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佩弦教育
-
2 # 123預備笑
銷售方法。
只要家長看明白了其中的玄機,那麼教育機構的製造焦慮對家長是毫無作用的。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方法,畢竟時代在進步,他們為了生存、發展,必須要想辦法,生存發展下去!
還有就是現在家長們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看到教育機構推出來的東西,確實很適合孩子。很大程度上會去購買焦慮!
-
3 # 佳麗佳妮
這是很正常的,培訓機構就是看中了家長的焦慮心態。有時候明明知道這是培訓機構的套路,也要上套,哪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的社會風氣就是如此。家長如果不跟著走的話.心裡就會過意不去.就會很擔心孩子的未來。別聽那些冠冕堂皇的話。還是要面對現實。如果你是家長,你也會這麼做的!
-
4 # 談潤生
我沒有這樣認為,許多教育輔導機構在製造焦慮,販賣焦慮。小時候多學點東西蠻好的。前提是兒童本人喜歡嗎?進入小學前,學習拼音,寫字,學習外語很好的,小孩腦子空空的,一學就進入進去了。我家小孩一般的文字說明都懂,碰到生闢的字我老頭還問她了。因為她會拼音,音讀的準。外出玩,許多注意事項等等比我還清楚,碰到簡單的外文招牌也懂,因為小孩子腦子活呀。這個就是輔導老師的功勞啊!我的看法。
-
5 # 聽雨13063
輔助機構確實製造了一些要學生參與輔導的宣傳,助長了學生參加輔導員的熱度。但關鍵是家長,家長擔心子女學習跟不上,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正如文徵明說到秦檜殺岳飛,其實是徽宗的願望,秦檜只是迎合了他的意思罷了。正是,區區秦檜亦何能,逢其欲。
-
6 # 怡乎
退休多年!談現象;小學、初中之義務!?初中升高一道坎!多數學子落榜了?家長昂費送子學!…家教補丁佔市場!學校知曉不敢管?學習孔丘儒子之榜祥;教育陣地奪回來…爭當教育之光彩。《很現實;教育之利、弊一目瞭然。》
-
7 # BOD服務西西健康探究
不僅是輔導機構,但凡跟銷售有關的事項,多多少少都會透過製造焦慮來設計營銷策略。
從市場銷售的角度,抓住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以此來增加營銷業績,理論上是合情合理的,只是這個度需要經銷商(培訓機構)和消費者(學生家長)共同把握。
這裡面有許多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
1.資訊量
焦慮不是白製造出來的,是資訊迭代造成的結果。
家長之所以焦慮,因為機構說的“有道,有理,有根據的”,使危機感一下子被提了起來。
機構經過了大量市場調查和研究,從消費群體,到競爭對手,從宏觀經濟,到微觀經濟,幾乎都研究了個遍,他們呈現出來的資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少,可以給潛在消費者增加一些知識和要點。
當然,這些資訊不一定都是準確的,需要受眾慧眼金睛去分析辨別。
2.寬廣度
有一些諮詢顧問或機構,的確會根據自己的豐富經驗,為家長在認知上開啟一扇門。服務於一個行業,自然可能對該行業的內容和發展趨勢瞭解的多一些。而學生家長並不是該方面的專業人事,自然所瞭解到的維度相對狹窄。
諮詢本就是一個資訊分享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資訊爆炸時代,資訊已經不是什麼難求之物,在錯綜繁雜的資料中,可貴的是對自己有價值的內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拿有用的資訊,為自己所用,才是明智,清晰的邏輯。
3.思考焦慮
當在與銷售人員進行溝通之後產生了焦慮,並很可能要透過消費的形式減緩焦慮的時候,最好多加一個步驟——思考焦慮。
什麼是焦慮?這裡涉及的焦慮大多是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的擔憂,恐懼,或不知所措。
有一些焦慮,又考慮未雨綢繆,是好事,只是,在做決定之前,應有一番謹慎思考。
使產生焦慮的資訊是相對準確的嗎?
結合自己的現實情況,考慮那引發焦慮的原因是否是可以被理解的?
如果消費之後,是頂著壓力(或許產生更多焦慮)?是勉強承擔?還是全無影響?
消費,是解決該焦慮的唯一方法嗎?還是你本已經做了很多事,去平衡這份焦慮,只是當下,你忽略了它們。
深度思考,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楚這份焦慮對自己及孩子的意義。也可以結合多方面的資訊,多角度的證據,來做一個更加負責任的決定。
關於教育培訓機構
為了增加補習收益,培訓機構可能會放大或突出一些負面的可能性。
只是,它們所衡量出來的可能性也只是一種可能,是基於它們的識辨和經驗,或許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和目的性。
學生家長對培訓機構的觀點應持批判態度。
也希望培訓機構分享的資訊能相對客觀,輸出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對學生身心發展更有幫助的內容。
教育機構,對社會的影響是深遠流長的,因此,需要它具備更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必須承認的是,盈利是企業健康運營的前提。
可盈利與責任使命,並不衝突,往往最真誠,實在的生活解讀,會更打動人,幫助到人,也會為企業留下最忠誠的使用者。
總結來說:
教育機構要更好的平衡責任感,使命感與利益的生成。
學生家長對補習機構的資訊分享應持批判態度。
深度思考關於焦慮的種種。
結合自身現實情況和多維度,做出更負責的決定。
最終實現彼此成長。
我是西西,心理諮詢師,關注心理健康教育,願同您一起學習探究。
-
8 # 魚sir家長圈
機構套路深似海,天下烏鴉一般黑。
焦慮其實是本身存在的,機構做的是放大你的焦慮。
怎麼個放大法?
