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丶青騅
-
2 # 牧師稔
這個建議您去看一下《國史演義》中的易中天秦朝部分。
秦朝一統天下時有四大兵團,即長城兵團,嶺南軍團,驪山軍團以及關中軍團。
簡單說一下(具體我也不太知道,只能簡單說一下)
嶺南軍團作為四大軍團裡的雞肋,和最沒有戰鬥力,最倒黴的軍團,起義爆發時,嶺南軍團正好離楚地很近,為什麼不鎮壓史料不詳,近代史學家分析,嶺南軍團由於主要任務是征服南越部落,戰鬥力並不會太高,實際兵力應該是在十萬左右,加上移民,征夫,或許可以達到其所吹噓的五十萬之重,嶺南軍團的將領,歷代主將趙佗等等沒有什麼傑出戰績,所以說,可能嶺南軍團遭到抵抗,或者尋機自立。
長城軍團這個應該是最出名的軍團了,這個軍團的戰力應該在四個軍團中戰力是數一數二的,大將蒙恬,皇子扶蘇死後,由王離控制。秦末動亂髮生後,長城軍團第二任統帥王離(即王翦之孫)奉命領軍南下平叛,長城軍渡過黃河進入雁門關太原地區,後主要在燕趙舊地作戰,先是在趙國叛將李良的配合下攻滅了武臣的趙國政權,後趙歇在齊國支援下重建趙國,長城軍團的對手變成齊趙聯軍。公元前208年九月,長城軍團一部分人秘密南渡黃河,與濮陽驪山軍團聯合,於定陶擊敗楚軍,並殺死將軍項梁。不過這已經是長城軍團最後的輝煌了。
長城軍團作為帝國的精銳,圍攻趙國,項羽引兵來救,爆發了鉅鹿之戰,作為王翦的孫子,指揮能力自然不差,只是在項羽這個瘋子加軍事天才面前,王離做夢都沒想到他會強攻,也沒想到章邯的驪山兵團會阻擊不利,秦國精銳損失殆盡。
驪山軍團驪山軍團是在動亂髮生後組建的,組成的大多是些囚犯,服徭役的農民,史記記載他們大多是驪山刑犯。
驪山軍團就是擊敗了陳勝,攻克了陳縣的軍團,原組建於秦二世二年,取得了秦朝鎮壓的最大勝利。
二世二年九月,驪山軍團會和長城軍團於定陶擊敗楚軍,殺死項梁,取得了平叛的最大勝利。二世三年初,驪山軍團幾乎撲滅了黃河南岸的所有叛軍,並渡過黃河,攻佔舊趙國首都邯鄲並圍困趙王於鉅鹿。驪山軍團本準備配合長城軍團圍點打援,消滅六國援軍。遺憾的是在鉅鹿之戰的最關鍵時刻,驪山軍團未能頂住項羽軍的猛攻而潰退,直接導致長城軍團腹背受敵,糧道被斷,最終造成了鉅鹿之戰的慘敗。之後章邯統帥驪山軍團退守安陽,至七月份,由於畏懼趙高迫害,章邯與驪山軍團二十萬人投降項羽。在新安,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驪山軍團徹底走入歷史。
關中軍團這段歷史十分隱晦,關中軍團在驪山軍團之初,加入了一部分關中軍團的秦兵。
現在普遍認為關中軍團中最大的一股咸陽衛戍部隊中衛軍併入了驪山軍團。
最後一次提到這個軍團,實在劉邦逼近咸陽時,扶蘇之子秦王子嬰派中尉軍去阻擊,戰敗,子嬰投降。
關中軍團其實是三個直屬中央部隊的統稱,郎中令軍(由九卿之一郎中令直接管轄為皇帝貼身保鏢),衛蔚軍,以及中衛軍組成人數一般為1000-,10000+,以及50000+
-
3 # 劉一千五
守疆拓土二個方面佔了三分之二的秦國主力部隊。留守國內被征服地方的,甚至京師咸陽的戌衛部隊都很少。造成這種現狀的還是在於秦始皇身上。
為什麼?因為他太自信了。"剛愎自用"得認為他的帝國不可能發生暴亂。所以,乘滅六國的餘威讓蒙恬去北方,任囂了去南越。
