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欣欣去采薇

    事實上,孔子也和我們一樣,有著普通人和正常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而且不乏幽默感。

    我們讀《論語》,看見裡面滿篇都是格言,常會以為孔子平時也是格言不離口。其實這是誤解。孔夫子三十歲開始教學生,差不多一直教到七十三歲。這四十多年光景,得說多少話,豈能句句是格言?那可真成不會說人話的了。《論語》<不過是把這四十多年的話,挑了又挑,揀了又揀,最後又集中了起來,可不就成了“格言簍子”?好在《論語》還保留了不少有趣的情節,讓我們看到孔子真實的另一面。正是這另一面,讓我們看見了真孔子。

    他敢哭。孔子哭顏回,可謂感天動地。顏回去世那年,孔子七十一歲,顏回四十歲。白髮人送黑髮人,孔子哭得昏天黑地。據《論語·先進》,當時孔子痛哭流涕地說:哎呀!這是老天爺要我的命,這是老天爺要我的命呀(噫!天喪予!天喪予)!旁邊的人說:先生太悲痛了(子慟矣)!孔子說:真的太悲痛了嗎(有慟乎)?我不為這樣的人悲痛,又為誰悲痛(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可是他沒有想到,第二年,子路也死了。據《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孔子再一次悲痛欲絕地哭著說:哎呀!這是老天爺要斷絕我呀(噫!天祝予)!孔子這時,真是欲哭無淚。

    他敢罵。孔子罵宰予,可謂狗血噴頭。宰予,字子我,生卒不詳,“黃埔二期”的,言語科。據《論語·公冶長》,有一次,宰予大白天睡大覺(宰予晝寢),被孔子發現,結果遭到痛罵。

    孔子怎麼罵宰予?他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杇,就是把牆壁抹平。糞土,就是髒東西、汙穢物,包括糞便又不限於糞便,也就是垃圾吧!垃圾壘的牆,當然沒法粉刷,也不值得粉刷。孔子說宰予是朽木,是糞土之牆,等於罵他是垃圾。何況還有“於予與何誅”。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宰予這傢伙,我都不知道罵他什麼才好!

    宰予被罵作垃圾,孔子還要說“不知道罵他什麼才好”,簡直就是深惡痛絕了。然而宰予捱罵的原因,卻不過是“晝寢”。這就不能只看表面情況,要到孔子後面的話去找原因了。孔子在後面說什麼呢?孔子說:過去我對別人,是“聽其言而信其行”。現在我要改了,改成“聽其言而觀其行”。從什麼時候改的?就從宰予開始。看來,孔子痛罵宰予,是因為他說話不算話。可能他原本信誓旦旦要奮發圖強,結果卻來了個“晝寢”,豈非騙子?

    當然,事實上宰予並不是騙子。相反,他也是孔子的好學生。後來,子貢搞“造聖運動”,宰予也是出了大力的。據《孟子·公孫丑上》,宰予甚至說“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意思是堯舜都比不上孔子。好嘛!孔子一頓臭罵,竟罵出個“骨灰級”的忠實信徒。於是我們就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麼?或者說,孔子為什麼會成為他學生心目中的聖人?

    原因我想也很多。比方說,在文化上,孔子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學術上,孔子出類拔萃,總其大成;在道德上,孔子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在教學上,孔子循循善誘,誨人不倦。這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就不說了,何況恐怕根本就說不全。這裡只說其中之一,那就是孔子真實坦誠的人格魅力。

    孔子真實坦誠嗎?是。他甚至不掩飾對某個人或者某些人的憎惡或厭惡。據《論語·子路》,有一次,子貢問孔子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士,原本是當時一個特殊的階級或階層,大約相當於現在的“知識分子”。不過在孔子那裡,階級或者等級,是要和“品級”相匹配的。匹配,才叫名副其實。比如“君子”,原本是階級或者等級(貴族)。但在孔子那裡,同時也是品級。因此,一個人,光有君子的身份地位還不行,還必須同時具備君子的品位和修養,才配稱為“君子”。子貢的問題也如此。他問“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其實就是問:究竟怎樣才配稱為“士”。

