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水溪155

    謝邀,肯定是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為輔,學校按排下的班級學科是多年教育的傳統習慣,學習上管理上都是為國家為社會,從教育目標出發的而且是系統的。任何家長學歷高低知識長短是不能學校作比較的,首先時間上就不允許。至於個例當然就不能代表普遍了。有位小學生各科都很優秀,其中一篇作文老師看後說,這文章我一看就知道是大人寫的,作業要獨立完成…小孩回家後很受委屈的樣子說了這事,家長認真的說,文章引用詩詞,名人警句是非常好的,只要不完全照抄,加工後就是你的文章了。如果按常規說,你這種年齡連鋼琴都沒見過,那你為什麼彈得很好呢?…那小孩放下了因批評而背上的思想包袱,學習努力繼續前行。所以家長配合學校老師的教學,一定效果雙贏,很可惜老師都不家訪了,家長也難進校門了。

  • 2 # 家有沁寶

    現階段教育為全民義務教育,在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必須接受,學校教育只是教育當中的一部分,經過多年的教育經驗,家庭教育部分的重要性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原來是家長送孩子到學校,交給老師來教育,家長配合學校。當習近平主席提出為孩子繫好人生第一粒紐扣,就是把家長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到顯著位置,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導師,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課堂,重要位置顯而易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充當導師,所家長的素質素養也要提高,做稱職導師。家庭教育跟上了,學生更愛學習了,學校教育更好做了。

  • 3 # 貓南北

    1、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架馬車的兩個輪子。

    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是辯證統一的。烏克蘭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欲使學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德智體美拉全面發展的人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而這就好比一架馬車的兩個輪子,必須相平衡、相匹配,或大或小,或正或偏,或圓或扁,都會影響孩子成長的速度質量與方向。

    不是麼,家庭教育跟上了,如果學校教育掉了鏈子,便會跟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一個好的學生,進了一個不好的學校教學教育環境,需要許多的能量去跟不利的外部條件的消極影響拼消耗,這正是近幾年來輔導班熱、培訓機構熱,擇校熱火爆的原因,就在於人們爭奪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優秀的家庭教育與優秀的學校教育的有機完美的結合,催生了一系列名校名師,成就了多少學生的高考夢,人生夢……

    反之,學校教育跟上了,家庭教育掉了鏈子,同樣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一個好的學校與班級,沒有好的家庭教育相配合,學校教育教學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這便是學校千方百計爭攬優質生源的真正原因。

    故,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架馬車的兩個輪子,不可偏廢,否則便會南轅北撤,天鵝拉車,加劇家校矛盾的不和諧。

    2、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家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形式,隨著人類和人類社會的產生,家庭教育也隨之產生。最初的家庭教育穿插在部落、宗族、家庭之間,是生產經驗、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的口頭的或象形的線性傳承。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學校教育與時俱生,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一起,構成了人類所接受的全部教育,並慢慢從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中分離出來,成為支撐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Sunny事業。

    衡量人才的標準是德才兼備,而家庭教育的關鍵,首先在於立德。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下實現並完成的,因此家庭教育側重於德育,故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完美的家庭教育塑造出快樂積極向上的學生,有缺陷的家庭教育只能孕育出不完美的人生。

    但現實情況是,許多家庭只重視學生成績的多少,卻忽視了家風、民俗,傳統等人性的培養,只重視物質而忽視精神文明的鍛塑,導致了孩子道德上不夠成熟,智力下江河日下的困境,久而久之,孩子厭學了,瘋長了,家校的矛盾長生了。

    總之,人的成長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的成果可以構成學校教育的基礎,甚至可以支援學校教育的有效發揮,在整個教育鏈條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補充著學校教育,正式的好的家庭教育是對學校教育的一種很大的促進。家庭教育的成果可以構成學校教育的基礎,甚至可以支援學校教育的有效發揮。

