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早已被世人耳熟能詳的詞句,是蘇東坡先生對亡妻的深深悼念,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璀璨篇章。然縱觀各類詩詞賞析,對此篇章的理解,或淺或誤,筆者實難苟同。接下來說一下筆者對此篇的個人理解,如有讓人貽笑大方之處,還望一笑以附之。 先說此篇筆者認為出入最大的地方,即全篇最後的“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短松岡”一般的理解都是將“短松”劃為一詞,作矮松理解。這樣的劃分,我猜測可能是將前句就劃分成了,“明月/夜”,才有了“短松/岡”。然結合前詞內容卻都是,“不/思量,自/難忘”;“塵/滿面,鬢/如霜”;“小/軒窗,正/梳妝”。所以筆者冒昧的認為,此處正確的劃分應該是:明/月夜,短/松岡。此外,如果真的是矮松之意,以時年38歲的東坡先生對詩詞的拿捏,何不直作“矮松”,又故意說成“短松”?那麼這個短字又該做何解呢?細心的讀者不難想到一個詞,“缺斤短兩”。是的,此處的短字應該作“缺少”、“不足”來理解。那麼從字面上說,是什麼在松岡之上顯得不足呢?前一句說的是“明月夜”,所以松岡之上缺少的自然是月光,因為月光被青松遮住了。再說關於“料得年年腸斷處”理解上的偏頗,“料想讓我年年相思斷腸的地方”,這裡的理解簡直可以用“詞不達意”來形容,甚至偏差的有些令人髮指,難道自己是不是年年相思此處,還用去“料想”嗎?自己想沒想都不知道?所以此處的“料想”,說的一定不是東坡先生自己,而是已經故去的妻子。 此外本詞需要提點的還有幾處,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全詩的意境。一是“淚千行”中的淚,是包含了多種複雜情感;二是“夜來幽夢忽還鄉”的“忽”字,可以說是記實;三是“塵滿面,鬢如霜”並非寫實;四是“正梳妝”的“正”字,其實用的十分精妙,卻很容易在對全詞進行理解時被忽視掉。接下來我們再將此篇詞文創作時的背景進行簡單梳理。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蘇東坡與王弗成婚,時年蘇東坡18歲,王弗16歲。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蘇東坡進士及第(時年21歲);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王弗時年27歲、蘇東坡29歲); 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蘇東坡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秋,蘇東坡調往密州任知州。 “十年生死兩茫茫”,公元1075年,正是蘇東坡先妻亡故十年。一生一死,兩處皆是茫茫過往。茫茫是一種狀態,也是東坡先生對這十年的概括和總結。 “不思量,自難忘”。不用刻意去想,卻依舊難以忘懷。此處要交代的是,蘇軾此時並不是單身,在王弗病逝三年後,就娶了其堂妹王閏之。據說是蘇軾之所以娶王閏之為繼室,可能跟王弗的臨終囑託有關係。王弗之所以會這樣做,一是為了自己留下的幼子蘇邁能得到很好的撫養,二來讓堂妹有個好的歸宿。這種觀點筆者還是比較認可的。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蘇軾與王閏之成婚不是在王弗病逝後的一年、兩年,也不是五七八年,而是第三年。因為依照古代的習俗,三年剛好喪氣已滿;二來是王弗是蘇軾老師家的千金,生於書香門弟,識文斷字,明辨是非,且蘇軾與王弗用現代化說,屬於自由戀愛,可以看出蘇軾擇偶更偏重與內在品質。而王閏之就大不相同了,從她不通文墨、很會做飯、能給牛治病、還會給牛接崽來看,她是個農家女子。她在蘇軾身邊,主要是照料他的生活,不可能像王弗那樣有很多的情趣,所以說王閏之應該並不是蘇軾的自主選擇。那說了這麼多題外話,無非是想交代,為何蘇東坡在有妻的情況下,還會思念已故的十年的亡妻。另外在此筆者妄自揣測,當天晚上,很有可能是蘇大才子和現妻王閏之拌嘴了。不思量、自難忘,因為現在的妻子,無法向王弗那樣與自己有心靈上的精神溝通,所以才會想起了與先妻舉案齊眉、吟詩唱賦的時光。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讀者此處要注意,蘇軾無處話淒涼,不是僅僅是因為生與死的相隔,還有空間上的距離相隔。