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晉農人生活

    辣椒育苗出現高腳苗現象的原因有二!

    1.溫度溼度不適:

    辣椒形成高腳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棚內氣溫較高、光照較弱,以及晝夜溫差大、溼度和氮肥施用過多造成的。辣椒幼苗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極易造成幼苗徒長,營養生長旺盛,出現高腳現象。

    2.密度過大:

    很多農戶認為種植越密,產量就會越高,所以在育苗時往往是密密麻麻,其中是一種錯誤的想法,種植過密,苗床的通透性較差,會造成苗床溼度較高,這樣也極易形成高腳苗。

    解決方法:

    1、加強苗期管理

    要想預防高腳苗出現,在辣椒出苗後的管理時關鍵,原則是促控結合,適當提高夜溫,在齊苗後晝夜溫差宜保持在25-26度和15-17度左右。儘量延長受光時間,冬春季因為光照時長短,所以出苗後要及時撤除覆蓋物,使其正常見光。而夏秋光照強烈,出苗後逐步去除覆蓋物。

    2、通風降溼

    育苗時溼度較大不僅會影響到幼苗生長,而且還極易發生病蟲害危害,所以儘量加大通風量,降低棚室溼度,增加幼苗的幹物質量,使之生長健壯。

    3、合理澆水

    在苗期時要注意澆水頻率,出苗期間為了幼苗出土,宜保持土壤溼潤,而在出苗後則要適當的減少澆水量,保持土壤見幹見溼即可,煉苗期間為了提高幼苗的抗旱性,可以不旱不澆。

    4、適時移栽

    適時移栽也可則要,當辣椒苗齡達90日時即可移栽,移栽的辣椒苗不能太小,否則根系太少不容易成活,也不能太大,否則會影響早期產量。因為不同季節育苗,辣椒生長快慢不一樣,所以不同茬口種植的辣椒苗齡不同,要根據時間情況適當調整。

  • 2 # 山村細妹

    辣椒,是中國南北均可種植的蔬菜之一,種植方法通常有以下兩種:一是直播;二是在大棚裡先育苗,而後再移栽至大田。但是,大面積育苗極易發生高腳苗,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辣椒育苗的時候出現高腳苗?又該怎麼防治呢?就上述兩個問題,細妹談談個人經驗,以供參考。

    一、辣椒育苗出現高腳苗的原因

    【1】缺少Sunny:育苗地過於廕庇,沒有充足的Sunny;

    【2】播種太稠密:秧苗擁擠,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為了爭養分和Sunny,它們只能使勁的往上長,由此形成了高腳苗;

    【3】營養土裡的營養成分單一:營養土氮的含量過高,導致幼芽苗纖弱,只長高不長壯;

    【4】溫度過高:溫度過高引起的辣椒秧高腳,一般發生在大棚育秧。

    二、防治方法

    針對上述幾個原因來防治

    【1】露地育苗的防治方法

    01.1.育苗地的選擇:宜選擇平坦敞陽,四周無大片樹林的園地育苗;

    01.2.合理密植:為避免小苗太擁擠,採取穴播式育苗方法,既在寬1米的畦上面按每行四穴的株距播種。播種穴應刨成平底式,種子才能均勻灑開,每一穴可以播灑5~8粒辣椒種子;

    01.3.基肥:培育辣椒秧苗,基肥一定不能少,一是辣椒喜肥,特別是鉀肥,而且需肥量大;二是有助於出芽率。但是用基肥有講究,因辣椒的胚芽非常細弱,一般用疏鬆的農家肥與草木灰混合,作為基肥代替泥土覆蓋於辣椒種子上面。[建議播種前按500斤農家肥與1斤矮壯劑拌勻使用]

    【2】大棚育苗如何防治辣椒秧高腳苗

    02.1.增強促進秧苗光合作用:適時揭開遮陽紗網,增加大棚的的見光度;

    02.2.用育秧盤育秧:一個杯孔內保證有1~2粒種子就足夠,不宜多放種子;

    02.3.基肥:大棚育苗的基肥除了肥料、調節劑與露地種植的相同以外,還需把肥料、調節劑直接與營養土拌勻混合,草木灰與農家肥都含有大量植物所需鉀肥,能有效控制秧苗旺長;

    02.4.控制氣溫與溼度:秧苗高腳一定程度上取決氣溫,白天大棚內的溫度達到25~30℃時,辣椒秧苗便會蹭蹭蹭往上長。因此需注意觀察棚內溫度,如果長勢過快需調節降低大棚溫度,將棚內溫度控制在白天22~25℃,晚上15~18℃,這樣才能使子葉長的得肥大、綠色而健壯,避免高腳苗發生。

    總結:造成辣椒高腳的原因主要由Sunny不充足、育苗棚氣溫偏高,養分單一而形成。基肥可新增矮壯素、選擇Sunny充足的育苗地、適當調節溫度,可有效防治辣椒秧出現高腳苗問題。

  • 3 # 大山世界說

    當溫度、溼度、光照等自然條件適宜,肥料和水分等營養物質充足,田間無病蟲害發生時,苗床內的辣椒苗應當是苗莖粗壯、節間短、葉色深厚、整體高度相差無幾的樣子,但我們在培育辣椒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幼苗纖細、節間長、葉色淡的高腳苗,這是什麼原因,該如何預防和處理?本篇文章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相關知識,對“高腳苗”進行一一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辣椒育苗出現高腳苗的原因和症狀

