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社會觀感

    蘇聯石油主要來源是自己生產與盟國援助,國土面積的巨大。很多石油生產資源及援助儲備早已轉移很多地方,其實並不缺石油,德國推進到莫斯科城下的時候冬裝禦寒設施沒有跟上,蘇聯的冬季非常非常的寒冷。坦克都無開動。戰略問題,在挺進到莫斯科的時候,德軍轉向高加索地區為了石油而戰,錯過了奪取莫斯科的機會,使蘇聯得到了全國動員的機會。

  • 2 # 李論

    我們都知道,二戰期間蘇聯的“鋼鐵洪流”,橫掃歐洲,即便是在二戰後的冷戰期間,蘇聯的“鋼鐵洪流”一個星期就能佔領整個歐洲,北約論證,除非用核武器,否則根本無法阻擋蘇聯的進攻。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坦克和自行火炮10.4萬輛。

    巴庫地區是世界上著名的產油區,除了1942年受到德軍威脅之外,一直處於高產狀態。高加索地區也盛產石油。俄羅斯人在19世紀後期就開始在高加索地區開採石油,今天的亞塞拜然和車臣都是重要的產油區。

    美國透過租借法案給予蘇聯提供了一批煉油裝置。並提供航空燃油628400萬噸,汽732300萬噸;英國為蘇聯提供航空燃油14700萬噸,汽油902100萬噸,西方提供的燃油援助總計2850500萬噸,其中航空汽油1216100萬噸,盟軍的援助佔蘇聯燃油總產量的51.5%

  • 3 # Prussia

    蘇聯高加索山脈以南就是高加索油田;儲油量最大的是裡海的巴庫油區。高加索山脈以北是瑪依科普油田、格羅茲尼油田和克拉斯諾達爾等油田。其中的高加索油田擔負著著戰爭時期大部分的石油消耗。

    一九三八年,蘇聯開始了第三個五年計劃。基於當時蘇聯與德國之間心照不宣的意識形態矛盾,蘇聯將第三個五年計劃納入軍事工業化。因此,蘇聯的飛機生產較上年度增加一倍有餘,達七千五百餘架,翌年開始更保持在一萬架以上;一九四零年,蘇聯的武器裝備生產量已經基本接近德國,總產值達五十億美元,已等同於美國英國兩國武器生產量的總和。至一九四一年,蘇聯的武器裝備已經達到列強之首。由於隨之而來的德國突襲蘇聯,從而迫使蘇聯在倉促中進入戰爭狀態。艦船、汽車、坦克、裝甲車、飛機等,這些機械裝備都需要消耗石油。當時蘇聯擁有好幾個油田,其中最大的是裡海的巴庫油田,以及伏爾加河附近的高加索油田。

    高加索油田小景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國突襲蘇聯後,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於一九四二年夏季,在蘇聯南部實施了代號為‘’藍色行動‘’的戰略進攻,其目的就是要奪取高加索油田。 然而“藍色行動”對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來說,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在數千公里的戰線上,需要同時對付蘇聯幾個方面軍。為此,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便分成A集團軍和B集團軍,一路攻擊伏爾加河西岸的斯大林格勒:這是蘇聯西南地區糧食和石油的運輸中心;另一路就是希特勒夢寐以求的高加索油田。所幸德軍兵敗而止步於斯大林格勒,從而未能染指高加索的石油。

    當時蘇聯作為一個大量消耗石油能源的機械化裝備大國,除了擁有富足的石油儲備,在戰爭爆發之初,美國、英國在對蘇聯提供的大規模軍事援助時,除了大量汽車和大批武器裝備以及金屬材料外,其中石油產品(包括普通汽油、裝甲柴油、航空汽油)佔了較大份額。所以,蘇聯才得以挺住德國的大規模進攻,並一直堅持到最後勝利。