甚至說,後者是更為主要的。熙寧七年,蘇東坡時任密州知州,即今山東地區,而王弗葬在四川,遙隔千里。此刻的處境是,蘇軾即便是想到先妻的墳前訴說一下內心的苦楚,可是先妻的墳墓卻遠在千里之外。 無奈之下,詩人又發出感慨,“縱使相逢應不識”。別說是陰陽相隔,且遠在千里之外,就算是你現在站在我的面前,可能都認不出我來了。 “塵滿面、鬢如霜”,此兩句為虛寫,是蘇軾對自己現狀的自嘲。一來是因為東坡先生向來以誇張、豪放著稱,二來細想一下怎麼可能?蘇軾時任密州知州,放到今天怎麼也是個縣長局長級別的,再次也是個鄉長派出所所長級別的,會弄的灰頭土臉的?又不是住在破舊的窯洞。另外蘇軾時年39歲,而卒於68歲,古代七十古來稀,蘇軾算是長壽的了。就算再抑鬱再愁苦,怎麼會年紀輕輕的弄得兩鬢白髮如霜?還有,在蘇軾同年創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寫道的是:“鬢微霜”,而且當時是在喝了酒的情況下所寫,難免會有吹牛逼的嫌疑,不然一個三十九歲的青年人,怎麼會自稱“老夫”?因此蘇軾充其量也就是髮質不好,鬢角微微有幾根白頭髮而已。 作者之所以這樣自嘲,其實是對自己現實狀況的嘲諷。想蘇軾21歲年紀輕輕就進士及第,若不是當初的“烏龍避嫌”事件,也許就是當年的狀元郎了。當時蘇軾的文學造詣是最好的,放在今天來看,可能是“外語和數學拉分兒了”。此外你要知道,那一年就算是普通的進士及第,也遠比現在考個清華北大難的多,別的不說,有興趣的可以瞭解一下嘉佑二年都有那些人參考了,就知道競爭多大了,況且蘇軾可以說把當時的閱卷老師都給鎮住了,要知道,當年的閱卷老師,可算得上是當時文學界的“全明星”陣容。 年紀輕輕就已名噪京城,可謂名副其實的青年才俊,可惜熙寧四年的時候開始談論新法弊病,因為跟王安石尿不到一個壺裡,處處遭人擠兌,幾番被貶調任,直到1085年宋哲宗繼位啟用司馬光為相,開始打壓王安石。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成了朋友,蘇軾這時才開始重新被重用,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此時的蘇軾,仕途上十分不得志,才會自嘲到,“塵滿面、鬢如霜”。感覺就像當初拿著最高學府的畢業證,壯志凌雲的去找工作,沒想到最後淪為一個工地搬磚的那種心態一樣。 “夜來幽夢忽還鄉”,對於此時此刻蘇軾的心情和狀態,夢到回到故鄉,回到曾經與先妻你儂我儂的地方,當然算得上“幽夢”了。而作者此刻用到了一個“忽”字,說明這場夢也是作者意料之外的事情,並不是讀者所想的那種“日日相思”。這十年間,可以說蘇軾極少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過這樣的夢境。如果是所謂的常常思念、常常夢見,那就應該是“夜來幽夢又還鄉”。作者是在先妻亡故十年後的今天,突然想起了亡妻。這就是說我為什麼說,蘇軾當晚可能和王閏之拌嘴了的原因。 接下來,是作者的夢境,“小軒窗,正梳妝”。作者夢見自己“還鄉”,當然是要回家的了,或者說“還鄉”指的就是回到家中。當自己回到家後,透過居舍的木窗,看見了正在打扮的妻子。此處要說是一個正梳妝的“正”字,及其容易被忽視掉。“正梳妝”而不是“已梳妝”,說明了什麼呢?在這十年間,如果妻子還在世,也許每天不知道要梳妝多少遍。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妻子是想當在外的丈夫回家的那一刻,能看到最美的自己。這一個“正”字,其實包含了妻子對丈夫的深深思念……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當作者與妻子面對面時,彼此沒有說一句話,只有深情的對望著。這個時候應該說什麼?是“媳婦兒,我回來了,今天吃點兒啥?”,還是“死鬼,你終於回來了,這麼多年,你上哪浪去了?可想死奴家了!”?似乎在這種情形下,任何語言都顯得多餘,而任何語言,也無法表達二人此時此刻的心情。作者的眼淚,包含了對妻子的思念,包含了見到愛妻的喜悅,也包含了這些年沒陪在妻子身旁的歉疚,又包含了這些年經歷的起起伏伏與鬱郁不得志的委屈;而妻子的淚水中,包含著丈夫歸來的喜悅,對丈夫的日日思念,以及這些年苦苦思念、盼君歸來的委屈,甚至對眼前“塵滿面、鬢如霜”的夫君的心疼……這種情境下,除了“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還能有任何一種形式進行表達嗎? 