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人渡
-
2 # 餐飲美食小魚
清湯
熬湯想要濃湯很簡單,但是想製作成清湯那就要講究廚藝了,熬清湯也是商用的最常做法,一般製作粉面湯底較多,也會用到來烹飪菜式使菜品口感更好。8月17號問答文章回答了【牛骨頭清湯的製作方法】,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豬骨頭清湯該如何製作。
熬豬骨清湯需要注意什麼?【選料講究】 : 豬骨頭有很多種:豬筒骨、豬頭骨、脊椎骨、扇骨,這幾樣都是熬湯底最常用的骨頭,如果是熬濃湯可以選擇豬筒骨、脊椎骨(考慮成本也可選擇豬頭骨),因為豬筒骨含有骨髓,煮出來的湯濃且多油。而豬頭骨異味較重,這些骨頭都不適合熬清湯。清湯的特點是:味道鮮美、口感醇、湯色明亮。因為扇骨沒有含有多餘的脂肪熬出來的湯鮮甜,所以熬清湯選擇扇骨最佳。
【製作工序】:製作工序也是非常講究的,在製作之前去掉食材當中的血水、腥味是製作的重要要工序,因為清湯是非常講究口感的,稍有腥味這鍋湯就廢了。還有就是熬清湯講究火候的控制,如果是熬濃湯用大火,熬清湯就要用小火慢煨。熬清湯所加的配料也是有講究,切勿加入大料影響味道,以清淡為主。
【豬骨清湯製作方法】——湯色明亮、味道鮮美【所需材料】:清水50斤、豬扇骨8斤、雞骨架3個、黃豆芽200g、陳皮10g、生薑、料酒、鹽、白醋。
>>>>【製作步驟】<<<<
1. 豬扇骨、雞骨架清洗乾淨,豬扇骨砍成小塊,然後放入流動的清水中浸泡90分鐘去血水。然後冷水下鍋加入料酒、生薑焯水5分鐘,撈出清洗乾淨。這一步的目的是去腥異味。
2. 鍋中加入50斤清水,加入食材大火煮開然後撇去表面的浮末,再加入黃豆芽、陳皮、生薑(用布袋裝起)一起加入,大火煮開之後改為最小火慢煨4個小時,一定要控制好火力,控制好鍋內的溫度,可以用蓋子半開或全開來控制,湯麵保持似開非開的狀態。
3. 熬清湯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浮末撇除乾淨,否則會影響湯色的。4個小時後加入少許鹽調味就可以。
4. 陳皮煮久了就會發苦,要控制好分量不能加多。清湯製作好後,調料包要撈出。
結語 -
3 # 農家海娘子
豬大骨性溫,味甘、鹹,入脾、胃經。
豬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等。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能增強人體制造血細胞的能力。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喝些骨頭東加以調理,可以減緩骨骼老化;同樣,骨頭湯也能有利於青少年的骨骼生長。兒童經常喝骨頭湯,能及時補充人體所必需的骨膠原等物質,增強骨髓造血功能,有助於骨骼的生長髮育,成人喝可延緩衰老。
功效與作用:豬骨性溫,味甘、鹹,入脾、胃經,有補脾氣、潤腸胃、生津液、豐機體、澤面板、補中益氣、養血健骨的功效。
豬骨頭湯清的做法:
1、豬骨頭清洗乾淨,冷水下鍋。
2、加入薑片,料酒,焯水後,再次清洗乾淨。
3、豬骨頭放置隔水燉盅中,加入清水,薑片,新增需要的藥材。。
4、開啟隔水燉,燉2-3小時。
5、新增少許蔬菜精或者味精提味,即可食用。
這樣燉出的湯特別的清甜爽口,老少皆宜;感冒、發熱、急性腸道炎感染期忌食。
-
4 # 鄰好
豬骨頭湯是一般家庭都會做也是比較普遍的一道補鈣燉品!適宜人群比較廣泛,做法要求也不高,所以也是普遍的家庭或者酒店常用的湯!
