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脈渡
-
2 # 歌爾玘
大豆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因為形成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物質需要大量的營養元素,尤其是氮、磷、鉀。一般認為,每生產100Kg大豆,需吸收氮(N)5.3-7.2Kg,磷(P2O5)1-1.8Kg,鉀(K2O)1.3-4.0Kg,與其他作物相比,大豆籽粒中氮、鉀含量是小麥的兩倍多,是水稻的四倍多,磷含量比小麥多30%,比水稻多40%。
由於大豆根部生有根瘤,能固定空氣中的遊離氮素可供給大豆生長髮育所需,因此,大豆生長所需的氮素並不完全需要根系從土壤中吸收,而僅需吸收1/3的氮素,其餘的2/3則由根瘤菌固氮來滿足大豆生長髮育的需要。因此,為獲得大豆高產,應重視大豆施肥。
-
3 # 30秒到地球
一、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
在高產栽培條件下,實行大豆穴播栽培,使穴間距離加大,促使封行期拖後,造成良好通風透光條件,有效的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而增加產量。
等距穴播栽培法的技術要點:
1.等距穴播栽培法的適應條件。穴播栽培法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與其它措施配合能獲得畝產200公斤的高產。在中上等肥力條件下也能比條播增產。穴播栽培法是適於高產條件及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的栽培方法。
2.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以行距70釐米,穴距15~20釐米,每穴保苗3~4株,平方米保苗數南部地區25~28株,北部地區30~35株為宜。
3.適宜的播種機具:壠上穴播機適於在手扶機械上裝置。一次播兩行,效果效好。勞力充足有人工扎眼種的地方,改為穴播也能收到增產效果。
4.為了使穴播充分發揮增產作用,最好選擇玉米或小麥這樣良好的前茬,進行翻耙或耙茬。清理好前茬,整好地,保證播種質量。同時,增施農家肥,施好化肥,加強田間管理,防止傷苗,保證苗數,使個體與群體達到均衡發展。
二、大豆波浪冠層栽培法
大豆波浪冠層栽培法是人為造成波浪冠層,以擴大群體葉片截光面積,充分利用和提高光合作用能力,為大豆生育後期造成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底葉黃枯,提高大豆產量。波浪冠層栽培法有三種種植形式:
一是高矮不同品種實行隔行間種:
二是同品種不同密度或不同施肥量隔行間作:
三是同品種噴酒三碘笨甲酸形成高矮隔行間作。試驗結果表明,高矮相差10~15釐米為宜,其增產幅度在6.0~15.1%。進而肯定了波浪冠層栽培法對增產的效果。波浪冠層栽培法的技術要點:
1.高矮不同品種間作(以1∶1種植方式)使其自然形成濃浪冠層。這種方法經濟有效,簡便宜行。如果組合搭配適宜,可在大面積生產上應用。但必須是熟期相近高矮不同的品種搭配。
2.同品種不同密度,隔行種植人為造成波浪帶狀群體結構寇層。生態條件變化可以影響株高的高矮發生連續性的變化。透過種植密度和施肥量的改變可調控株高。人為造成波浪冠層,使其大大增加截光面積,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產量。
3.噴酒三碘笨甲酸人為造成波浪冠層。用三碘笨甲酸隔行噴灑植株,促其矮化,也可形成波浪冠層。但必須掌握適宜噴藥時期和用量。
4.近等位基因系品種,配製成波浪帶狀組合,該品種僅是在株高相差10~15釐米,其它性狀基本相同,尤其是熟期、粒形、粒色、粒大小和其它品質性狀基本相同。這親播種時,僅按四壟一帶,中間為高稈,兩邊為矮稈,同時播種,同期混合收穫,原種可單獨繁殖。
三、大豆兩壟一溝栽培法
大豆兩壟一溝栽培法即保持壟作抗旱而澇、種床溫度高、適應性廣的特點,又吸收了窄行密植的優點,能使田間緣色面積增加1/4以上。並協調了土壤三相比,從而促進了根系生長髮良。該栽培法比70釐米壟上雙行精量點播增產15%~25%,且便於輪作、田間管理和機械化作業。兩壟一溝栽培法技術要點:
1.兩壟一溝栽培法,每隔一溝增加一條壟溝苗帶,採用內稀外密的栽培方式改善了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提高了大豆群體的光能利用率。兩壟一溝栽培法採用了大行距140釐米,中間溝臺小行距35釐米,壟溝穴播20~22釐米,每穴留苗2~3株,壟臺穴距15~18釐米,每穴留苗3~4株。
2.輪作與整地,兩壟一溝栽培法應建立在玉米-大豆-小麥(雜糧或經濟作物)三圃輪作少耕體系基礎上,不重茬、不迎茬。小麥、玉米茬伏秋翻後及時耙平整細,用七鏵犁起壟、鎮壓好保住墒情。有深翻基礎的玉米茬原壟,早春拿淨茬子、揀淨杆棵、耮平茬炕,達到待播狀態。
3.施肥與播種,在三圃輪作基礎上三年施一次底肥,翻前揚施有機肥,每公頃1500~2000公斤:化肥做種肥施於種下4~5釐米,每公頃純氮18~27公斤,五氧化二磷46~69公斤,氧化鉀37.5~45公斤。兩壟一溝栽培法採用專用機(2BX-3)播種,在沒有此播種機時,壟臺用2BT-Ⅱ(換玉米盤)播種,壟溝人工刨埯種,防止乾土回落,可先種壟溝,後種壟臺。密度要求和機播一樣壟臺穴播15~18釐米,每穴3~4粒:壟溝穴距20~22釐米,每穴3粒。
