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這個問題不太恰當,前半句改成楊勇不被廢或者楊勇繼位,更合適一點。既然是假設,我們便不妨根據楊勇的行事風格和性格特點來推測一下,看看隋朝會走向何方,李淵是否還有機會。

    楊勇不會像楊廣那樣折騰

    《隋書》中有“勇頗好學,解屬詞賦,性寬仁和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和“勇多內寵”兩點記載,由此可見,楊勇的性格較為寬厚、才學應該也比較出色,但有些好色,有些奢侈。

    由此可我們可以進行推測,如果楊勇繼位的話,不會像隋煬帝楊廣那樣折騰,從而導致天下怨聲載道。而從隋煬帝楊廣之後的行事來看,楊勇的才能應當要比楊廣差一些,總體來看應該算是個守成之主。雖然比較好色,生活奢侈,但以隋朝的家底來說,短時間內還敗不光。所以隋朝的統治應該會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

    恐怕會導致主弱臣強的局面出現

    我們知道隋朝是楊堅繼承北周而來,而在南北朝時期,在門閥制度的影響下,士族的權力那是相當大的,例如楊堅的老丈人獨孤家,就是北周內部極為強大的一股勢力。到了隋朝時期,朝廷內部關隴士族的勢力是相當強大的,主要有獨孤氏、元氏、賀氏、李氏、裴氏、王氏、崔氏等關隴勢力。

    朝中士族權力過大並不是一個好現象,隋煬帝楊廣創立科舉制度,拓寬選仕範圍,改變朝中格局,以及遷都洛陽,恐怕都有擺脫關攏士族束縛的目的在裡面。那麼楊勇是否會意識到這一點,是否有能力改變這種格局,我持懷疑態度。

    如果這一問題不得到解決,主弱臣強的格局一定會出現,是否會因此產生叛亂,也很難講。這恐怕會成為隋朝的一個重大隱患,如果士族一旦造反,天下會走向何方,誰也不知道。

    綜上所述,楊勇或許不會把天下搞的怨聲載道,導致群雄並起。但如果士族權力過大這一局面得不到改變,遲早會生出亂子,一旦士族生亂,身為隴西豪門的李氏也未必沒有機會。

    因此,唐朝或許還會存在,只是機率要小一些,時間上也要晚一些。

  • 2 # 鹹魚閒聊

    假如楊勇還是太子並順利登基,那麼隋朝還會不會滅亡, 唐朝還會不會建立?(當然了,歷史沒有假如,這裡只是本人與各位朋友的隨意探討,不涉及其他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希望大家都能暢所欲言)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楊勇是如何失去東宮之位的,楊勇,楊堅與獨孤伽羅的長子,公元581年,楊堅受禪登基,立楊勇為太子。史書記載:“勇頗好學,解屬詞賦,性寬仁和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但是由於從小就生長在貴族家庭,楊勇也喜好聲色和奢侈生活,這一點與楊堅推崇的儉樸生活相違背,再加上大臣們曾違背禮制朝見太子,更加引起楊堅的不滿與猜忌,於是父子之間嫌隙漸生,得罪完父親,楊勇接著又得罪了母親獨孤伽羅,眾所周知獨孤皇后與楊堅的感情很深,二人曾一起度過最危險最艱難的日子,獨孤皇后對楊堅稱帝也付出了很多並做出很大的貢獻,對於這位患難之妻,楊堅曾許下:”誓無異生之子“的諾言,雖然獨孤皇后是一位充滿智慧的賢后,但生活中也是容不下自己的丈夫和兒子感情不專,當年楊堅臨幸了尉遲炯的孫女,孤獨皇后盛怒之下殺死了尉遲女,這才背上了千古第一奇妒之名,由此可見,獨孤皇后絕對是一位超前的女權主義者,一夫一妻制的倡導者,連楊堅都無可奈何,更別說她的兒子們了,可就是這樣,楊勇還是違背了母親的意志,他寵幸侍妾雲昭訓,冷落正室元妃,並致使元妃鬱鬱而終,從而引起了獨孤皇后的強烈不滿,與之對比的是楊廣生活的儉樸,與蕭妃的夫唱婦隨(雖然這一切都是楊廣刻意做出來的假象,但楊堅和獨孤皇后信了),於是楊堅和獨孤皇后都有了廢勇立廣的想法,最終在獨孤皇后不斷的勸說下,楊勇被廢了。

