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蔓莓愛畫畫
-
2 # 撼樹的螞蟻
男人哭吧不是罪
男人該不該落淚,是個頗有爭議的話題,看過此文,你也許有新的理解。
一是固化的男人形象,讓男人不敢落淚。在人們心裡,堅強勇敢、不屈不撓是男人的代名詞。其實,男人是外表堅強,內心脆弱的動物。如果女人哭哭泣泣,看作是受到了委屈,不僅可以理解,甚至引起人們的同情。如果男人淚汪汪,就被認為軟弱無能,人們並不關心他經受了什麼。所以,男人有淚不敢流。
二是男人肩負重任,讓男人沒時間悲傷落淚。有句廣告詞說不錯:有家的男人多幸福,養家的男人更辛苦。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妻子的期望。因為多重角色,男人儘管壓力山大,有太多的委屈不解,仍無處袒露心聲。,更不敢在家人或他人面前落淚。
三是男人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如果說話太溫柔,就算娘娘腔。男人經歷太多的磨礪,內心變得堅強勇敢,不會為一些小事而哭泣,所以才會有有淚不輕彈之說。但在大挫折、大悲傷面前,男人也會落淚,袒露其柔情的一面,因情有可原,也就無可厚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淚點。研究證實,感情的及時發洩與表達,有益於健康。這也是為什麼女人的壽命遠大於男人的原因。男人壓力山大,更需要減壓。只有放下重負,才更利輕裝上陣。
有情未必不豪傑,有淚也未必不丈夫,男人哭吧,不是罪!
林龍偉(化名)口述
在一起快4年了,結婚1年,現在孩子2個月大,可是我們的婚姻可能要走到盡頭了,我們是自由戀愛的,我追我老婆追了有一年才在一起,剛開始她各種看不上我,不過慢慢被我感動,並且越來越愛我了,我們的感情還是很好的,那方面也特別和諧,妻子的意思是她在那方面很滿足,很感謝我的付出,可是迫於家庭環境因素,我們還是商量著和平離婚,其實我們都捨不得,可是又很無奈。
我家裡是江西農村的,現在生活在廣東一個4、5線小城市,現在貸款買房了,也買車了,車是結婚時她爸媽湊了幾萬說給我們當婚車的,我給了10萬彩禮,她爸媽把我給的彩禮和自己出的5萬湊一起送給我們買婚車。
事情的導火線在於今年春節回老家過年,我爸是個抽菸喝酒賭博都沾的人,老婆回去一起住了一段時間,覺得我爸怎麼會這麼差勁,其實主要是嫌我爸以前賭博輸了很多錢,沒有積蓄幫我們買房買車,然後我家住的破瓦房。
她是縣城人,我家純農村,她爸媽屬於那種很傳統的父母,家庭第一,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而我家確實抽菸喝酒賭博,雖然我沒有,但是我家親戚基本都是這樣,有很多農村的陋習。
我媽現在跟我們一起住,幫忙帶小孩,我爸一個人還在家種田,幫我掙錢,雖然很多會被他輸掉,可是一年還是會幫我2萬左右。
我自己又不是很會掙錢的人,在一家小公司搞研發,一個月6500,加上年終獎什麼的一年有8萬這樣吧,老闆看我還算可靠,免費轉讓了3%的股份給我,股份大概值100萬吧,但是現在年終沒有分紅,老闆投資了幾千萬,現在才剛開始盈利,屬於在慢慢回本的那種,所以年底沒有給分紅。
現在有了小孩,還要還房貸,還欠10萬外債,日子過得很艱辛,她也不是特別物質,願意跟我一起奮鬥,慢慢過,可是現在她卻不願跟我過了,主要就是因為她接受不了我爸媽,還有我親戚,偶爾會說我親戚怎麼怎麼樣,有點自視清高,其實就是家庭環境不一樣造成的。
總結就是我老婆接受不了我爸媽,說以後不能跟他們一起住,可這是我的底線,其他都可以遷就她,這個沒法遷就,我爸媽雖然沒錢,還很多陋習,可是他們是辛苦一輩子生我養我培養我上學,孝敬父母是我的底線。所以就這樣我們就商量離婚,可是我兒子才兩個月,單親家庭的孩子以後心理很難積極向上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潘老師回覆
愛情的保質期只有18個月,性愛的保質期(新鮮感)也不過1-3年。眾所周知,愛情是兩個人的事,甜甜蜜蜜、纏纏綿綿,紅塵作伴也可以浪跡天涯,因為愛情本是風花雪月,無關乎吃喝拉撒;但是,婚姻不同於此,婚姻是兩家人的事,婚姻的本質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生活,需要物質。當然,這個物質的標準各個家庭都不同,對於你父母而言,農村的生活令其舒適,而對你你妻子的父母而言,他們對農村的生活嗤之以鼻。簡而言之,家庭狀況的不同,物質水平的不同,決定了你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人生三觀的不同。
古人常說:婚姻最好要門當戶對。但凡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很容易破裂。那咱們先來講講什麼叫“門當戶對”。
所謂的門當戶對不一定是指物質上的。而是指兩個人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歷,相似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為了相似的目標而並肩同行,還有父母的水平、價值觀和人際關係。試想,你們說話總是要解釋半天,或者根本說不到一起去,多煩心,能聊得來真的太重要。
而能聊得來的前提就是你們相似。相似意味著什麼?你們屬於同一類人。或許,很多年輕人在享受愛情的時候,根本不在乎與對方的差異,以為愛情能改變一切,拉近一切距離;但是,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不同型別的人,就有著不同的三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愛好和思維習慣;假若一對情侶差異巨大,愛情和性愛的保鮮期過掉之後,你們剩下的就是磨合;夫妻磨合最重要是談得來,在同一個問題上有共同的看法,倘若看法不同,也要有溝通的餘地;而許多三觀不同的情侶,連溝通都有障礙,如何磨合呢?
