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鳶飛九天2018

    公元1235年,蒙古窩闊臺以南宋背盟為由,派遣兩路大軍進攻南宋,一路由皇子闊出率軍進攻宋朝的荊襄地區,一路由皇子窩端進攻四川,蒙古對南宋的戰爭正式開始。一直到1279年崖山之戰後,南宋徹底滅亡,蒙古與南宋的戰爭一共進行了44年。

    宋朝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貫以國富兵弱著稱。北宋的歷史幾乎就是被遼金輪番蹂躪的歷史,連面對小小的西夏,也屢次受挫。而到了南宋,偏安江南地區,更是沒有了軍事存在感。但為什麼我們一貫認為“弱宋”的宋朝,能夠抵擋不可一世幾乎征服世界的蒙古鐵騎近50年呢?

    其實宋朝軍隊最根本的弊端在於沒有騎兵。在工業革命之前以冷兵器為主的戰爭中,騎兵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騎兵憑藉超強的機動優勢,及馬鞍馬蹬等解放雙手的裝備,面對步兵佔盡了優勢。而南宋以步兵為主,勝利難以成勝追擊,敗則被騎兵追殺千里。因此,面對騎兵,往往小勝而大敗。

    但是南宋步兵也有自己的優勢:善守不善攻,步兵善於倚城防禦,且南宋國家富庶,後勤補給較強。因此雖然面對天下無敵的蒙古鐵騎,頑強的南宋依靠堅固的城池,整整抵擋了蒙古鐵騎幾十年。

    但是隻有防守,沒有進攻,終究久守必失,再加上此時的南宋政治腐敗,軍事方針迂腐,朝廷內黨爭激烈,任用庸才,賞罰不明,最終南宋依然被忽必烈所滅。

  • 2 # 全真球迷

    宋無牧馬地,與遊牧民族作戰天然吃虧,只能發展重甲步兵抗衡騎兵,後果就是勝利無法追擊擴大戰果,戰敗又無法撤退只有一敗塗地,這也是有宋一代外戰始終無法拓土的一個原因。個人認為,宋軍的表現與強漢盛唐相比自然無法入眼,但橫向比較,還是可圈可點的。

  • 3 # 象眼觀天下

    1、蒙古騎兵被南宋擋了50年,這個論斷本來就有問題。這個50年,是從1234年窩闊臺以南宋背盟為藉口(蒙、宋聯合滅金後,宋乘蒙古軍北撤之機,派兵北上收復洛陽、開封、商丘等地,被蒙古軍擊敗),派軍南下開始算起,一直到1279年崖山海戰為止,一共是45年。再次期間,蒙古兩次換汗,窩闊臺換為蒙哥、蒙哥換為忽必烈。兩次更換可汗都是伴隨著內亂。所以這50年時間裡,並不是一直在進行大決戰。

    2、蒙古軍隊被擋住的地方多了,越南人宣稱自己三次擊敗蒙古軍隊,最終保持了國家的獨立,難道越南軍隊比南宋軍隊更強?

    3、南宋的軍隊表現還算可以的,但主要是守城之戰中。南宋的政府表現就太差了。

  • 4 # 千佛山車神

    宋軍進攻不足,防守有餘

    宋蒙戰爭從1235年開始,到1279年崖山之戰南宋滅亡,共計持續了45年,近半個世紀。這也是是蒙古帝國對外征戰中,耗時最久的一場戰爭。

    整場戰爭共分為三個階段,前後經歷窩闊臺、蒙哥、忽必烈三位大汗,才最終降服南宋,可謂是曠日持久。

    由此可見,宋軍的戰鬥力並非如後世戲謔地那麼不堪。

    自從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南北兩宋都奉行文官制,堅持以文治武,武人地位極底。而且與其他朝代不同,十分土豪的宋軍施行的是募兵制,也就是花錢招兵。

    特別是災年光景之時,為解決災民生計,宋廷便大量招募災民壯丁從軍,發放的軍餉夠養活災民全家的。

    如此一來,宋軍士兵魚龍混雜,戰鬥力,特別是凝聚力十分堪憂。

    不過,雖然宋軍有著上述種種地弊端,但這並不表示南宋政府不重視武備。

    實際上,南宋是極為重視邊防建設的。

    (由於南宋長期與金國對峙,安全上的威脅迫使宋廷對防禦工事的建設和對武器裝備的升級都非常捨得下本錢)