但是你今天的題目是怎麼樣做出來的湯很清,這個就要求比較高了,我分享一下體會供大家參考。
選一根兩斤左右的豬脛骨,帶少許的瘦肉和骨筋,回來用清水漂洗乾淨殘留的雜物和血水,冷水下鍋,加入料酒生薑和蔥結小火焯水,待水開了打幹淨浮沫,十分鐘後撈出來放入冷水中繼續漂洗乾淨放進瓷盅,加入純淨水沒過骨頭,用保鮮膜纏繞3-4道備用。另外用一個大鍋開始燒水,待水開了兩分鐘左右把裝好骨頭的瓷盅放進鍋里加蓋開始蒸,兩個小時後開鍋撕開保鮮膜,用開水調化一點鹽水加入瓷盅,一煲清澈見底的骨頭湯就算是完成了!
這樣做的工藝比較複雜,關鍵點比較多,但是口感是一般家庭煲湯所很難達到的,對品質要求比較高的朋友可以試著做一下,分享一下你們的體會
-
5 # 河北芳姐美食北京
豬骨頭燉湯最好用棒骨
把豬棒骨砍成兩段,放涼水裡拔三十分鐘,然後再開水焯一下,把血沫焯出來,時間千萬不要長,不然就營養流失了。
把骨頭放清水鍋裡,再放蔥、姜大火燒開,小火熬製兩個小時,再放適量的鹽就可以關火了,這樣熬出來的高湯色、香、味俱全。
-
6 # 南充新東方烹飪
第一步:先燒開一鍋水,放入棒子骨,焯水幾分鐘,將骨頭裡的血水煮出來,撈出來骨頭,倒掉水。
第二步:在高壓鍋里加入冷水,放入老薑片,再放入焯過水的棒子骨,放點胡椒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入幾滴白醋。
1、用冷水燉湯,冷水要一定次性加足,冷水可以使肉外層的蛋白質不會馬上凝固,裡外層蛋白質才可以充分地溶解到湯裡,這樣湯的味道更鮮美。
2、燉骨頭湯的時候,加入幾滴白醋,因為醋能使骨頭裡的鈣、磷溶解到湯內,同時不要過早加鹽,因為鹽能使肉裡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味道。
3、用高壓鍋燉骨頭湯,我各人觀點,這樣出油多些,湯更濃些,更白些,更鮮美些,而且燉骨頭湯不易時間太長,久煮後會破壞骨頭中的蛋白質。
第三步:用勺子按順時針方向攪動均勻,蓋上鍋蓋,用大火煮,當高壓鍋裡出氣了,先用大火煮三分鐘,再改用小火燉30分鐘,悶到高壓鍋裡不出氣了,再開蓋。
第四步:骨頭湯上面有很多油,可以將湯麵上浮著的油用一個小碗裝上,下次煮菜待用。
第五步:將鍋裡的湯分裝在2-3個保鮮盒裡裝上,再放入冰箱裡的冷凍室裡放著,吃的時候拿出來一盒解凍、煮開,放入蔬菜煮就行了,在湯裡只需加點鹽,就鮮美無比了,而且營養豐富,煮出來的蔬菜也不會流失維生素。 下面介紹一下雞菇牛丸骨頭湯(牛丸即牛肉圓子)的做法。 一、原料: 1、豬腿骨或帶肉豬腿骨(俗稱棒子骨)兩根 (參考價格:豬腿骨9元/500g,帶肉豬腿骨13元/500g) 2、牛肉末1斤(牛裡脊肉為佳)(參考價格:15元/500g) 3、雞菇(菌蓋中等大小)1~2斤(參考價格:4元/500g)
二、做法 1、往燉鍋內倒入大半鍋水。 2、棒子骨從中部砍斷,洗淨下鍋,大火燒開後關火,用大號湯勺將水面上的浮沫撇乾淨,再開火。 3、老薑一大塊,刀面拍打數下,姜塊鬆散開裂後下鍋。 4、乾花椒一小把,洗淨入鍋。 5、小火燉至骨肉分離、肉爛熟、骨筋完全軟化為止。 熬製好的骨頭湯,湯汁呈淺褐色,湯麵上飄著一層亮晶晶的骨油。一進廚房,湯的香味兒緊跟著朦朧的霧氣撲面而來。濃濃的骨肉香裡,混合著姜和花椒的氣味,讓人忍不住想做深呼吸。 6、待骨頭湯冷卻後,將湯汁分裝進保鮮盒,放入冰箱備用,需要做湯時再燒開。 因為湯麵上有厚厚的一層油,秋冬季節存放兩、三天都沒有問題。 7、雞菇削去多餘的根部,洗淨、撕開下鍋,小火煮至半熟。 8、調製牛肉末,用圓勺做成肉丸子依次下到滾開的雞菇骨頭湯中。 牛肉末里加入調料攪拌均勻,最後順著一個方向用力攪拌。 