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咖啡

    在日常話題中,這幾個概念的確存在嚴重混淆。其中最關鍵的是雅利安人、德意志兩個概念,隱藏著德國曆史鮮為人知的冷知識。可以敘述如下:

    一,對雅利安人的嚴重誤解

    雅利安人容易與「原始印歐人」相混淆。考古學上,原始印歐人發源自南俄草原,他們的文化遺址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稱為【顏那亞文化】。顏那亞文化向東傳播,在中亞稱為【阿凡納沃羨文化】(公元前3000-公元前2200),再向東還有分支。原始印歐人也同樣向西傳播,但規模似乎不大,可能與歐洲早期的凱爾特人之類的有關聯。

    雅利安人是公元前1600年才出現在南俄草原的。他們的故鄉也是南俄草原,這就容易造成混淆。他們的遷徙路線也同樣存在爭議,很可能是先往中亞,再進入南亞印度。往後比較長時間,才進入伊朗。這是語言學證據支援的觀點。

    雅利安人與原始印歐人的區別,主要是雅利安人已經掌握了遊民文明(遊牧文明需要畜牧技術和馬車技術,是比較高階先進的),馴馬和馬車均已成熟。由於掌握遊牧優勢,雅利安人在歐洲出現了大面積擴張。這就是雅利安人神話在歐洲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二,日耳曼尼亞

    日耳曼是羅馬人對公元前後生活在歐洲中部的諸多族群的總稱,約有20餘部蠻族。最早見於凱撒的《高盧戰記》,而後由羅馬史家塔西佗《日耳曼尼亞志》詳細記錄。由於塔西佗有意借用蠻族文化反諷羅馬的腐朽,所以對「日耳曼人」有了很多溢美之詞。這應該就是日耳曼自豪感的最初源頭。

    實際上,所謂「日耳曼人」包含了諸多不同族群,主要是一個地理族群概念,就像我們古代說的「東夷、西戎」一樣,其中有複雜的成分,只是一個統稱而已。

    三,德意志地區

    中世紀,日耳曼20餘部蠻族中最強大的法蘭克人統一諸部,建立法蘭克王朝。但王朝很快崩潰,其東部地區(今德國範圍)後分裂為「東法蘭克王國」,這個王國在公元前900年左右絕嗣,權力輾轉落入薩克森部之手。

    薩克森王系強大時,就建立了一種奇特的王朝模式,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奧托一世)。這是一種利用宗教統治的諸侯霸政,猶如春秋五霸。這種模式一直非常鬆散,幾乎沒有統治可言,七個選帝侯各自為政,僅僅維持著名義上的體系。但它確實也維持下來了。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可能與羅馬帝國的餘威有關。

    經過這輪變遷,法蘭克部的影響自然就會被排除,「條頓」和「德意志」成了新的認同(他們的自稱)。近代以後的德華人就吹噓這個模式是【德意志第一帝國】。實際上,德意志認同只是潛在的,官方名稱始終是「羅馬」。因為德意志的範圍比較窄,並不能涵蓋20餘部日耳曼人。確切的說,德意志只是一個地理族群概念,僅僅包含薩克森、巴伐利亞、勃蘭登堡、美因茨等等幾個核心部族圈子。

    三,普魯士公國

    由於神聖羅馬帝國太過鬆散,長期以來不能崛起權力中心,七大選帝侯和各種封建主之間處於均勢之中。直到十字軍東征時代,才出現了「條頓騎士團」。

    這個武士團體由日耳曼諸部的尚武之士組成,在後來幾百年的血與火的戰爭中,成長為日耳曼地區最強大的勢力。他們向北奪得了普魯士地區,最終在16世紀由騎士團長阿爾布雷希特成立【普魯士公國】。又因為他本人是勃蘭登堡藩侯的兒子,於是順利組成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直到此時,德意志地區才出現一個壓倒性的勢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與宗教改革有關。路德宗對這個邦國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粘合劑作用。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自此與普魯士公國和德意志地區的民族主義融為一體。以後成為德國右翼民族主義的主要支柱。

    四,德意志帝國

    普魯士強大之後,在德意志地區成為壓倒性勢力,它的「普魯士軍官團」實際上就是條頓騎士團的繼承者,這些人是四五百年的軍事家族,有強悍的軍事能力。

    隨心普魯士興起,資本主義將德意志地區各邦緊密聯絡起來。俾斯麥依託這種騎士團勢力和資本主義的合力,經過巧妙運作,建成了德意志民族國家(但奧地利沒能併入版圖)。嚴格說,這才是德意志地區的第一個民族國家。

