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境思維

    思維科學,涉及諸如形式邏輯、辯證邏輯、數理邏輯、數學、語言學、美學、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

    本題關鍵詞:語言邏輯+唯心唯物。旨在探索“語言哲學”的法則。以下是我的分享。

    語句單元與邏輯單元的關聯性

    字詞的要素,叫詞素或語素。例如:旦,=日+一(地平線)→日出。drift,=dry+lift,乾燥+提升→飄。

    語句的單元,叫詞語或成分。例如:存在是合理的,=存在+合理,到底是“名詞/術語”。

    邏輯的單元,是概念。例如,物質是因有密度而兼有體積/質量/能量的存在形式。

    此命題涉及七個概念或術語或詞彙:物質、密度、體積、質量、能量、存在、形式。

    由此可見,語言的術語=邏輯的概念。

    問題是:我們所用的概念術語,皆憑意識而人造,它們的客觀實在性如何呢?

    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客觀程度。

    概念,是事物的代號。同時,它們是人造的,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有的概念,對應一個純客觀,如物質、太陽、空間、時間、半徑,感知性測量性最強,稱之為“一級概念”,也叫“本性概念”。

    有的概念,至少含一級概念,如速度、能量、動量、質量、體積,感知性測量性較強,稱之為“二級概念”,也叫“屬性概念”。

    本性概念與屬性概念,統稱“理性概念”,屬於概念的外延,偏向唯物主義色彩。

    有的概念,對應一個純主觀,如靈魂、上帝、蟲洞、奇點、暗能量,感知性測量性最弱,稱之為“三級概念”,也叫“感性概念”,屬於概念的內涵,偏向唯心主義色彩。

    基本義比較可靠,引申義比較不可靠。

    凡工具,皆是雙刃劍。語言邏輯,有兩大悖論。一是語境悖論,二是類比悖論。

    語境悖論:任何語句或命題都有不同的語境,或上下文,或參照系。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蘊涵。

    語境,涉及作者傾向、讀者閱歷、時代背景、文化差異等諸多因素。同一個詞語,在特定的語境下,甚至出現自反義現象。

    例如“責任”的兩個語境:①這件事,他是有責任擔當的(=責任心)。②這件事,他是要承擔責任的(=罪責)。

    類比悖論:就一個事件、現象或效應:既可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會貫通,而彰顯出最常見的唯象方法之智慧;也可能不當類比、過分誇張、牽強附會,暴露出最常見的主觀臆斷之愚蠢。

    例如:自然界的基本粒子,無一不是自旋、自在,彼此保持一段距離,否則就會失去自我的存在形式。於是類比:社會界的各色人等,無一不是自私、自在,彼此保持一段距離,否則就會失去自我的社會地位。

    進而命題: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樣的類比,似乎是邏輯自洽而富有公義的。

    例如:太陽是圓的,水珠是圓的,蘋果是圓的,眼睛是圓的,...,於是做最高階的類比,都是幾何學的圓或球。

    這種從具體→具象→逼近→抽象的過程,是典型的數學思維。可是反過來,用抽象類比具體,就容易走進唯心主義的陷阱。

    例如:愛因斯坦用黎曼球,類比宇宙是“有限的球型”做“無限的測地線迴圈”的空間結構。

    例如:哥本哈根學派用純數學質點,類比費米子是沒有體積卻有自旋角動量的質量點,類比玻色子是沒有體積卻有自旋角動量的能量點。

    僅從物理邏輯上看,有自旋角動量,就必有旋轉半徑,有半徑就必有體積。否則,就導致量子糾纏超光速、自干涉效應的分身術。

    小結:①理性概念,屬於外延,偏向於唯物主義。感性概念,屬於內涵,偏向於唯心主義。②語言邏輯的語境悖論與類比悖論,對於防止數學唯心主義,尤為重要。

    物理新視野,旨在建設性新思維,共同切磋物理/邏輯/雙語的疑難問題。

  • 2 # 老一百楊京廣

    文字語言思維,即不唯在物上,也不唯在心上,唯就是囚,它是生命的,就象你,是物?是精神?讓我回答:是超維物和超唯心。

  • 3 # 濟南樸新

    文字本身是唯物的,但是文字所描繪的東西,又分為唯心和唯物兩種。一種是寫實的文字,文字所描繪的東西是看得見的,生活中本身就有的,比如計算器,簽字筆,這些東西;但它描繪的東西也可能是唯物的,比如玄幻小說之類的。

    然後相對應的文字語言思維,思維本身是偏唯心論的,但是文字語言思維,和文字一樣,有唯心,有唯物。如果偏向唯物,那麼本身的文字語言思維就是比較偏向現實的唯物,但是如果是寫科幻、玄幻小說等,就是唯心,這是由文字打造的虛擬世界,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或者有部分對映,但整體比較偏於唯心論。

    以上,我比較偏於文字語文思維是比較偏於唯心論的。至於科學依據,就是根據唯物和唯心的概念區分。

  • 4 # DQ靈芝

    看情況,如太陽昇起來,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太陽昇起來!這就是唯物!

    如有人覺得這個人真壞,有人覺得這個人好,這就是唯心!

