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華36

    中國的封建王朝幾乎都修長城,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搶掠和侵擾。清朝是個例外,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大清周圍的外部環境決定。西面中國透過冊封達賴、班禪控制了西藏。北面透過引入西藏佛教、拆分蒙古,大量分封王爺、蒙古兵為八旗兵,聯姻等控制了蒙古,滿清也稱滿蒙、滿蒙貴族,大清的后妃幾乎都是蒙古女子。可以說大清的皇帝都是蒙古人的外甥,還可以說滿蒙是一家。

    二、東北是大清的老家,龍興之地。東面有臺灣,北韓、流球又是大清的藩屬國,防日本問題不大。南面越南,西南緬甸是藩屬國,可以說大清從政治,經濟及地域上構築了一條無形的長城。所以大清自認為是"天朝上國",因此不修長城,或者說修了作用不大。

    三、大清不修長城,不代表不用長城,用長城幹什麼呢?擋內地人。大清發源於東北,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後,一直害怕步元朝後塵,總害怕被漢人趕跑,所以龍興之地東北是戰略後方,原來的都城瀋陽稱為盛京,有全套的朝庭後備班子,一旦有事便退回老家。這樣要求東北的漢人越少越好。東北在當時人口少,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很多漢人便跑到東北謀生,稱為"闖關東"。人們不僅陸上去,還有不怕危險的從海飄過去。大清便陸上堵,海上攔,去東北相當於現在的偷渡,有的因此而殺頭。

    基於以上原因,大清不修長城,只在隘口駐兵設卡,保證物資流通,防止漢人北上東進。明朝時長城修的質量很好,個別地修修補補夠用了。所以長城在大清時期,不修但一直維護使用是一個歷史的必然。

  • 2 # 林城—布衣

    中國歷史上大規模修築長城,以防禦北方遊牧的少數民族南下的,只有秦朝與明朝。秦朝修築長城是為了防禦匈奴。明朝修築長城是為了防禦蒙古。所以,不是歷朝歷代都修築長城。

    清朝不修築長城。一則是,清朝本身就是由長城以外的中國東北遊牧和狩獵的少數民族女真發展而來的。二則是,清朝放關前和入關後,透過聯姻等方式收服了蒙古,基本上解除了來自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

    所以,清朝沒有必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來修築長城。

  • 3 # 雑論

    說起修長城或城牆,得從每個歷史時期當時的民族關係說起。從秦朝到明朝,一直飽受北方遊牧民族騷擾之苦,從秦漢時的匈奴,到三國南北朝的鮮卑,羌,再到隋唐的突厥回鶻,再到北南宋的遼金蒙古,再到明朝時的韃靼,每一個朝代都要防北邊的遊牧民族。而到了清朝時,已經完成東亞大陸的完全統一,北邊的威脅徹底解決,所以根本不需要再考慮修大型防禦城牆。

    為了防北邊遊牧民族,中原王朝與北邊遊牧民族展開激烈的戰爭。從秦朝開始,秦朝有著名的蒙恬率十萬大軍屯邊修長城,到了漢朝衛青霍去病橫掃匈奴,唐朝與突厥三翻四次碰撞,最後把突厥消滅,但只要有草原遊牧民族就會產生,所以後面產生遼金,並由蒙古族統一全國,在明朝中後期在東北產生了滿族,滿族從此一舉統一全中國,建立大清朝。中國只有元朝和清朝沒有北邊的憂患,那是因為北邊就是他們自己所以不用修城戍邊!

    所以清朝沒有大規模修城的必要!

  • 4 # 五經博士

    並不是每個朝代都修長城。秦長城是在秦、趙、燕三國所築長城的基礎上,由統一後的秦朝加以修繕相連。否則,從建立到滅亡僅14年的秦朝,怎麼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而且期間還要修馳道、阿方宮,更是想都不要想。

    魏晉南北朝,是個民族大融合時期,塞外胡人紛紛內附,長城多數時候是擺設。隋唐兩朝皆尚胡風勇武善戰,前期國力興盛完全有能力制衡北方遊牧民族,所以舉世矚目的工程大都集中在內地。北宋沒能收復幽雲之地,北疆防線始終是趙宋官家的心頭痛,長城防線可望而不可即。元朝地域空前廣闊,境內無有不臣,長城內外一體,幾乎不存在邊患問題。