    南宋的北部邊境,秦嶺淮河一線,宋軍經營了上百年。無論是城防還是江防,都是固若金湯。

    即便是男子滿萬便可天下無敵的女真鐵騎也無法逾越此防線。

    (高大的襄陽城牆,宋軍單在此地就阻擋了蒙古大軍整整6年)

    (得益於冶鐵技術的提升,宋軍士兵裝備的盔甲防護力極高)

    由此可見,雖然缺乏戰馬的宋軍野戰能力無法跟蒙古軍相提並論,但是進攻不足,防守有餘。憑藉著長江天塹和高牆重炮,宋軍是完全有能力擋住蒙古人的。

    只可惜當時南宋朝廷腐敗,賈似道等奸臣禍國殃民,延誤軍機,在戰略上瞎指揮。

    否則,別說是50年,就是500年,蒙古軍也休想飲馬長江。

  • 5 # 韋一飯

    而反觀南宋方面,地形多山地丘陵,水網密佈。自北宋起,就積累了與遼、西夏、金防禦作戰的經驗。部隊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

    這兩方面的原因共同決定的了南宋可以對抗蒙古四五十年。

  • 6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這個年限並不好說,但根據記載,宋能夠在南方一直抵抗蒙古軍隊,主要得益於四川西部土司們的支援,著名的將蒙哥汗打死的釣魚城之戰,就是在播州楊氏的土司兵的戰鬥下達成的,土司兵的戰鬥力要強於南宋的軍隊,而很多土司類似於播州楊氏這樣的,是忠於南宋朝廷的。最後,當那些土司們投靠蒙古以後,南宋就基本喪失了抵抗能力,很快就被蒙古人給滅掉了。

    所以可以這麼講,南宋的中央正規軍是非常弱的,但是他們能聯合的土司兵是很厲害,足以讓他們與蒙古人作戰。

  • 7 # 冷清先生

    《宋不亡於戰,而亡於苟安,亡於自毀長城》

    成吉思汗的蒙古無論國力、財力、人力、物力、軍力,都不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但是成吉思汗蒙古卻打下了半個世界。為什麼呀?

    第一,成吉思汗蒙古的運氣相當好,當成吉思汗蒙古崛起的時候,周邊的強國整體處在衰敗之中,蒙古卻在上升之中。在國運和力量的此消彼長中,無疑成吉思汗蒙古的運氣太好了。

    第二,成吉思汗的戰略思想非常實用,從成吉思汗成人開始,他從自己部落被滅父親被殺,學會了利用別人的勢力,做大自己的蛋糕,“聯強打弱”“借力打力”,一直是蒙古的戰爭戰略。

    第三,成吉思汗蒙古並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們打仗的法寶,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的薄弱之處,破城之後進行屠城,用恐怖主義手段震懾敵國的國民,從而恐嚇他們放棄抵抗投降。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蒙古,在100多年中,屠城無數,殺害了上億無辜之人。

    成吉思汗崛起於公元1205年,是年成吉思汗平滅乃蠻部,汪罕被殺其子桑昆逃入西夏,成吉思汗追擊進軍西夏。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擁有兵力約30萬,佔有人口六七百萬(其中蒙古200多萬)。

    1215年西遼滅亡後,蒙古周邊有西夏、金國、花拉子模。蒙古不論綜合國力、人口、軍隊,都不是最強大的,即便最弱小的西夏的綜合實力,也要略強於成吉思汗的蒙古。金和花拉子模的綜合實力,遠在蒙古之上。金的人口有3000萬(漢族超過2000萬)、常備軍隊在50萬以上,花拉子模地域廣大,人口接近2000萬,有軍隊40多萬。

    成吉思汗從統一蒙古之初,他所採取的戰略就是“聯強打弱”“借力打力”,最後搞定最強的乃蠻部落。成吉思汗從1205年起,依然採取“聯強打弱”的戰略,聯合金國孤立西夏,於1215年出兵20萬攻打強大的花拉子模,1226年成吉思汗死於西夏,其子孫於1227年滅西夏,於1234年聯合南宋滅金國。