    3、學校教育的成果也可以成為家庭教育的基礎,同樣可以支援家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學校教育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之上,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的集大成者。學校教育在家庭德育教育的基礎上,伴隨著入學前的啟蒙教育,學校便在課程標準指引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德智體美老全面發展教育,優秀完備的學校教育教學效果,既可以成為家庭教育的基礎,又可以支援家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透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教育使人們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

    而當下,更多時候家庭教育忽視學生品德的養成,專注於成績、特長的培養,三歲看小,孩子待人接物的態度規劃其未來成長的道路。更有甚者,家長把孩子送入學校,幾近把孩子送進了託兒所,作業不想陪做,學習粗枝大葉關注,懲戒馬馬虎虎,導致學校教育教學的良好成果,一旦走近社會與家庭,便俺曇花一現,這便是目前教育教學的困境所在。

    有人形象地概括:“家校之間,師生之間,最最簡單的關係,就是一棵樹搖動著另一棵樹,一朵雲搖動著另一朵雲,一顆靈魂感召著另一個靈魂”的互動關係,在這種互動中,二者互為基礎,相輔相成,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任何一方過度依賴另一方,都是失敗的。

    木桶原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教育,應辯證處理好處理好整體與區域性,眼前與長遠的關係。 盛水的木桶是由多塊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限制,該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其加長才行。人們把這一規律總結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稱“短板理論”。

    我們把教育比作一個木桶,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學生的自我教比作箍成木桶的木板,你便會驚喜地看到,無論一個水桶有多高有多麼玄奧,其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你便會看到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水桶才能盛滿水;只要水桶裡有一塊不夠高度,水桶裡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這就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教育,應辯證處理好處理好整體與區域性,眼前與長遠的關係。

    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係告訴我們,整體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我們樹立全域性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域性,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從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係來看,無論是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學生家庭教育階段,既要對孩子做頂層、長遠的人生設計,又要看到學齡前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應以德育為主。學校教育也應樹立全域性觀念,選擇最佳方案,用學校教育的區域性,輔之以家庭教育的區域性推動作用,進而實現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相結合,這是經實踐檢驗的唯一真理。

    兩輪馬車,多駕齊驅,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實現教育效能最大化。如果不能正確正確處理二者關係,不但影響教育效能,還往往適得其反,教育的理想和目標不僅不能變成現實,甚至還有可能不利於下一代健康成長,不利於和諧社會關係。

  • 4 # 釦子教育

    題主所講的學生時期一般界定為小學到高中階段,這時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家庭和學校,這二者關係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01.家庭教育

    孩子初入學校,需要要適應學校生活,家長需要配合學校,例如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孩子回家首先及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這就需要家長監督執行,但是又要給孩子留有念想,如果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後可以玩一會兒,這樣漸漸培養孩子高效率的學習習慣;初入學還會碰到一些不明白的現象,回家需要父母的解答並進行正確引導。還有小學初期有些作業需要家長幫助才能完成。

    到初中階段,學生陸續進入青春期,逆反嚴重,和家長關係進入微妙期,家庭關係(家長與孩子)處理情況直接關係孩子發展方向。處理好了就能安全度過叛逆期,專注學習,順利升入高一級學校;否則,孩子成績下降厭學導致過早進入社會。

    高中期,學生目標明確,學習主動性大了,但會經常遇到煩惱和疑惑,這需要家長想辦法瞭解真相併進行寬慰疏導,幫孩子度過難關;同時盡最大可能做好後勤保障。

    02.學校

    學校是孩子學生時期學習的主陣地,除了學習相關知識,還要培養好的學習習慣,辨別是非能力等全方位的教育。但是學校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由於孩子受家庭影響不同,造成了認知和基礎不同,從而接受學校教育的效果不一。

    同時,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許多時候需要家長配合,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總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就像打鐵用的鐵砧和大錘,只有二者都過硬且配合默契才能打出質量過硬的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勸人向前看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