我舉個例子,親身經歷。
今年4月8號,學而思網校開始報暑假班。
我也湊了個熱鬧,打算報幾門新初一的課,分析下學而思網校入口年級的教學質量怎麼樣。
(只剩14個名額了?抓緊搶)
試卷還真不簡單,要在60分鐘內完成20道單選題,1篇完形填空,3篇閱讀理解,和1篇任務型閱讀。
題量大不說,我覺得對於一箇中上水平的六年級學生來說,難度已經很大了。
再加上是電腦上做的,閱讀完型翻來翻去很麻煩,一般的小孩子未必會有這個耐心,看著螢幕上的倒計時也會更加緊張。
總之,心中五味雜陳的情況下,我順利通過了測試。但付款時讓我看到了更震驚的一幕,顯示剩餘名額2021人!!不仔細看都注意不到,是用很淡的灰色寫著的。
(震驚!14竟成了2021!)
要是哪個孩子能透過難度這麼大的入學測試,一定會迫不及待地讓家長付款。作為家長,你家孩子都主動地要求學習了,你哪裡忍心拒絕他?
你看,無論是試卷難度、名額,都是在放大焦慮。
言歸正傳,這套路其實還挺常見的。畢竟,機構的本質都是商家,作為家長,我們都不能忽略了商人逐利的本質。
尤其在最近雙11,輔導機構的套路把“放大焦慮”詮釋得淋漓盡致:放眼市場上的機構,都是名額只剩個位數;精英班、名師班,都是已爆滿。
作為一個教育行內人,魚sir給你們5點建議:
網課對待要理性按需報課最重要,嫑想著報了總比不報好。
時間成本計算好算好直播課、輔導課和做題時間,對比這門課的提升空間,看值不值得。
看清版本再報名比如文數還是理數,課改區還是非課改區,人教版還是蘇教版等等。
透過測試定難度一定要嚴格完成網校提供的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報班。
上課時間預留好調課有風險,回放效果差。
記住這5點,別把雙11過成“愚人節”。
我是魚sir,專注研究教育機構套路和上課攻略,也是家長們背後的教育行內人。
他兒子上藝術課的樓下,新開了一家思維培訓中心。剛開始營業的時候,被拉著填了一個試聽的單子。昨天去試聽,孩子在裡面上課。課程顧問向我們推薦課程,開口就是:“我們剛剛給孩子做的是降級的測評卷,我們這個校區相對於市區孩子來說水平都偏差。市區中考錄取率多少媽媽們知道嗎?不足50%!一年級差一點,二年級再差一點,到四五年級再補就來不及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相似的經歷,對此你怎麼看?
回覆列表
當下的情況,輔導機構非常喜歡在營銷時候製造焦慮,然後再販賣焦慮,已然成了很多培訓中心的套路。
1製造焦慮:“0元體驗課”“續班”機構營銷套路環環相扣家長帶著孩子就會收到輔導機構宣傳單的“轟炸”,還有就是朋友圈的推薦,最大的噱頭就是體驗課。多數體驗課售價為1元,有的更是推出寒假班0元課程。如果單看這裡都會覺得輔導機構相當良心。
如果單看宣傳體驗課,對於家長來說本應該是瞭解課程的可靠渠道,但是通常在孩子體驗過後,家長會收到關於孩子的“課程體驗報告”,部分機構為了促使家長報班,會把重點放在孩子的不足方面,此舉是為了給家長“營造緊迫感”。這就是第一步製造焦慮。
2販賣焦慮:公關、公關就是攻破家長的防線對於輔導機構來說製造焦慮,最終目的自然是留住學生,開啟家長的錢袋子。在體驗課之後,輔導機構的公關人員就會再接再厲和家長進一步溝通,需要注意的時所有的內容都是有“話術模板”的,對於家長關心的話題都提前做好了話術。最終目的就是攻破家長的防線,即使當時沒有搞定,後續也會繼續溫和的“溝通”。
而一旦學生報班之後,續班工作要從第一節課開始展開,貫穿整個學期始末!並且稱“每次上課都是續班的溝通,每次電話都是續班的積累。”所以家長如果頻繁接到老師訊息得知孩子還需更多改進,究其原因不過是為了“續班”。
從體驗課開始給家長營造緊迫性,從上課開始貫穿整學期課程的“續班”觀念,在這背後,家長能夠從教育機構獲取多少關於孩子或者課程的真實資訊,有待商榷。但是輔導機構目的已經達到了。
3套路重重:我們的孩子無處可逃對於輔導班的套路,一位家長顯得十分冷靜:“我的朋友圈裡也有很多人在發宣傳訊息,但是對我來說影響並不大。如果考慮為孩子報名(教育機構),首先要看孩子是否能接受,其次是報名的這些是否對孩子有意義、是否適合孩子、機構的規模、師資是否好、價格是否能接受、交通是否方便以及在機構學習的學員素質等多個方面。”
但是更多時候,當我們的家長看到學生班裡後進生進了輔導班,我們可以淡定;當看到中等的學生進了輔導班,我們有些焦慮;當看到班裡優等生也進了輔導班,還有幾人能夠淡定。加上輔導機構的攻心之戰,淪陷只是時間問題。星期天和假期基本上都是家長帶著一臉疲憊的孩子東奔西走,輔導機構居功甚偉!
至於授課的效果,輔導機構會告訴你學生的成績是受多方面影響,孩子怎麼怎麼,不過沒事情,我們新推出了什麼什麼班,請了什麼什麼名師,一定怎麼怎麼!展開了新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