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根環球理想
-
2 # 剛剛映像
感謝受答
榮格的心理學是一面鏡子,他告訴我們意識和潛意識在鬥爭!善惡對頂,高尚和萎縮對等,猶如中國太極,總是相對相生。他讓我們分享了Sunny與陰暗,開朗和自閉。總之完整看世界。
-
3 # 喊你來看
榮格,著名的瑞士精神病專家,心理學家。創立的分析心理學,進一步拓展了心理學的範疇。榮格自傳,介紹了榮格的一生,從童年到大學,主要介紹的是他的學術思想是怎麼形成的,榮格的宗教特徵,弗羅伊德的性慾特徵,都是創始者的自省,他透過一些夢境和一些潛意識的描述,分析聯想得出一些判斷和結論,來嘗試解讀行為的方法。這部書給我的感覺,就是知識越多,想法就越多,有些東西無法理解,有些結論細細琢磨一下好像又很有些道理,無法斷定是否可以證實他的推斷的正確性。比如他說的集體潛意識,認為每個人的潛意識來自於祖先,人是意識和潛意識的共同體,人的意識來自社會現實活動中,而潛意識是脫離現實的,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他的思想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間徘徊,根據自己的認知來解釋自己觀點的正確性。總之,這本書我看得一頭霧水,天馬行空的想法,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
我始終覺得前一篇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書評。在此補一篇吧!不然我會一直愧疚的。
本書一共分為十二章。回憶了其本人從童年到老年時代經歷的種種故事以及對自己後期發展的影響和其在心理學領域的探索發展。
首先,榮格在個人成長旅途上似乎都是形單影隻,從童年到大學甚至到工作,他把自己始終放在少有人的位置,堅持為自己的真理而戰。
在學校裡,面對同學和老師對其作文水平的質疑並蓄意孤立時,他悲憤到幾乎失去控制,卻意外注意到了自己內心的突然寂靜,初次體驗到背景深處的某種東西正在接近他,他悲而轉喜,平和接受一切並開始探索內心的聲音。
畢業參加工作後,在醫院對精神病人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他又不得不再次面對同事對自己治療方法的質疑,他獨闢蹊徑的對每個個案進行不同方式的治療,而不是把病人當做量產的產品,隨意給一個病人診斷結果然後不了了之。在此之前,沒人在意病人口中聽起來毫無意義的詞句究竟代表什麼,更沒人發現這些聽起來互不聯絡的話語可以成為開啟心病的鑰匙。
從診所工作轉入學術研討後,他力排眾議的支援弗洛伊德的理論,事實上他在大量臨床治療中運用了弗洛伊德的理論,而許多治療結果也有力證明了弗洛伊德的觀點。然而在那時,支援弗洛伊德卻被認為是不理智甚至荒謬的,沒有人敢在會議上提出他的名字,然而榮格卻似乎早已習慣把自己放在孤立的位置上,他選擇了公開支援弗洛伊德的觀點,毫不動搖。1906年,他為《慕尼黑醫學週報》寫了一篇文章,就弗洛伊德的精神病理論做了評述。這一文章對於瞭解強迫觀念性精神病起了很大作用。因為這一文章,有兩個德國教授寫信警告榮格說,要是他依然站在弗洛伊德一邊並繼續為他辯護,便會使我的學術生涯處於危險之中。對此,榮格迴應道
“要是弗洛伊德所說的是真理,我就會站到他一邊,要是學術必須基於限制探索及取消真理這個前提,對於這種學術我將棄如敝屣。”
可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卻日益發現同這位在心理學領域終獲肯定和讚許的前輩在某些理論上有了越來越深的溝壑。弗洛伊德著重探討因壓抑而產生的個人潛意識,並將這種“力比多”的能流歸於性的壓抑,並認為其會以偽裝的形式進入意識層面。而榮格則認為“力比多”是更廣泛的心理能量,性慾只是其中一種,此外最神秘和最深刻的領域集中在集體潛意識中,正是這種原則性的區別導致了兩個人的分道揚鑣。