  • 4 # 戰略論

    蘇聯可是一個產油大國,高加索的大型油田不僅滿足了蘇聯國內的石油需求,而且還大量出口國外換取蘇聯發展經濟所急需的外匯和技術裝置。例如在二戰爆發前,蘇聯就曾向德國大量出口石油,一年出口量達到90萬噸,以換取德國先進的武器裝備,德國的戰鬥機、高射炮、潛艇技術都曾輸送給蘇聯。即便連極度匱乏石油的德國都能維持一支龐大的機械化部隊,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蘇聯也就更不再話下了。

    二戰德國軍隊一年的液體燃料消耗在300噸到500噸之間,從1940年到1943年德軍的燃料消耗在1500萬噸左右,而德國在整個二戰中的燃料消耗達到了3700萬噸。二戰的大部分時期中德軍的燃料都基本夠用,直到1944年丟失羅馬尼亞的油田後,德軍才開始出現明顯的油荒。

    相比於德國的石油消耗,蘇聯的石油產量則大的驚人,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的石油產量達到了8330萬噸,是德國總消耗的2倍多,完全可以滿足蘇聯軍隊的需求。此外盟軍還向蘇聯輸送了230萬噸的石油製品,大多是蘇聯急缺的航空燃料,蘇聯無法生產優質的航空燃料。

    對於蘇聯來說,他們並不缺乏石油,相反他們極度缺乏煤炭,這是工廠生產所必需的能源,主要是由於蘇聯最重要的煤炭產區:頓涅茨盆地的丟失,在戰爭的第一年這一重要的煤炭產區就被德軍佔領了。這讓蘇聯不得不透過提高石油的產量來彌補煤炭產量的不足,相反,德國的煤炭產量非常充足,而石油產量實在是太低了。正是因此,在第一年的作戰結束後,蘇德兩軍在南翼戰場展開了一場大戰,為的就是高加索的石油,最終蘇軍守住了高加索,保證了液體燃料的來源,使蘇聯能夠有能力建立並維持一支龐大的機械化部隊,規模遠遠超過德軍。

  • 5 # 薩沙

    二戰期間,列強除了日本以外,都有自己的石油基地。

    美國主要是墨西哥灣和本土的油田,英國是中東的油田,德國是羅馬尼亞的油田,而蘇聯則是高加索巴庫的油田。

    亞塞拜然的巴庫是蘇軍的血液基地,有著蘇聯最大的油田。

    在1942年時,蘇聯石油總產量的超過80%集中在高加索地區。

    整個二戰期間,巴庫生產了7500萬噸石油。除了各種汽油、柴油以外,蘇聯戰爭期間96%的潤滑油也是巴庫生產。

    1942年,巴庫單單78號汽油就生產了34萬噸。

    可以說,如果沒有巴庫的油田,蘇軍立即就要癱瘓。

    蘇德戰爭中,德軍曾經不惜代價試圖佔領巴庫,或者切斷巴庫於外部的聯絡。

    希特勒發動斯大林格勒戰役,其中重要的目的,是切斷巴庫同中部地區的伏爾加河的運輸。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蘇軍一度非常危險。當時巴庫石油幾乎運不到莫斯科等蘇聯腹地。

    當時巴庫油田無可奈何之下,甚至將石油裝入所有的容器。當容器裝不下的時候,他們只能將石油重新倒回油井。

    為了打通巴庫的石油運輸,蘇軍冒險在德軍轟炸下,從裡海進行運輸,運到中亞的土庫曼。

    德軍一系列對高加索的進攻和轟炸,使得巴庫油田的產量大減,一度差點拖垮蘇聯。

    在1942年一年內蘇聯的鑽井數量減少了73%,石油全年總產量從1941年的2870萬噸暴跌到了1780萬噸!

    德軍在高加索一系列的作戰,效果還是明顯的。

    1945年9月13日的《真理報》指出單單在車臣格羅茲尼和克拉斯諾達爾,因為德國的入侵,蘇軍被迫拆毀3000多口油井,年產量達到500萬噸。

    蘇聯原油產量在1943年再創新低,從1942年的1780萬噸年產量進一步下跌到了1350萬噸,並在隨後兩年維持在了這一數字,整個戰爭期間都沒能恢復到1942年水平,只有1940年原油產量的一半!