    清朝不修長城的原因與元朝類同,滿清入關前就以將漠南和喀爾喀蒙古收服編旗,北部領土推到貝加爾湖,塞外邊民放牧同時留守邊區,長城便失去了防禦功效。還有一點強調,蒙元、滿清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建立,馬上打天下,戰火從長城一路燒向江南腹地,遠去的鐵蹄順帶著也把邊患帶向更南方。

    滿清的邊患前期集中在東北和西北兩個方向,主要壓力來自於西北的準噶爾。1840年鴉片戰爭後,海防重要性日漸提上日程,西方列強一輪又一輪的深度入侵讓已是飄搖中的滿清更是四處漏風。一直被當做抵抗外來入侵的北大門長城卻波平風靜,說來也是諷刺。視長城如生命線,多加修繕且常年駐兵把守。只有漢和明兩朝。漢長城即是秦長城,白登之戰後漢匈沿長城對峙。漢初迫於國乏民疲,只能採取被動防守策略。長城便是大漢抵禦匈奴的屏障,護佑漢地百姓休養生息,為一個盛世的到來積蓄著力量。區別於秦漢夯土、磊石長城,明長城是城磚結構。所以,經過兩千多年風雨,秦漢長城留存不多。我們今日所看到的古長城大多是明長城。

    大明立國之初,就面臨流竄回草原的北元威脅。靖難之役後,成祖更是遷都北京,初衷便是天子戍邊,直面來自北方的威脅。北方蒙古諸部對大明九邊的騷擾持續了有明一朝,瓦剌甚至兵臨北京城下。崛起於明後期的滿清加速了明朝的滅亡。明長城自始至終都是抵禦遊牧騎兵的前沿陣地。

  • 5 # 北疆同心聊歷史

    長城自秦代開始建成,一直是作為劃分農耕地區與遊牧地區的分界線!長城以南是農耕民族的江山。而長城以北為遊牧民族的天下,先後有匈奴、柔然、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等多個民族在這裡登上過歷史舞臺,進行過精彩表演!其中女真(金國)與蒙古更是曾經入主過中原,建立過自己的政權!但當清朝入關佔據了原來的本朝天下後,卻並沒有如同歷代王朝那樣,修繕長城!其原因有三點。

    1,滿清本是北方關外少數民族,深知遊牧民族之優劣短長!所以制定了與蒙古聯姻的政治路線。籠絡了蒙古上層人物,使北方安靜無事。因此無須修長城。

    2,清朝的疆域廣大,早己跨越了長城,而直抵漠北、西域和東北地區。既然這些地區都己經成了清朝的領土(不是羈靡),那還修長城有何用?

    3,清朝不修長城,不等於不要長城!清朝前期,清政府利用長城關隘,人為限制蒙古與漢地的人囗流動。更利用山海關及遼東的柳條邊,限制內地人囗向東北流動!

    4,在清朝立國後,對他們的統治威脅最大的是蒙古。當他們以設旗封王等手段對蒙古上層進行了控制後,又利用黃教喇嘛麻木蒙古人,他們抬高喇嘛的地位,引誘並規定蒙古男丁當喇嘛的制度!一方面可減少蒙古人口,另一面也可降低其民族的好鬥性!使清初北方最大的潛在威脅分化、瓦解!

    5,在清朝時期,火器的作用己經顯現!任何堅城,也難當炮轟!此時再修長城己無意義!

  • 6 # 部分使用者皮先生

    歷朝歷代都修長城,應該說是歷朝歷代的漢人中原王朝大多修築長城。至於清朝為什麼是例外後說,我們一一說到。

    農耕文明對遊牧文明,我認為在戰爭上就有著天然劣勢。何解?農耕講的是在固定的一個地方安居不要四處亂跑,安心過日子。而遊牧民族沒有土地耕耘,天氣轉冷就要南下搶糧、搶鐵器、布料等來度過冬季。也就是戰鬥慾望,使得他們在打戰時更加勇猛暴力。這也就擾的中原政權不得安寧,那麼既然你不讓我好過,那就打吧。

