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你是我一生的宿命——解讀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
由邁克·內威爾導演的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改編自馬爾克斯的同名小說。在我個人看來,一部由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是否成功,不在於它對原著的故事情節有多忠實,而在於它是否能用影像和聲音表現原著的核心意象。最好是在觀眾沒有看過原著的情況下,能從電影本身看到原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電影還是比較成功的。影片開頭的七八分鐘,已經將很清晰的點題,讓觀眾可以明白這是一個關於愛情和等待的故事。在之後的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這個愛情故事的前因後果和來龍去脈,才在舒緩而又優雅的情調中慢慢展開。
從總體上看,故事可以分為兩條線索。即男主人公弗洛倫蒂諾對自己青年時代一份真摯愛情近半個世紀的持守與女主人公偶有風波但相對漫長平穩的婚姻生活。而這兩條線索,最終匯聚到影片開頭,阿里薩對費爾米納的又一次告白:“費爾米娜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有51年9個月零4天了,,在這段時間了,我一直愛著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直到現在,我第一次向你表達我的誓言,我永遠愛你,忠貞不渝。”在漫長的等待之後,弗洛倫蒂諾再次贏得費爾米娜的愛情。而在其中的近半個世紀的時間中,他經過的是苦澀而漫長的內心煎熬。
弗洛倫蒂諾對費爾米娜的愛意,始於不經意間的驚鴻一瞥。從此之後,費爾米娜就成為了他心目中的女神。當弗洛倫蒂諾的媽媽問他寫信給誰家的姑娘時,他興奮的聲稱從此找到了我人生的意義。弗洛倫蒂諾對費爾米娜的愛慕,接近於一個虔誠信徒對神明的信仰。愛情的本質本來就類似信仰,而對於沉溺於愛情之中的人來說,愛情的作用類似於藥,既是良藥,也是毒藥。就如同坊間所流傳的那句耳熟能詳的話所說的一樣,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弗洛倫蒂諾不是文學名著中,唯一的愛情至上主義者。早在他之前,《羅密歐與朱麗葉》、《神曲》、《少年維特之煩惱》等作品中的主人公們,也都有與弗洛倫蒂諾同樣的對所愛之人女神般的愛慕。而這些人的共同特點,都具有詩人的浪漫情懷,對愛情懷著美好的期待與憧憬。在弗洛倫蒂諾的身上,無疑具有羅密歐、但丁和維特的影子,但又與他們有所不同。羅密歐和維特為愛而死,弗洛倫蒂諾在面對費爾米娜的父親持槍的威脅時,說出了一句頗有膽氣的話:“沒有比殉情更偉大的了。”對於那些愛情至上的人來說,這無異於一句信仰宣言。死亡只能嚇到那些怕死的人,費爾米娜的父親,精明的商人,面對這個不惜為愛殉情的青年,只有選擇以退為進。既然惹不起,那就只有躲了。他帶著自己的女兒,離開了弗洛倫蒂諾所在的小鎮。
費爾米娜曾經答應過弗洛倫蒂諾的求婚,那個場景很像羅密歐和朱麗葉之間的海誓山盟。面對父親的阻撓,弗洛倫蒂諾也曾做出過激烈的抗議。由此可見,她當時對弗洛倫蒂諾的愛,也是真摯而熱烈的。但這種燃燒的愛火,最怕的不是一盆突然澆過去的冷水。雖然她的人被帶離弗洛倫蒂諾所在的小鎮,但他們之間依然保持著通訊。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心卻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費爾米娜因何變心,答案很簡單,只是因為她長大了,變得成熟了。還沒有等到海枯石爛,海誓山盟就已經隨著青春的夢想和激情一同消散。愛情永遠屬於青春,如果羅密歐和朱麗葉,維特和綠蒂,真的能克服千難萬阻,共同攜手走入婚姻的殿堂,就像童話中的公主和王子一樣,那麼他們會永遠幸福的生活下去嗎?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
