透過看書、網上看影片的當時來學習,加上最近工作、生活上的事情比較多不能夠保證有足夠的時間來看書,所以到時候能否透過考試還是個大大的問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將數碼照片調出復古膠片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