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梁甫長吟

    演義源於歷史 但是有不同於歷史 所以不會把三國時期每個人物事件都寫如書中 進入正題

    陳到 字叔至,豫州汝南郡人。陳到於劉備在豫州時 成為劉備屬下,隨劉備轉戰四方,名位常次於趙雲,乃劉備親軍“白毦軍”統帥,一直跟隨劉備身邊領軍,名位常亞於趙雲,都以忠勇著稱。

    蜀後主劉禪時期,陳到官至徵西將軍,封亭侯。226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欲移軍漢中,於是在永安駐守的李嚴移屯江州,留下陳到駐守永安。陳到被任命為永安都督,仍歸李嚴統管。於230病逝於任上。

    但有一點不可忽視的是,陳到所統領的“白眊”軍,是劉備帳下的精銳部隊。

    白耳兵,是劉備的親軍衛隊,劉備既然久經沙場,他身邊的白耳兵自然也是深經戰爭的驚濤 駭浪。白耳兵的指揮官陳到 隨劉備身經百戰,蜀國建立後封亭侯,徵西將軍,協助李嚴鎮守白帝,《三國志》稱“徵南(趙雲)厚重,徵西忠克,統時選士,猛 將之列”。夷陵蜀軍戰敗,陳到與傅彤斷後,傅彤戰死,陳到率白耳兵數百,幾百杆槍就擋住了吳

    軍的狂追,白耳兵戰鬥力可見一斑。

    但這位蜀國猛將在《三國演義》裡面居然連名字都沒有,實在奇怪,因為他本來是劉備帳下 僅次於趙雲的悍將,這可能是因為羅貫中給蜀國寫出的猛將之多已經大大超過了史實,只好委

    屈陳到了,另外陳到在歷史上“名位常並趙雲,倶以忠勇之將稱”,有了一個趙雲已經夠典型,羅 貫中可能在構思的時候將二人合併了,於是演義中陳到的威猛只好在趙雲的影子裡閃現了。

  • 2 # 歷史小昆蟲

    陳到,字叔至,(?-247),豫州汝南(今河南駐馬店平輿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劉備帳下白毦兵統領,名位亞於趙雲,以忠勇著稱。蜀漢建興年間,任徵西將軍、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間去世。

    興平元年(194年),徐州牧陶謙舉薦劉備為豫州刺史,並讓劉備在小沛駐軍。兩年後,劉備投靠曹操,曹操讓劉備擔任豫州牧。後來,劉備衣帶詔事發,被曹操擊敗,投奔袁紹。在劉備擔任豫州刺史和豫州牧期間,陳到投奔劉備。

    陳到的名次經常僅低於蜀漢名將趙雲,與趙雲一同因為忠勇而聞名,並統率白毦兵。建興年間,陳到擔任護軍、徵西將軍,被封為亭侯。

    建興四年(226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欲移軍漢中,於是讓駐守永安的李嚴移屯江州,留下護軍陳到鎮守永安。陳到被任命為永安都督,駐守於巴東郡,受李嚴統屬。

    諸葛亮還曾寫信給諸葛瑾(一說李嚴),信中說:“兄嫌白帝守軍並非精悍強壯,陳到所統率的則是先帝帳下的白毦兵,白毦兵是西方的上等軍隊。如果您嫌白毦兵數量少,當遣還部分江州兵,為鎮守白帝增添益處。”

    後來,陳到逝世於永安都督任上。宗預接替了他的職務。

  • 3 # 婁南散客

    陳到,近年來一個被三國迷頻繁提到的男人。談起他,似乎感覺能讓人感覺自己深入挖掘了一個大牛,非常厲害,瞭解得比常人更多。

    那麼來看一下陳到的履歷吧

    陳到,出生死亡年份不詳,豫州汝南人,在劉備擔任豫州刺史時投奔劉備,可以說蜀漢元老重成了。一句“常亞於趙雲”,就把陳到的等級拉到了趙雲這個級別,與趙雲一同因為忠勇而聞名,並統率白毦兵。他訓練及統帥的白毦兵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精銳部隊,與曹魏的虎豹騎、東吳的解煩軍等齊名,被諸葛亮稱為“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

