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用量限制嗎?
11
回覆列表
  • 1 # 養花家

    紫花地丁在老家叫做犁頭草,大概是因為它那犁形的葉片。紫花地丁是一種非常漂亮的小野花,每到春天開著小巧玲瓏的小花,裝扮著整個田野。

    紫花地丁近年來在園藝上也有運用,群植在一起非常漂亮,星星點點,猶如一個個起舞的精靈,擁抱著Sunny雨露。做成微型盆景也是不錯的選擇,裝點書桌,窗臺有著別樣趣味。

    紫花地丁是一味被《中國藥典》收錄的中藥,紫花地丁含有豐富的黃酮甙,植物甾醇等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具有清熱解毒,治疽療毒的功效,對黃疸,乳腺炎,咽炎目赤腫痛,痢疾都有一定療效。紫花地丁外敷還能治療跌打損傷,蛇毒咬傷,疔瘡疔痛,面板癬。

    紫花地丁可以食用,但不宜食用過多,將紫花地丁洗淨,放在水裡面焯熟去苦味,漂洗晾乾水分,拌上油鹽調料便可食用了。紫花地丁還能曬乾泡水喝,長期飲用要遵醫囑。

  • 2 # 八鮮過海

    營養價值:

    紫花地丁屬於時令性野菜,生長於田間、山坡草叢當中,一般5-6月份成熟可以採摘食用。營養為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礦物質、黃酮類以及膳食纖維類,具有清熱解毒、除煩消腫的食療作用。當然也可以做為盆栽觀賞、食用互不耽誤。

    食用方法:

    涼拌紫花地丁

    準備適量的紫花地丁清洗乾淨,鍋中燒開水放幾滴食用油(保護營養素、保持綠色菜的翠綠),放入紫花地丁焯熟即可。撈乾控水後放入蒜茉、薑末、香油、五香粉、醋,再搭配一些堅果碎、枸杞子即可。這樣一道簡單方便的涼拌紫花地丁就做好了。

    紫花地丁麵食

    清洗乾淨適量的紫花地丁,鍋中放幾滴食用油焯熟(焯一下為了去除野菜的苦澀味),把焯好的紫花地丁切碎,放入適量的麵粉、酵母發麵就可以,最後發好的麵糰揉成饅頭狀就可以了。

    當然腦洞大開的我們可以製作紫花地丁小丸子、地丁麵條等等,但是由於野菜的特殊性質,普遍寒涼,一次不要吃太多,而且食用的時候加姜、蔥蒜末中和野菜的屬性,一次食用的量就相當於平時吃綠葉菜的量就可以,建議每天食用不超過100克,但具體還是要根據自己腸胃情況的。像平時容易上火、大便乾燥、目赤腫痛等有明顯上火症狀時候,也可適量多吃些。由於紫花地丁特殊的時間限制,對於平時也比較饞這口的,大家平時在時令季節採摘後,放在Sunny下曬成紫花地丁菜乾,這樣儲存的時間更久一些。平時食用的時候只需浸泡,水焯後可以製作餡、涼拌等。

    責編:李桂萍

  • 3 # 優嶽

    紫花地丁,又叫鏵頭草、堇菜、箭頭草、羊角子、獨行虎、寶劍草,堇菜科堇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地丁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全株能入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紫花地丁的嫩葉可以用來當野菜食用,其味微苦,粘牙;所以,一般都是沾點麵粉上鍋蒸著吃。至於題主說的涼拌嘛,倒是有點難辦,先焯水吧,焯嫩了還是苦澀、粘牙牙,焯老了,何苦吃地丁。非要涼拌行不行,行,油多點糖多點,只是很少野味;就是要涼拌可不可以,可以,脾胃虛寒者少食或不吃。其實,食用紫花地丁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涼拌粘牙牙,消火是消火,又惹自己生氣上火;炒食、做湯、和麵蒸食或煮菜粥都是食用紫花地丁的正確開啟方式,不妨,我們來說一說↓

    面蒸紫花地丁

    ①紫花地丁的長的太矮小了,所以要採一盤菜,採摘量還真不小,往往都是整株採來;可食用的只取嫩芽和莖葉,所以,在摘取菜要有耐心,花很長一段時間,細細挑選,慢慢清洗,免得雜草一鍋燴;

    ②菜洗好後瀝乾甩一甩,儘量攤開晾去水氣;這點很關鍵,如果水氣太多,需要擱很多面粉,就不是蒸菜了,成蒸麵團了;如果操作得當就成蒸菜饅頭了,哈哈,後話再述;

    ④撒上面粉,反覆攪拌讓菜表面均勻的沾上一層薄薄的麵粉;放麵粉量的多少,根據菜的乾溼程度及菜的新鮮程度有關,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多做幾次就有感覺了;

    ⑤蒸鍋注水燒開,蒸上五六分鐘時,撒入鹽,再蒸一分鐘,即可出鍋。做這道菜的小訣竅是,菜洗乾淨後晾的時間長一些,可減少麵粉的用量,並且做出的菜清爽不粘,這款菜的技術含量就在如何把麵粉的量放得恰到好處。出鍋後以個人口味可加蒜蓉、辣椒等。

  • 4 # 追花精靈

    紫花地丁是一味藥,既能作藥,也能做菜。只是紫花地丁性苦寒,不宜多吃,最好遵醫囑,按量選擇正確的食法。

    先說說紫花地丁的功效。蒲公英是黃花地丁,它們名字相近,功效也有相似。

    一,黃疸內熱,用紫花地丁研末,一次三錢,酒送下。

    二,癰疽惡瘡,用紫花地丁(連根),加蒼耳葉等分,搗爛,加酒攪汁服下。

    三,癰疽發背,用三伏天紫花地丁草搗碎,和白麵,放醋中浸泡一夜,貼瘡上,極有效。

    還有許多用紫花地丁治療疔瘡腫毒,熱毒腫痛的藥方,我就不一一說了。所以說紫花地丁比蒲公英厲害些。所以食用也要謹慎,脾胃虛寒者不能用,熱毒腫痛到頭部不能用,平常無事也不宜吃。