蒙恬去北方,連綴北方的各段長城,維繕加固,成了秦帝國的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這是一項國防工程,建成後"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並常年有三十餘萬邊防軍固守。它就是秦軍主力之一的長城軍團。
秦始皇滅六國後,長江以南(荊楚)五嶺地區還有大多數越人不服王法。他就派任囂帶兵開鑿靈渠,保障軍械,糧食運輸,去征服"荒服"地區的不服勢力。(任囂死後,尉佗負地自強,閉關自守,不發一兵北歸),這一去就帶走又是一個三十餘萬軍隊。
這樣一來,南北邊疆開拓守土就佔了六十餘萬帝國精銳。
留在國內的部隊,分理治安,巰闊不濟。陳勝吳廣一起義,倉促之中無得力軍隊及時鎮壓,只得武裝酈山刑徒去鎮壓。由此反證,秦國內空虛到了湊支有戰鬥力的軍隊也捉襟見肘了。
-
4 # 奕天讀歷史
秦朝末年,有史料可查的秦朝軍隊,主要分為三支,分別是蒙恬率領的駐防長城的北方兵團;由任囂、趙佗率領的征伐嶺南的南方兵團;拱衛都城咸陽的中央禁尉軍。後來又增加一支由章邯率領的驪山囚徒組成的章邯軍團。
蒙恬率領的北方兵團,在公子扶蘇和蒙恬被殺後,逃亡了一部分。剩下的軍隊,除了一部分繼續留守長城以外,主力軍20萬在新任主將王離的率領下,南下,配合章邯軍團進攻趙國鉅鹿城。結果,王離率領的20萬大軍,被以項羽為首的數十萬義軍聯軍圍殲。王離軍團的戰鬥力並不弱,只是被章邯出賣了,受到了至少兩倍於己的義軍的攻擊,這部分秦軍寧死不降,最終全軍覆沒。
章邯軍團,主要由被大赦的驪山囚徒組成,戰鬥力非凡,在對義軍的作戰中,鮮嘗敗績。但是由於章邯和趙高的矛盾,導致章邯率20萬大軍投降項羽,被項羽全部坑殺於鉅鹿。全軍覆沒。
中央禁尉軍,原本應該有十餘萬,其中一部分在陳勝的義軍進攻關中時,編入了章邯軍團,在鉅鹿一戰,投降被坑殺。另外在劉邦進入關中時,剩下的禁尉軍全部投降劉邦,逃散了一部分;項羽屠咸陽時,又殺掉了一部分反抗的;還有一部分,被項羽編入了三秦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的軍隊,歸屬三秦王統轄,此時的兵力已經很少了。
南方兵團,其實分為兩批。第一批為屠雎和趙佗在第一次伐嶺南時,帶去的五十萬秦軍,但是由於後勤不濟,加上水土不服,已經傷亡大半。而屠雎率領剩下的軍隊在進軍時,又遭遇越人的埋伏,屠雎中毒箭而亡,所率軍隊幾乎全軍覆沒。第二批為任囂、趙佗第二次征伐嶺南時帶去的大約二十至三十萬秦軍。這些秦軍在征服百越後,被秦始皇下令就地屯戍,在義軍突起時,趙佗聽從了已經病故的任囂的建議,割據嶺南,建立了南越國,後來歸附西漢,最終被漢武帝所滅。
秦末的時候,除了南方軍團,至少有五十萬以上的秦軍在跟各路起義軍作戰,最終這些秦軍基本上全軍覆沒了。
-
5 # 寒鯤
【秦軍】號稱虎狼之師,在【秦法】【秦制】激勵下,得以在秦昭襄王與秦始皇兩任英主時期逐步完成了對於天下的蠶食與兼併,【秦軍】的戰力,在當時絕對是一等一的。然而,由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拉開序幕的反秦戰爭,卻僅僅用了兩三年(前209年-前207年)便將秦朝的CROWN打落,那麼,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精銳】去哪裡了呢?