    歷史上與北方遊牧民族開打是歷朝歷代漢人政權都在做的,可結果呢?打跑了匈奴來了突厥,突厥沒了來了契丹、女真、蒙古等沒完沒了。在政權穩定、國力強大、昌盛的時候中原王朝還能給予反擊甚至痛擊。但是就和打地鼠一樣你打完了這個,那個又崛起了。所以這個就是為什麼唐太宗對遊牧民族的政策與之前的漢朝不同。甚至覺得漢武帝窮兵黷武打沒了匈奴但是也把漢朝耗的虛弱了不少,這裡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如果你不在軍事和武力上強大那麼人家憑什麼聽你的懷柔政策?結果還不是該如何燒殺搶掠還是繼續燒殺搶掠?一旦中原王朝開始虛弱,北方遊牧民族就開始南下入侵開始大面積的屠戮百姓,抓奴隸等。所以每當中原王朝開始敗落的時候百姓是最遭殃的。五胡亂華時期已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就是漢人政權敗落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結果。

    知道了這些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建長城,長城的意義在哪裡。打的過你的時候你跑,老實了一陣子,我出點小毛病你又來了。那麼我就建城牆把你堵在400毫米降雨線以外。

    在古時,我們不難看出我們是熱愛耕種,熱愛農耕的民族,對不能種出糧食的土地是不感興趣的,從戰國商鞅變法讓秦國弱民強國的國策:重農抑商就可以看出農耕的重要性。

    農耕保證人口,保證軍隊,乃國之根本。在農業社會中國這條鐵律一直維持到了現代才結束。北方遊牧民族的草原地區肯定不是漢人政權嚮往之地了。

    戰國大家熟知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為什麼要胡服騎射顯而易見這樣的裝扮更適合戰爭。也可以看出遊牧民族的戰鬥力,而在古時經濟對軍隊的戰鬥力都沒有很大的影響,甚至科技的影響也不是很大(這也是為什麼宋那麼有錢而軍事較弱,明朝那麼大的疆域對比後金富裕的財政依舊沒有佔上風。),總之就是冷兵器時代戰鬥慾望高於一切。

    每個中原王朝對待北方邊境都會在財政上有一筆不菲的支出,支出因皇帝是否英明神武而定。而如果和北方遊牧民族開打那麼這筆支出是鉅額的,古代戰爭不會一年兩年就結束也不會是幾千人幾萬人就能解決,對待遊牧民族在糧草上就可以對中原軍隊造成困擾,一人運十斤糧草可能他路上就要吃二十斤。而且到了草原上也未必能找到遊牧民族的軍隊,損耗是巨大的而回報卻幾乎為0。

    這時候長城的重要性就被提上了議程。將遊牧民族擋在“國門之外”,雖然長城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這個作用並不是完美的。萬里長城萬里長,那麼駐軍就會分散,遊牧民族的騎兵常常集中一個點突破使邊境的百姓常常遭到掠奪和屠殺。但是相對於與遊牧民族不停的開戰和沒完沒了的打地鼠遊戲而言這樣的損耗對比起來已經算小了。也是最能接受的,所以長城是歷代都需要修建的。

    那麼清朝為什麼是例外呢?

    因為清朝本身就是遊牧民族建立的,在這點上和當時北方主要的遊牧民族蒙古就有著共通點,說白了我們都是放羊牧牛的比較親切。還有就是通婚,滿蒙在政治上就有較多的接觸,如孝莊文就是蒙古人,此後有許多的滿人嫁給蒙古,蒙古也同樣如此。在清朝漢人康熙朝以後就沒有了封王,而蒙古是可以封王的甚至做到了親王,可見在清朝的政治中蒙古人的重要性。將蒙古編入了八旗,滿八旗和蒙八旗都擁有差不多的待遇。在文化和生活習性上並無太大差異,又重視部族,可謂是“滿蒙一家親”。

    清不修長城,主要是因為讓蒙古族有了政治參與感,也達到了最高統治階級有了認同感。蒙古人參與了國家的最高政治,則不需要造反也有權參與國家的政事,回到了草原依舊稱王稱可汗,所以當然不會反抗清政府。這樣就沒有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壓力,自然長城的作用就消失了。所以清朝是個例外不需要修長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養牛戶來說,牛飼料大一些還是碾碎一些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