當時過境遷,費爾米娜再次看到昔日的愛人時,往日的激情卻在瞬間冷卻。與弗洛倫蒂諾想象的完全相反,她口中說出的竟然是:“我們之間,除了幻想,別無其他。幻想,矇蔽了我的眼睛。”費爾米娜並沒有移情別戀,這時她還不認識未來的丈夫烏爾比諾。她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來,只是因為她已經長大了,成熟了。她在心智上已經成為一個女人,而不是當初那個可以被窗下拉著小提琴的男生,感動得以身相許的懵懂女孩了。費爾米娜對弗洛倫蒂諾和她之間的愛情,曾經有過幻想。當她終於認識到這一點時,說明她的眼睛裡看到的更多是現實。她的所思所想,已經和她父親當初的想法接近。因此當一個成熟而穩重的男人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她很快就順從了父親的意願,與這個人結婚了。在醫生烏爾比諾和費爾米娜之間,沒有所謂轟轟烈烈、蕩氣迴腸的愛情。他們幾乎一帆風順地踏入了婚姻的殿堂,而對於弗洛倫蒂諾來說,這段婚姻無疑是埋葬他愛情的墳墓。但弗洛倫蒂諾畢竟不是少年維特,雖然他認為沒有比殉情更偉大的了,但他卻沒有選擇這條道路。
不得不說,經過這次痛苦的打擊,弗洛倫蒂諾也漸漸變得成熟了。他痛定思痛,似乎終於明白自己愛情悲劇產生的原因。在我的少年時代,曾經很流行的一首歌中唱到:“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我要給你我的追求,還有我的自由,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現在也總有一些年輕的男孩,在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女神的時候。希望對方和自己在一起,可是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給對方帶去什麼。有一個古老的問題,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更難以回答,那就是愛情需要理由嗎?愛一個人或許不需要一個明確的理由,但是進入婚姻卻需要考慮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是否門當戶對。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中說描寫的所有愛情悲劇,幾乎都產生於這個問題。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無論他們如何的努力,如何的抗爭,仍然無法做到活著結合在一起,只能死後同眠一穴。
弗洛倫蒂諾認識到了這一點之後,他決定改變自己。上天對他並不薄,但雖然是一個私生子,卻有一個很好的叔叔。弗洛倫蒂諾對他這個自稱是個“有錢的窮人”的叔叔說,他想要一份工作,言下之意是想成為一個有錢人。因為這樣他就可以在社會上成為一個人物,與他相愛的偉大女人相配。當他的叔叔聽到弗洛倫蒂諾要用漫長的時間等待費爾米娜的丈夫死去,然後再繼續他的愛情時,他覺得這個侄子簡直是神經錯亂了。並認為這種近乎偏執的想法來自遺傳。弗洛倫蒂諾的父親在臨終時說道,他死去的唯一遺憾,就是沒有“為愛而死”。為愛而死固然偉大,但為愛而忍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痛苦和煎熬,卻更加的不易。弗洛倫蒂諾不同於維特的地方在於,他並沒有放棄希望,願意為了追求心目中的愛情而不懈努力。愛一個人一時很容易,但愛一個人一輩子卻很難。就連費爾米娜也說:“世界上沒有比愛更困難的事。”愛情如同一劑毒藥,一種致人死命的疾病,如同電影中四處蔓延的的霍亂。弗洛倫蒂諾既沒有像羅密歐愛得那麼轟轟烈烈,也沒有像維特愛的那麼撕心裂肺。他的愛更加的卑微和隱忍,這是一種細水長流,洗盡鉛華的愛。弗洛倫蒂諾在與時間賽跑,在與死亡鬥爭。
