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貳一橙
-
2 # 菸酒閣小學士
菸酒閣大學士文章:三國時期各軍閥如何戰場區別敵我?
東漢末年,群雄四起,曹操、董卓、袁紹、袁術、呂布、劉備、劉表等各種勢力割據一方,相互混戰數十年,史稱三國時期。
漢代的軍服顏色款式等是高祖劉邦所定,私自更改是非常嚴重的違制,形同謀反。三國前期諸侯理論上還是漢臣,不敢公開改變漢軍禮制。
在古人眼裡,禮制是國家的根本,所以禮部為六部之首。禮制包含國號、建元、改元、國教、祭祀、禮教、官制、朝服、軍服、旗號、民俗等等,改朝換代就要新建禮制。
曹丕登基之前,諸侯中唯一敢稱帝改號、新建禮制的袁術,被群起而攻之、瞬間被滅。
既然三國各路諸侯軍隊在旗號、軍服、盔甲、鼓樂,甚至武器都是統一的,那麼交戰雙方是如何戰場識別?
漢代是歷史上第一個統一軍服的王朝。鎧甲、軍服、武器、頭巾等裝備有明確標準。曹植在曹操去世後寫了《先帝賜臣鎧表》:“先帝賜臣鎧,黑光、明光各一具,兩當鎧一領,環鎖鎧一領,馬鎧一領,今世以昇平,兵革無事,乞悉以付鎧曹。
文章提到曹操曾賜給他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和環鎖鎧。三國時期有札甲、魚鱗甲、盆領鎧、襦鎧、筒袖鎧等,沒有影視劇中造型複雜頭盔和複合甲。
戰場上最容易識別的是旗幟、武器、頭盔和顏色,三國軍旗是統一的,但是帥旗、將旗本身就不同,這個比較容易識別,雙方各認自家旗幟即可。
秦屬水德,故秦軍鎧甲、旗幟為黑色。漢滅秦,漢屬火德,漢軍軍服、旗幟為紅色。漢軍士兵沒有有頭盔,統一紮紅色頭巾,外戴武冠。
漢軍將、兵統一著紅色禪衣,外罩皮甲、半身甲,腰間扎皮帶及絹帶。戰場上紅黑一片,非常容易識別。
三國時期諸侯軍隊臨時佩戴標誌以區別敵我。三國前期混戰,除了孫策白衣黑甲的江東軍、披頭散髮的西涼軍比較容易識別外,各路諸侯軍隊身著同樣軍服、鎧甲,使用相同武器,戰場上如何識別敵我?
以下是簡單有效的戰場識別方法:
漢代士兵頭巾有多種用法,可以包裹頭部;也可包紮在額頭成為額巾;圍在脖子上成為圍巾;紮在胳膊上成為臂巾。漢軍士兵每人配備一塊白色絹巾,平時紮在腰間束甲;冬日禦寒、傷時拭血包紮、死時裹屍。白巾可以紮在額頭、脖子、手臂等部位,甚至武器上用以識別。各州郡軍隊在戰場以土語聯絡、識別敵我,非常有效。臨時在馬首、士兵額頭插一根白色羽毛。卸去一隻胳膊上的衣物,袒露左胸左臂或右胸右臂。在夜襲、肉搏時需要快速識別敵我,需要有明顯特徵,出現了很多簡單有效的辦法。中國古代經常發生大規模的兩村械鬥,雙方都是布衣百姓,有簡單識別辦法:用鍋灰塗臉,系紅色額巾等等。軍隊的辦法更多,基本是臨時改變軍服、武器的款式顏色。
還有軍隊以臉上作標誌用來識別,如漢代赤眉軍,將眉毛染紅;宋代八字軍,在臉上刺字,來表現抗金決心和識別敵我。
-
3 # 西府趙王爺
這個問題倒是問著了,我以前看古代戰爭片的時候,也老是有這樣的疑問,在戰場上那麼混亂的情況下,那些士兵是如何區分敵我的?