其實,門當戶對不管在什麼年代,什麼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女生在乎門當戶對,不代表就是嫌棄窮小子,也許是就想嫁個跟自己差不多的男生而不去攀高枝呢?男生在乎門當戶對,不代表就是想找富婆,也許是不想找家庭比自己差很多的女生呢?
因為文章前我以闡述過,家境相似、成長經歷相似,思想才容易接近,磨合才會顯得簡單;倘若不是這樣,那就很難構建舒適的生活。
維繫婚姻持久穩定的基礎是雙方相互尊重,絕不因為任何事情看不起對方。而雙方家境差距巨大,比如你在農村,你妻子在縣城,就很容易造成“不尊重、瞧不起”的局面;但是,父母再差,也是生你養你的親人,妻子的不尊重無疑把你放在了一個尷尬的境地,你同樣感受到了來自妻子的傲慢和歧視;實際上,這種不尊重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看不順眼的外在表現。
即使如此,你們還是結婚了,並經營了幾年婚姻;但是如今即將面臨婚姻破裂。那麼,當初是什麼促使你們結婚呢?是愛和性愛。對它們都有一定的保鮮期。
兩個人從相遇,相知,相識,相愛是個很美好的過程,因為它就是人們所說的愛情的開始。開始就寓意著你們的愛情就像沙漏一樣,一點一點的流逝。愛情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例如:金錢,權利,家庭,背景,等等,這些只是一些外部因素,還有一些內部因素,你們兩個人的問題。
愛情開始我們都偽裝著,害怕對方發現自己的缺點,自己的不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給對方。兩個人彼此都對對方懷有一種好奇心,希望瞭解到對方各種習好,如果自己發現對方有一些自己本身沒有的特性,就會更加的喜歡對方。我指的特性是各種才能。
愛情保質期是戀愛初始甜甜蜜蜜,可相處時間長了感情慢慢變淡,這時候就需要外在的東西來把愛情保護起來。比如:對電影與文學的共同愛好,對旅遊和人文的共同愛好,對生活方式的統一追求,當你們的共同點越來越多時,當你們在探索未知事物的道路上,發現更多的共同樂趣之時,你們的愛情保質期就能延長。
假設婚後愛情平淡了,但是這種愛情也會轉化為非常美好的親情,而這種親情不僅靠責任心來維持,還有那偶爾的甜蜜和樂趣;當然,你在來信中說,你們之間在床上特別和諧。
不可否認,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夫妻之間的性生活質量,會直接影響夫妻感情;越做越愛,這四個字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當然,這種“做”必須建立在和諧、滿足的基礎上。然而,人類的特性都是喜新厭舊,當你們對同一個人產生了“性厭倦”以後,你們該拿什麼來維持愛情的新鮮感呢?
在我上述的一些共同愛好之外,你們還能擁有什麼的方式?因為家境的不同,恐怕你們的生活方式與追求生活的目標也不同,兩個人生活的目標發生了分歧,日子就沒辦繫結在一起。
再回到門當戶對這個話題上,所謂門當戶對,物質方面只是基礎,有這個基礎,我們才可以談三觀。
土豪暴發戶,可能和國企高管物質上差不多,甚至更有物質,可是言語之間暴露出的那種對事情對社會的不屑,和儒雅健康家庭環境下耳濡目染出的觀念,也是格格不入的。這樣的三觀,肯定是不合適的。
三觀是一個很難解釋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聊不聊的來,物質上差不多,不代表靈魂上可以共振,如果靈魂沒有共振,和一個陌生人過下半輩子,可怕不可怕,可怕。
門當戶對,這句話的解讀其實還可以更大,畢竟男人和女人,在要結婚的時候考量的事情是不一樣的。就好比真到結婚,女生就不會只在意男人帥不帥,男人也不會在意女生有沒有錢。很多大齡剩女事業很成功,想要找一個同齡30左右的事業有成男人,可是這個時候的優質男找20歲冒頭的小姑娘。這裡出現的斷層,還因為30左右事業有成的女人,不想接受再大一點的男人,也不會接受不如自己事業成功的男人。
總之三觀不同,就不要相愛相殺,互相傷害;至於你擔心的“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我分下如下:
單親家庭本身不會造成孩子性格的影響。因為家庭只是少了一個保障。但常見的單親家庭兒童產生問題往往是家庭僅有的監護人不能完成其正常的監護工作。如果社會保障完全,監護人精神狀態正常,單親家庭的孩子不會有明顯的問題。這一點也是有調查資料支援的。這也是心理學裡面的比較常見的與常人認知相反的調查結果。
單親家庭只是現代家庭的一種生活生存方式,和別的方式相比,並無任何絕對的劣勢,大家對此的關注總免不了有點偏見的。說實話,單親家庭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家庭,所謂完整的家庭並非四世同堂父母健在,而是那些維持家庭正常運作的要素基本滿足,比如:物質條件,家長的理念,親子關係,家庭教育,家庭規劃等。
從現實上看,單親家庭並不比留守兒童家庭更糟糕。孩子的性格本來就有天生的部分,後天的環境也可能施加影響。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混亂的生活環境,烏七八糟的家庭訪客,這些才是導致孩子性格異樣甚至誤入歧途的罪魁禍首。成為單親未必是人生悲劇,也或者是重生,就比如周杰倫也是單親家庭長大,謝霆鋒也是。
所以,單親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合法監護人,你能給提供什麼樣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