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G超會玩濤哥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主動自覺地學習,尤其是上小學的孩子,還沒有能力深刻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不可能從內心深處激發出自覺學習的激情,因此,家長正確的教育引導,對孩子學習自覺性的影響十分重要。那麼作為家長,在提高孩子學習的自覺性上能有什麼樣的幫助呢,我們不妨來共同探討一下。

    首先是要捨得投入精力。幾乎沒有家長會認為自己在孩子的培養上是不捨得投入的。是的,讓孩子參加一個又一個的學習輔導班,節假日讓孩子完成一本又一本的課外練習,以期透過這種高強度的輔導和做題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習以為常中增強學習的自覺性。

    但這種方法對很多孩子來說也許是南轅北轍、適得其反。沒完沒了的把孩子圈在功課中,不僅容易激起孩子的厭學情緒,而且容易使孩子養成被動學習的不好習慣。究其原因,並不是上輔導課和做習題不對,而是家長只重視了促進學習效果的工具性手段,忽視了使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引導。

    上輔導課和做習題,孩子所面對的都是“無情”的數字、詞句和任務,沒有情感的交流,讓一個幾歲、十幾歲的孩子對一件每天必須面對卻又是沒有生機活力和情感互動的事物感興趣,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孩子的學習上,家長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拓展和掌握程度的鞏固,捨得資金的投入,更要注重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捨得投入大量的精力。

    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在孩子的身上花時間,在孩子的學習中耐心輔導,在學習氛圍的營造上做榜樣。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經常在他身邊看書、寫文章,或者是看看孩子的課本、練習冊;對孩子不懂的問題,及時地和他一起探討,一起尋找破解的途徑;發現孩子功課中的錯誤,分析一下原因是什麼,如果下次遇到應怎樣克服。

    自覺性其實就是孩子學習興趣的反映,是一種情感互動的結果,如果不投入大量的情感,任何孩子都不可能“無師自通”地去自覺學習的。

    其次是要讓孩子能夠自己選擇學習的方式。要自覺就必須自主,沒有自主的自覺是不能長久的。因此,在孩子的學習方式上家長應給予其充分的自主權,讓孩子在一種適應他自身喜好的、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去學習。

    我的女兒就喜歡趴在床上和上洗手間時看書,為此她媽不少吵她。有一次只有我倆在家,我說一會兒檢查她新學的英語課,由於平時我對她管束得不是很嚴,因此,她毫無顧忌地往床上一躺開始聽錄音、背課文,不到20分鐘,她就把平時要用40分鐘的課文背得滾瓜爛熟。

    給家屬講了以後她不信,她又試了幾次,果然如此。看來,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只提出總體的要求,具體的細節讓孩子自己去把握,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增強學習的效果。比如平時只要求孩子寫字時坐姿要端正、做題時一定要細心、讀書時要留心精彩詞句的應用以及用多長時間完成多少作業和練習等等,而其他的方面都由孩子自己做主,我把這種學習方法叫做“快樂學習法”。

    讓孩子自己選擇學習的方式,學習就會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第三是要讓孩子能夠看到完成學習任務後盡情玩樂的希望。玩是孩子的天性,學習的自覺性如果脫離了天性,那一定是空中樓閣。而現在很多家長就是希望孩子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去玩,用盡可能多的時間去看書學習,且不說這種願望的是與非,單從其可能性上講,就是不現實的。

    在玩與學的關係上家長要把握的就是一個度的問題,只有做到了既有時間玩,又有時間學習,才能達到良性的學習娛樂雙贏結果。所謂度,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尺度,有的孩子每天可能要有兩個小時的玩樂時間,有的孩子每天可能要有三個小時的玩樂時間,但無論是什麼樣的孩子,要達到雙贏,就必須做到兩個確保:一是確保孩子在學習時能夠看到完成任務後去玩的希望。

    這一點看似簡單,可很多家長往往卻都忽視了,週末和節假日給孩子安排了滿滿的輔導和練習,孩子一點都看不到什麼時候是盡頭,他的學習就只是應付大人,甚至是熬時間,何談自覺學習;二是確保孩子玩得盡興。既然去玩,就要讓孩子拋開各種壓力,甩掉各種包袱,痛痛快快地玩,開開心心地玩,別讓孩子在玩的時候去惦記著還有好多作業要做、還有許多的單詞沒背以及還有測驗的準備不足充分等等負擔。

    第四是要體諒和包容孩子的失誤和過錯,更多地鼓勵孩子去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對孩子來講,表揚是其進步發展的主要動力,尤其是上小學的孩子,任何簡單的問題對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開創性的。因此,在孩子的學習上,家長切不可心浮氣躁、急於求成。你認為一眼即知結果的數學題,也許孩子長時間都弄不明白,這就如同陳景潤心中十分清楚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複雜推導過程,但你卻始終不敢問津一樣,相比之下,孩子比你可貴多了。

    清楚了這樣一個道理,我們就會理解包容在孩子的學習中出現過錯是多麼的順理成章。具體操作中,家長主要是把握好這樣三個環節:一是包容的目的要十分明確。原諒孩子的過錯不是為了袒護孩子的缺點,而是為了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只有認為他能夠做到的時候,他才會有信心去做,孩子只有認為可以做好的時候,他才會有決心去努力。