故事的結局,正如他所願,他最終戰勝了所有的對手,成為這場將近半個世紀的愛情馬拉松長跑中的奪冠者。但是這部電影,講述的並非只是弗洛倫蒂諾和費爾米娜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費爾米娜的丈夫,也並非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烏爾比諾既成熟又穩重,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在內戰頻繁、瘟疫蔓延的年代裡,他具有救死扶傷的能力,身受周圍人們的愛戴,符合所有那個社會環境中白馬王子的標準。弗洛倫蒂諾的父親把費爾米娜培養成一個淑女,就是想讓她嫁給這樣的人。弗洛倫蒂諾和費爾米娜的結合,證實了弗洛倫蒂諾的確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父親,他深深知道什麼樣的男人,才更適合他的女兒。我們可以說弗洛倫蒂諾的父親精於算計,或者嫌貧愛富。但是如果設身處地的想一下,這是是個正常的父親的正確選擇,他為自己的女兒找到了一個富裕平安的歸宿。其實對於女人來說,過上既富裕又穩定的平靜生活,遠比活在充滿冒險和刺激的愛情中重要。費爾米娜所做的,也是一個正常女人的成熟選擇。
在這個故事中,沒有反派,沒有壞人,大家做的都是符合他們的身份的事情,沒有誰想故意去傷害誰。影片開始出現的場景,是烏爾比諾的死亡。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只來得及對弗洛倫蒂諾說一句話:“只有上帝知道,我是多麼愛你。”烏爾比諾是一個理性和務實的人,他不會像弗洛倫蒂諾一樣,寫七十幾頁的情書,也不會在心愛的女生樓下拉小提琴。他不是一個詩人,也成不了一個浪漫的情人。但他卻是一個好丈夫和父親。烏爾比諾沒有對弗洛倫蒂諾對:“你”知道我是多麼的愛你。因為他和費爾米娜之間,實在沒有多少共同的語言,烏爾比諾的母親和費爾米娜的關係也不好。甚至,烏爾比諾也曾有過出軌的行為。但是這都沒有妨礙他成為一個稱職的丈夫。當烏爾比諾和費爾米娜之間的婚姻出現危機時,他盡一切的努力去彌補自己的錯誤,盡其所能的安慰費爾米娜受傷的心靈。他們的婚姻之所以能維持這麼久,與烏爾比諾對費爾米娜關懷備至的愛是分不開的。愛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的人幾十年,尚且不容易做到,何況是愛一個不理解自己,彼此缺乏溝通的人?
愛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現實的。兩者如同魚和熊掌,不能同時兼得。所以浪漫愛情的結局,不是婚姻的殿堂,而是死亡的墳墓。可是在影片中,弗洛倫蒂諾為何沒有步羅密歐和維特的後塵?“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愛情的確是一種疾病,這種病症的一個明顯表現是相思。當一個陷入愛情之中不能自拔的人,如果不能與所愛的人在一起的話,那麼他就要受到因思念而來的煎熬和折磨。維特對此難以忍受,所以他選擇了死亡。羅密歐千方百計的想與朱麗葉在一起,但命運卻陰差陽錯的讓他為愛而死。弗洛倫蒂諾有為愛殉情的膽量,他更具有為愛等待的心志。忍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相思之苦,最終等到有一刻愛情的到來。能為愛而死確實偉大,但能為愛忍受漫長的痛苦和煎熬也同樣偉大。正是有此經歷的弗洛倫蒂諾,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人類的本質對時間的流逝有抵抗能力的。我們內在的生命是永恆的,也就是說我們的精神保持青春和活力,正如我們燦爛年華時。從這方面看愛情,愛情是一種優雅。不是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愛情就是全部。起於愛情,終於愛情。”
愛情屬於青春,弗洛倫蒂諾之所以最後能收穫他的愛情,在於他一直在內心中保持著精神和肉體上的精神和活力。其實這個故事的結局,具有理想的色彩。相對來說,羅密歐和維特的結局,才更加符合現實的邏輯。如果不是烏爾比諾意外死亡,或許不是費爾米娜一直活著,如果弗洛倫蒂諾沒有活得比前兩個人長的話。他對愛情的執著,他的漫長的等待,豈非毫無意義?《霍亂時期的愛情》相對於《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少年維特的煩惱》來說,只是提供了另一種愛情至上主義者在失戀後的可能性結局。比之前兩者,具有更多的理想主義色彩。影片的結局,終於結合在一起的弗洛倫蒂諾和費爾米娜,雖然收穫了最終的愛情。但是兩個人卻再也無法回到正常的社會之中去了,他們在這場沒有返程的愛情旅程中,駛向的是與愛情距離相近的死亡。但值得慶幸的是,在這段航程中,再也沒有人能打擾到他們了。