因為追尋真理,榮格在弗洛伊德最不被認可的時候公開支援他,也是因為真理,榮格又在弗洛伊德最鼎盛時離開,那時他被當做弗洛伊德的繼承人看待。對此,他不以為然。
“在我腦海裡,實際上我對當某個黨派的領袖毫無興趣,也不想使思想背上這個包袱。第一,這種事情不合我天性;第二,我不想犧牲我的思想的獨立性;第三,這樣的榮耀是很不為我所歡迎的,因為這隻會使我偏離開我的真正目的。我關心的是探索真理,而不是個人威望的問題。”
事實上,這種從骨子裡對真理的追尋,早在他童年時期就已初見端倪,榮格出生在牧師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虔誠的牧師。在榮格眼裡,他的父親為了保持對信仰的忠誠甚至以拒絕思考為代價。因為家庭的關係,榮格總是有機會聽到許多宗教方面的談話、神學方面的討論和佈道演說。上帝在他的心中始終是一個捉摸不透的角色,既然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為何又要創造那條蠱惑他們吃下禁果的蛇?上帝似乎並不總是善,他有時候更像是在蓄意創造惡。榮格對自己內心的想法起初很抗拒,他有太多的問題。他想找他的父親談論,結果他的牧師父親拒絕同他交流,他只能寄希望於在父親的書房裡找到答案。他對真理的執著似乎也在他和父親之間慢慢築起了一道牆。
這就是成長中的榮格不停遇到的相同問題。因為對真理的執著,在家庭,學校,醫院和學術領域,他把自己放在了孤立的位置。
“由於認識到了隱蔽著的各種過程,因而這很早便影響到了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基本上說來,這種關係無論在我童年時還是今天依然一樣。作為孩子,我覺得自己是孤獨的,我現在仍然覺得是這樣,原因是我知道很多事並且還暗示一些事,而這些事卻是其他人顯然一無所知或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想知道的。孤獨並非由於我周圍沒有人,孤獨是由於無法把我認為是重要的事與人進行交流,或是由於保留某些別人無法容忍的觀點。”
榮格對真理的執著確是讓我深受觸動。在愚昧中獨尋智慧的光點,力排眾議堅持己見,自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蒼涼姿態和桀驁不馴。
拋開他的個人成長史,我們再來談一談榮格的心理學理論。這也是我讀這本書的主要動機,作為早期對美國後人本心理學家肯威爾伯頗有影響的大前輩,我也想試圖瞭解為何後期肯又拋棄了榮格的觀點。
榮格在自傳裡大量提及了夢和潛意識。他將人的意識分為個人意識、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個人意識也稱自我,是人有意識的心智,是心靈中關於認知、感覺、思考及記憶的那部分。個人潛意識,其之於各別心靈而言是獨特的。但無法被察覺。由心靈中曾經被意識到,但又被壓抑或遺忘,或一開始就沒有形成有意識的印象構成。個體潛意識的內容大部分是情結。集體潛意識,是人類心靈普遍存在的結構。它的內容主要是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經驗的先在的決定因素,它促使個體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遺傳的方式去行動。原型本身無法被直接觀察到,不過它就像磁場一般,可以從它影響所及的腦中有形內容辨識出來,也就是從原型形象,或者說擬人化的、形象化的情結來辨識。原型是我們以特殊的方式去建構經驗的一種傾向,原型並非形象本身,榮格談到原型的概念時,把它比擬成飽和溶解液裡的結晶凝析過程:某個結晶體的排列結構總是依循一定的規則,而真正凝析出來的結晶形態是設法事先預知的,原型形象是原型對個人心靈逐漸累積的經驗起作用而形成的深層基礎形象,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累積,對一大群人具有意義的原型形象,深埋在集體意識的文化裡,只要是重複性的人類經驗,如出生、死亡,都有原型基礎。