【嶺南秦軍】被趙佗私自截留秦軍征服關東六國後,便被秦始皇派遣到嶺南與塞北。其中,由屠睢、趙佗、任囂率領的南征之師在靈渠開鑿以後成功征服嶺南地區(公元前214年左右)。公元前209年反秦起義爆發時,嶺南剛剛被征服了5年,尚且不能輕易調動嶺南秦軍回援。而且,以胡亥、趙高為首的秦王朝不僅並沒有把反秦起義當回事兒,而且還趙高試圖欺瞞胡亥,這就使得秦朝中央喪失了徵調部分嶺南秦軍回援的良機。
在嶺南方面,屠睢在公元前214年便被土著越人刺殺,任囂則在公元前208年病重身亡,趙佗得以獨掌大權。趙佗在掌握嶺南軍政大權後,並沒有積極率軍北上,反而封鎖南嶺關卡,開始了他割據自守的南越王生涯,這就使得嶺南秦軍徹底喪失了北上救援的機會。嶺南秦軍,起碼應當佔據了當時秦軍總數的三分之一。
【長城秦軍】在鉅鹿、新安全軍覆沒秦軍另外一支主力部隊,由蒙恬率領北上今日的河套地區,將匈奴諸部從這一地區驅逐到陰山以北,並沿著黃河幾字彎與陰山、燕山一線將秦、趙、燕的舊有長城堡壘連綴起來,並新修了一部分長城。這支長城軍在反秦運動剛開始時,因為自身有戍守長城的邊防任務,且秦朝中央對反秦軍過於大意,而沒有被及時回援。直到章邯率領驪山刑徒與部分關中守軍一道擊潰張楚政權後,方才在王離率領下投入到中原混戰之中。
然而,王離所部長城秦軍與章邯所部新編秦軍不幸遇到了一代戰神項羽,被項羽在鉅鹿之戰中成功以少勝多地擊潰,全軍被俘。而後,當項羽為了入關中收拾劉邦時,項羽在進軍路上,經過【新安】,因為楚軍與秦軍之間的世仇爆發,而屠殺秦軍,是為【新安坑殺】事件,在這個過程中,秦軍當年最為精銳的20萬便全軍覆沒了。
關中與各地守軍或叛或降除了跟隨【章邯】出關力戰【張楚】與【懷王】的部分秦軍以外,其餘的各地秦軍或是跟隨當地長官投入到反秦鬥爭的汪洋大海中,或是在反秦諸侯進逼城下時投誠歸降。秦朝的【關中守備軍】,應當先後被沛公劉邦、三秦王、漢中王劉邦收編,並最終構成了劉邦軍中的主力,在楚漢戰爭中為劉邦效力。
而且,留在內地(關中、關東、蜀中、江漢、江淮)的秦軍,不僅戰力遠遠比不上南征北戰的兩支遠征邊防軍,而且分散在各個縣城,無法在裹挾著強大民憤的義軍來襲前快速集結,所以在大澤鄉起義後,整個關東、江淮乃至江漢的秦軍基本上是被很輕易地各個擊破了。
綜上,大略可以粗粗劃分為【長城秦軍】、【嶺南秦軍】、【內地秦軍】三部分的【秦軍】就是這樣迅速在反秦戰爭中被消解掉的。
-
6 # 飛海
首先我認為人們糾結的不是說,大清王朝的精銳部隊去哪裡?而是說為什麼大秦王朝可以橫掃天下,統一六國,在秦朝末年,輕易而舉的推翻。
秦朝軍隊有一支駐紮在長城附近,以抵禦匈奴的又有扶蘇的被殺而被迫解散。
在關中留守的所謂精銳部隊在於,項羽的決戰中被殲滅。
去嶺南的一支,還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之前,秦朝已經被推翻。
應該說,之所以有強大的軍隊,而最後卻被滅國!應該和商朝的,歷史差不了多少。領袖,沒有巨大的號召力,無法對軍隊進行,有效的排程。或者說沒有預料到會發生大規模的天下動盪,從而很多軍隊都無法正常回師救援。
回覆列表
北駐長城,南擴嶺南。這個大哥說的是對的。
還有一個要特別說明的。
秦朝掃六國,民心未附,便大興徭役、開疆拓土,最終激起民怨。看似波瀾壯闊,其實只是六華人不服秦國管而已。所以說,群雄並起說不上,只能說是六國爭相復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