    如果非要吃,那就得吃嫩葉,去掉根,焯水後再來涼拌,炒菜,作餡或者餡餅等。

  • 5 # 正說中醫藥

    紫花地丁作為春季常見的一種野菜,可以吃。不過採收的時機,加工的方式,以及食用人群的選擇需要注意。

    地丁又叫堇菜,是一種常見的中藥。味苦、辛、寒。歸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清熱利溼的作用,主治疔瘡,癰腫,瘰癧,黃疸,痢疾,腹瀉,目赤,喉痺,毒蛇咬傷。

    根據開花的顏色,分為白花地丁和紫花地丁,但是以紫花地丁最常見也最常用。還有一種叫做黃花地丁,一般指的是蒲公英,和這個差別就很大了。

    地丁入藥以花繁葉茂的時候採集為佳,但是作為野菜,需要在開花前採食最佳,這個時候的葉片最嫩滑,如果開了花再吃,口感就太粗糙了。

    地丁畢竟比較苦寒,容易損傷陽氣,所以不是什麼人都能吃,尤其是不建議經常食用。一些體質虛寒或者體質容易偏寒的階段,比如平素怕冷、腰膝冷痛、小腹發涼、痛經、腹瀉等屬於肝脾腎虛寒體質者,或者處於月經期、產後等體質容易偏寒的階段,不建議食用。

    至於加工方法,涼拌,炒食,蒸食皆可。如果是體質虛寒的人為了嚐鮮少量食用,不妨將地丁過水後,用姜蒜涼拌,以減制其寒性。

  • 6 # 泥糖小丫

    紫花地丁我們這裡叫犁頭草,也有人叫蘭花地丁,小丁香,小遠志等等,單片葉子橢圓形,象一個犁頭片所得其名?說實話,這種草我們這裡都是做野草雜草處理,很少有人食用。

    近幾年來,都流行吃野菜,人們認為野菜生態,無農藥殘留,醫病,所以才偶爾見有人找食。

    紫花地丁生長在田埂,地邊,適應能力強,可謂見縫插針,只要有一點泥土都能活。

    人們採來,洗淨泥土,然後過滾水焯一道,清水漂洗後,在鍋裡放入油鹽,乾紅椒,蒜未素炒,微苦。

    也有人用它燒湯,涼拌,但煮之前勿必用滾水焯水,漂洗加入蒜未。因為有些野菜多少有點小毒,這樣可以減小毒素,吃著放心安全。

    紫花地丁其實還是一種良藥,可鮮用,可全株曬乾用。有消炎,止痛,拔毒的作用。一般用於腮腺炎,小兒肺炎,瘡癤和關節脫臼。

    紫花地丁在夏秋季開紫色花,花色美麗,有人移種做居家盆栽欣賞,有的地方也用於園林建設種植。

  • 7 # 如雲影視

    紫花地丁營養豐富、無毒,可以涼拌生吃。

    紫花地丁是一種既有食用價值又有觀賞價值的早春野菜,又名"野堇菜"。它的適應性和生存能力很強,田野、路旁、林間,溪畔均可成片生長。其葉片濃綠、花色粉藍,藍花、綠葉相映襯,絢麗雅緻,十分漂亮!

    紫花地丁含有豐富的的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味苦、微辛、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除此,還可以食用,如涼拌,炒作菜餚,煮菜粥等。

    涼拌紫花地丁的方法: 將紫花地丁洗淨,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起,用冷水反覆漂洗幾次去除苦澀味,然後瀝乾水份、切成小段、盛放在盤子上,再加上適量的食鹽、蒜蓉、香油、醋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食用禁忌:因其性寒,所以脾胃虛寒者忌食。怕苦味者,可適量加點糖。

    "地丁花小簇擁來,亦將芬芳獻塵埃。我見憂憐能入藥,嬌豔不傾務實開" ……願紫花地丁帶給你美好的感受。

  • 8 # 行雲致雨

    春天的時候剛吃過,是拌麵蒸著吃的,吃著還可以,當時吃的有點多,吃過後百度了一下,才知道紫花地丁性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宜和薄公英配伍。涼拌生吃的話肯定可以,只是恐怕有點難以下嚥。

  • 9 # 大漠孤煙178865474

    不可以!紫花地丁是一味中藥材,其性寒涼.除非你要敗毒瀉火!!一般情況下還是謹慎食用。尤其寒涼體質.脾胃虛寒者,更是不可食用! 如果屬於內熱熾盛者.腮腺炎患者,不妨多食,煮水喝亦可。謹記古語:是藥三分毒!!!吃出毛病可不是鬧著玩的。

  • 10 # 愛野釣的女子

    網路上配的圖片說是紫花地丁,其實並不是,在我們 這裡被稱作紫花丁的是上圖的這種植物,而另一種叫作地丁的是這面這種植物。

    百度上搜到的其實是一種並無什麼用處的植物,反正我們這裡的豬呀雞呀的都不會吃。從小長在農村的我只認識這兩種地丁。你配的圖我們這裡也很多,但無用。

    說到可不可以涼拌著吃,答案是不能。我說的兩種都是藥材。尤其是 第一種,敗火,拔毒,但極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idle中如何顯示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