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左山
-
2 # 血色黃昏的黃昏
19世紀歐洲各國的軍事力量一般是從1814年開始到1914年期間
1814年,歐洲的外交官們承認了五個大國:法國、英國、俄羅斯、奧地利(1867年-1918年,奧匈帝國)和普魯士(1871年,德意志帝國)。義大利在統一後加入這一集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有兩大集團:法國、英國和俄羅斯組成的三國協約和德國、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組成的三國同盟。
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瑞典、挪威、希臘、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士屬於較小的歐洲國家。奧斯曼帝國也可以被包括在列強之列,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黑山最初都是自治的附屬國,因為在獲得獨立之前,它們在法律上仍然是衰落的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
到1905年,兩個發展迅速的非歐洲國家,日本和美國,加入了世界強國行列。
1814年拿破崙戰爭中,歐洲四大強國(英國、普魯士、俄羅斯和奧地利)反對法蘭西帝國,拿破崙的權力瓦解,他們開始為戰後世界做計劃。
1814年3月的《肖蒙條約》重申了已經作出的決定,這些決定將由1814年-1815年更重要的《維也納會議》批准。《肖蒙條約》包括建立一個聯邦德國(包括奧地利和普魯士加上捷克領土),法國的保護國被劃分兼併,義大利分裂為獨立國家,恢復西班牙波旁國王,以及擴大荷蘭,包括1830年成為現代的比利時。
“維也納會議”(1814-1815)瓦解了拿破崙曾經統治的世界,並試圖恢復被拿破崙推翻的君主政體。大會的目的是透過解決“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引發的一些關鍵問題,為歐洲建立一個長期的和平計劃。目標不僅僅是恢復舊的界限,而且還要調整主要權力的大小,使他們能夠相互平衡並保持和平。
【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定的歐洲國家邊界】
19世紀的歐洲軍事強國主要都是實行軍國主義,軍國主義是歐洲幾個大國的重要力量。軍事領導人對民間政府有影響力,並將他們的利益和優先事項放在第一位。將軍和海軍上將甚至擔任部長和顧問。它們影響了國內政策,並要求增加國防軍費開支。這一趨勢導致軍備競賽,從而產生了新的軍事技術。
19世紀的軍國主義本身無法開始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它卻創造了一個可能發生戰爭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外交和談判是無法解決這些爭端。在19世紀,歐洲人認為政治和軍事力量是不可分割的,沒有對方就不可能存在,就像現代世界的政治和經濟管理是共同依賴的一樣。
無論是在殖民戰爭還是像“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年)或“普法戰爭”(1870-1871年)這樣的重大沖突中,軍事勝利只會增加軍國主義的影響,並加劇民族主義。
到了1870年,六大國(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和義大利)的軍費開支共計9400萬英鎊,但到1914年增加了四倍多,達到3.98億英鎊。
德國在此期間的開支與法國的10%和英國的13%相比,增幅超過73%。俄羅斯由於敗給日本人(1905年)促使沙皇重新武裝軍隊,導致俄羅斯國防開支增加33%以上。到1910年,大約45%的俄羅斯政府預算用於帝國軍隊,只有5%用於教育。
1913年至1914年,德國為其軍隊增加了17萬名全職士兵,這反過來增加了其海軍的規模。1898年建造了17艘新船。德國也是建造軍用潛艇(U型艇)的典範,到1914年,德國海軍擁有29艘作戰潛艇。
第一次世界大戰出乎意料地把他們的軍事、外交、社會和經濟能力都發揮到了極限。
德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被擊敗;德國失去了它的大國地位,其他國家被分裂。獲勝者英國、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獲得了新國際聯盟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原本打算成為第五個常任理事國的美國決定獨立運作,從未加入該聯盟。