    從楊勇被廢來看,不難猜測,楊勇沒有楊廣的心機深,甚至可以說他根本就沒有心機,“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這九個字雖然是褒義,但用在太子儲君這裡我覺得卻是最大的缺點,為何?率意而為,毫無心機,所有的想法都表現在臉上,這樣的人可以是一位詩詞高手,是一位音律名家,可以是一個仗劍天涯的劍客,唯獨不能是一國之君,為君者,如果沒有權謀沒有心機,如何駕馭得了群臣?而且隋朝又是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駕馭不了群臣,那麼臣上君下的局面將會再次發生,到了那時江山易主的日子還會遠嗎?這方面楊廣可能做到,楊勇卻一定做不到,這一點我認為英明一世的楊堅一定看到了,所以廢勇立廣,不單單是楊勇好色奢侈的生活,應該也有性格缺點這方面的原因。

    那麼上面講到了隋朝所處的那段特殊的歷史階段,為何楊廣可以,楊勇不行呢?這就要從隋朝建立的根本來說,北周本來就是關隴貴族掌控的政權,楊堅之所以能代周建隋,也是得到了關隴貴族的支援,否則憑他的能力想要登上帝位,還是很難的(這裡並沒有貶低隋文帝的意思,事實便是如此罷了),所以楊堅登基後,他想要削弱關隴貴族的影響,於是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大封同姓宗族為王,管理各州軍事政務,加強楊氏家族對地方的掌控。楊堅在朝廷上廢除北周設定的六官制,恢復漢制,設立五省六部制,並賜與原北周重臣太師,太傅等尊崇的虛銜,但五省六部的官員均任命自己提拔的親信擔任。改革兵制,解除世族門閥的私人武裝,建立府兵制,進一步削弱了關隴貴族的勢力。創立科舉制,雖然此時的科舉制基本毫無作用,但卻給後世子孫和其他王朝開闢了一條繞開關隴貴族甚至其他士族門閥而另取才能的道路。

    性格仁厚,率意任性的楊勇體會不到楊堅做這些的用意,但是楊廣體會到了,楊廣上臺後,繼續執行楊堅削弱關隴貴族的決策,他進一步改革官制,改五省為三省,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伯,子,男三爵,縮小封爵範圍,取消上柱國等北周遺留下來的官職,改封將軍銜並設立了品級,從一品到九品不等,還設立了其他閒散的官職來安排那些世族勳貴,又下詔“制魏,周官不得為蔭“,極大縮小了門蔭的範圍。增設進士科,使得注重儒學的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更有機會透過進士科取第做官(雖然此時的進士科影響依舊很小)。疏通大運河,加強南北聯絡,營建東都,削弱關中地區的地位(當然了疏通大運河在當時給百姓帶來的災難絕對不可忽略,只是今日討論的側重點不同,望各位勿噴)。

    當然了楊堅和楊廣為了削弱關隴貴族所做的還不止這些,而楊廣在某些決策上確實能體會到當年楊堅的用意,也能很好的執行下去,但是楊廣也有他的性格缺陷,那就是太過急功好利,而且事實證明楊廣也是一個殘忍嗜殺,沉湎聲色的暴君,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如很多朋友所說的,楊勇雖然不及楊廣聰明有心計,但平庸的他做個守成之君,保住大隋江山還是可以的吧,其實如果讓我大膽假設的話,我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小,我上面所說的這些表明了當時的隋朝是處在一個特殊歷史階段的,那就是關隴貴族掌控朝政的時期,被取代的宇文家是,取代者楊家是,後來者李家也是,楊堅當年能以外戚身份控制北周朝政,從而建立隋朝就是得到了出身滎陽鄭氏鄭譯和北周刺史劉昉的支援和幫助,所以如果楊堅的後繼者不能很好的掌控關隴貴族,甚至是北齊舊貴,山東士族,江南士族等地方豪強,那麼國家很有可能再次陷入南北動盪的紛爭局面。