對於題中所說得那樣,三國時期的影片裡,魏蜀吳的軍隊穿著不同顏色得鎧甲,他們肯定就是透過敵我雙方這不同顏色,或者不同款式的鎧甲,來分清敵我。這個當然是沒問題的。
乍一看這其實沒有什麼問題的,這是戰場上最通用的一種區分敵我雙方的方式,因為盔甲作為士兵們的保命裝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作為正規軍,就算是沒有盔甲,制式統一軍裝是有的。而且古代打仗肯定是在兩個國家或兩個民族之間,他們由於風俗等原因,盔甲顏色或樣式,肯定是不一樣的。
但是那是在軍閥混戰的三國時代啊,物資匱乏,糧食匱乏,很難做到所有的軍隊都配有統一的鎧甲,這時候就很難區分敵我了。而且人員流動極快。有可能今天是一個軍閥的軍隊,明天就是另一個軍閥的軍隊了,不可能每次都能有新衣服換裝。
電視劇裡面之所以會有明顯的顏色區分,主要是方便觀眾區分,使他們能夠分清誰是誰。其實不僅僅是三國,很多古代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都是這樣處理的,這倒是可以理解。
那如果是在真實的歷史中該怎麼辦?
別急,咱們還有辦法。比如可以透過鎧甲上的盔纓區分,盔甲是由貴重的金屬或者皮革製作的非常昂貴,壞的話不容易製作,但是盔纓不一樣,它很便宜,每個士兵都可以配備。換個盔纓還是沒問題的!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透過口音和髮髻來區分敵我雙方!
即使是在現在,我們也有很多的方言,在古代,兩方語言十分明顯,一聽就知道不是本方人,會透過方言來區分敵我雙方。由於各個民族他們的風俗習慣不一樣,導致穿著和留的髮式也不一樣,因此在戰場上也可以透過髮髻來區分敵我雙方,就像清朝,他們是在身後留一個長辮子。而明朝是把頭髮束起來,立在頭頂,一眼就能區別。
再加上軍中還有口令,進軍營之前必須先報口令,透過口令也是一種區分敵我雙方的方式。還有一種更明顯的區分方式,那就是透過軍旗。敵我雙方他們的軍旗肯定是不一樣的,每個軍隊裡面有一個掌旗人,這個人的任務就是保證軍旗不倒,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掌旗人即使是自己死也要把軍旗給立起來。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的區分方式,像抹頭就是在額頭處抹上顏色,以此來區分敵我雙方。
透過以上的介紹,古代戰場上的區分敵我雙方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透過鎧甲的顏色,或者是盔纓的顏色來區分;第二種,透過敵我雙方的口音和髮髻來區分;第三種透過敵我雙方的軍旗,或者是抹頭來區分。
-
4 # 陶短房
古代軍隊主要是靠旗號來進行識別,旗號主要用顏色(包括正色、邊色和飄帶色)來標明自己的屬性和番號序列,士兵個人則靠戎服中袍、帶、緣的顏色來區分軍隊歸屬。
蜀漢和漢一樣,士兵穿絳紅色戰袍,或在戰袍邊緣縫綴絳紅色邊飾,因為西漢最初以自己為火德,色尚紅,漢武帝時雖有火德、土德之爭,但旗號服飾之類仍然是尚紅的,所以劉秀起兵時穿著“絳袍大袖”,自稱“漢兵”的赤眉會用紅色塗抹眉毛(王莽色尚黃),劉備以漢為號召,必然會沿用漢、尤其東漢慣用的軍戎識別色——絳紅色。
曹魏為了掩飾自己篡奪東漢之醜,所以刻意修飾了當時流行的五德終始,並未採用和漢的火德相剋的水德(黑色),而是用“代火者土”的解讀(漢末親曹的太史令王立,語見《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張璠《漢紀》),土色尚黃,因此曹魏軍戎服飾的顏色,包括旗號、戎服,都應該是黃色或黃色修飾的。