    對此,孔子的回答是:愛惜羽毛,懂得羞恥,出使四方,不辱君命,就可以叫做“士”。子貢問:次一等呢?孔子說:族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親稱讚他尊敬長老。子貢又問:再次一等呢?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這就是淺薄固執的小人了,不過馬馬虎虎也可以算作最次一等的。子貢再問:現在那些搞政治的人怎麼樣?孔子的鄙夷立馬溢於言表:“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鬥,就是量鬥;筲(音稍),就是飯籃。斗筲之人,也就是度量狹小見識短淺的人。所以這話也可以翻譯為:哼!那幫傢伙,算得了什麼!剛才說過,就連那些“言必信,行必果”的“硜硜然小人”,都勉強可以算作最次等計程車(亦可以為次矣);而所謂“今之從政者”,卻是“何足算也”。可見孔子對當權派的評價,還在小人之下。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這種蔑視還要毫不掩飾的表現出來,豈非性情中人?

    孔子甚至還幹過一些比較傲嬌的事。據《論語·陽貨》,有一個名叫孺悲的人想見孔子。孔子不見,讓門房對他說自己病了。可是,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就“取瑟而歌,使之聞之”,也就是又奏瑟又唱歌,還故意讓那人聽到。這意思就再清楚不過:我沒病,好著呢!就是不見你!為什麼不見,不清楚,反正是不給面子。

    順便說一句,孔子是很喜歡音樂,也會唱歌的。《論語·述而》說,孔子和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與人歌而善),就一定請那人再唱一遍,自己“而後和之”。和,音賀。這個“而後和之”是什麼意思?是唱第二段?還是唱另一聲部?我認為是伴唱。比如《好漢歌》,第一句是:大河向東流哇,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這是獨唱。接下來是:嘿呵嘿呵參北斗哇,水裡火裡不回頭哇!這就是伴唱。所謂“與人歌而善”,按照李零先生的翻譯,就是“發現別人唱得好”。和別人一起唱歌,發現別人唱得好,孔子就心甘情願地做伴唱。大家想想,孔子這人,是不是特可愛?

    我們還可以說一件證明孔子可愛的事。孔子有個學生叫言偃。言偃,字子游,“黃埔三期”的,文學科,當過武城的宰。子游做武城宰的時候,孔子曾經去參觀或者視察。據《論語·陽貨》,孔子一到武城,就聽到了“絃歌之聲”。孔子就笑了,說“割雞焉用牛刀”。這意思也很明白:巴掌大的地方,也用得著一本正經辦教育,搞禮樂教化?子游說:學生聽先生講過,君子學習禮樂就有愛心,小人學習禮樂就聽使喚(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馬上就改口說:同學們,阿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是開玩笑。

    孔子真是開玩笑嗎?未必。我們知道,武城是魯國國都曲阜附近一個小邑,大約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一個鄉。子游在那裡推行禮樂教化,多少有點小題大做。所以孔子的“割雞焉用牛刀”,就至少有點調侃。但這事不能較真。巴掌大的地方,那也是地方呀!禮樂教化既然“放之四海而皆準”,你就不能說小地方用不著。所以,子游一較真,孔子就不好再調侃,只好打哈哈,說“前言戲之耳”。當時的神態,我想一定很好玩。

    這就是我在《論語》中讀出的孔子。他有血有肉,真情實感,不掩飾,不做作,有時還憨態可掬。我喜歡這樣的孔子,不喜歡後來被聖化的孔子。

    真實的孔子很孤獨。據《論語·憲問》,孔子曾經對子貢說:沒有人理解我呀(莫我知也夫)!子貢問:怎麼就沒人理解先生呢(何為其莫知子也)?孔子說,不抱怨老天,不怪罪別人(不怨天,不尤人),點點滴滴從下面學起,爭取達到最高境界(下學而上達)。理解我的,只有老天爺吧(知我者其天乎)!