榮格將大量精力放在透過夢來達到對潛意識的探索。他認為潛意識對我們的幫助在於向我們傳達事物,或者提供形象性的啟示,它具有向我們傳達我們憑藉邏輯無法知道的其他方式,比如常常成為現實的同步性現象、預感和夢。他甚至認為我們的潛意識的存在才是真正的,而我們的意識世界則是一種幻覺,一種為專門目的而設計的表面的現實。就像夢一樣,只要我們還在其中,它就是一種現實。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榮格嘗試透過分析自己的夢來和潛意識對話。他的夢可謂光怪陸離,神話的原型人物常常出現,以一種神秘的寓意告訴他來自潛意識層面的思考。他把這種對原型的體驗比作“超自然力”、“魔鬼”和“上帝”。
我覺得榮格對於潛意識尤其集體潛意識部分,與後人本心理學部分內容是有交叉之處的。但是其最大不同也在於此。肯在《超越死亡》裡曾探討過榮格的部分理論。首先他並不贊成神話蘊含了人類的原型,不具有神秘性或超越的重要性。
對於榮格曾提到的“神秘體驗輪就是一種原型經驗”觀點,肯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認為這個觀點有幾個嚴重的錯誤。第一,人類的心智,即使是現代人的心智,都可以自發地創造和神秘宗教類似的神秘象徵。這個現象絲毫沒有神秘色彩。根據榮格的觀點,原型基本上是缺乏內容的神話“形式”,然而神秘體驗輪卻是“無形”的“覺察”,他們沒有任何關聯,第二,榮格所用的“原型”這個詞,基本上是從柏拉圖、奧古斯丁這兩位重視神秘體驗者那裡擷取而來的觀念。然而用詞方式截然不同。這些神秘體驗者都主張世界從無形的大精神示現時,原型是無中生有的永珍中第一種微細的形式,是其他所有示現的模式的基礎,希臘又稱之為原始模型。在大部分的神秘體驗輪的象徵中,這些原型總脫離不了光體、明點、音聲啟示、五光十色的形狀、虹光、音聲和能量的振動。然而榮格所指的原型卻是人類集體經驗中某些基本的神話結構。這些都是屬於存在而非超越的,只是人類日常生活很普遍的經驗面。
肯認為,榮格最大的錯誤就是混淆了集體的和後人本的經驗。在榮格的理論之上,應對集體潛意識部分給出更細的劃分。劃分成集體個人意識和集體後人本意識。集體經驗不能同後人本經驗劃等號。榮格的理解使他誤解了人類靈性發展的整個過程。
“真正的原型”的力量,後人本的原型的力量直接來自超越時間的大精神,榮格所說的原型力量則來自於俗世歷史中最古老的形態。
所以說,榮格的理論雖觸及到後人本心裡學的領域,卻沒有進行充分的探討。後人本心理學提出了集體後人本意識,它是超越榮格所謂的集體潛意識的,它的範圍更寬廣、不再拘泥於個性化的形象,而是一種超時空的永恆精神。
這也是榮格的理論和後人本心理學的不同之處。
其實關於本書的探討仍有很多值得延展的地方,比如第九章旅行,榮格講述了他在非洲、印度等地的旅行見聞,對於本章的討論,我單獨寫了一篇隨筆,因為實在不算是一篇正統的書評,我就不再羅列於此了,內容詳見我的知乎專欄榮格自傳|旅行·非洲 - Rose的閱讀清單 - 知乎專欄,又比如第十一章論死後的生活,榮格對死亡進行了探討,在他看來,死亡是一件可怕而殘酷的事,同時也是一件歡愉的事。因為從永恆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婚禮。一種神秘的結合。靈魂獲得了它那遺失的另一半,將要達到完整。在這一章節裡,透過探討死亡,他也提及了宗教的內容,包括對輪迴的理解。這些觀點都十分有趣且獨特。在這裡我就不再一一做更細緻的討論了。
我是懷著對肯威爾伯後人本心理學觀點的好奇而選擇閱讀此書的。我覺得此次閱讀收穫頗豐,我對後人本心理學也有了更深的認識。誠摯推薦給對此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們作為入門書籍進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