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新活法快遞小哥

      恨。 PS:魯迅先生和其二弟的失和一直是文壇的一個迷,後來反覆的淘,終於在網上找到了一篇,但其文章不全,於是我就結合第11期的名人傳記,糾正了一番,將原文放好。供各位好有欣賞品讀,品讀魯迅曾經的秘密。  在魯迅的個人生活中,有兩件事對他的打擊是沉重的。一個是他的婚姻生活,另一個就是與弟弟周作人的失和。魯迅生前一直不願意向別人談及此事,他默默地承受著,長久地犧牲自我,這使魯迅陷入了人生最大的哀痛中。對一個具有鮮明現代意識的人來說,這種家庭的不幸本身,使魯迅有了更深的悲劇色彩。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記憶,周氏兄弟後來對此都閉口不談。魯迅與周作人的分手,是1923年7月19日。那日,周作人給魯迅遞來一封斷交信。信中說:  魯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作人那一日,魯迅日記中寫道:  “上午啟孟自持信來,後邀欲問之,不至。”  此前五天的日記有過這樣一段文字:  “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飯,自具一餚,此可記也。”  可見問題已很嚴重了。事情發展得這樣突然,是旁觀者始料不及的。他們的好友張鳳舉和川島對此事略知大概,但均語焉不詳。許多年後,許壽裳著《亡友魯迅印象記》,談及兄弟兩人的衝突,點明其中原委。文章寫道:  魯迅愛住北平,但是他的西三條衚衕住屋,是出於不得已而經營的。他原來在1919年把紹興東昌坊口的老屋和同住的本家共同售去以後,就在北平購得公用庫八道灣大宅一所,特地回南去迎接母太夫人及家眷來住,這宅子不但房間多,而且空地極大。魯迅對我說過:“我取其空地很寬大,宜於兒童的遊玩。”我答:“誠然,簡直可以開運動會。”魯迅那時並無子息,而其兩弟作人和建人都有子女,他鐘愛侄兒們,視同自己的所出,處處實行他的兒童本位的教育。  ……  魯迅對於兩弟非常友愛,因為居長,所有家務統由他自己一人主持,不忍去麻煩兩弟。他對於作人的事,比自己的還要重要,不惜犧牲自己的名利統統來讓給他。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底里症的。她對於魯迅,外貌恭順,內懷忮忌。作人則心地糊塗,輕聽婦人之言,不加體察。我雖竭力解釋開導,竟無效果。致魯迅不得已移居外客廳而他總不覺悟;魯迅遣工役傳言來談,他又不出來;於是魯迅又搬出而至磚塔衚衕了。從此兩人不和,成為參商,一變從前“兄弟怡怡”的情態。這是作人一生的大損失,倘使無此錯誤,始終得到慈兄的指導,何至於後來陷入迷途,洗也洗不清呢?  魯迅搬出以後,就借錢購得西三條的房子,是一所小小的三開間的四合式。北屋的東間是母太夫人的房,西間是朱夫人的房。  南屋是他的藏書室。說起他的藏書室,我還記得作人和信子抗拒的一幕。這所小屋既成以後,他就獨自個回到八道灣大宅取書籍去了。據說作人和信子大起恐慌,信子急忙打電話,喚救兵,欲假借外力以抗拒;作人則用一本書遠遠地擲入,魯迅置之不理,專心檢書。一忽兒外賓來了,正欲開口說話,魯迅從容辭卻,說這是家裡的事,無煩外賓費心。到者也無話可說,只好退了。這是在取回書籍的翌日,魯迅說給我聽的。我問他:“你的書全部都已取出了嗎?”他答道:“未必。”我問他我所贈的《越縵堂日記》拿出了嗎?他答道:“不,被沒收了。”  決裂直接導因是周作人的妻子  魯迅畢竟是偉大的,他受了種種誣衊委屈,搬出了八道灣,又生了一場病,而對於作人和信子的事,日記上卻一字不提。