    辣椒高腳苗屬於生理性病害,並非病蟲害,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自然環境不適宜幼苗的生長,田間管理不當影響了幼苗正常的發育。從以往的育苗經驗來看,以下幾種情況發生時,辣椒育苗容易形成高腳苗。

    ①溼度過高、通風不及時。②光照不足,特別是育苗期間遇到陰雨連天天氣或者是草苫子揭蓋時間不合理。③苗床溫度過高,尤其是夜間溫度較高。④育苗土中氮肥使用量過大。⑤苗床內溼度過高。⑥澆水不合理,尤其是低溫期澆水過多。⑦播種量大導致幼苗密度較大。

    綜上我們不難發現,辣椒出現高腳苗的主要原因是苗床內溫度過高、溼度過高、光照不足、氮元素營養過剩。當這些情況發生時,辣椒容易形成莖稈纖細、節間長、葉片偏大、葉色淡、根系數量少而小的高腳苗。這種苗較為容易受到凍害或者病蟲害,移栽後緩苗時間長。

    二、如何預防高腳苗

    預防辣椒形成高腳苗的主要措施是透過通風、控制水分、補充光照和科學施肥來為辣椒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1、做好通風管理

    通風能夠較好的降低溼度和控制溫度。根據辣椒對溫度環境的要求,一般在低溫期當溫度上升到30攝氏度以上的時候需要開始通風,在高溫期上午當溫度上升至25攝氏度時開始通風,當溫度降低至20攝氏度時可關閉 通風口。

    低溫期通風需要注意的是從頂部開始防風,避免冷空氣直接吹向辣椒苗引起冷凍害,開啟通風口的時候,要從小到大慢慢開啟,避免溫度突然下降影響辣椒幼苗的生長不適。高溫期防風也應當先從頂部開始放風,再從地面放風。

    2、補充光照

    光照充足能夠有效的控制辣椒幼苗旺長,因此在溫度條件允許的情況,對於草苫等覆蓋物應當早揭晚蓋,為辣椒提高充足的自然光照;遇到陰雨連天的天氣時,可以增加反光幕為辣椒補充光照。

    對於辣椒幼苗數量較多,密集生長的情況,可以透過間苗去除其中長勢較弱的幼苗,調整植株結構,增加幼苗間的透光性。

    3、科學施肥,合理澆水

    雖然辣椒喜肥,對氮肥的需求量較大,但是我們在配置育苗土的時候仍然要控制好土壤與有機肥的比例,避免氮肥過多導致幼苗旺長。一般育苗土中土壤和有機肥的比例不能超過6:4,為了給辣椒提供均衡的營養,還需要在肥土混拌的時候配合施入複合肥或者是磷鉀肥和少量的氮肥。

    不同的育苗季節溫度環境環境不同,應分別採取不同的澆水方式。一般低溫季節水分揮發較慢,應當少澆水避免土壤長期處於溼度較高的環境,高溫季節土壤中水分揮發較快,可以適當的增加澆水量。

    三、發生高腳苗該如何處理

    在辣椒育苗的過程中出現高腳苗現象時,首先要分析高腳苗形成的原因,然後再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才能較好的促進幼苗由旺轉壯。

    1、高溫高溼引起的高腳苗

    對於高溫和高溼引起的高腳苗,要及時的透過通風管理來降低溫度和溼度,改善苗床內的自然環境。對於溼度較高引起的高腳苗,如果土壤溼度短時間內下降不下來,可以向土壤中撒施草木灰或者是乾土來吸收土壤中水分,提高降溼的效果。

    2、栽培密度過大和光照不足引起的高腳苗

    辣椒種子播種過多經常會出現幼苗過多的情況,此類情況的引起的高腳苗首先要進行疏苗,然後及時的補充光照促進幼苗轉壯。

    對於因草苫覆蓋時間過長或者是連續陰雨天引起的高腳苗,除了改變覆蓋方式為晚蓋早揭外,還需要按照上文所說的增加反光幕的方法,為幼苗提提供更多的光照促進幼苗轉壯。

    不管哪一種原因引起的高腳苗,除了採取上述相應的措施改善環境外,都可以對幼苗進行頁面施肥來促進弱苗轉壯,推薦可以噴施磷酸二氫鉀或者是葡萄糖、紅糖等肥料。對於高腳苗十分嚴重的幼苗,可以噴施矮壯素等調整劑抑制幼苗的旺長。

  • 4 # 鄉村一叟

    辣椒育苗的時候出現高腳苗是什麼原因?怎麼防治?辣椒出土後子葉下的胚軸伸的過長且細弱。這主要是覆土太厚,苗床晝夜溫度過高,下種密度過大,苗床光照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對策:

    1、 下種後覆土厚度要適宜、均勻,一般覆土厚度為1.5~2公分為宜。

    2、幼苗出齊苗後要控制苗床溫度,晝夜溫差要拉大。幼苗出齊以後夜溫控制在12~16℃,白天控制在23~28℃。

    3、下種密度要適宜,分苗要及時,分苗後株行距在10×10cm左右。

    4、冬季育苗床上的草苫子要早揭晚蓋,使幼苗多見光、見強光。千方百計延長幼苗見光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議潮在沙州起義之前,是誰在統治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