    德國的歷史太過複雜,摻雜了太多民族主義的想象。實際上,普魯士崛起才帶動了民族主義運動,所謂的「自古以來的德國」是不存在的。這個特點,造成了德華人擁有極其濃厚的種族情結。他們經常會玩過界,超出德意志地區,把日耳曼人納入民族認同,甚至把上古的雅利安人也納入民族認同。

    這個傾向十分危險,隨著未來右翼再次崛起,歐洲的歷史恐怕又要進入古代的輪迴。

  • 2 # 日本事情

    德國=一個國家

    德意志=一個國家的名字

    普魯士=一個國家的地區

    日耳曼=一個國家的民族

    雅利安=一個國家中的另一個民族

  • 3 # 聶作平

    這是五個相互交叉,又有所不同的概念。

    德國是當代歐洲一個國家的名字,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簡稱,它由之前的西德和東德統一而成。

    德意志則是德國的一個別稱或另一個簡稱。就像有時中國也稱為中華或華夏一樣。同時,德意志還是一個地理概念,大體包括今天的德國、奧地利、波蘭、捷克、義大利一部分等地區。因為歷史上的德意志是從法蘭克帝國分裂出去的,當時德意志的勢力範圍曾涉及到這些地方。

    歷史上,德意志從法蘭克帝國分裂出去後,建立了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由若干個邦國組成。其中,最強大的邦國就是普魯士,它據有德意志北部地區,先後建起普魯士公國,普魯士王國和普魯士自由邦。後來,普魯士在19世紀打敗奧地利、法國(《最後一課》的背景就是那場戰爭),然後建立起德意志帝國。

    所以,普魯士的歷史算是德國曆史的一部分,它的疆域也在德意志境內。

    日耳曼是一個族群概念。歷史上,日耳曼人與凱爾特人和斯拉夫人同為歐洲的三個古老族群。如今,歐洲的德意志人,奧地利人,英格蘭人,荷蘭人,北歐諸華人等 都屬於日耳曼人。

    雅利安也是一個族群概念。雅利安人最早生活在烏拉爾山脈,後來遷到中亞,再後來一支進入印度,一支進入兩河流域。種姓制度和吠陀文化就是雅利安人創造的。

    納粹為了推行種族主義,宣稱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精英和代表。但這是歪曲歷史的。它們二者之間並沒有太大關係。斯拉夫人才和雅利安人關係最密切。另外,唐朝著名叛將安祿山,他是粟特人,而粟特人,就是出自雅利安人。

  • 4 # mffdvb

    日耳曼又不等於德華人,日耳曼是早期北歐人的統稱歷史上從來不等於德國(德語只是日耳曼語的一個分支而已)。自古就是到處遷徙,到處都有日耳曼,北歐,中歐,西歐,南歐……到處都有,斯堪迪納維亞才是最正宗的日耳曼發源地。也有很多早期巔峰優質日耳曼部落從來都不講德語不沾邊德意志。比如哥特人和法蘭克人諾曼人(維京人)盎格魯人朱特人汪達爾人倫巴第人勃艮第人弗里斯蘭人巴塔維人考肯人……等等。早期薩克森人(祖籍是北歐斯堪迪納維亞)很多沒講德語或者講德語時間極短就跑到其他地方去了那種根本就不叫德意志。要真正長期以德語為母語的才算德意志。但德語又有很多分類,到底哪種德語才算是真正的德意志呢?沒有標準,所以很多外華人自己根本不關心德意志這個概念,這就是一個無聊的沒有實際價值的軍國主義概念被德吹到處宣傳而已。瑞士德語也是一種德語分類,但你聽說過它宣傳德意志嗎?就這個道理。只能說1871年成立的現代德國霸佔了德意志這個稱呼,所以才有很多人認為德國就是德語和德意志的起源,實際上德國連德語的20代孫都算不上,奧地利(日耳曼跟斯拉夫大雜燴),瑞士(阿勒曼尼人法蘭西人義大利人大雜燴)都認為自己才是德意志正統,德國比自己成立晚的多渣渣一個。還有美英統治階層自古不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而是諾曼底征服後的維京人,諾曼底公爵的後裔。百度德吹吧歡迎大家看各種真相