這是筆者在他死後數個月,為的要趕撰年譜,翻閱他的日記才知道的。  周作人對許壽裳的解釋,頗為不滿。談及與魯迅的決裂,他說:“這回講到1923年與魯迅失和的事件,因為要說明我不辯解的態度,便想到那篇東西可能表明我的理論,所以拿來利用一下,但那些陪襯的廢話本來是多餘的;我所要的其實只是最末後的一節罷了。關於那個事件,我一向沒有公開說過,過去如此,將來也是如此,在我日記上7月17日項下,用剪刀剪去了原來所寫的字,大概十個左右,8月2日記移住磚塔衚衕,次年6月11日的衝突,也只簡單地記著衝突,並說徐、張二君來,一總都不過十個字。這裡我要說明,徐是徐耀辰,張是張鳳舉,都是那時北大教授,並不是什麼‘外賓’,如許季弗所說的,許君是與徐、張二君明白這件事的內容的人,雖然人是比較‘老實’,但也何至於造作謠言,和正人君子一轍呢?”  不辯解,是高明人的做法,這裡有人間最深切的無可奈何之感。周氏兄弟對此的感悟,是異常悲涼的,這對雙方都是巨大的打擊。先前的一切友愛、溫暖、親情,在瞬間變成了粉末。遙想當年,兩人手足之愛,同遊東瀛,共譯洋文,後輾轉京城,於“五四”風潮中並肩吶喊。而今卻各自東西,目不相視,形同路人,確是人間的大悲苦。  魯迅與周作人分手後,兩人均給已去了上海的三弟周建人去信,但周建人的態度很明朗,站在了魯迅一邊。周建人理解魯迅,恐怕也是對羽太信子有看法,或與大哥意見一致,這是肯定的。細說起來,周氏兄弟的分手,就經濟上的角度看,也是必然的。本來,大家族親人間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加之羽太信子那時不太節儉,花銷頗高,搞得經濟上頗為緊張。周建人後來回憶說:  魯迅在教育部的薪金每月三百元,還有稿費、講課費等收入,周作人也差不多。這比當年一般職員的收入,已高出十多倍,然而月月虧空,嚷著錢不夠用。在紹興,是由我母親當家,到北京後,就由周作人之妻當家。日本婦女素有溫順節儉的美稱,卻不料周作人碰到的卻真是個例外。她並非出身富家,可是氣派極闊,揮金如土。家中有管家齊坤,還有王鶴拓及燒飯司務、東洋車伕、打雜採購的男僕數人,還有李媽、小李媽等收拾房間、洗衣、看孩子等女僕二三人。更奇怪的是,她經常心血來潮,有時飯菜燒好,忽然想起要吃餃子,就把一桌飯菜退回廚房,廚房裡趕緊另包餃子……這種種花樣,層出不窮。魯迅不僅把自己每月的全部收入交出,還把多年的積蓄賠了進去,有時還到處借貸,自己甚至弄得夜裡寫文章時沒有錢買香菸和點心。  雖然周作人的生活是比較講究一些,但還不至於這樣。但周作人任他的妻子揮霍,不敢講半句不是。早在辛亥革命前後,他攜帶家眷回國居住紹興時,他們夫婦間有過一次爭吵,結果女方歇斯底里症大發作,周作人發愣,而他的郎舅、小姨都指著他破口大罵,從此,他不敢再有絲毫的“得罪”,相反,他卻受到百般的欺凌虐待,甚至被拉著要他到日本使館去講話。平日裡,一講起日本,她總是趾高氣揚,盛氣凌人;講到支那,都是卑賤低劣。而周作人只求得有一席之地,可供他安穩地讀書寫字,對一切都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逆來順受。  我先前偶一想到愛,總立刻自己慚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愛某一個人,但看清了他們的言行思想的內幕,便使我自信我決不是必須自己貶抑到那麼樣的人了,我可以愛!  魯迅的這一選擇,透著蒼涼的悲壯,也帶著雄渾的生命內驅力。1926年,他的南下,實在是愛情的緣故。他們預計暫時分手一段時間,再投入新的生活。但這卻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風波,文壇上圍繞魯迅的私生活,時有諷刺之語。