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574078617849

    說來也巧了,今天剛接到一個來訪者:寶寶三歲多,上幼兒園第一個天,在澳門上幼兒園,平時爸爸媽媽上班,爺爺奶奶帶孩子比較多,整天在家裡“窩裡橫”可是一遇到陌生人就多在大人的大腿後面不敢說話。上幼兒園更是麻煩,孩子自己說喜歡老師喜歡幼兒園,但是不敢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甚至說話都不敢,跟老師說話的時候眼睛都不敢看老師,表情都尷尬到僵住。媽媽很著急過來找我。不知道題主的情況是否和這個情況類似呢?如果類似的話,就請接著看下面的情況,如果不一樣,挑選下面符合的情況的應對方法。

    ============我是分割線============

    一、問題產生的可能原因

    寶寶在家裡很開朗,甚至很“橫”但是到外面卻表現很膽怯和懦弱,排除心理病症或者自閉症等特殊原因,正常情況下,往往是下面幾個原因造成的:

    1️⃣家裡大人經常包辦代替

    2️⃣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的時間過多

    3️⃣平時自己玩比較多,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

    4️⃣平時威脅寶寶不要他或者不理他的次數較多,早晨寶寶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

    二、原因分析和應對方法

    上面講的是大機率事件我們中國家庭可能出現的現象。不一定所有家庭都全佔了上面的所有原因,所以題主和其他知友們可以挑著看我這篇回答,我會盡量用標題將這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方法清晰分段,方便大家閱讀。

    (一)大人包辦代替

    出現這種問題的孩子往往在家裡會有大人為孩子的一切包辦代替,從洗臉刷牙到遇到各種挑戰和難題。很可能家長由於愛子心切,往往會第一時間衝過去給孩子提出自己認為的正確答案:“別愣著呀,你這樣這樣做不就可以了嗎,快點,抓緊時間!”,更有甚者可能直接將孩子拉開:“你這樣做不行的,來,看媽媽(或爸爸或爺爺或奶奶……)幫你做!”久而久之,時間貌似節省了很多,但家長們會逐漸不解的發現,為什麼其他孩子都敢於承擔、勇於嘗試新鮮事物,而自己的孩子總是畏首畏尾,那麼“膽小”呢?很簡單,因為孩子養成了一個要命的思維習慣——“反正我做不好的我等一下就好了,到時候自然有爸爸媽媽幫我做”。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畏首畏尾有點懦弱的時候,建議首先家長要審視一下自己平時有沒有比較多的“幫助”孩子。如果有,下面是解決辦法:

    ============應對方法============

    1️⃣學會示弱

    我們可以在平時針對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問題,裝作自己不會做,比如:“寶寶,爸爸不會拼這個樂高積木,你能幫助爸爸嗎?”用這種方式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讓孩子覺得“原來我也能幫助平時比我厲害的人,我還是可以做點事情的!”逐漸的,孩子自信就回歸了。

    2️⃣用問問題代替直接提建議

    當孩子向我們求助的時候,我們要放下自己的焦躁,有意識的耐心詢問孩子哪裡不會,問問孩子覺得怎麼做可以更好呢?就算孩子很小,實在想不出來,我們至少也可以將建議用問問題的方式提出來:“我們要不要試試這個方法呢?”;“那我們想想,是不是我們先這樣做有可能能可以呢?”不要小瞧這種陳述句轉變成疑問句的小變化,因為如果我們用陳述句的命令語氣,孩子可能不會過腦子思考,直接執行媽媽的建議就好了,但是如果我們用問問題的方式將建議提出來,讓孩子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孩子大腦中至少會將這個建議在自己腦海中演練一遍,這樣就會讓孩子更加願意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3️⃣及時鼓勵

    當孩子超越了自己,平時做不到的地方忽然今天做到了,做了一個小小的飛躍和嘗試,千萬不要因為這個小進步太微不足道而吝惜自己的誇獎(範小錯誤的時候沒見我們大人那麼吝惜批評,不是麼?),勿以善小而不賞,勿以惡小而縱容。才能強化孩子的一點點積攢起來的自信心和勇於突破自己的動力。

    4️⃣前面幾點合起來

    示弱了之後,在孩子嘗試過程中用問問題的方式啟發孩子幫助孩子,等孩子有了一點小進步的時候進一步鼓勵孩子強化孩子的正面的行為。

    (二)爺爺奶奶帶孩子

    不能說所有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不會帶孩子或者都不能科學帶孩子。但是非理性的隔代親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還是大機率事件,我不能確定題主的家庭狀況,但是針對這種大機率事件,我姑且也說一說。

    很簡單,爺爺奶奶不懂孩子,但卻很著急的想去滿足孩子。當孩子發現他們可以對自己“逆來順受”,卻又總不能按自己的心意為自己辦事的話,脾氣自然見長。但孩子不啥,遇到外人或者出門的時候他們可以很清晰的認識到外面的人可不會這樣對自己,但卻又不願意或者缺乏跟他人交流的慾望或技能,自然害怕到不行,想立刻回到自己的“舒適圈”。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在家“窩裡橫”,出門就“膽小”。

    ============應對方法============

    1️⃣與他們分開居住

    我只到這很難,比如父母上班沒時間;爺爺奶奶捨不得並對父母道德綁架;老公不支援,拗不過婆婆……相信我,大家的理由我都聽過,我也深深理解每個家庭自己的難題和艱難程度。可是,如果以此放棄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權利和義務,更糟糕的是自己的長輩也無法科學教養孩子的話,現在的妥協將會給未來帶來更大的麻煩。更有很多家庭說自己的經濟情況不允許請阿姨,也不信任阿姨,等等。這裡我不與大家爭辯,我只想說,我們可愛的孩子值得我們給他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方法永遠比問題多,多去想“如何解決”,少去想“這個解決不了”,也許一時半會還無法改變現狀,但總比什麼都不做妥協任命的好。