    楊堅明白,所以他做了很多溫和的防範措施,楊廣也明白,但他做了太多也做的太急,在削弱關隴貴族的同時,他不顧百姓的死活,最終引火燒身,背上千古暴君的罵名,而楊勇,他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一定不懂,如果不懂那後果只有三種,一是不得不重新重用倚靠關隴貴族,成為關隴貴族的傀儡,只待時機成熟,江山再度改姓。二是重用山東士族,最終引起關隴貴族的不滿,引發國內紛爭。三是什麼都不管,自顧沉湎於酒色之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江山社稷皆是浮雲,至於結果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但不管出現哪種結果,以李淵為首的一方勢力一定會得到關隴貴族的支援而起兵叛隋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還是那句話不管是楊廣還是楊勇,他們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們一定處理不好與關隴貴族的關係,李家也一定會把握機會出來攪弄風雲,至於是否能建立大唐,確實不好妄加猜測。

  • 3 # 公孫雜談

    隋朝楊勇如果不死,會不會有後面的唐朝?

    我來回答這一問題。

    俗話說:人比人得死,貨不貨得扔。楊勇先為太子,又失其位,這明顯是政治能力不行。說到這,咱先聊聊他。

    楊勇,字睍地伐,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文帝楊堅長子,母親是文獻皇后獨孤伽羅。

    要說小時候,楊勇還行,畢竟是長子,楊堅凡事都想著他,這不,剛登上皇帝位,馬上立楊勇為太子。

    楊勇漂亮好學,又善於詞賦,個性率真,朋友都是文人。看到這,我想有的人就可以明白楊勇失去太子的原因了。

    作為太子必須胸有城府,個性率真,肯定不行,失敗是註定的。再加上交友圈都是文人,平時吵吵鬧鬧行,衝鋒陷陣還是算了吧。這兩點為楊勇悲劇埋下了伏筆。

    這事還沒完,又發生了兩件事,徹底惹惱了隋文帝楊堅。

    原來,那會兒冬至都要祝賀,百官就來朝見楊勇。而楊勇也是沒啥心眼,心甘情願地接受。這時楊堅就問臣子有沒有這種禮節,於是有人告訴他根本沒有這回事。

    然後,楊堅就懷疑楊勇這麼做,是想早上登基,從此對楊勇疏遠了。偏在這個時候又出事了。

    楊堅懷疑楊勇早晚要害他,於是加強了戒備。這時臣子高熲就說不該這樣,您保護多了,太子保護就少了。本來這事也沒什麼,豈料高熲長子是楊勇的女婿,這就麻煩了,楊堅更加多疑,心說話你們都是穿一條褲子,能替我著想?但這些事還沒有完,又出事了。

    就說楊勇平時不檢點,好色,愛奢侈,這還不夠,還到處尋花問柳,蒐集財寶。楊勇正妻看不慣這些,暗氣暗憋,結果氣死了。楊廣迫不及待,想立寵愛的雲昭訓為後。

    不料此事叫獨孤伽羅知道了,認為楊勇害了正妻,這樣一來兩去,爹媽都得罪了,楊勇還不知道呢!

    相反,楊廣極其能裝,並投其所好,很快得到獨孤伽羅的讚賞,有意廢黜楊勇太子。經過楊勇一系列表演,成功贏得了楊堅和獨孤伽羅的信任,楊廣上位。

    這時楊勇也覺察出了是誰要害他,但是為時已晚,連楊堅都不願見他。直到被楊廣賜死,楊勇都在囚禁中度過的。

    如果讓楊勇繼承楊堅帝位,他只能把事辦得更糟。楊勇生性就不是很強勢的人,這樣人很容易被別人擺佈。

    如果讓他登基,什麼京杭大運河,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等,都是不會出現的。他是一個非常平庸的一個人,您看他當官二代行,一旦蹦出來這個圈,什麼也不是。

    至於隋末的軍閥割據會延遲,李淵稱帝也將晚些時候。但唐朝的建立不可阻擋!

