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管工人帥大叔馬里奧
-
2 # 南虢先生
許多人都分析過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很多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一主觀內在原因沒被注意,就是阿斗已經長大,應該要親政了,但一山不能藏二虎,只有北伐,還內政於阿斗,於是選拔賢臣輔助之。這與諸葛亮教劉琦避禍及郤正教姜維避禍是一脈的。
這樣可以一舉兩得,既鍛鍊阿斗的理政能力,又可以鍛鍊軍隊,試驗新式武器。為什麼要鍛鍊軍隊呢?因為襄樊及夷陵之戰蜀漢軍隊幾乎被打光了,急切需要重建,估計南征的軍隊大多數是新兵伢子。南征之後還要留下一部分鎮守,於是,有經驗的兵將留給諸葛亮的就不多了。有名的大將就只有吳懿、趙雲跟魏延。於是必須要提拔將帥之才,所以年輕的馬謖就進入了諸葛亮的法眼裡,可惜馬謖不成大器,寄予了過高的期望,後來又提拔了王平、姜維等。
諸葛亮為什麼不用魏延之計呢?有一個原因是精兵不多,總兵力也不多,大將不多,已經是二分兵力(趙雲的疑兵),不敢再三分兵力了,根本吃不下。北伐的原因之一是為了練兵,軍隊還未練好就跟曹魏進行遠端深入大決戰,況且都是步兵,沒有把握,還要防止後方不穩。趙雲的疑兵應該也是一般的兵將,所以不敵曹真。看看鄧艾入蜀之兵,都是久經戰陣之兵,遇著沒經戰陣的諸葛瞻帶領的羊兵就知道了結果。等到諸葛亮經過前幾次北伐鍛鍊得差不多,再不用就老了的時候,正要跟曹魏進行大決戰,可惜天不假年,自己卻病倒了。
都說諸葛亮事必躬親,不會培養人才,其實是誤會,正史裡的不少篇幅,都是寫諸葛亮挖掘人才,其中有不少是內政人才,所以不大出名而不被大眾所知而已。後期諸葛亮管的事已經不多,內政已經交還阿斗(當然,該管的還得管),後勤是李嚴和楊儀,就只剩下幾萬軍隊。
言歸正傳,諸葛亮的閃光點之一就是奉公廉潔儉樸,不留給後代多餘的財產,也不提拔家族成員,吃穿用度甚至後事都很儉樸,這在史上也不多見,這恰恰成了諸葛家族的救命稻草。阿斗對諸葛亮的不滿諸葛亮應該早已察覺到,所以諸葛亮只有埋頭於北伐軍隊裡那點事情,不問朝中之事才是自保之策,加上不治產業,蒼蠅不叮無縫蛋,只有自己無縫才能自保。所以即使李邈如何舉報、阿斗如何查也問心無愧,經得住考驗。甚至後來成都大亂時,都得以倖存。
附記: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子午谷版
蜀漢經過入蜀之戰、漢中之戰、襄樊夷陵之戰後,戶籍人口100萬左右,總人口應該有一百多萬。夷陵之戰後,劉備能帶回來的兵將應該不超過一萬五,然後經過非戰爭性減員,剩下1萬左右老兵。
諸葛亮南征時帶的兵應該在4、5萬左右,戰爭性減員5千左右,留下1萬鎮守,帶回成都的應該有3萬多。然後又經過非戰爭性減員,剩下3萬左右的有作戰經驗的精兵。
第一次北伐時應該留下1萬到5千精兵在成都配合御林軍,然後分5千精兵、總兵力1萬5給趙雲在箕谷作疑兵,如果不是這樣,根本抵擋不了曹真幾萬兵力的進攻。這就是豬哥用的奇兵,一正一奇也。
也就是說,諸葛亮手頭上的精兵只有2萬不到。北伐總兵力7、8萬,減去趙雲的1萬5,諸葛亮的總兵力剩下5、6萬,其中有作戰經驗的精兵2萬。如果魏延再要求分5千精兵,5千負糧,那簡直剜了豬哥的心頭肉一樣,況且5千負糧的也不好找,估計以後沒人願意千里迢迢運糧過來了(兩漢時漢中大地震,斷絕了水道),只好從普通兵中找身體強壯耐力好的。也就是說,如果再用上魏延之計,那就奇上加奇,三分兵力了。
然後諸葛亮帶著剩下的5萬不到的步兵接應魏延,一路攻城掠寨,總該留下幾千1萬來守衛吧?假設最後與魏延順利會師於長安(陳壽說是潼關,這根本不可能,因為還有武關可以進入關中的),然後分這最後剩下的4萬多步兵去平定其他城池關口,還要在一馬平川的八百里秦川上抵抗司馬懿、郭淮等行動迅速騎步兵的瘋狂圍剿,其中有大半還是新兵蛋子,而且諸葛連弩應該剛發明不久,在平原上的殺傷力到底幾何還是個未知數。難道真的要上演長安版的空城計?所以,要想曹魏投降除非曹睿比阿斗還要阿斗,曹真司馬懿蔣濟們比黃皓譙周還要黃皓譙周...