    為此,美國也援助了大量油料給蘇聯。就拿航空汽油來說,蘇聯自產只有181萬噸,而西方(主要是美國)援助了258.6萬噸

  • 6 # 小約翰

    與德國相反,蘇聯是個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

    蘇聯高層在二戰爆發前對於石油在國防上的重要性就有極其清醒的認識。早在1936年,在斯大林的關懷和大力推動下,石油勘探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的積極進行中。

    在此之前,蘇聯能源部門的領導人過分誇大煤炭的能源地位,對煤炭業前景過於樂觀,讓蘇聯的能源政策誤入歧途,走了一段彎路。不過斯大林很快地察覺到這個失誤,並果斷糾正,及時調整了蘇聯的能源戰略。

    蘇聯地域遼闊,有很多良好油田。但是在眾多的油田中,以亞塞拜然的巴庫油田最為重要。

    巴庫是亞塞拜然的首府。在波斯灣石油大量開發之前,巴庫油田一直是世界上產油量最高的油田,1901年,巴庫油田一個油田就生產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有如此富裕的油田,蘇聯自然不愁無油可用。二戰爆發以前,巴庫油田佔據蘇聯石油生產產量的八成以上,年產量超過了驚人的兩千萬噸!

    不過蘇聯領導層並沒有因為巴庫油田而覺得高枕無憂,在蘇共十七次全體大會上,斯大林採納了專家提出的建議,做出了向伏爾加河流域和烏拉爾進軍,打造第二個巴庫的決定。從此勘探新的石油資源,加快開發新油田成為蘇聯高層共識。

    蘇聯石油勘探工作者不孚眾望,終於在1937年在烏拉爾地區勘探一個面積70萬平方公里的大油田,並馬不停蹄開展開採工作。

    1941年,納粹開始了巴巴羅薩計劃,蘇德戰爭爆發時,正是烏拉爾油田加緊開採籌備工作的時候。巴庫油田的開採和煉油生產也在不分晝夜的進行,為抗擊德軍入侵提供了強有力支援。

    戰爭初期,德軍氣焰囂張,曾佔領亞塞拜然,巴庫一度落入敵手。蘇軍統帥未雨綢繆,早就把裝置轉移到烏拉爾地區,同時把巴庫一帶的設施全部炸燬,一點沒有給德軍留下。斯大林盛讚這個決定正確,比消滅德軍幾個師都厲害。

    希特勒本來巴庫石油寄予厚望,滿以為可以利用巴庫一帶的石油資源,一勞永逸解決德軍燃油短缺問題,可是當德軍一個由15000多名專業人員組成的“石油旅”風塵僕僕來到巴庫,摩拳擦掌,打算大幹一場的時候,他們眼中看到的卻是一片焦土,立刻被澆了一頭冷水。看著腳下的大油田無可奈何。因為石油勘測是一個很費時間的工作,相比於瞬息萬變的戰局,不熟悉當地地質環境的德華人很難在巴庫進行重建和開採。

    而此刻,蘇聯人在烏拉爾油田的開採工作,正在馬不停蹄地進行。沒過多久,蘇聯勘探隊在烏拉爾附近又發現了一個儲量達兩億噸的新油田---木哈諾夫油田。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蘇聯的石油產量提高了一倍多。

    蘇聯收復亞塞拜然以後,巴庫的石油生產很快恢復,蘇聯軍隊如虎添翼。由於巴庫油田的油層主要分佈在距離地標很淺的石炭紀底層,開採更為方便,蘇聯的石油產能突飛猛進。與德軍在二戰後期石油緊缺的狀態形成鮮明對比。

    客觀地講,蘇聯人能夠打敗不可一世的德國軍隊,贏得衛國戰爭的最後勝利,除了蘇聯國土遼闊,軍民作戰勇敢;蘇聯豐富的石油資源和產油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德軍在二戰在蘇聯戰場投入的坦克同時期從未5000輛,而蘇軍一共有數萬輛坦克投入戰場。德華人不是不知道坦克重要,而是燃油匱乏。沒法支援太多坦克的運轉。