調肉末的時候新增少量水,便於調料和肉末充分混合,煮出來的肉圓子口感更柔和,汁水更豐盈。 9、開中火,牛肉丸子煮熟即可起鍋裝碗,撒上蔥花就可以享用了。 這道湯特別鮮香,雞菇和牛肉圓子好吃得令人不願停筷。骨頭湯本來已經夠鮮美的了,加上雞菇自帶的菌類鮮味兒、牛肉丸子的肉鮮味兒,再加上芝麻油的香,還有老薑和花椒的辛香,幾種鮮味兒、香味兒糅合在一起,真是回味無窮,鮮香到骨子裡去了。如果只是簡單的用湯將腿骨砸開後放入涼水泡一會,然後加入長蔥段姜料酒鹽少量即可,大火燒開小火燉注意似開非開很關鍵,兩小時左右。最後將蔥等撈出。切忌水一定要一次加夠中途不可在加,當燒開後將浮沫打去。講究點的還需用鴨架、牛骨、雞骨等。方法基本相同。一定是要用慢火燉的,骨頭上要帶點肉,那才更有肉香呵!!
-
7 # 布穀姐美食日記
豬骨頭如何燉的湯清?
通常燉豬骨頭湯時我用的是豬腿骨,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湯骨。
具體步驟如下:
將已經剁成小塊的豬腿骨,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個小時,泡出血水,期間要換水2~3次。清洗乾淨。
焯水大約3分鐘:
起鍋放水,涼水下鍋,放入已浸泡、清洗乾淨的骨頭塊,再在水中放入少許料酒(或者是花椒粒)、蔥絲、薑片,加熱燒開,隨時撇去浮沫。撈出。
將焯水後的骨頭塊再用清水清洗一下。
砂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先將水燒熱,再將處理好的大骨塊放入鍋中,再放入大蔥段、姜(用刀拍扁),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入黃芪、當歸及玉米。大火煮沸時放許白醋煮開,再轉小火,蓋上蓋子煮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後,放入適量鹽攪拌均勻,繼續用小火煮30分鐘,就可以了。
小貼士:
買回的骨頭一定要先用清水浸泡,泡出血水後再焯水。
焯水時要隨時撇去浮沫。
焯水後要再次用清水洗淨骨頭上殘留血沫。
砂鍋中的水要先燒熱,再將處理好的骨頭塊放入燉煮。大火煮沸時放入少許白醋。
燉煮大骨湯時只放大蔥段、生薑和鹽。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入黃芪、當歸等更滋補。
回覆列表
豬筒骨裡成份含有大量蛋白質,骨膠原蛋白,維生素,磷酸鈣等營養成分,山藥含有氨基酸鐵、銅、鋅、錳、鈣等維生素成分,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補虛,固腎益精、益心安神等功效,豬筒骨與山藥相結合煲湯,經常飲用能有效的改善身體虛弱的患者體質,豬筒骨中的鈣成分也能有助於青少年骨骼生長髮育提供良好的條件。
豬筒骨山藥湯食材準備,豬腿筒1000克,山藥300克,鹽,生薑,料酒適量。2.處理食材,豬腿骨頭洗淨,用刀斬開筒骨圓頭上的骨髓,山藥刮掉表皮,洗淨切5釐米左右小段,生薑洗淨切片。
3.豬筒骨焯下血水,鍋內放兩碗清水,倒下洗淨豬筒骨,生薑2片,料酒適量,大火燒開後,有浮沫要撈掉,焯水兩三分鐘左右,撈出筒骨再用清水沖洗一下骨頭上的浮沫。
4.準備個砂鍋洗淨,倒入豬筒骨,薑片3片,熱開水倒入浸泡過豬筒骨上,(儘量多一點沒事,煲的過程中也會損耗水份,)蓋上鍋蓋燉1小時後,加入山藥段再煲半小時左右,湯濃白時加入點鹽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