愛上你是我一生的宿命——解讀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
由邁克·內威爾導演的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改編自馬爾克斯的同名小說。在我個人看來,一部由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是否成功,不在於它對原著的故事情節有多忠實,而在於它是否能用影像和聲音表現原著的核心意象。最好是在觀眾沒有看過原著的情況下,能從電影本身看到原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電影還是比較成功的。影片開頭的七八分鐘,已經將很清晰的點題,讓觀眾可以明白這是一個關於愛情和等待的故事。在之後的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這個愛情故事的前因後果和來龍去脈,才在舒緩而又優雅的情調中慢慢展開。
從總體上看,故事可以分為兩條線索。即男主人公弗洛倫蒂諾對自己青年時代一份真摯愛情近半個世紀的持守與女主人公偶有風波但相對漫長平穩的婚姻生活。而這兩條線索,最終匯聚到影片開頭,阿里薩對費爾米納的又一次告白:“費爾米娜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有51年9個月零4天了,,在這段時間了,我一直愛著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直到現在,我第一次向你表達我的誓言,我永遠愛你,忠貞不渝。”在漫長的等待之後,弗洛倫蒂諾再次贏得費爾米娜的愛情。而在其中的近半個世紀的時間中,他經過的是苦澀而漫長的內心煎熬。
弗洛倫蒂諾對費爾米娜的愛意,始於不經意間的驚鴻一瞥。從此之後,費爾米娜就成為了他心目中的女神。當弗洛倫蒂諾的媽媽問他寫信給誰家的姑娘時,他興奮的聲稱從此找到了我人生的意義。弗洛倫蒂諾對費爾米娜的愛慕,接近於一個虔誠信徒對神明的信仰。愛情的本質本來就類似信仰,而對於沉溺於愛情之中的人來說,愛情的作用類似於藥,既是良藥,也是毒藥。就如同坊間所流傳的那句耳熟能詳的話所說的一樣,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弗洛倫蒂諾不是文學名著中,唯一的愛情至上主義者。早在他之前,《羅密歐與朱麗葉》、《神曲》、《少年維特之煩惱》等作品中的主人公們,也都有與弗洛倫蒂諾同樣的對所愛之人女神般的愛慕。而這些人的共同特點,都具有詩人的浪漫情懷,對愛情懷著美好的期待與憧憬。在弗洛倫蒂諾的身上,無疑具有羅密歐、但丁和維特的影子,但又與他們有所不同。羅密歐和維特為愛而死,弗洛倫蒂諾在面對費爾米娜的父親持槍的威脅時,說出了一句頗有膽氣的話:“沒有比殉情更偉大的了。”對於那些愛情至上的人來說,這無異於一句信仰宣言。死亡只能嚇到那些怕死的人,費爾米娜的父親,精明的商人,面對這個不惜為愛殉情的青年,只有選擇以退為進。既然惹不起,那就只有躲了。他帶著自己的女兒,離開了弗洛倫蒂諾所在的小鎮。
費爾米娜曾經答應過弗洛倫蒂諾的求婚,那個場景很像羅密歐和朱麗葉之間的海誓山盟。面對父親的阻撓,弗洛倫蒂諾也曾做出過激烈的抗議。由此可見,她當時對弗洛倫蒂諾的愛,也是真摯而熱烈的。但這種燃燒的愛火,最怕的不是一盆突然澆過去的冷水。雖然她的人被帶離弗洛倫蒂諾所在的小鎮,但他們之間依然保持著通訊。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心卻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費爾米娜因何變心,答案很簡單,只是因為她長大了,變得成熟了。還沒有等到海枯石爛,海誓山盟就已經隨著青春的夢想和激情一同消散。愛情永遠屬於青春,如果羅密歐和朱麗葉,維特和綠蒂,真的能克服千難萬阻,共同攜手走入婚姻的殿堂,就像童話中的公主和王子一樣,那麼他們會永遠幸福的生活下去嗎?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