  • 7 # 社會觀感

    蘇聯石油主要來源是自己生產與盟國援助,國土面積的巨大。很多石油生產資源及援助儲備早已轉移很多地方,其實並不缺石油,德國推進到莫斯科城下的時候冬裝禦寒設施沒有跟上,蘇聯的冬季非常非常的寒冷。坦克都無開動。戰略問題,在挺進到莫斯科的時候,德軍轉向高加索地區為了石油而戰,錯過了奪取莫斯科的機會,使蘇聯得到了全國動員的機會。

  • 8 # 李論

    我們都知道,二戰期間蘇聯的“鋼鐵洪流”,橫掃歐洲,即便是在二戰後的冷戰期間,蘇聯的“鋼鐵洪流”一個星期就能佔領整個歐洲,北約論證,除非用核武器,否則根本無法阻擋蘇聯的進攻。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坦克和自行火炮10.4萬輛。

    巴庫地區是世界上著名的產油區,除了1942年受到德軍威脅之外,一直處於高產狀態。高加索地區也盛產石油。俄羅斯人在19世紀後期就開始在高加索地區開採石油,今天的亞塞拜然和車臣都是重要的產油區。

    美國透過租借法案給予蘇聯提供了一批煉油裝置。並提供航空燃油628400萬噸,汽732300萬噸;英國為蘇聯提供航空燃油14700萬噸,汽油902100萬噸,西方提供的燃油援助總計2850500萬噸,其中航空汽油1216100萬噸,盟軍的援助佔蘇聯燃油總產量的51.5%

  • 9 # Prussia

    蘇聯高加索山脈以南就是高加索油田;儲油量最大的是裡海的巴庫油區。高加索山脈以北是瑪依科普油田、格羅茲尼油田和克拉斯諾達爾等油田。其中的高加索油田擔負著著戰爭時期大部分的石油消耗。

    一九三八年,蘇聯開始了第三個五年計劃。基於當時蘇聯與德國之間心照不宣的意識形態矛盾,蘇聯將第三個五年計劃納入軍事工業化。因此,蘇聯的飛機生產較上年度增加一倍有餘,達七千五百餘架,翌年開始更保持在一萬架以上;一九四零年,蘇聯的武器裝備生產量已經基本接近德國,總產值達五十億美元,已等同於美國英國兩國武器生產量的總和。至一九四一年,蘇聯的武器裝備已經達到列強之首。由於隨之而來的德國突襲蘇聯,從而迫使蘇聯在倉促中進入戰爭狀態。艦船、汽車、坦克、裝甲車、飛機等,這些機械裝備都需要消耗石油。當時蘇聯擁有好幾個油田,其中最大的是裡海的巴庫油田,以及伏爾加河附近的高加索油田。

    高加索油田小景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國突襲蘇聯後,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於一九四二年夏季,在蘇聯南部實施了代號為‘’藍色行動‘’的戰略進攻,其目的就是要奪取高加索油田。 然而“藍色行動”對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來說,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在數千公里的戰線上,需要同時對付蘇聯幾個方面軍。為此,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便分成A集團軍和B集團軍,一路攻擊伏爾加河西岸的斯大林格勒:這是蘇聯西南地區糧食和石油的運輸中心;另一路就是希特勒夢寐以求的高加索油田。所幸德軍兵敗而止步於斯大林格勒,從而未能染指高加索的石油。

    當時蘇聯作為一個大量消耗石油能源的機械化裝備大國,除了擁有富足的石油儲備,在戰爭爆發之初,美國、英國在對蘇聯提供的大規模軍事援助時,除了大量汽車和大批武器裝備以及金屬材料外,其中石油產品(包括普通汽油、裝甲柴油、航空汽油)佔了較大份額。所以,蘇聯才得以挺住德國的大規模進攻,並一直堅持到最後勝利。

  • 10 # 戰略論

    蘇聯可是一個產油大國,高加索的大型油田不僅滿足了蘇聯國內的石油需求,而且還大量出口國外換取蘇聯發展經濟所急需的外匯和技術裝置。例如在二戰爆發前,蘇聯就曾向德國大量出口石油,一年出口量達到90萬噸,以換取德國先進的武器裝備,德國的戰鬥機、高射炮、潛艇技術都曾輸送給蘇聯。即便連極度匱乏石油的德國都能維持一支龐大的機械化部隊,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蘇聯也就更不再話下了。

