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梨叔說史

    一、諸葛亮的厲害,是實戰打出來的。

    雖然諸葛亮不會武功,但是他懂軍事,諳熟計謀。一開始別說魏國將領不怕他,就連關羽、張飛也瞧不上諸葛亮。但是,博望坡一戰,打出了諸葛亮的威名,讓魏軍心驚膽戰,使他們不敢小覷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又讓諸葛亮愚弄了一次。魏軍將領都畏懼曹操,但是諸葛亮戲弄他就像耍弄小孩子似的。關羽和張飛也日益尊重諸葛亮。赤壁之戰,曹軍大敗,曹操親自率軍,接連遭到諸葛亮的埋伏。如果不是關羽念舊情,曹操和魏軍諸將都要撒手西天了。這一戰,足以讓魏軍膽寒。

    二、諸葛亮的能力,令人恐懼。

    劉備被東吳所敗,蜀國勢力一蹶不振。曹丕兵分五路伐蜀,當時的蜀國真是風雨飄搖,都認為蜀國要完了。但是諸葛亮輕描淡寫地解除了危機。這簡直是神人啊。雖然諸葛亮屢次討伐魏國都失敗了,但是諸葛亮不是輸給魏國,而是輸給了糧草。即便如此,魏國依舊遭到了巨大的損失。

  • 2 # 北大記著

    西楚霸王再勇也是落了個四面楚歌。兵者詭道也。三國演義,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可以說機關算盡。劉關張如何?前期沒有諸葛亮被曹操追的東躲西藏。三英戰呂布,一戰成名。曹操不傻,不和他來這裡根愣。曹操上善伐謀,利用自己優勢去抵抗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最終迫使諸葛亮退入西蜀貧薄之地。如果沒有後來孫吳聯合,火燒赤壁。曹操號稱百萬雄獅,可以說天下基本在他手裡。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出於戰略縱深,曹操選擇先打東吳。北方人驍勇善戰但是不習水性。吃了大虧。羽扇綸巾彈指間灰飛煙滅。小喬初嫁了,一時多少豪傑!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作為火燒赤壁主要勝利者是周瑜。周瑜讓曹操百萬雄獅大敗。曹操經過這次大敗修養生息。形成基本穩定三國鼎立之勢。以前曹操強勢削弱。你不打我我不打你,讓三國制衡一個時期。後來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掌握曹魏政權,開始統一天下。最終三國歸晉。

  • 3 # 塵子渝

    實際上拋開三國演義,魏國能打贏諸葛亮的有很多,不然六出祁山為何沒有寸進?

    諸葛亮猛攻陳倉二十日,拿陳倉守將郝昭毫無辦法

    郝昭是曹真推薦駐守陳倉的守將,很多人都不看好郝昭,但是結果讓人們拜服,即佩服曹真的識人之明,也讚歎郝昭的英勇善戰。

    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是三十萬大軍攻陳倉,也是二十餘日沒能攻下,不過為了諸葛亮的面子,羅貫中後面又繼續編排,說郝昭病中,諸葛亮乘張郃換防未到攻下陳倉,郝昭聽聞驚死,諸葛亮令其妻小扶靈柩回魏國,以表其忠。

    實際上只有諸葛亮又是勸降,又是挖地道,強攻,各種計策方法用盡,幾萬兵馬就是拿郝昭1000餘人無可奈何,最終退走。並無演義中後來又被攻破的記載,郝昭後來還回許昌收到曹叡的親自嘉獎。