4.田間管理,在大豆拱土時大行間進行壟溝深松,深度20~25釐米。小行間(間距35釐米)鏟地培土。要做到一鬆、二趟、三鏟拔大草,並根據大豆長勢及病蟲害發生情況採取促挖和防治措施。
5.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選用繁茂度中等,株型收斂,稈強品種,在肥水條件中等的平川漫崗地,可選用高大繁茂的中晚熟品種。
回覆列表
一、大豆合理輪作
大豆不宜連作,也不宜做其他豆科作物的後茬。重茬會導致大豆病蟲害加重,前茬大豆殘留的分泌物會抑制大豆植株生長,導致植株畸形、品質變差、產量降低。輪作可減輕病蟲害和雜草發生,還可防止土壤中的營養比例失調,減輕根系微生物分泌的有機酸積累的毒害,起到改良土壤,用養結合之目的。
合理輪作,應選擇生地或輪作3年以上的地塊種植大豆,前茬是禾本科作物更好。
二、大豆種植處理高標準
1. 選種
選擇增產潛力大,內在和外觀品質好的優良大豆品種,如湘春豆13號、湘春豆16號等。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精選,剔除秕粒、黴粒、病粒、褐斑粒和雜種,以提高種子發芽率。
2. 拌鉬肥
每500克大豆拌1克鉬酸銨或噴灑1%~1.5%鉬酸銨溶液50克,噴灑後攪拌均勻、晾乾。
3. 拌根瘤菌肥
對荒地或者是第一次種大豆的土壤,拌根瘤菌是成功的關鍵。生產中用200克菌粉加水2500克拌50千克種子(www.nczfJ.com/),晾乾後即可播種,如無菌肥可採用帶菌的土壤(種植過大豆的土壤)與種子拌和播種亦可。
在拌鉬肥和根瘤菌肥時,應做到勻、輕,達到晾乾後種子不膨脹,種皮不開裂。處理的種子當天播完,不要過夜。為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生產中還可用50%多菌靈按種子重量的0.4%拌種。
三、大豆播種質量高要求
1. 適時播種
播種遲早對大豆的產量影響較大,過早過遲都不利於生長,因此要儘量做到適時播種。在我區,春大豆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夏大豆5月中旬、秋大豆7月下旬播種較適宜。
2. 播量
每畝4~5千克。
3. 合理密植
播種密度應根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播種時間、耕作制度等做相應調整,一般而言,播種密度為:春大豆2萬~3萬株,夏大豆1.2萬~2.5萬株,秋大豆4萬株。
4. 播種方法
有條播和穴播。生產中多采用穴播,即行距25~30釐米,穴距20~25釐米,每穴4~6粒種子,出苗後留2~3株。
5. 播種深度
視土壤性質、土壤水分等而定,疏鬆土壤可深些,質地黏重的土壤要淺些;墒情好的宜淺,水分不足的宜深。一般為3~5釐米。
四、大豆施肥講科學
1. 基肥施足
以有機肥為主,配合磷、鉀肥,施肥量佔大豆總肥量的60%~70%,一般是每畝施糞欄肥500千克,火土灰100~200千克,配合過磷酸鈣25~50千克,尿素5千克做基肥。翻地前施入,透過翻耕,將肥料施於耕層中。
2. 種肥施好
大豆施肥講究分層施,種肥是分層施肥的一種形式,亦是集中施肥。生產中採用每畝施腐熟有機糞肥100~200千克,配合過磷酸鈣10~15千克做種肥。薄地還應施少量的氮肥,適施鉀肥。但要注意的是:肥料要與種子分開,以免燒傷種子和幼苗,將種肥施在種子下3~4釐米處。
大豆高產種植要點
一、品種選擇與處理 選用增產潛力大、內在及外觀品質好的優質大豆品種,如合豐35、綏農14.黑農33、豫豆22.魯豆11、中黃4號等,要求種子發芽率90%以上,純度98%以上。進行種子播前精選,剔除病種及雜質等,同時根據不同土壤環境與病蟲害情況,選用合適的種衣劑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種,增強種子活力。
二、合理耕作整地與輪作大豆種植應堅持合理輪作,在東北可與玉米、小麥等輪作,黃淮海及南方產區與小麥、蔬菜等輪作,減少重茬、迎老面積,同時儘量秸稈還田,以培肥地力。整地以深松為原則,東北大豆主產區採用深松旋耕機進行深松耙茬,增強土壤通透性與抗旱耐澇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釐米左右。壟作大豆整地要與起壟相結合,做到壟體壟溝深松。
三、機械化精量播種 東北春大豆產區4月下旬到5月上旬開始播種,黃淮海復大豆產區6月上中旬播種,地膜大豆可適當提前播種。東北地區利用大豆播種機進行等距精量點播,使植株分佈均勻,播種深度3~5釐米。壟作大豆採取窄行密植技術,一般60釐米小壟種2行,90~105釐米大壟種4行,小行距12釐米左右,畝密度加大到2.5萬~3萬株,增產15%~20%。
四、測土配方科學施肥 實行測土配方施肥與分層施肥相結合的科學施肥方法,根據不同土壤肥力情況和當地自然氣候條件,經過化驗與計算,確定化肥施用時間與用量。一般採取分層深施,即底肥施在壟下16~18釐米處,用量約佔總施肥量的60%左右;種肥施在種下4釐米處,用量約佔總施肥量的40%;另外,在站花期至終花期可根據長勢進行葉面噴施。這樣就滿足了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五、進行科學田間管理重點是防治大豆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