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石亨,李賢,楊士奇,楊榮,楊溥等等。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辛丑科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後,身為御史的于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因進京覲見時不向王振獻媚送禮,遭其黨羽誣陷,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額森)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徵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諡肅愍。萬曆中,改諡忠肅。有《於忠肅集》。《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于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石亨(?-1460年),陝西渭南人。明朝將領,官至太子太師,封忠國公。早年抗擊瓦剌,頗有戰功。後於景泰八年(1457年)發動奪門之變,擁立朱祁鎮復辟,得以權傾朝野。天順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黨羽,干預朝政。朱祁鎮不能忍受,罷其職,得罪瘐死獄中,盡誅其黨羽。後又以家屬不軌,下詔獄,坐謀叛律斬,沒其家資。李賢(1408年—1467年1月22日),字原德,諡文達,鄧(今河南鄧州市)人。一生從政三十餘年,為官清廉正直,政績卓著,為一代治世良臣。官至少保、吏部尚書、大學士,廉潔奉公,政績卓著。曾奉敕編《大明一統志》,並著有著《鑑古錄》、《體驗錄》、《看書錄》、《天順日錄》、《古穰文集》等書。
于謙,石亨,李賢,楊士奇,楊榮,楊溥等等。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辛丑科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後,身為御史的于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因進京覲見時不向王振獻媚送禮,遭其黨羽誣陷,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額森)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徵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諡肅愍。萬曆中,改諡忠肅。有《於忠肅集》。《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于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石亨(?-1460年),陝西渭南人。明朝將領,官至太子太師,封忠國公。早年抗擊瓦剌,頗有戰功。後於景泰八年(1457年)發動奪門之變,擁立朱祁鎮復辟,得以權傾朝野。天順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黨羽,干預朝政。朱祁鎮不能忍受,罷其職,得罪瘐死獄中,盡誅其黨羽。後又以家屬不軌,下詔獄,坐謀叛律斬,沒其家資。李賢(1408年—1467年1月22日),字原德,諡文達,鄧(今河南鄧州市)人。一生從政三十餘年,為官清廉正直,政績卓著,為一代治世良臣。官至少保、吏部尚書、大學士,廉潔奉公,政績卓著。曾奉敕編《大明一統志》,並著有著《鑑古錄》、《體驗錄》、《看書錄》、《天順日錄》、《古穰文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