從下面表格我們可知道19世紀幾個主要歐洲國家之間的軍費開支情況,該資料來自總部設在牛津大學的牛津馬丁全球發展專案和納菲爾德學院的勒沃胡姆人口科學中心的“OurWorldinData”《我們的資料世界》網站,《我們的資料世界》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跟蹤系統”是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的合作成果,他們是網站內容的科學編輯。
圖表右邊國家中英文翻譯
Germany——德國
Russia——俄羅斯United Kingdom——英國France——法國Italy——義大利Austro-Hungarian——奧匈帝國Spain——西班牙Netherlands——荷蘭Portugal——葡萄牙到1914年,歐洲軍事力量排名:
英國(包括大英帝國)
德國法國俄羅斯奧匈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制)義大利奧斯曼帝國【英國無畏級戰艦(1906年)出現後即淘汰了所有戰列艦,因為它擁有10門12英寸的遠端大炮、類似電腦的測距儀、21節的高速渦輪發動機和11英寸厚的裝甲鋼板。】
-
3 # 兇猛青史
衡量19世紀歐洲各國的軍事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個非常不錯的參考系。
這裡,選取協約、同盟兩方的國家,進行對比。
協約主要國家,英國、法國、俄羅斯;同盟國主要國家 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
首先,討論英國,一戰時期的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除了英國本土以外,在美洲 亞洲 非洲都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資源豐富,英國的主要戰鬥群,是海軍,而陸軍相對而言,比較薄弱,而且英國一戰時期,陸軍只有24萬人左右,對於一個世界性帝國來說,這個規模,可以說是相當精簡了。總體來說,英國海軍人數在30萬左右,陸軍24萬人,其中海軍有著悠久輝煌的戰史,其實力傲視群雄,而陸軍並未經過大戰磨礪,在歐洲中,處於中等水平。這裡特別提一下,英國當時的徵兵制度,屬於志願兵制度,並沒有建立強制募兵體制,這在一戰初期,帶給英國很大的麻煩。
其次,討論法國,法蘭西共和國曾經有過輝煌戰史,在歐洲漫長曆史中,法國有過長達數個世紀的霸主地位,這造就了法華人非常驕傲的性格。但是,自從德國崛起之後,在兩次普法戰爭中,法國都遭受挫敗,並割讓土地給德國,這使得法國的霸主地位易手。在一戰時期爆發前,驕傲的法華人,一直希望復仇,因此進行了一系列有卓有成效的改革,其戰鬥力大大增強,而其主要假想敵,就是德國。總體來說,當時法國的陸軍非常強大,海軍僅此於英國,是歐洲大陸頂級的軍事強國,海陸軍總數在63萬人左右,是歐洲大陸一支勁旅。
其三,討論俄羅斯,諾曼諾夫王朝領導下的沙皇俄國,是一個巨無霸的存在,這個龐然大物,自彼得大帝時期開始崛起,並不斷鯨吞周邊領土。在一戰前期,這個國家,已經成為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大帝國。俄羅斯的軍事水平,與歐洲一流強國德國、法國有不少差距,但是其最大的優勢,在於人數,俄羅斯帝國的常備陸軍在200萬左右,加上哥薩克騎兵和地方團練,其能夠動員的總兵力高達650萬之多,這是一個巨大的軍火庫。總體來說,俄羅斯帝國,是歐洲大陸一個強勢存在,這個國家的軍事裝備和軍隊素養,與德法這類頂級強國有差距,但是其源源不斷的兵源,以及英勇好戰的民族性格,是任何一個強國也不敢面對的。
首先,討論德國。德意志帝國,是從普魯士王國發展而來,這個國家,是靠著軍功發家的,原來的普魯士只是一個小小的諸侯邦國,靠著一次次對外戰爭,在鐵血沐浴中,塑造了一個嶄新的國家。德意志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精良的陸軍,這支陸軍擁有悠久的戰爭傳統,並且戰功赫赫,德華人冷酷嚴謹的態度,使得這支陸軍,所向披靡。德意志帝國,最先採用了參謀制度,整個國家機器,聽命於大大小小的作戰參謀,這些參謀都畢業於軍校,學習過最先進的軍事理論,一戰初期,被稱為史上最天才的作戰計劃“斯蒂芬計劃”就是出自德國參謀本部。總體來說,德意志帝國擁有歐洲大陸最強大的陸軍,最優秀的軍事人才,以及以潛艇為主的海軍潛艇部隊,是歐洲大陸,綜合戰力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其次,說說奧匈帝國。奧匈帝國的帝國皇室,有著悠久的歷史,這就是歐洲最有權勢的家族,哈布斯堡家族。奧匈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同時也是一個二元帝國,由哈布斯堡王室與匈牙利貴族聯合統治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國土龐大,但是其戰鬥力,其實並不強,屬於歐洲末流帝國,因為這個國家,是由多個民族國家拼湊起來的,向心力很差。總體來說,奧匈帝國,人口眾多,但軍事實力羸弱不堪,而且國家分裂主義傾向嚴重,屬於歐洲末流帝國,實力非常一般。