  • 5 # 小戰神講堂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簡單理清一下歐洲北部民族發展史,需要指出的是,這幾個概念之間都有聯絡,可傳承關係值得商榷。比如雖然二戰期間以及之後德國社會經常認為自身是雅利安人後裔,但根據歷史資料判斷,二者可能會有零星血緣聯絡但理論上不太可能是繼承關係。因此每個概念要單獨進行解釋。

    首先,雅利安人。透過一些歐洲古代史資料和現代考古資料大致可推斷古雅利安人大致活動於今天的俄羅斯南部大草原,曾是西亞和中亞一股強大力量。由於是典型遊牧民族,所以雅利安人後來有所分化,一部分南下進入古印度並建立政權,今天印度的考古研究與流傳的很多古文獻已經證實這一點。另有一分部進入西亞腹地,逐漸與當地民族融合。從有據可查的雅利安人活動軌跡分析,他們可能到達過東歐平原,甚至進入過中歐部分地區,但作為一個遊牧民族,雅利安人總量非常有限,理論上不可能大規模進入中東歐,更毋庸提形成體系性傳承,而且近現代歐洲考古也沒有發現相關證據,所以雅利安人應該和日耳曼人沒有太緊密血緣聯絡。

    其次,日耳曼人。歷史上有記載的日耳曼人活動是在古羅馬時期,不過當時並不是將其作為一個完整的民族,而是將活動於萊茵河上游地區的很多民族統稱為日耳曼人。日耳曼人的起源已經難以考證,國際通行說法是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羅馬人在征服萊茵河地區時發現河兩岸的民族有著明顯不同,為有效區分,大致將萊茵河西安的民族統稱為凱爾特人,萊茵河東岸統稱為日耳曼人。隨著羅馬逐漸征服這一地區,日耳曼人的叫法也日趨被接受。羅馬帝國後期,日耳曼人分裂成很多小分支,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哥特人和法蘭克人。正是由於各個分支的遷徙,今天歐洲大多數民族都與日耳曼人有著緊密聯絡,包括德華人。

    再次,普魯士。通常而言,普魯士是指曾經德意志聯邦中的普魯士王國,其脫胎於勃蘭登堡公國,1701年腓特烈三世成為普魯士國王,之後便開始擴張戰爭。1871年威廉一世正式登基成為德意志皇帝,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國,普魯士正式併入的意志。嚴格來講,普魯士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歷史就此結束。

    第四,德意志與德國。不太嚴謹的講,德意志與德國基本可算成一件事,因為現在德國的全稱就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其疆界範圍大致形成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雖然歷史上曾有“大德意志”(除今天德國疆域外還包括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的洛林與阿爾薩斯、義大利的佛羅倫薩與威尼西亞、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及東南歐部分地區)和“小德意志”(除今天德國疆域外包括丹麥南部、波蘭西部、捷克北部、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及法國東南部地區),但基本上是以今天德國疆域為基礎向外延伸。

  • 6 # 陳厷

    說簡單點,德意志相當於中原漢人,普魯士相當於滿洲清軍。

    普魯士源於十二世紀德國北部商人成立互保安全的"漢薩同盟"Hanseat漢薩阿特,漢-是匈奴人的紅色,薩-是日耳曼人的白色。阿提拉的匈奴人自稱Hans漢斯,+s是複數詞即漢人群的意思。

    在普魯士與法國的戰爭勝利之後,普魯士鐵血宰相卑斯麥把德意志各公國的國王們請到凡爾賽宮,成立德意志聯邦帝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就此現代意義上的"德國"誕生,史稱第二帝國。而元首的納粹德國則是第三帝國。

    史上把說德語的民族統稱為德意志人,這就是"德意志"一詞的由來。雅利安人是指發源於伏爾加河的金髮碧眼的白人,他們崇拜太陽向著東方太陽昇起的地方前進,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西部成為古羌人。古羌人很可能像南北匈奴人一樣發生了嚴重的內部分裂,一部分古羌人回到歐洲成為日耳曼人。元首就認定他的祖先來自中原西部,他還派出史上唯一的考察團,先後兩次來到中國西部尋根祭祖。具體說明,請看本人文章《英語源於德語,德語源於華夏》。

  • 7 # 追趕光速

    雅利安人容易與“原始印歐人”相混淆。考古學上,原始印歐人發源自南俄草原,他們的文化遺址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稱為“顏那亞文化”。顏那亞文化向東傳播,在中亞稱為“阿凡納沃羨文化”(公元前3000-公元前2200),再向東還有分支。原始印歐人也同樣向西傳播,但規模似乎不大,可能與歐洲早期的凱爾特人之類的有關聯。