    那麼與趙雲同列的陳到為什麼名氣遠小於趙雲呢,甚至在三國演義中都沒能出場

    這或許是因為工作性質,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與那些獨當一面的蜀漢大將相比,陳到從沒有離開過劉備身邊,他相當於劉備的禁衛軍首領,長期要跟隨劉備貼身保護他。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全軍潰敗,劉備面對生死存亡之際,正是陳到統帥白毦軍拼死抵抗才讓劉備逃出生天。

    其實,在我看來,像陳到這樣訓練出的精銳士卒,應該成為蜀漢軍隊中的一把尖刀,更應該像虎豹騎一樣活躍在前線戰場之上,像陷陣營一樣打出赫赫威名,而不是隻作為貼身保鏢部隊,連主將都被埋沒在歷史長河中。

  • 4 # 彈指千年

    筆者最早接觸三國是從《三國演義》的小人書,到課本,再是老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接著《三國演義》小說全集,再接著便是《三國志》、《後漢書》等等史料。而關注的重點,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的改變。以前看三國演義我只喜歡諸葛亮和劉關張,大了一些以後,便開始對呂布趙雲這樣的猛將心動不已,而現在再看三國演義我只喜歡大喬和小喬。這不是筆者在變,是這個世界在變。

    好吧,言歸正傳《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它帶有很強的故事性和文學性,所以也就必然的和歷史真相有一些的出入。請聽筆者細細道來:

    第一、桃源結義;其實在正史中並無三人結拜的橋段,只是提到三人情若兄弟,劉關張相識之時的年齡分別是關羽25歲,劉備24歲,張飛20歲,故大哥應是關羽而非劉備,三國演義中對劉關張三人結拜的場景完全是想象與劇情需要。

    第二、三英戰呂布;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書中介紹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上將呂布一連打敗眾將之後,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的故事。可歷史上呂布是被孫堅擊退,劉、關、張三人沒有參加討董聯盟,也就不會存在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第三、過五關斬六將;據《三國演義》的描述,關羽被曹操所擒,在立功報答之後,拜辭曹操,護送嫂子前往河北尋找劉備。從許昌出發後,沿途經過東嶺關、洛陽、汜水關、滎陽和滑州五處城關,斬殺了把關攔路的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六員大將,終於得過黃河。可事實上此五關相距甚遠,也無聯絡。而被斬的六將純屬虛構的劇情,史書上並無此6人的相關記載。

    第四、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這是《三國演義》中極為重要的一章。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從華容道敗逃,諸葛亮派關羽在這裡埋伏。曹操人困馬乏,損兵折將,不能再戰。關羽念在過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 ,放了曹操。這應該是最大的失實,為故意醜化曹操,同時樹立關羽的高大形象而虛構的。歷史上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同時他也沒攔截到曹操,被曹操跑了。

    第五、關羽單刀赴會;演義中描述關羽為了荊州之事隻身過江,與魯肅會面,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魯隸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題索還荊州。根據《三國志.魯肅傳》和韋曜《吳書》的記載,並不是關羽到魯肅那裡去赴會,而是魯肅到關羽那裡去赴會,"單刀赴會"的孤膽英雄不是關羽,而是魯肅,而三國演義中本末倒置了。

    第六、劉皇叔劉備;這個其實有點無稽之談....居然虛構劉備是獻帝的劉皇叔?演義中應該是為了表達劉備是捍衛漢室的正義軍,和曹操是「國賊」的假象。劉表、劉璋才是獻帝的真皇叔。

    第七、曹操獻刀殺董卓;在《三國演義》中,為了除掉禍國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計,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殺董卓,不料卻被發現,曹操隨機應變,以獻刀為名瞞了過去。隨後,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此等大事在正史並無記載, 據考證乃虛構情節。