    滅金之後,蒙古已經是擁兵百萬,跨有兩洲之地,由於版圖廣大,蒙古可以用於滅宋的兵力不超過50萬。而此時的南宋,儘管偏安一隅,國土面積不大,但都全是富庶之地,擁有人口五六千萬,常備軍超過50萬,就總體國力和軍力仍然要強於蒙古。

    南宋的問題主要是,趙氏皇族一門心思保皇權,毫無進取之心,趙宋王朝對軍隊管制嚴格,缺乏領兵打仗的傑出軍事人才;軍隊體制僵化,指揮系統混亂不靈;南宋王朝官僚集團,上上下下瀰漫著苟安自保的氣息,因為整個南宋集團,已經習慣於割地賠款,苟安是國家戰略,苟且偷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1235年,滅金第二年,蒙古就以南宋滅金出力少為由,發動了對南宋的戰爭。正是由於南宋實際的國力軍力,除馬匹少於蒙古外,南宋的武器裝備都強於蒙古,南宋的財力物力要遠高於蒙古。南宋統治集團的苟安戰略,軍事體制的僵化,還有指揮系統的紊亂,缺乏傑出的將領,抵消了南宋三分之一的綜合實力,就是這樣,蒙古滅宋都用了45年之久。

    蒙古自1235年到1279年,打打停停持續了45年,花費整整三代大汗。

    第一階段:1235至1241年,蒙古大汗窩闊臺東西兩路伐宋,先後攻克襄陽、湖北、四川。南宋將領孟拱收復四川,戰局被扭轉戰爭一打就是七年。

    窩闊臺在攻打成都時中箭,最後病死在軍中,蒙古不得不全線撤軍。蒙古隱瞞了窩闊臺被射中的真實情況,從這點來看南宋的武器裝備火炮、拋石機、火銃、弓弩等比蒙古要先進而強大。

    窩闊臺死後,假如南宋的皇帝有雄心,南宋有傑出的將領,南宋有完好的指揮系統,趁蒙古退兵追擊北伐,以綜合國力的對比,被滅亡的很可能是蒙古。但是很可惜,南宋自皇帝而下的統治集團,想的就是苟安和除掉掌兵的將領。

    第二階段,1259年蒙古再次伐宋,大汗蒙哥帥10萬大軍攻打四川,忽必烈率兵20萬攻打襄樊。蒙古雖然佔領四川和湖北的部分地區,但是蒙古兩路大軍依然不順利,蒙哥被阻擊在重慶釣魚城下,忽必烈被阻擊在襄陽城下。 結果,蒙哥在釣魚城被宋軍一炮打死,蒙古軍隊又不得不全軍撤退。

    忽必烈放棄襄陽後,急忙奔回蒙古,和旭烈兀爭奪蒙古大汗,蒙古陷於內亂。宋朝不是乘機出兵北伐,趙宋皇帝授意賈似道等奸臣,羅列罪名對帶兵的將領展開大清洗,因為趙匡胤留給趙氏皇族的密詔,防備領兵將領甚於防備外族入侵。 打了勝仗的掌兵將領,有可能奪取趙宋江山。給外族割地賠款,稱臣納貢是可以讓趙宋皇族苟安偏安的。

    南宋的這次大清洗,基本上把南宋能帶兵的將領殺乾淨了,為南宋的滅亡打下了基礎,這就是一味苟安而悲哀的宋朝,從建國的那一天起,剝削華人割地賠款,整整苟安了300年之久。

    第三階段。1268年,忽必烈奪得汗位,平定內亂,發兵30萬南下攻襄樊。蒙古和南宋在襄陽城,對峙拉鋸了五年。在漢奸張弘範的獻策下,對襄陽守將呂文煥說:“你就是打贏了蒙古,你不但沒有功勞,你依然會被宋朝殺掉,不如投降蒙古。”誘降了襄陽守將呂文煥。

    襄陽獻城後,忽必烈再增兵10萬,叛將漢奸打頭陣,沿長江而下,攻取臨安。公元1275年蒙古強渡長江成功,第二年七月,宋軍長江防線崩潰,臨安失陷,宋恭宗投降。文天祥、陸秀夫等擁立7歲的宋端宗,組成流亡宋廷,逃難到廣東。1279年蒙古追擊到廣東崖山,宋在崖山海戰中失敗,陸秀夫身背8歲的小皇帝跳海,南宋正式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NBA季後賽歷史上最失意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