正因為這種相思是彼此之間的,於是才有了下一句的“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作者“料得”相思之情,先妻也許遠勝於自己。這十年來,年年相思腸斷的,應該是自己已故的妻子,而自己只是“忽夢還鄉”。而如今先妻已逝,作者是用亡妻的安葬之所,代指亡妻,“腸斷處”其實想說的是“腸斷人”。而“腸斷處”又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是一個即使是在明媚的月夜下,月光都會被青松遮住,特別陰暗、淒涼的山岡。作者在寫下最後兩句的時候,一定是心痛欲絕,潸然淚下的。此處可以說是全詞最悲情的地方。因為妻子的墓穴安葬在長滿松樹的山崗上,即使是在明媚的月夜,因為松樹的遮擋,月光都很難照射的到,那該是何等的淒涼?在結合上闕中提到的“孤墳”可謂將悲涼昇華到了極致。 全詞簡譯: 茫茫然已是十年過往,雖然沒有去刻意思念你,卻依然不能釋懷,無法忘卻。你埋葬在了那遙遙的千里之外,讓我這滿腹的苦楚,該找何人、該到何處去訴說啊。哎,如果你現在見了我,也一定認不出我的模樣了,我已是滿面滄桑,狼狽不堪了。 晚上我竟然夢見自己回家了,透過居舍的木窗,我看見你正在裝點打扮呢。我想你也是在日日思念我早日歸來吧?而我們相視的那一刻,心中的千言萬語,竟然不知如何談起了,只有默默的流著眼淚,深情的注視著彼此。哎……我想你一定是年年飽受著斷腸般的相思之苦,在那明媚月夜下滿是青松樹影的山岡之上……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根據其文藝觀,把多種多樣的藝術境界劃分為三種基本形態:“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而東坡先生的這篇《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除了在用詞高度凝練與準確之外,最令人折服的便是其透過此篇詞文所構築出的意境。可謂是痛絕於心、傷情難抑……
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早已被世人耳熟能詳的詞句,是蘇東坡先生對亡妻的深深悼念,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璀璨篇章。然縱觀各類詩詞賞析,對此篇章的理解,或淺或誤,筆者實難苟同。接下來說一下筆者對此篇的個人理解,如有讓人貽笑大方之處,還望一笑以附之。 先說此篇筆者認為出入最大的地方,即全篇最後的“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短松岡”一般的理解都是將“短松”劃為一詞,作矮松理解。這樣的劃分,我猜測可能是將前句就劃分成了,“明月/夜”,才有了“短松/岡”。然結合前詞內容卻都是,“不/思量,自/難忘”;“塵/滿面,鬢/如霜”;“小/軒窗,正/梳妝”。所以筆者冒昧的認為,此處正確的劃分應該是:明/月夜,短/松岡。此外,如果真的是矮松之意,以時年38歲的東坡先生對詩詞的拿捏,何不直作“矮松”,又故意說成“短松”?那麼這個短字又該做何解呢?細心的讀者不難想到一個詞,“缺斤短兩”。是的,此處的短字應該作“缺少”、“不足”來理解。那麼從字面上說,是什麼在松岡之上顯得不足呢?前一句說的是“明月夜”,所以松岡之上缺少的自然是月光,因為月光被青松遮住了。再說關於“料得年年腸斷處”理解上的偏頗,“料想讓我年年相思斷腸的地方”,這裡的理解簡直可以用“詞不達意”來形容,甚至偏差的有些令人髮指,難道自己是不是年年相思此處,還用去“料想”嗎?自己想沒想都不知道?所以此處的“料想”,說的一定不是東坡先生自己,而是已經故去的妻子。 此外本詞需要提點的還有幾處,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全詩的意境。一是“淚千行”中的淚,是包含了多種複雜情感;二是“夜來幽夢忽還鄉”的“忽”字,可以說是記實;三是“塵滿面,鬢如霜”並非寫實;四是“正梳妝”的“正”字,其實用的十分精妙,卻很容易在對全詞進行理解時被忽視掉。接下來我們再將此篇詞文創作時的背景進行簡單梳理。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蘇東坡與王弗成婚,時年蘇東坡18歲,王弗16歲。