    二戰德國軍隊一年的液體燃料消耗在300噸到500噸之間,從1940年到1943年德軍的燃料消耗在1500萬噸左右,而德國在整個二戰中的燃料消耗達到了3700萬噸。二戰的大部分時期中德軍的燃料都基本夠用,直到1944年丟失羅馬尼亞的油田後,德軍才開始出現明顯的油荒。

    相比於德國的石油消耗,蘇聯的石油產量則大的驚人,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的石油產量達到了8330萬噸,是德國總消耗的2倍多,完全可以滿足蘇聯軍隊的需求。此外盟軍還向蘇聯輸送了230萬噸的石油製品,大多是蘇聯急缺的航空燃料,蘇聯無法生產優質的航空燃料。

    對於蘇聯來說,他們並不缺乏石油,相反他們極度缺乏煤炭,這是工廠生產所必需的能源,主要是由於蘇聯最重要的煤炭產區:頓涅茨盆地的丟失,在戰爭的第一年這一重要的煤炭產區就被德軍佔領了。這讓蘇聯不得不透過提高石油的產量來彌補煤炭產量的不足,相反,德國的煤炭產量非常充足,而石油產量實在是太低了。正是因此,在第一年的作戰結束後,蘇德兩軍在南翼戰場展開了一場大戰,為的就是高加索的石油,最終蘇軍守住了高加索,保證了液體燃料的來源,使蘇聯能夠有能力建立並維持一支龐大的機械化部隊,規模遠遠超過德軍。

  • 11 # 薩沙

    二戰期間,列強除了日本以外,都有自己的石油基地。

    美國主要是墨西哥灣和本土的油田,英國是中東的油田,德國是羅馬尼亞的油田,而蘇聯則是高加索巴庫的油田。

    亞塞拜然的巴庫是蘇軍的血液基地,有著蘇聯最大的油田。

    在1942年時,蘇聯石油總產量的超過80%集中在高加索地區。

    整個二戰期間,巴庫生產了7500萬噸石油。除了各種汽油、柴油以外,蘇聯戰爭期間96%的潤滑油也是巴庫生產。

    1942年,巴庫單單78號汽油就生產了34萬噸。

    可以說,如果沒有巴庫的油田,蘇軍立即就要癱瘓。

    蘇德戰爭中,德軍曾經不惜代價試圖佔領巴庫,或者切斷巴庫於外部的聯絡。

    希特勒發動斯大林格勒戰役,其中重要的目的,是切斷巴庫同中部地區的伏爾加河的運輸。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蘇軍一度非常危險。當時巴庫石油幾乎運不到莫斯科等蘇聯腹地。

    當時巴庫油田無可奈何之下,甚至將石油裝入所有的容器。當容器裝不下的時候,他們只能將石油重新倒回油井。

    為了打通巴庫的石油運輸,蘇軍冒險在德軍轟炸下,從裡海進行運輸,運到中亞的土庫曼。

    德軍一系列對高加索的進攻和轟炸,使得巴庫油田的產量大減,一度差點拖垮蘇聯。

    在1942年一年內蘇聯的鑽井數量減少了73%,石油全年總產量從1941年的2870萬噸暴跌到了1780萬噸!

    德軍在高加索一系列的作戰,效果還是明顯的。

    1945年9月13日的《真理報》指出單單在車臣格羅茲尼和克拉斯諾達爾,因為德國的入侵,蘇軍被迫拆毀3000多口油井,年產量達到500萬噸。

    蘇聯原油產量在1943年再創新低,從1942年的1780萬噸年產量進一步下跌到了1350萬噸,並在隨後兩年維持在了這一數字,整個戰爭期間都沒能恢復到1942年水平,只有1940年原油產量的一半!