然後,曹真知道了豬哥的戰略意圖和用兵底細之後,直接攻擊趙雲,穿越漢中,過綿竹,直插成都,斷絕糧道,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如果曹真擊敗趙雲後,知道了豬哥的底細,直接回兵關中,並守住關中要道,包豬哥的餃子,那麼豬哥掛得更快。
最後成都方面應該會被李嚴控制住,李嚴有兩個選擇:迫阿斗禪位或投降曹魏,換取更大的政治籌碼。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會去救豬哥,肯定跟趙雲打起來,鹿死誰手,那就要看天意了。
而豬哥最好的結局也只不過是困守長安孤城,等待救援,或者在城樓上撫撫琴,嚇唬嚇唬下死螞蟻罷了,但不知能等到幾時呢?而死螞蟻暗中冷笑道,“嘿嘿,偶隨便說幾句你就信(演義中司馬懿雲,若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唉,可惜了大好江山啊!”
至於東吳,有兩種選擇:攻打曹魏或救蜀漢,救不了就趁火打劫。估計十萬格局不會那麼低,雙管齊下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但能否打得過合肥,就很難說了。
鍾會鄧艾二士爭功提前三十多年成功上演,換了版本和主角而已。最後豬哥被後人黑到體無完膚。
兵者,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拿身家性命來作賭注。
回覆列表
算不上清算,確實劉禪在諸葛丞相逝世後採取了一些政策
諸葛亮為蜀漢立下的卓越功勳,不論當時還是後世,都是有目共睹的。諸葛亮的光輝,可以說一直照耀著蜀漢大地,直到這個國家被滅亡。
然而並非所有蜀華人都對諸葛亮感恩戴德,比如後主。他雖然無能,畢竟也是個皇帝,對權力的獨佔性、排他性與別的皇帝是別無二致的。
諸葛亮的專權程度,在三國時代非常高,除了曹操、司馬昭這種篡逆之臣,魏吳二國的丞相幾乎無人望諸葛亮之項背。後主對這種情況也很無奈,他酸溜溜地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意思是,政務統統由諸葛亮處理,我這個皇帝只管管祭祀的事。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皇帝的職責分出去一半,後主的心理陰影其實挺大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後主對諸葛亮的真實態度到底如何呢?