    雅利安人是公元前1600年才出現在南俄草原的。他們的故鄉也是南俄草原,這就容易造成混淆。他們的遷徙路線也同樣存在爭議,很可能是先往中亞,再進入南亞印度。往後比較長時間,才進入伊朗。這是語言學證據支援的觀點。

    雅利安人與原始印歐人的區別,主要是雅利安人已經掌握了遊民文明(遊牧文明需要畜牧技術和馬車技術,是比較高階先進的),馴馬和馬車均已成熟。由於掌握遊牧優勢,雅利安人在歐洲出現了大面積擴張。這就是雅利安人神話在歐洲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日耳曼是羅馬人對公元前後生活在歐洲中部的諸多族群的總稱,約有20餘部蠻族。最早見於凱撒的《高盧戰記》,而後由羅馬史家塔西佗《日耳曼尼亞志》詳細記錄。由於塔西佗有意借用蠻族文化反諷羅馬的腐朽,所以對“日耳曼人”有了很多溢美之詞。這應該就是日耳曼自豪感的最初源頭。實際上,所謂“日耳曼人”包含了諸多不同族群,主要是一個地理族群概念,就像我們古代說的“東夷”、“西戎”一樣,其中有複雜的成分,只是一個統稱而已。

    中世紀,日耳曼20餘部蠻族中最強大的法蘭克人統一諸部,建立法蘭克王朝。但王朝很快崩潰,其東部地區(今德國範圍)後分裂為“東法蘭克王國”,這個王國在公元前900年左右絕嗣,權力輾轉落入薩克森部之手。

    薩克森王系強大時,就建立了一種奇特的王朝模式,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奧托一世)。這是一種利用宗教統治的諸侯霸政,猶如春秋五霸。這種模式一直非常鬆散,幾乎沒有統治可言,七個選帝侯各自為政,僅僅維持著名義上的體系。但它確實也維持下來了。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可能與羅馬帝國的餘威有關。

    經過這輪變遷,法蘭克部的影響自然就會被排除,「條頓」和“德意志”成了新的認同(他們的自稱)。近代以後的德華人就吹噓這個模式是【德意志第一帝國】。實際上,德意志認同只是潛在的,官方名稱始終是“羅馬”。因為德意志的範圍比較窄,並不能涵蓋20餘萬日耳曼人。確切地說,德意志只是一個地理族群概念,僅僅包含薩克森、巴伐利亞、勃蘭登堡、美因茨等等幾個核心部族圈子,類似我們的“諸夏”。

    由於神聖羅馬帝國太過鬆散,長期以來不能崛起權力中心,七大選帝侯和各種封建主之間處於均勢之中。直到十字軍東征時代,才出現了“條頓騎士團”。

    這個武士團體由日耳曼諸部的尚武之士組成,在後來幾百年的血與火的戰爭中,成長為日耳曼地區最強大的勢力。他們向北奪得了普魯士地區,最終在16世紀由騎士團長阿爾布雷希特成立“普魯士公國”。又因為他本人是勃蘭登堡藩侯的兒子,於是順利組成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直到此時,德意志地區才出現一個壓倒性的勢力,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與宗教改革有關。路德宗對這個邦國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粘合劑作用。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自此與普魯士公國和德意志地區的民族主義融為一體。以後成為德國右翼民族主義的主要支柱。

    普魯士強大之後,在德意志地區成為壓倒性勢力,它的“普魯士軍官團”實際上就是條頓騎士團的繼承者,這些人是四五百年的軍事家族,有強悍的軍事能力。隨著普魯士興起,資本主義將德意志地區各邦緊密聯絡起來。俾斯麥依託這種騎士團勢力和資本主義的合力,經過巧妙運作,建成了德意志民族國家(但奧地利沒能併入版圖)。嚴格說,這才是德意志地區的第一個民族國家。

    德國的歷史太過複雜,摻雜了太多民族主義的想象。實際上,普魯士崛起才帶動了民族主義運動,所謂的“自古以來的德國”是不存在的。這個特點,造成了德華人擁有極其濃厚的種族情結。他們經常會玩過界,超出德意志地區,把日耳曼人納入民族認同,甚至把上古的雅利安人也納入民族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吡蟲啉和戊唑醇溶和在-起打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