孫吳在孫權未稱帝前使用和東漢一樣的紅色,呂蒙曾“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滕,及簡日,陳列赫然,兵人練習,權見之大悅”,這段話表明了幾個三國時軍戎服色的關鍵詞:首先,孫權時吳兵和漢兵一樣,以絳紅為識別色;其次,呂蒙這支部曲使用絳紅色識別色的包括戰袍(絳衣)和裹腿(行滕);第三,孫權的軍隊大多數連戰袍、裹腿統一使用絳紅色識別色都做不到,所以呂蒙靠借錢做到這一點就能在閱兵(簡日)時脫穎而出。孫權軍隊人數有限,江東又素號富庶,他的軍隊服飾統一隻能做到這個地步,同時代的魏、蜀漢軍隊應該差不多也是這個水平,像電視劇裡表現的那樣整齊劃一,尤其盔甲也用同樣顏色,是不可能的。孫權稱帝后有沒有改變識別色,史料沒有記載。
順便說,最喜歡用顏色識別的中世紀日本,其服飾統一程度甚至還不如中國三國時,因為除了少數貼身侍衛大多數武士都要裝備自備,大多數武士很窮,哪能置辦整齊劃一的服飾,大河劇裡清一色的衣甲、背旗,是黑澤明電影開始的一種藝術虛構(早期大河劇如《毛利元就》就不是這樣),也正因如此,織田信長的黑、紅母衣(貼身衛隊),武田和後來德川的赤備,才會因為服色較整齊而惹人注目
-
5 # 綠茶24747127
不可能達到這個條件,漢以火德炎,政府軍的軍裝應該是以紅色為主,劉備自稱季漢,軍裝風格應該繼承的是漢軍的紅色,曹魏是水德,軍裝應該是黑色,至於孫吳就不知道了,但是三國時期,連年混戰,各國的經濟也好不到哪去,沒錢統一軍裝自然就是空話,三國志裡呂蒙傳裡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孫權去檢閱呂蒙的部隊,呂蒙把受閱部隊統一打成紅色的綁腿,這給孫權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從而認為呂蒙治軍有方,從這就可以看出來,當時各國的軍隊並沒有統一軍裝,甚至連統一綁腿都沒有做到。至於作戰時分別敵我,也就是扎一條區分敵我顏色的布帶而已吧。
回覆列表
日本光榮三國系列,把魏蜀吳三國的顏色設定為藍、綠、紅三色,但這是為了讓玩家分辨而已。
而在真實戰場上,製造一副鎧甲已經需要不小的花費,又怎麼可能大規模地去製造不同顏色的鎧甲呢?
古代戰場上,士兵應該如何分辨敵我雙方呢?以三國前期為例,諸侯混戰頻繁,今天打仗,明天結盟,後天被吞併的情況屢見不鮮。像袁紹、袁術這些有錢的,還能打造一兩支特殊部隊的鎧甲,那像一些小軍閥呢?他們可沒錢沒時間來處理如此複雜的事情。
像電視劇裡那樣,主要是以布的顏色來分辨敵我雙方,比如董卓軍是黑色的、袁紹軍是黃色的、孫策是深紅色的等等。但實際上的戰場,是不可能用如此鮮豔的顏色來為士兵做戰甲的,一般都是用暗色:黑、灰、棕色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暗色總共就那麼幾樣,大家都可以用,在戰場上,如果相同顏色,但不同陣營計程車兵碰到一起,他們應該如何分辨敵我雙方呢?首先是軍旗,軍旗是一軍之重,甚至有規定即使全軍覆滅,軍旗都不能被砍倒。有了軍旗,士兵就有了目標,只要軍旗往哪移動,士兵就往哪衝擊,也就可以避免“撞衫”這樣的尷尬了。
其次是標誌,像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看到“某將率本部兵”這一說法,本部兵就是將領從家鄉招募而來的,這些人平時生活在一起都熟悉了。要幹架了自然看得清自己人和敵人,不過有自己軍隊的人還是少數,皇帝也不放心將領和兵太熟了。
所以此時就需要另一種標誌了,比如在戰甲上綁上標誌物布條什麼的,或者戴不一樣的頭盔,畢竟一副戰甲難做,一個統一的頭盔還是負擔得起的。要不就是像黃巾軍一樣,在頭上戴黃巾;像八字軍一樣,在臉上刻字來辨別。
所以古代辨別敵我雙方的辦法很多,雖然誤殺也不少,但專門地去製作一副戰甲來分辨,卻是需要土豪帝國才能享有的福利,不適合三國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