  • 5 # 何處是家鄉

    語言、文字、思維、理論,它們是什麼關係,說些個人理解。

    古人大約是先有語言,再出現文字,再有理論的,我想用一個例子說明一下我的意思。

    在文字沒有出現之前,我相信語言已經出現了,它的作用想來最主要是對事實進行描述,從而達到彼此交流,資訊共享,目的無非是生存。

    假設住在山洞中的某部落,一天早晨,有一個人最先走出山洞,看到遠方地平線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金光四射。他大叫一聲“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他是想告訴洞裡面的夥伴,天亮了,應該出去覓食了。這只是最最常見的畫面,每天週而復始,似乎從沒有開始,也從不會終結。

    有一天,大家圍坐在火堆旁聊著天。部落中的智者老巫師說,我們每天出去打獵採摘,應該把它畫下來,告訴後人們,我們是怎麼生活的。大家紛紛同意。畫圖是神聖的,當然應該由最聰明的人來做。老巫師想了想,用石頭在山洞壁上畫了一個圓圈,再想了想,又在圓圈中點了一個點,似乎還有問題,最後在下面畫了一橫。他很滿意地看著,大家都不明白的看著他,不知道他畫的什麼意思。他指著圖形問大家,你們明白這是什麼嗎?眾人紛紛搖頭,只有那個經常第一個出山洞的人,突然大叫“太陽!太陽剛剛升起來!”“旦”這個字從此來到人間。

    時間過了不知幾千年。有一個叫托勒密的人,他正在地上不知畫著什麼,寫著什麼,算著什麼。大家都說他是個智者,不過人們並不知道他究竟在幹什麼哪,每天這麼畫著、寫著、算著,怎麼看也像是個瘋子。沒有人理會他,他也不搭理身旁走過的人們,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終於有一天,他興奮地大叫大喊“我做出來了!”別人並不理解他做出了什麼。於是他找到官府,把自己的一堆寫在羊皮捲上的圖形講給官員聽。一天,兩天,三天,一年,兩年……慢慢的,大家都懂了,我們腳下的大地竟然是個大球,太陽月亮和宇宙星辰都圍繞地球轉圈圈,地心說深入人心了。

    好了,不再囉嗦了。這個例子大約可以說明本問題了。

    語言的發生沒有什麼思考的過程,感覺器官感受到什麼,我們就會直接描述什麼。因為都是直觀感受,沒有人不理解,我說什麼,你也立刻就能知道了。這裡基本沒有什麼思維過程,所以說它是“物”的,是沒錯的。

    所有文字的初期都是象形,也就是,象形文字是圖形的抽象而得。既然是圖形,一定只能抽取一個片段,抓住這個畫面的最核心,表達出它的共性特徵。這裡已經有一定的思考過程,也就是共性特徵的提取。當然,這裡的思維也是來自直觀感受,是對直觀感受的整理。既然是整理後的結果,當然需要有整理工具,這個工具就是深在於我們頭腦中的視覺邏輯。這是進化過程中建立的,幫助人類認識世界的最基本工具。如果沒有,我們就無法生存於世。假如我們人類不能把光量子的能量理解為“明亮”和“顏色”,而要區分出它的能量級數與頻率,那人類還怎麼生存?因為認知過程也是需要消耗我們的生物能,那麼吃多少食物也不夠我們消耗。因此,把事物原本的資訊曲解成明亮、顏色、聲音、味道……只是讓人類更容易生存而已。

    理論建構必須有直觀感受做基礎。同時,必須把所有相關因素都統一到一個系統當中,並且運用各種邏輯工具推理演算,找到定性的共性規律,甚至是量化的數理邏輯公式,從而更精確的理解現象。理論必須是全稱判斷,因此首先要抽象現象,這樣才能找到共性特徵,再對這些抽象進行抽象與整理,這才行成理論。

    “唯物”、“唯心”認識都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但它們明顯是有階段性區別的。來自直觀感受的抽象就是“唯物”觀認知,來自這種抽象後思維整理的結果就是“唯心”認識。很明顯,它們是一脈相承,並不對立,只是認知的深度不同罷了。

    最後,思維就是整理過程。

  • 6 # 璇璣易館

    唯心唯物是事物的一體兩面,合二為一的認識,才是正確的認識論。科學和迷信,正如太極之有陰陽,矛盾卻並不衝突!

  • 7 # 質躍

    這個問題問法有些模糊不清,“文字語言思維理論”是一套理論嗎?是的話,不論什麼理論本身就是客觀存在的實體,是人類創造的具有客觀實在性的客觀存在,按辯證唯物哲學而言就是屬於物質的範疇。另外這問題,問是唯心還是唯物?具體的理論的內容是什麼呢?不知,既然不知,又如何讓人家知道“文字語言思維理論”這個理論到底是堅持什麼立場呢。具體的理論內容不清楚,沒法說。承認物質第一性還是意識第一性這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衡量準則。可是這問題似乎說的不明不白,不知所問所云,歧義橫生哎!

    再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這裡細緻說來分類多的很了。僵化的唯物主義與主觀的唯心主義都不科學呢。所以,又何必問科學依據?按辯證唯物論的看法來說這問法就是不科學的。

    文字、語言、思維、理論。這可以是四個概念,文字從屬於語言,思維是語言的外化延伸,屬於意識的能動範疇,是意識的功能,思維是一個過程,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理論是人類意識能動的產物,屬於對物質能動反作用的結果,一個理論的誕生同時便就是客觀實在的物質,物質與意識辯證統一,辯證唯物哲學與唯物辯證法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一切隨時間空間條件為轉移是辯證唯物實踐哲學活的靈魂。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8 # 八卦問道

    凡是符合客觀實際得就是唯物的,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就是唯心的。文字語言思維理論,有唯物的,也有唯心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唯心的可以轉變成唯物的,唯物的也可以轉變成唯心的。比如千里眼,順風耳,現在科技完全實現了這種唯心的東西。而周易,透過用三個硬幣搖卦,得到卦象,預測未來。這種因物而得結論,有很大的唯心方面的東西。按照結論,採取措施,化險為夷,這樣又變成了唯物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有什麼很適合碼字時聽的音樂,最好是有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