    為此,美國也援助了大量油料給蘇聯。就拿航空汽油來說,蘇聯自產只有181萬噸,而西方(主要是美國)援助了258.6萬噸

  • 12 # 小約翰

    與德國相反,蘇聯是個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

    蘇聯高層在二戰爆發前對於石油在國防上的重要性就有極其清醒的認識。早在1936年,在斯大林的關懷和大力推動下,石油勘探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的積極進行中。

    在此之前,蘇聯能源部門的領導人過分誇大煤炭的能源地位,對煤炭業前景過於樂觀,讓蘇聯的能源政策誤入歧途,走了一段彎路。不過斯大林很快地察覺到這個失誤,並果斷糾正,及時調整了蘇聯的能源戰略。

    蘇聯地域遼闊,有很多良好油田。但是在眾多的油田中,以亞塞拜然的巴庫油田最為重要。

    巴庫是亞塞拜然的首府。在波斯灣石油大量開發之前,巴庫油田一直是世界上產油量最高的油田,1901年,巴庫油田一個油田就生產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有如此富裕的油田,蘇聯自然不愁無油可用。二戰爆發以前,巴庫油田佔據蘇聯石油生產產量的八成以上,年產量超過了驚人的兩千萬噸!

    不過蘇聯領導層並沒有因為巴庫油田而覺得高枕無憂,在蘇共十七次全體大會上,斯大林採納了專家提出的建議,做出了向伏爾加河流域和烏拉爾進軍,打造第二個巴庫的決定。從此勘探新的石油資源,加快開發新油田成為蘇聯高層共識。

    蘇聯石油勘探工作者不孚眾望,終於在1937年在烏拉爾地區勘探一個面積70萬平方公里的大油田,並馬不停蹄開展開採工作。

    1941年,納粹開始了巴巴羅薩計劃,蘇德戰爭爆發時,正是烏拉爾油田加緊開採籌備工作的時候。巴庫油田的開採和煉油生產也在不分晝夜的進行,為抗擊德軍入侵提供了強有力支援。

    戰爭初期,德軍氣焰囂張,曾佔領亞塞拜然,巴庫一度落入敵手。蘇軍統帥未雨綢繆,早就把裝置轉移到烏拉爾地區,同時把巴庫一帶的設施全部炸燬,一點沒有給德軍留下。斯大林盛讚這個決定正確,比消滅德軍幾個師都厲害。

    希特勒本來巴庫石油寄予厚望,滿以為可以利用巴庫一帶的石油資源,一勞永逸解決德軍燃油短缺問題,可是當德軍一個由15000多名專業人員組成的“石油旅”風塵僕僕來到巴庫,摩拳擦掌,打算大幹一場的時候,他們眼中看到的卻是一片焦土,立刻被澆了一頭冷水。看著腳下的大油田無可奈何。因為石油勘測是一個很費時間的工作,相比於瞬息萬變的戰局,不熟悉當地地質環境的德華人很難在巴庫進行重建和開採。

    而此刻,蘇聯人在烏拉爾油田的開採工作,正在馬不停蹄地進行。沒過多久,蘇聯勘探隊在烏拉爾附近又發現了一個儲量達兩億噸的新油田---木哈諾夫油田。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蘇聯的石油產量提高了一倍多。

    蘇聯收復亞塞拜然以後,巴庫的石油生產很快恢復,蘇聯軍隊如虎添翼。由於巴庫油田的油層主要分佈在距離地標很淺的石炭紀底層,開採更為方便,蘇聯的石油產能突飛猛進。與德軍在二戰後期石油緊缺的狀態形成鮮明對比。

    客觀地講,蘇聯人能夠打敗不可一世的德國軍隊,贏得衛國戰爭的最後勝利,除了蘇聯國土遼闊,軍民作戰勇敢;蘇聯豐富的石油資源和產油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德軍在二戰在蘇聯戰場投入的坦克同時期從未5000輛,而蘇軍一共有數萬輛坦克投入戰場。德華人不是不知道坦克重要,而是燃油匱乏。沒法支援太多坦克的運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什麼讓當紅女星同年結婚離婚棄養,寧願毀了前途不願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