當時過境遷,費爾米娜再次看到昔日的愛人時,往日的激情卻在瞬間冷卻。與弗洛倫蒂諾想象的完全相反,她口中說出的竟然是:“我們之間,除了幻想,別無其他。幻想,矇蔽了我的眼睛。”費爾米娜並沒有移情別戀,這時她還不認識未來的丈夫烏爾比諾。她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來,只是因為她已經長大了,成熟了。她在心智上已經成為一個女人,而不是當初那個可以被窗下拉著小提琴的男生,感動得以身相許的懵懂女孩了。費爾米娜對弗洛倫蒂諾和她之間的愛情,曾經有過幻想。當她終於認識到這一點時,說明她的眼睛裡看到的更多是現實。她的所思所想,已經和她父親當初的想法接近。因此當一個成熟而穩重的男人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她很快就順從了父親的意願,與這個人結婚了。在醫生烏爾比諾和費爾米娜之間,沒有所謂轟轟烈烈、蕩氣迴腸的愛情。他們幾乎一帆風順地踏入了婚姻的殿堂,而對於弗洛倫蒂諾來說,這段婚姻無疑是埋葬他愛情的墳墓。但弗洛倫蒂諾畢竟不是少年維特,雖然他認為沒有比殉情更偉大的了,但他卻沒有選擇這條道路。
不得不說,經過這次痛苦的打擊,弗洛倫蒂諾也漸漸變得成熟了。他痛定思痛,似乎終於明白自己愛情悲劇產生的原因。在我的少年時代,曾經很流行的一首歌中唱到:“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我要給你我的追求,還有我的自由,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現在也總有一些年輕的男孩,在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女神的時候。希望對方和自己在一起,可是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給對方帶去什麼。有一個古老的問題,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更難以回答,那就是愛情需要理由嗎?愛一個人或許不需要一個明確的理由,但是進入婚姻卻需要考慮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是否門當戶對。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中說描寫的所有愛情悲劇,幾乎都產生於這個問題。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無論他們如何的努力,如何的抗爭,仍然無法做到活著結合在一起,只能死後同眠一穴。
弗洛倫蒂諾認識到了這一點之後,他決定改變自己。上天對他並不薄,但雖然是一個私生子,卻有一個很好的叔叔。弗洛倫蒂諾對他這個自稱是個“有錢的窮人”的叔叔說,他想要一份工作,言下之意是想成為一個有錢人。因為這樣他就可以在社會上成為一個人物,與他相愛的偉大女人相配。當他的叔叔聽到弗洛倫蒂諾要用漫長的時間等待費爾米娜的丈夫死去,然後再繼續他的愛情時,他覺得這個侄子簡直是神經錯亂了。並認為這種近乎偏執的想法來自遺傳。弗洛倫蒂諾的父親在臨終時說道,他死去的唯一遺憾,就是沒有“為愛而死”。為愛而死固然偉大,但為愛而忍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痛苦和煎熬,卻更加的不易。弗洛倫蒂諾不同於維特的地方在於,他並沒有放棄希望,願意為了追求心目中的愛情而不懈努力。愛一個人一時很容易,但愛一個人一輩子卻很難。就連費爾米娜也說:“世界上沒有比愛更困難的事。”愛情如同一劑毒藥,一種致人死命的疾病,如同電影中四處蔓延的的霍亂。弗洛倫蒂諾既沒有像羅密歐愛得那麼轟轟烈烈,也沒有像維特愛的那麼撕心裂肺。他的愛更加的卑微和隱忍,這是一種細水長流,洗盡鉛華的愛。弗洛倫蒂諾在與時間賽跑,在與死亡鬥爭。