    這段話不好理解。比如“下學而上達”,就各種解釋都有。可是誰也不敢說自己的解釋就合於孔子本意,我的翻譯也一樣。“不怨天,不尤人”的本意倒是清楚,但孔子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就不清楚了。一種解釋是:子貢問孔子,怎麼就沒有人理解先生呢?孔子回答說,因為我“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這是隻有老天爺才能理解的。另一種解釋是:孔子並不正面回答子貢的問題,只是說,儘管沒有人理解我,我還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能理解的,只有老天爺吧!第一種解釋是“回答”,第二種解釋是“迴應”。到底是哪一種,就不清楚了。但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孔子認為沒有人理解他。

    實際情況,也大約如此。很多人都不理解孔子,包括他的學生。據《論語·述而》,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說:你們以為我有什麼隱瞞的嗎(二三子以我為隱乎)?我沒有什麼隱瞞的呀(吾無隱乎爾)!我沒有一件事情是要瞞著你們,不告訴你們,不讓你們知道的(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這就是我,孔丘(是丘也)!

    孔子這話是什麼時候說的,對誰說的,為什麼要說,都不清楚。怎麼理解,也眾說紛紜。但我讀來讀去,總覺得裡面有文章。我甚至懷疑,是不是有學生表示出對先生的不滿,而且這不滿還很強烈,孔子才會出來發表這個宣告。這可是沒有證據的事,姑且存疑吧!但如果當真被學生懷疑,那是很傷心的事情。

    不過更讓孔子傷心的,恐怕還是他的理想不能實現,主張不能實行。據《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臨終前對子貢說:天下失去正道和正義,已經太久了(天下無道久矣)。沒有人能夠繼承我的思想,完成我未竟之事業(莫能宗予)。這話子貢聽了,可能不以為然。怎麼沒有人?我們這些學生,不都是接班人嗎?但我以為,孔子說的是真心話,也是實話。他的理想,恐怕直到現在也實現不了。後世尊奉的,都是走了樣、變了味的孔子。這可是他老人家左右不了也奈何不得的事。

    或許,這就是孔子了。他是文化巨匠,是失意官員,是模範教師,是孤獨長者,是性情中人。

  • 2 # 猛哥厲史

    當代非偉大非著名非思想家張猛曾總結了孔子的本性,堪稱一針見血指出了孔丘的為人:

    跑官要官的二皮臉(求爺爺告奶奶、託關係走後門、勾陽貨見南子)、

    不忠不義的叛國賊(誰給官做就想給誰當狗,哪怕是反賊淫婦)、

    不仁不孝的忤逆子(把母親停屍街頭、強行與老流氓合葬)、

    鄙視勞動的二流子(斥責想學勞動技能的學生為小人)、

    蔑視人權的狗奴才(等級尊卑)、

    歧視婦女的大渣男(把女人不當人、罵女人和小人難養)、

    貪圖享受的寄生蟲(一邊說君子遠皰廚,一邊食不厭精噲不厭細)、

    反對法制的包庇犯(親親相隱)、

    口是心非的偽君子(讓別人守孝三年、自己母喪當年就去吃霸王餐)、

    草菅人命的劊子手(人殉、夾谷之會)、

    開創邪教的邪教主(以禮殺人),

    這樣的人能稱剩人!人之所剩,其實為渣,是為人渣!

    至於孔子的性格,和正常人一樣有喜怒哀樂,只是孔子比常人虛偽多了。

    比如孔子一邊稱讚伯夷、叔齊這樣的忠臣,一邊到處跑官要官,連反臣淫婦給官他都想跟人家混。

    孔子在國君逃到齊國後沒多久,也去了齊國。只是他並未去輔佐魯君,而是到齊國求官去了。還開心地學起了音樂。

    孔子去找老朋友原壤,因為人家坐姿比較豪放就罵人家老而不死是為賊,還拿柺棒打人家的小腿。

    你喜歡這樣的剩人嗎?那我祝你有個這樣的朋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片魔板亂了怎麼復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