    如果還覺得送孩子去託兒所太貴,找阿姨帶孩子不信任,父母道德綁架自己無法掌管孩子的教育,那就當沒看到這段文字,先去找朋友和心理諮詢師讓自己強大起來再說吧。

    2️⃣夫妻之間要團結一致

    一起要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教育孩子的責任和權利,規避不科學的教育環境。當然,這個方面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媽媽需要一起來共情。所以篇幅問題,在這裡不展開討論。找機會我會單獨看一篇文章聊一下這個事情。畢竟與老公/老婆的相愛相殺是一輩子的事情,大家一起努力目標一致步伐一致就對了。

    (三)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

    雖然人是天生的群居動物,但不併代表所有人都是天生的“交際花”。尤其是第一次破除尷尬跟陌生的同伴一起交流,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我們3歲左右的孩子正是最嚮往和同齡夥伴玩耍的時期,但也是最缺乏社會經驗不會“搭訕”的歲數。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不會和其他小朋友“破冰”,開啟尷尬一起玩耍的話,我們需要出馬來科學的幫幫孩子。

    ============應對方法============

    1️⃣繪本閱讀

    每臺晚上的睡前閱讀時間要充分利用起來,和孩子聊聊白天的事情和困難,跟孩子一起討論,然後帶孩子度一些相關的繪本。孩子會將自己代入進繪本的角色中跟角色一起緊張、一起開心,自己也會逐漸被影響的。推薦繪本:《胖貓戴夫系列》(3本);《敵人派》;《小白找朋友》等

    2️⃣情景演練

    我們可以在瞭解孩子具體的交友問題之後(這就靠平時家長的觀察了),跟孩子開誠佈公的聊一下,然後爸爸媽媽一個扮演孩子,一個扮演陌生小朋友,兩個人演練一下情景劇,讓孩子坐在旁邊看爸爸和媽媽如何“交友”的,然後再饒有興趣的鼓勵寶寶自己扮演自己,和爸爸或者媽媽嘗試一下交友的“套路”。一個人對道理的理解和接受往往都不是靠說教而是靠體驗。所以,讓孩子親身體驗,最大化模擬實際場景,會讓孩子在日後嘗試突破自己的時候更加自信。

    (四)“你再這樣媽媽不要你了!我走了!”

    孩子2歲之後就開始經常變得很鬧人,孩子會開始逆反,做什麼都說不,脾氣更加暴躁。這會讓媽媽或爸爸非常折磨。尤其是在公開場合,孩子這樣做會讓家長非常難看。情緒使然也罷,為了讓孩子趕快離開也好,家長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方法就是:“你再不走我走了!我不要你了!”;或者在生氣的時候跟孩子說:“我真的不想要你了,你那麼不聽話!”。這時候往往孩子會更加崩潰,哭的更加大聲。於是這促使了媽媽/爸爸假裝執行這個“承諾”轉身離開。雖然這可能解決了當下孩子不願意走的困境,但是對後來的孩子內心的打擊可能就沒那麼好復原了,這裡面有個很大的風險——孩子會當真!而當孩子連對父母的是否愛自己都不自信的時候,可想而知在面對其他挑戰的時候Ta就總會比別的孩子更心虛,更沒有底氣,因為Ta的內心中父母的靠山若隱若現,根本沒有任何安全感。

    ============應對方法============

    1️⃣威脅換成警告

    所謂威脅,就是你說的不好的結果不一定會做到,但是會嚇到對方。而警告,就是你說的不好的結果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就一定會實現。這種“不愛了”的話語,就是威脅。威脅只能讓孩子害怕和為了這“飄忽不定”的愛而更加焦躁不安,不但越來越懦弱,還會比以前更加鬧,因為孩子要靠鬧來證明“爸爸/媽媽還是愛我的”。

    但是警告不同,警告是家庭規則執行的語境。言行一致,不但可以讓孩子更加敬畏家庭規則,還會讓孩子更加尊敬和愛父母。所以,我們可以將“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換成“你再這樣我就要罰你今天不能看電視了,我們之前說好的,還記得嗎?”,都是令人不舒服的話語,但是後者我更認同。

    2️⃣每次生氣之後要告訴孩子自己為什麼生氣

    有些時候我們家長可能認為孩子應該理所應當的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但這是個偽命題。很多時候孩子在父母生氣之後都會認為“媽媽那麼生氣,一定是不愛我了,我好傷心。”,所以我們要在生氣之後,彼此比較安靜的時候,溫柔堅定的告訴孩子自己為什麼生氣,讓孩子知道“媽媽是生氣你做這件事情,但媽媽還是愛你的。”這樣不但能讓孩子更清晰自己的錯誤,還能提高孩子的情商,因為孩子會把每次父母的表情和行動和父母后面的話進行銜接,能更好的瞭解大人的情感和行為之間的聯絡。

    3️⃣愛的抱抱

    家裡儀式感的有愛的行為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每天出門前,回家後,睡覺前,都給孩子一個儀式感非常強的愛的寶寶或者親吻或者愛的話語,這會讓孩子認為“無論今天發生什麼事,至少愛的抱抱證明了媽媽還愛我。”同時父母之間的愛的儀式也會讓孩子認為這個家庭是和睦的,穩固的,也會增加孩子更多的對愛的安全感,讓孩子更加勇於面對外面的挑戰和陌生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能自駕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