故事的結局,正如他所願,他最終戰勝了所有的對手,成為這場將近半個世紀的愛情馬拉松長跑中的奪冠者。但是這部電影,講述的並非只是弗洛倫蒂諾和費爾米娜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費爾米娜的丈夫,也並非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烏爾比諾既成熟又穩重,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在內戰頻繁、瘟疫蔓延的年代裡,他具有救死扶傷的能力,身受周圍人們的愛戴,符合所有那個社會環境中白馬王子的標準。弗洛倫蒂諾的父親把費爾米娜培養成一個淑女,就是想讓她嫁給這樣的人。弗洛倫蒂諾和費爾米娜的結合,證實了弗洛倫蒂諾的確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父親,他深深知道什麼樣的男人,才更適合他的女兒。我們可以說弗洛倫蒂諾的父親精於算計,或者嫌貧愛富。但是如果設身處地的想一下,這是是個正常的父親的正確選擇,他為自己的女兒找到了一個富裕平安的歸宿。其實對於女人來說,過上既富裕又穩定的平靜生活,遠比活在充滿冒險和刺激的愛情中重要。費爾米娜所做的,也是一個正常女人的成熟選擇。
在這個故事中,沒有反派,沒有壞人,大家做的都是符合他們的身份的事情,沒有誰想故意去傷害誰。影片開始出現的場景,是烏爾比諾的死亡。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只來得及對弗洛倫蒂諾說一句話:“只有上帝知道,我是多麼愛你。”烏爾比諾是一個理性和務實的人,他不會像弗洛倫蒂諾一樣,寫七十幾頁的情書,也不會在心愛的女生樓下拉小提琴。他不是一個詩人,也成不了一個浪漫的情人。但他卻是一個好丈夫和父親。烏爾比諾沒有對弗洛倫蒂諾對:“你”知道我是多麼的愛你。因為他和費爾米娜之間,實在沒有多少共同的語言,烏爾比諾的母親和費爾米娜的關係也不好。甚至,烏爾比諾也曾有過出軌的行為。但是這都沒有妨礙他成為一個稱職的丈夫。當烏爾比諾和費爾米娜之間的婚姻出現危機時,他盡一切的努力去彌補自己的錯誤,盡其所能的安慰費爾米娜受傷的心靈。他們的婚姻之所以能維持這麼久,與烏爾比諾對費爾米娜關懷備至的愛是分不開的。愛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的人幾十年,尚且不容易做到,何況是愛一個不理解自己,彼此缺乏溝通的人?
愛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現實的。兩者如同魚和熊掌,不能同時兼得。所以浪漫愛情的結局,不是婚姻的殿堂,而是死亡的墳墓。可是在影片中,弗洛倫蒂諾為何沒有步羅密歐和維特的後塵?“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愛情的確是一種疾病,這種病症的一個明顯表現是相思。當一個陷入愛情之中不能自拔的人,如果不能與所愛的人在一起的話,那麼他就要受到因思念而來的煎熬和折磨。維特對此難以忍受,所以他選擇了死亡。羅密歐千方百計的想與朱麗葉在一起,但命運卻陰差陽錯的讓他為愛而死。弗洛倫蒂諾有為愛殉情的膽量,他更具有為愛等待的心志。忍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相思之苦,最終等到有一刻愛情的到來。能為愛而死確實偉大,但能為愛忍受漫長的痛苦和煎熬也同樣偉大。正是有此經歷的弗洛倫蒂諾,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人類的本質對時間的流逝有抵抗能力的。我們內在的生命是永恆的,也就是說我們的精神保持青春和活力,正如我們燦爛年華時。從這方面看愛情,愛情是一種優雅。不是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愛情就是全部。起於愛情,終於愛情。”
愛情屬於青春,弗洛倫蒂諾之所以最後能收穫他的愛情,在於他一直在內心中保持著精神和肉體上的精神和活力。其實這個故事的結局,具有理想的色彩。相對來說,羅密歐和維特的結局,才更加符合現實的邏輯。如果不是烏爾比諾意外死亡,或許不是費爾米娜一直活著,如果弗洛倫蒂諾沒有活得比前兩個人長的話。他對愛情的執著,他的漫長的等待,豈非毫無意義?《霍亂時期的愛情》相對於《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少年維特的煩惱》來說,只是提供了另一種愛情至上主義者在失戀後的可能性結局。比之前兩者,具有更多的理想主義色彩。影片的結局,終於結合在一起的弗洛倫蒂諾和費爾米娜,雖然收穫了最終的愛情。但是兩個人卻再也無法回到正常的社會之中去了,他們在這場沒有返程的愛情旅程中,駛向的是與愛情距離相近的死亡。但值得慶幸的是,在這段航程中,再也沒有人能打擾到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