毫無疑問是相當複雜的。
諸葛亮執政,後主起初不會有什麼怨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野上下大事小情,中外臣僚將佐的任用,全出於諸葛亮,後主全無措手之處。而且,諸葛亮將同是受先帝託孤的大臣李嚴廢黜,後主肯定是有想法的,只不過畏於諸葛亮的權威,且諸葛亮又十分忠誠,沒有震主之危,故而後主一直隱忍了下來。
但諸葛亮一死,後主的情緒和怨念便全部表露出來。
其一表現在禁止朝臣奔喪。公元234年,諸葛亮病卒於北伐軍中。訊息傳到成都,無論士庶皆大為震驚悲傷,許多人都說要去漢中弔祭諸葛亮。後主聽說諸葛亮遺命葬於漢中定軍山,大概感覺諸葛亮死後都不受自己控制,臉上很無光,對朝士們急於奔喪的行為很反感。再加上國中丞相新喪,魏延與楊儀又發生矛盾,內外局勢出現巨大擾動,朝野諸臣都丟掉手頭事務去漢中,也不利於穩定局面。後主便下詔成都的大小臣僚一律不得去漢中奔喪。唯獨益州名士、勸學從事譙周因為跑得快,搶在詔令下達前離開了成都。可嘆後主用這樣的小小心機對待亡故之人,真是令人齒冷。
其二表現在為諸葛亮立廟之爭。諸葛亮安葬後,蜀人無不追思,民間多有為諸葛亮立私廟進行祭祀的。立私廟為祀,是東漢以來的社會風俗,不僅是諸葛亮這樣的大賢大德,即使稍有功德於地方的一般人物,也經常有百姓為之立廟,歲時進行祭祀。
後主發現這一情況後,又無情地下詔禁斷。一般來說,民間搞一搞野祀,頂多是不合乎禮制,並不會影響到什麼,也不會因此醞釀出政治逆反事件,朝廷沒有理由干涉。詔令下達後,民間為諸葛亮立的廟都被搗毀。然而有形的廟能毀掉,民眾心裡的廟卻毀不掉。他們依然在歲時節令之際,在野外或道路上為諸葛亮設祭。
當然,我們並不能因此說蜀漢就諸葛亮一個賢人,民眾只認諸葛亮而不認後主。百姓這種行為,其實是社會文教落後條件下對強權的一種盲目崇拜,寄託了一種希圖賢明之士佑護生民的理想。
後主這道令人寒心的詔令,不僅對不起諸葛亮二十餘年的鞠躬盡瘁,也嚴重傷害了朝野士庶的心。故而有些官員出於良心向後主上奏,不如在成都為諸葛亮立一座官廟,聽由士庶致祭。
後主本就對諸葛亮自作主張葬於漢中耿耿於懷,這個建議無異於火上澆油,他斷然將之否決。
圍繞已故丞相的喪葬祭祀問題大動干戈,真真切切地反映出後主內心的糾結與怨懟,他或許沒有膽氣像西漢宣帝那樣,對武帝的顧命大臣霍光搞事後清算,畢竟諸葛亮在主相之職分上還是比較講究的,既沒有像霍光一樣隨心所欲地廢立皇帝,也沒有像霍氏一門公侯盡逞私慾。對諸葛亮清算,於公於私,都有累於統治權威。
然而如果祭祀問題一直這麼僵持下去,也會影響到後主的名聲。步兵校尉習隆、中書郎向充揣準後主的心理,上書建議在漢中沔陽為諸葛亮立廟,一來可以禁絕民間野祀,以正肅朝廷的禮制,二來可以照顧天理民心,不至於落下冷落功臣的口實。後主這才同意。
其三表現在罷廢丞相之職。諸葛亮在劉備時便拜官丞相,不過彼時權柄在主,諸葛亮不過是佐臣的身份。但劉備死後,諸葛亮以受詔輔政的身份得以開府治事,權力一夜之間急劇擴張。
開府的意思是諸葛亮可以單獨建立一套行政班子,並以此為基礎掌握全部權力,皇帝則淪為不問庶務的虛君。這在古代封建制度發展史上是一種倒退。丞相的職權,自漢武帝時代已經逐步退縮,皇帝透過組建秘書班子伸張皇權,國家權力構成模式從主相二元分野向皇帝一元化統治轉變,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是有利於國家統一發展的。西漢中期以至東漢一朝,都沒有出現強勢如諸葛亮這樣的超級丞相。
後主對這種情況非常無奈,等到諸葛亮死了之後,他再也不敢將大權假手於人。他罷丞相之職,諸葛亮推薦的繼任者蔣琬僅被任命為尚書令,雖說實際相當於丞相,權力卻已無法與諸葛亮同日而語。
尚書令也有下屬機構尚書省,但尚書省是皇帝的內朝機構,不像丞相府是丞相的直接下屬,權力範圍不同。
諸葛亮之後,蔣琬、費褘、姜維等人相繼秉政,但多數時間都是三人或兩人分掌大權,一人專政的局面再也沒有出現。特別是姜維執政時期,後主縱容宦官黃皓弄權,姜維向後主上書一言不慎,竟然十分畏懼,可見彼時後主的權威已經相當強了。
後主雖然終於擺脫了諸葛亮的影響,擺脫了那份無法言說的怨念,可是沒有了諸葛亮的庇護,他終究沒有擺脫亡國的命運。
君子之悲,如黍離之傷、蹇叔之哭,皆為國也。
庸人之悲,但計於身,而損乎公。正後主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