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蘇東坡進士及第(時年21歲);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王弗時年27歲、蘇東坡29歲); 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蘇東坡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秋,蘇東坡調往密州任知州。 “十年生死兩茫茫”,公元1075年,正是蘇東坡先妻亡故十年。一生一死,兩處皆是茫茫過往。茫茫是一種狀態,也是東坡先生對這十年的概括和總結。 “不思量,自難忘”。不用刻意去想,卻依舊難以忘懷。此處要交代的是,蘇軾此時並不是單身,在王弗病逝三年後,就娶了其堂妹王閏之。據說是蘇軾之所以娶王閏之為繼室,可能跟王弗的臨終囑託有關係。王弗之所以會這樣做,一是為了自己留下的幼子蘇邁能得到很好的撫養,二來讓堂妹有個好的歸宿。這種觀點筆者還是比較認可的。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蘇軾與王閏之成婚不是在王弗病逝後的一年、兩年,也不是五七八年,而是第三年。因為依照古代的習俗,三年剛好喪氣已滿;二來是王弗是蘇軾老師家的千金,生於書香門弟,識文斷字,明辨是非,且蘇軾與王弗用現代化說,屬於自由戀愛,可以看出蘇軾擇偶更偏重與內在品質。而王閏之就大不相同了,從她不通文墨、很會做飯、能給牛治病、還會給牛接崽來看,她是個農家女子。她在蘇軾身邊,主要是照料他的生活,不可能像王弗那樣有很多的情趣,所以說王閏之應該並不是蘇軾的自主選擇。那說了這麼多題外話,無非是想交代,為何蘇東坡在有妻的情況下,還會思念已故的十年的亡妻。另外在此筆者妄自揣測,當天晚上,很有可能是蘇大才子和現妻王閏之拌嘴了。不思量、自難忘,因為現在的妻子,無法向王弗那樣與自己有心靈上的精神溝通,所以才會想起了與先妻舉案齊眉、吟詩唱賦的時光。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讀者此處要注意,蘇軾無處話淒涼,不是僅僅是因為生與死的相隔,還有空間上的距離相隔。甚至說,後者是更為主要的。熙寧七年,蘇東坡時任密州知州,即今山東地區,而王弗葬在四川,遙隔千里。此刻的處境是,蘇軾即便是想到先妻的墳前訴說一下內心的苦楚,可是先妻的墳墓卻遠在千里之外。 無奈之下,詩人又發出感慨,“縱使相逢應不識”。別說是陰陽相隔,且遠在千里之外,就算是你現在站在我的面前,可能都認不出我來了。 “塵滿面、鬢如霜”,此兩句為虛寫,是蘇軾對自己現狀的自嘲。一來是因為東坡先生向來以誇張、豪放著稱,二來細想一下怎麼可能?蘇軾時任密州知州,放到今天怎麼也是個縣長局長級別的,再次也是個鄉長派出所所長級別的,會弄的灰頭土臉的?又不是住在破舊的窯洞。另外蘇軾時年39歲,而卒於68歲,古代七十古來稀,蘇軾算是長壽的了。就算再抑鬱再愁苦,怎麼會年紀輕輕的弄得兩鬢白髮如霜?還有,在蘇軾同年創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寫道的是:“鬢微霜”,而且當時是在喝了酒的情況下所寫,難免會有吹牛逼的嫌疑,不然一個三十九歲的青年人,怎麼會自稱“老夫”?因此蘇軾充其量也就是髮質不好,鬢角微微有幾根白頭髮而已。 作者之所以這樣自嘲,其實是對自己現實狀況的嘲諷。想蘇軾21歲年紀輕輕就進士及第,若不是當初的“烏龍避嫌”事件,也許就是當年的狀元郎了。當時蘇軾的文學造詣是最好的,放在今天來看,可能是“外語和數學拉分兒了”。此外你要知道,那一年就算是普通的進士及第,也遠比現在考個清華北大難的多,別的不說,有興趣的可以瞭解一下嘉佑二年都有那些人參考了,就知道競爭多大了,況且蘇軾可以說把當時的閱卷老師都給鎮住了,要知道,當年的閱卷老師,可算得上是當時文學界的“全明星”陣容。 年紀輕輕就已名噪京城,可謂名副其實的青年才俊,可惜熙寧四年的時候開始談論新法弊病,因為跟王安石尿不到一個壺裡,處處遭人擠兌,幾番被貶調任,直到1085年宋哲宗繼位啟用司馬光為相,開始打壓王安石。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成了朋友,蘇軾這時才開始重新被重用,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此時的蘇軾,仕途上十分不得志,才會自嘲到,“塵滿面、鬢如霜”。