但最為令人難解的,是周作人對魯迅的婚姻選擇,持一種蔑視的態度。在他看來,魯迅與許廣平的同居,乃色情心使然,系舊文人納妾之舉。一貫主張個性自由和健康性道德的周作人,此時竟不容忍自由戀愛的人生之旅,想起來,很是令人費解。  舒蕪先生在《周作人對魯迅的影射攻擊》一文中,曾例數週作人在愛情婚姻上對魯迅的諸多諷刺,頗為詳備。周作人在《中年》、《志摩紀念》、《周作人書信.序言》、《論妒婦》、《責任》、《蒿庵閒話》等文章中,不指名地挖苦魯迅多妻、納妾、色情等,這樣的惡語,在他一生中是少見的。晚年,周作人在致友人徐的信中,為自己當漢奸辯解時亦說,自己的兩個兄弟,均拋下前妻不管,他要照料云云,把魯迅、周建人的再婚看成“棄妻”。羽太信子也把魯迅與許廣平同居之事,看成多妻的行為。《兩地書》中,魯迅記有羽太信子在朱安和魯瑞面前,講魯迅、許廣平壞話的字樣,想必周作人夫婦對魯迅擇偶的不滿之情,甚為深切。  其實,周作人在男女愛情上,是很明義理的人,他深知自由戀愛乃人類的進化。但為什麼偏偏對魯迅如此苛刻呢?筆者覺得一是因羽太信子之故而結下的怨恨,二是從朱安的角度考慮問題,覺得朱安太可憐。後一種原因,筆者以為頗符合他的思路。他曾認為,愛是不能給他人帶來痛苦的,否則,便是非道德之舉。魯迅的南下,周作人同情的是朱安,在他看來,魯迅此舉,多源於欲,而非愛。此事拯救的是魯迅,犧牲了的是朱安。所以他在許多文章裡,痛罵中國的多妻主義。  魯迅的悲劇意識非周作人能領會  問題是,魯迅與朱安的結合,在道義上是否合於人性?倘這個前提不弄明,結論便不好下。包辦婚姻在晚清是一種風俗,談不上什麼愛情。一個人和自己不愛的人生活在一起是痛苦,從人性的理論看,亦無道德可言。對於像魯迅這樣一個有深切痛感的人而言,選擇自己的愛,現代人恐怕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朱安沒有這種選擇的自由,她便成了真正的犧牲品。這確是一個殘酷的選擇。人要在自我超越中,達到“自他兩利”,是多麼的艱難!魯迅內心深處,或許也有這種無奈吧?  魯迅在選擇對許廣平的愛時,並非沒有考慮到朱安的存在。在處理愛情問題上,他十分的自卑,也慎重萬分。《兩地書》中,魯迅曾談及自己性格中妥協的一面。讀起來亦有傷感之嘆。但這種傷感,正如王得後先生(魯迅研究專家)所談,並非什麼“負罪”之感,而是充滿了悲劇意識。許廣平針對魯迅的憂慮,曾這樣說道:  你的苦痛,是在為舊社會而犧牲了自己。舊社會留給你痛苦的遺產(按:這裡指朱安),你一面反對這遺產,一面又不敢捨棄這遺產,恐怕一旦擺脫,在舊社會里就難以存身,於是只好甘心做一世農奴,死守這遺產。有時也想另謀生活,苦苦做工,但又怕這生活還要遭人打擊,所以更無辦法。……我們也是人,誰也沒有逼我們獨來吃苦的權利,我們也沒有必須受苦的義務,得一日盡人事,求生活,即努力做去就是了。  邁出這一步,走向愛的王國,這在魯迅那裡,是極其艱難的。讀《兩地書》,可感受到兩性間純粹而博大的愛。魯迅與許廣平的通訊,在中國現代史上,是難得的兩性摯愛的文字,其中隱含的是深刻的文化寓意。那裡留有現代先驅者,在傳統的壓迫中,怎樣艱難地爬出人生的苦門,以人的聲音,向世間發出的苦訴。周作人對這一世界的領會,其吞吐、敵意的口語,大概是不得其真義的。  也許,愛永遠是一個謎。我們永遠繞不過這一存在。但人們一代又一代地承受著,尋覓著,創造著。生命的價值,或許就存在於這種艱難的選擇之中。  (本文作者為魯迅博物館館長、著名魯迅研究專家)  摘自《名人傳記》2007年第11期 孫鬱 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漢松得了粉蚧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