  • 4 # 依依爾耳

    楊勇和楊廣,他們有一個特別優秀的父親,隋文帝楊堅結束了中華大地百年紛爭不斷的局面,讓天下再一次大一統,他勵精圖治,國庫充盈,兵多將廣。楊勇作為長子,肯定是細心培養的接班人,他也是不負所望,早早就接手政務,而且做的還不錯。但是最為還丟掉了太子之位,不能夠順利登基,看見他有致命的弱點,作為一個上位者,一旦被對手抓住,就是很可能會被掀翻在地。可是楊勇不知道這一點,為了一個美人,失掉了江山,即使楊勇不死,他能怎麼辦,他已經失去了皇太子的身份,皇子都不是,就是姓楊的庶人,他重回權力中心的機率非常低,而且,楊廣一開始上位之後,做的確實不錯,要不是徵高麗,可能隋朝敗亡的可能性會更小。

  • 5 # 鶴之青

    楊勇,隋朝開國太子,隋文帝楊堅長子,母為文獻後獨孤伽羅。楊勇俊美好學,善於詞賦之道,個性寬厚溫和且率真。楊堅建立隋朝後,立其為太子。但楊勇好聲色,妾侍眾多,生活奢侈,令皇后大為不滿。他在晉王楊廣和司徒楊素的陷害下,因罪被廢為庶人。604年,被太子楊廣矯詔賜死。

    隋煬帝楊廣,隋文帝楊堅與文獻後獨孤伽羅嫡次子,隋朝第二位帝。600年,被冊立為太子。604年,正式即位。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洛陽(東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頻繁發動戰爭,加之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618年,宇文化及發動江都兵變,楊廣為叛軍所縊殺。

    太子楊勇被廢,貶為庶人,後被殺害。是政治鬥爭的結果,楊勇在與楊廣的鬥爭中失敗而成為政治犧牲品。是兩大政治集團相互矛盾的結果。楊廣能夠贏得勝利而成為太子,具有較高的政治手段和政治能力,是激烈競爭的結果,符合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原則。楊廣繼位成為皇帝之後,表現出了大的政治作為和政治業績,推進隋朝開拓進取。

    楊勇沉湎於聲色,生活奢侈豪華,寬厚率性,好讀書善辭賦,但對於政治家和帝王來說並非最佳人選,與楊廣鬥爭失敗,其政治能力並不強於楊廣,因此即使楊勇最終即位為皇帝,也會因奢靡生活形成政治社會矛盾,發生大的政治動盪或被廢被推翻。

    隋朝的滅亡是社會多種綜合矛盾造成的結果,隋煬帝窮兵黷武,大興土木,開挖運河修建洛陽,大大超出了財力、物力和人力,繁重的勞役,是大量的平民百姓傷亡,造成的農民起義,使李淵等軍閥貴族藉機起事,最終推翻了隋王朝。

    隋煬帝超出經濟能力軍事能力和勞動能力,增加了國家、人民的負擔,使國弱民疲。沒有實行隋文帝節儉省費的措施,更沒有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使國強民富,發展經濟,積累財富。

    隋朝滅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內有王朝統一後不穩定的政治集團因素,外有邊疆少數民族入侵,不採取措施會有危及邊疆的穩定採取措施必然形成大的國力財力民力的支出,削弱了政權的基礎,楊廣的急功近利加速了隋朝的滅亡,但安於現狀也會坐以待斃。進退維谷,困難重重,考驗著統治階級的智慧和能力。

  • 6 # 墨深深幾許

    朝代的更替是歷史的必然。即使楊勇不死當上皇帝,或許能使隋朝多延續幾代,但隋朝終究逃不過“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率”,隋朝興和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即使沒有唐朝取代它,也會有其他朝廷代替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知道再努力也改變不了窮苦命運,為什麼還甘願選最苦最累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