感覺就像當初拿著最高學府的畢業證,壯志凌雲的去找工作,沒想到最後淪為一個工地搬磚的那種心態一樣。 “夜來幽夢忽還鄉”,對於此時此刻蘇軾的心情和狀態,夢到回到故鄉,回到曾經與先妻你儂我儂的地方,當然算得上“幽夢”了。而作者此刻用到了一個“忽”字,說明這場夢也是作者意料之外的事情,並不是讀者所想的那種“日日相思”。這十年間,可以說蘇軾極少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過這樣的夢境。如果是所謂的常常思念、常常夢見,那就應該是“夜來幽夢又還鄉”。作者是在先妻亡故十年後的今天,突然想起了亡妻。這就是說我為什麼說,蘇軾當晚可能和王閏之拌嘴了的原因。 接下來,是作者的夢境,“小軒窗,正梳妝”。作者夢見自己“還鄉”,當然是要回家的了,或者說“還鄉”指的就是回到家中。當自己回到家後,透過居舍的木窗,看見了正在打扮的妻子。此處要說是一個正梳妝的“正”字,及其容易被忽視掉。“正梳妝”而不是“已梳妝”,說明了什麼呢?在這十年間,如果妻子還在世,也許每天不知道要梳妝多少遍。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妻子是想當在外的丈夫回家的那一刻,能看到最美的自己。這一個“正”字,其實包含了妻子對丈夫的深深思念……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當作者與妻子面對面時,彼此沒有說一句話,只有深情的對望著。這個時候應該說什麼?是“媳婦兒,我回來了,今天吃點兒啥?”,還是“死鬼,你終於回來了,這麼多年,你上哪浪去了?可想死奴家了!”?似乎在這種情形下,任何語言都顯得多餘,而任何語言,也無法表達二人此時此刻的心情。作者的眼淚,包含了對妻子的思念,包含了見到愛妻的喜悅,也包含了這些年沒陪在妻子身旁的歉疚,又包含了這些年經歷的起起伏伏與鬱郁不得志的委屈;而妻子的淚水中,包含著丈夫歸來的喜悅,對丈夫的日日思念,以及這些年苦苦思念、盼君歸來的委屈,甚至對眼前“塵滿面、鬢如霜”的夫君的心疼……這種情境下,除了“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還能有任何一種形式進行表達嗎? 正因為這種相思是彼此之間的,於是才有了下一句的“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作者“料得”相思之情,先妻也許遠勝於自己。這十年來,年年相思腸斷的,應該是自己已故的妻子,而自己只是“忽夢還鄉”。而如今先妻已逝,作者是用亡妻的安葬之所,代指亡妻,“腸斷處”其實想說的是“腸斷人”。而“腸斷處”又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是一個即使是在明媚的月夜下,月光都會被青松遮住,特別陰暗、淒涼的山岡。作者在寫下最後兩句的時候,一定是心痛欲絕,潸然淚下的。此處可以說是全詞最悲情的地方。因為妻子的墓穴安葬在長滿松樹的山崗上,即使是在明媚的月夜,因為松樹的遮擋,月光都很難照射的到,那該是何等的淒涼?在結合上闕中提到的“孤墳”可謂將悲涼昇華到了極致。 全詞簡譯: 茫茫然已是十年過往,雖然沒有去刻意思念你,卻依然不能釋懷,無法忘卻。你埋葬在了那遙遙的千里之外,讓我這滿腹的苦楚,該找何人、該到何處去訴說啊。哎,如果你現在見了我,也一定認不出我的模樣了,我已是滿面滄桑,狼狽不堪了。 晚上我竟然夢見自己回家了,透過居舍的木窗,我看見你正在裝點打扮呢。我想你也是在日日思念我早日歸來吧?而我們相視的那一刻,心中的千言萬語,竟然不知如何談起了,只有默默的流著眼淚,深情的注視著彼此。哎……我想你一定是年年飽受著斷腸般的相思之苦,在那明媚月夜下滿是青松樹影的山岡之上……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根據其文藝觀,把多種多樣的藝術境界劃分為三種基本形態:“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而東坡先生的這篇《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除了在用詞高度凝練與準確之外,最令人折服的便是其透過此篇詞文所構築出的意境。可謂是痛絕於心、傷情難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