    結束語:

    其實在《三國演義》裡,會讓大家誤以為真的典故肯定是不只這麼幾個,但正是羅貫中對三國曆史故事的改編才更加體現出了這些英雄人物的色彩,才讓原本普通的三國史成為英雄史,或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吧。

    最後引一曲明代文學家楊慎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5 # 別酒流年

    《三國演義》隱去了多少真相,我倒是沒有統計過,不過我知道陳到、白耳兵。

    正確的說法是白毦【er】兵。白毦兵所存資料較少,僅見於諸葛亮寫給李嚴的信中。

    《太平御覽》中記載了諸葛亮在建興四年(公元226年)寫給蜀國中都護李嚴的一封書信,信中提到“兄嫌白帝兵非精練。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當復部分江州兵以廣益之。”

    這裡諸葛亮提到了一支部隊——先帝帳下白毦。從“西方上兵”和“嫌其少也”可知,這支部隊是劉備身邊的精銳中的精銳,數量不多,應該是劉備禁衛軍中的禁衛軍。

    據傳說,夷陵大戰中,劉備戰敗,退守白帝城,當時斷後的就是白毦兵。數百白毦兵抵擋住了東吳數萬大軍的進攻,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之強悍可見一斑。

    毦,《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羽毛飾也”,用羽毛或者獸毛做的裝飾品。

    從此字可以看出,白毦兵平時會戴著一些動物皮毛飾品,兵源應該來自於蜀漢轄區內的少數民族,比如南方的孟獲所部、馬超的西涼羌兵。

    諸葛亮的《後出師表》中提到“賨【cong】叟青羌”,這些都是諸葛亮對於各少數民族的統稱,說明當時蜀軍當中少數民族軍很普遍。白毦兵就是這些少數民族軍人的優秀代表。

    諸葛亮的信中寫到了“到所督”,到即是陳到。

    陳到,在《三國志》中沒有單獨立傳,但有兩次提到此人。

    一次是《三國志·楊戲傳》引用楊戲的《季漢輔臣贊》:徵南厚重,徵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雲,懼以忠勇稱。建興初,官至永安都督、徵西將軍,封亭侯。

    徵南指的是趙雲,徵西說的就是陳到。圖——陳到雕像

    陳到是汝南(今河南駐馬店)人,從劉備做豫州刺史時就開始跟隨左右,可以說是劉備集團的原始股東。

    能和趙雲相提並論,一是說陳到的勇猛,二是二人官職類似,三是代表和劉備的關係密切,屬於貼身保鏢。

    後來陳到官至永安都督、徵西將軍,拜亭侯。關羽也是亭侯,可見陳到在蜀漢集團的地位。

    《三國志》另一處提到陳到的地方是《李嚴傳》:以諸葛亮欲出軍漢中,嚴當知後事,移屯江州,留護軍陳到駐永安,皆統屬嚴。

    建興四年(226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欲移軍漢中,於是讓駐守永安的李嚴移屯江州,留下護軍陳到鎮守永安。陳到被任命為永安都督,駐守於巴東郡,受李嚴統屬。

    和陳到同樣職位的人,魏延、宗預、張翼、黃忠,史書中幾人都有立傳,其中宗預還是接的陳到的班,為什麼陳到沒有史料流傳呢?因為李嚴。

    李嚴是被《三國演義》嚴重弱化的角色,白帝城託孤,李嚴的位置在諸葛亮之上,只不過後來諸葛亮憑藉手段除掉了李嚴。

    陳到隸屬李嚴,李嚴集團垮臺後,李嚴身邊的人都得到清洗,留下性命就不錯了,怎麼還會被諸葛亮大書特書?《三國志》中,李嚴集團的人幾乎都沒有單獨立傳,皆是在其他人傳中偶爾提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打電話,如何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