最後,討論義大利王國,義大利王國是由當時義大利半島的撒丁王國發展而成的,一戰時期,這個新生的義大利王國剛剛完成義大利本土的統一,整個國家士氣高昂,但是,義大利王國的戰鬥力,其實一般,與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不在一個檔次,比奧匈帝國稍微強一點。義大利整個國家的工業基礎羸弱,士兵素質不高,更為惡劣的是,義大利向北攻擊,需要跨越阿爾卑斯山脈,這是一道巨大的天塹。總體來說,義大利王國是歐洲新貴,但是其實力屬於二流帝國,與老牌帝國 英、法、德、俄羅斯有較大差距,比沒落帝國奧匈帝國要強。
如果對綜合實力進行排名的話,軍事實力對比排名如下。
第一名 德意志帝國
第二名 大英帝國
第三名 俄羅斯帝國
第四名 法蘭西共和國
第五名 義大利王國
第六名 奧匈帝國
-
4 # 敏銳海燕Nd
首先是海軍實力,在海軍實力上,大英帝國遙遙領先,稱霸世界。無論是前期的拿破崙法國,還是俄羅斯帝國,抑或後期的德意志帝國,無法與之匹敵。所以,討論海軍實力對比,無什麼意義。大英帝國憑藉無敵的海軍,在世界各處攻城略地,建立世界史上領土最為廣闊的殖民帝國。法國雖然也建立一個不小的殖民帝國,只是大英帝國允許其存在而已。畢竟,地球那麼大,英國無法一口全部吃掉。
整個十九世紀,歐洲大陸有五大強國,分別為英國、法國、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普法戰爭後,各國分化組合,變成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這五大帝國,有三個在一戰後崩潰,有兩個在二戰後非殖民化運動後崩潰。可以說是掌管19世紀歐洲的命運,所謂的均勢外交也主要在這五大國展開。所以討論歐洲陸軍力量對比,就主要圍繞這五個國家。當然,後期還有個義大利。但義大利這個國家軍事實在拉胯,沒有討論意義。
陸軍的軍事實力,是一系列物質力量和戰略戰術、民族精神等的綜合展現。物質力量是指一國的常規兵力和預備兵力,武器裝備和科技水平。戰略戰術是戰爭的組織技術,民族精神是民族主義在戰爭中的精神力量。歐洲國家間的均勢競爭,使得武器技術能夠迅速地在各國間普及,所以戰略戰術民族精神等在國家間衝突也會有重要意義。例如拿破崙帝國就是得益於法國民族主義的爆發,德意志帝國就得益於德國參謀本部的組建和鐵路首次納入軍事規劃。
大國間的戰爭是國力的最佳展現。戰爭是軍事力量的直接較量,強弱就在於縣政府的勝負。除了霸權爭奪者,強國之間勝敗直接決定兩國的軍事強弱。譬如克里米亞戰爭,普法戰爭和普奧戰爭。拿破崙戰爭屬於霸權爭奪戰,法國以一對多,敗於歐洲聯盟。但不表明法國軍事實力弱於普魯士和奧地利。所以以19世紀歐洲各戰爭為轉折點,我們對歐洲陸軍實力作以下排列。著名的戰爭有拿破崙戰爭、克里米亞戰爭、普法戰爭等。
第一時期(1800-1815):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英國。法國由於民族主義情緒,爆發巨大的戰爭實力,再結合拿破崙的軍事天才,稱霸歐洲。
第二時期(1815-1853):俄羅斯、法國、奧地利、普魯士、英國。俄羅斯是戰敗拿破崙的中流砥柱,俄軍成為歐洲憲兵,俄國實力第一次跨越東歐,進入歐洲的心臟。
第三時期(1853-1871):法國、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英國。法國聯合英國,在克里米亞戰爭打敗俄國,一雪前恥。再次成為Continental強國。但好景不長,普魯士的德國,很快就就法國幹趴下。
第四時期(1871-1900):德意志帝國、法蘭西共和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大英帝國。這一時期是德國的半霸時期,德國無論是軍事實力、人口規模、經濟實力、科技水平,都吊打法國。是這一時期的世界科技中心。毫無疑問的歐洲第一。
回覆列表
整個十九世紀,英國軍事實力當屬歐洲最強,尤其是海軍,稱霸全球。但因孤懸於歐洲大陸以外,陸軍並非歐洲最強,其一直奉行的是歐洲大陸均衡政策,即不允許歐洲大陸任何一個國家全面強於所有其他國家。法國在拿破崙時期稱雄歐洲大陸,到十九世紀下半葉普魯士王國在俾斯麥執掌下強勢崛起,打敗了法國,後又擊敗丹麥和奧地利,完成德意志統一。因此,歐洲一流軍事強國當屬英、法、德。東歐還存在一個疆域最廣大的國家:沙皇俄國。在沙皇專制統治下,俄國故步自封,軍事科技和國力與英法德差距拉大,在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南歐國家義大利的國力並不弱,士兵準備和訓練水平較高,但是戰鬥風格並不強悍,甚至是軟落,就和在二戰中的搞笑表現一樣,拿著現代化武器裝備,被衣索比亞的弓箭長矛擊潰。西南邊上的西班牙已經風光不在,軍事實力在走下坡路,慈禧太后對11國宣戰中有西班牙,但西班牙並沒有派兵加入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其他還存有荷蘭、比利時、捷克等小國,限於國土面積,軍事實力自然無法與上述國家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