    二鼓勵必須是真實、藝術和直觀的。如果你的鼓勵是孩子意料之中的或是離譜的,那麼不僅會降低鼓勵的效果,還一定會使孩子認為你是在撒謊騙他的。鼓勵既要有孩子生活學習環境中橫向的比較,也要有孩子成長進步中縱向的對照,鼓勵的實質是透過家長的引導使孩子認清他自己所不能認清的內在事物和內在潛力。

    三是包容和鼓勵並不都是好言好語,更不是對孩子的溺愛和對其失誤的漠不關心,而是理解和支援,是要求家長能熱心地幫助孩子找準失誤的原因,找到克服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是家長的胸懷和愛對孩子成長的推動。錯就是錯,錯誤本身是不會變成成績而讓家長和孩子去肯定和驕傲的,能夠使失誤發生轉化的是孩子下一步應該做什麼,怎麼去做。

    第五是要給孩子一定的約束力。要讓孩子清楚家長對他達到某一期望值的決心和達不到期望可能帶來的後果。約束力不應片面地理解成強制力,應當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和規範力,強制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引導。孩子最愛的無疑是父母親,任何孩子都會想方設法來討好自己的父母,包括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表達方式。

    因此,只有當期望值是科學合理和孩子能夠做到的時候,家長的約束力才會對其發生作用。因此,你要想提高對孩子的影響力,就一定要為孩子確立一個合理可及的完成目標,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覺性。至於後果,是孩子為不良習慣所要付出的代價,這種代價應該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人格和特性基礎上的,是對孩子的長遠發展和心理品德健康有益的代價。

    不同的孩子,對代價的付出有不同的承受力,有的孩子看見家長不高興,心裡就十分內疚,而有的孩子可能要透過家長的批評,才會有所收斂和改觀。家長必須清楚的是,對孩子來說“吃一塹不長一智”是正常的,不是孩子不可救藥的反映。有的孩子,一門心思就想玩,反覆教育就是改不了,對此,家長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持久引導的耐心。

    教育引導的方法很多,比如用其他孩子做比較,用好的故事來啟發,也可以用減少玩樂時間來懲罰等等,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打罵體罰,打罵體罰給孩子心靈上帶來的傷害和扭曲是很大的。

    培養孩子學習自覺性的過程是漸進和反覆的,家長要有耐心和恆心,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一勞永逸。

    只要能科學地分析和掌握孩子的特點和習性,正確地引導和教育,每個孩子都能養成高度的學習自覺性的。

    建議:

    一、教師該做的

    1、以生為本,精心地設計作業。

    (1)、設計趣味性作業,激發學生在“樂”中做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使作業的內容和形式富有一定的趣味性,讓作業本身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吸引力。

    (2)、增添實踐性作業,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做

    新課程中有效的作業,不能是單純的模仿與機械地重複練習,教師引導學生做一些聯絡生活實際的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驗所學知識,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知識,在實踐中發展自己的能力。

    (3)、設計彈性作業,鼓勵學生在“自選”中做

    在日常教學中,對於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必須正視學生間的差異,注重以人為本,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適當設計一些分層次、彈性的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喜好自主選擇完成作業。

    二、家長該做的

    要孩子自覺學習,家長自己也要學習,"以身試法",告訴孩子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我可以很快樂的學習,你也一樣,大家分享學習的樂趣。還要學會面對自己的不足,一個一有事就抱怨別人這不好那不好的人,他的孩子也一樣,從不會想自己的毛病的,也不會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要培養孩子對生活有積極向上的態度,如果家長整天怨天怨地,孩子的心理當然就灰色,也不會快樂,對任何事情就不會有樂趣,那還談什麼自覺地去學,去做呢,只有不自覺地去"混"了。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要想孩子"自覺",先看看鏡子裡的你"自覺"沒。

    三、學生該做的(要家長配合監督)

    第一,不要把學習當作一種任務和負擔,要出自興趣和需要而學。

    如果把學習看成是任務負擔,就會感到學習是迫不得已而學的,你就會處於消極被動狀態。要想提高學習自覺性,就要培養對學習的興趣,把學習看作一種生命、生活的需要,你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 第二,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你首先要明確學習目的,把學習作為自我修養,提高自身素質的一個重要手段。

    然後制訂出周詳的計劃,實行自我管理,並且要約束自己,嚴格地執行學習計劃,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第三,保證良好的學習環境,排除外界干擾,抵制各種誘惑。學習環境要保持安靜、整潔,這樣就可以減少各種外界干擾,使你集中注意力學習。所以在學習時你要勸告旁人不要隨意打擾你,不要大聲喧鬧,你還要把書桌和書本、文具等收拾整齊。

    對於各種不利於按計劃學習的誘惑,你要勇於抑制自己的慾望。 第四,防止惰性的侵擾。人總是有惰性的,你稍不注意,惰性便會發作,使你無法再堅持學習。所以你要時刻提防惰性的侵人,否則,你就會越來越懶散,以致最終放棄學習。要想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就必須剋制惰性的發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耗資500億打造的東方影都,未來靠什麼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