    阻礙諸葛亮和姜維的夢魘,御蜀屏障--郭淮

    三國演義中郭淮也多次登場,和諸葛亮有數次交手都宣告失敗,最後更是和姜維單獨對決,郭淮射姜維,姜維這時候已經沒有箭,只有弓,郭淮這一箭,姜維接過來反射死郭淮。

    正史上郭淮是當之無愧的名將,是諸葛亮和姜維一直無法寸進的剋星之一,前期和諸葛亮交手互有勝敗,後期和姜維交手是打敗過廖化,擒拿句安的,也並沒有被姜維殺死情況。

    《三國志》:太和二年,蜀相諸葛亮出祁山,遣將軍馬謖至街亭,高祥屯列柳城。張郃擊謖,淮攻祥營,皆破之。又破隴西名羌唐蹄於枹罕,加建威將軍。

    第一次諸葛亮北伐,張郃攻街亭馬謖,郭淮攻柳城高祥,都大獲全勝。第三次諸葛亮北伐,郭淮救援失敗,魏國丟失陰平、武功二郡。曹真三路伐蜀,郭淮一路被蜀軍擊敗。第四次諸葛亮北伐,郭淮先被蜀軍擊敗,被諸葛亮收取了隴西的糧草,但郭淮招撫羌人成功解決糧食危機,諸葛亮依舊無功而返。諸葛亮最後一次攻魏,實際上是被郭淮剋制的死死的,次次都被郭淮料敵先機,諸葛亮攻哪裡,哪裡都提前守禦,結果導致諸葛亮再次無計可施,送司馬懿女裝想激魏軍出戰,最終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終其一生,諸葛亮在郭淮這裡沒討到什麼便宜。

    《三國志》:五年,蜀出滷城。是時,隴右無谷,議欲關中大運,淮以威恩撫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輸調,軍食用足,轉揚武將軍。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並田於蘭坑。是時司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議者多謂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塹壘未成,蜀兵大至,淮逆擊之。後數日,亮盛兵西行,諸將皆謂欲攻西圍,淮獨以為此見形於西,欲使官兵重應之,必攻陽遂耳。其夜果攻陽遂,有備不得上。屢敗諸葛亮,壓制司馬懿--曹真

    上文說的郭淮、郝昭和諸葛亮交手的幾次,推薦人和總指揮是曹真,演義中司馬懿防禦諸葛亮是在曹真死後才繼位的,前面三次演義中的司馬懿就是曹真。

    曹真成功防禦諸葛亮的屢次進犯,是諸葛亮北伐的最大敵人,曹真在位期間,諸葛亮北伐沒有一次獲得過大的勝利,反而接連損兵折將。曹真活著的時候,司馬懿沒有兵權,安分守己,可惜曹真壽命不長,親自走子午道伐蜀也因為天氣原因不得不撤退。

    張郃也曾和諸葛亮打的有來有往,司馬懿不和諸葛亮決戰是局勢和戰術需要

    張郃後期是一個bug般的存在,在曹真也死了之後,整個曹魏張郃是最有資歷的將領,也是本領最為高強,蜀漢諸葛亮非常頭疼的對手。只是千算萬算,被司馬懿強令追擊,在木門道被諸葛亮埋伏射中右膝,戰死。

    《魏略》: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

    可見司馬懿之心,張郃之死之敗根本不是諸葛亮謀略過人,而是被司馬懿和張郃都看破了,之所以強令出擊是為了消滅政敵好獨攬軍權罷了。同樣司馬懿避戰不出,一是戰術需要,能守住就立於不敗之地,為何要冒險急於求戰,二是即使勝了也是功高蓋主,敗了損失就更大了,威望不在,或許戰死疆場,或許功業毀於一旦。

  • 4 # 愛尚文史

    ——何為正面交鋒?

    張郃與馬謖的街亭之戰;曹真與趙雲的箕谷之戰;郝昭與諸葛亮的陳倉之戰;諸葛亮與郭淮的武都、陰平之戰;司馬懿與諸葛亮幾番對決;不知道題主對“正面交鋒”的理解是怎樣的,不過在我看來,這些戰役,兩邊確實是正面交鋒的。

    話說曹魏諸將,沒人敢跟諸葛亮正面交鋒,這是一個絕對的偽命題。曹魏的天下,肯定不是靠嘴說出來的,而是實打實的打出來的。

    曹操離京之後,是怎麼一步一步發家的?說是有夏侯家族以及曹氏宗族的支援,可實際上呢?這兩大家族都是沒落的家族。

    夏侯家族並沒有爵位襲繼。相反,夏侯惇沒有入朝為官的記錄;夏侯淵雖然做過縣官,但不久後就被罷免了,還差點被朝廷殺掉,是曹操救他的。至於曹氏,曹嵩確實是個大人物,但在曹操起兵的時候,曹嵩已然落馬,逃回老家去了,沒有給到曹操任何的支援。

    曹操集團起家,是得到了一個叫衛茲的商人資助,給了他一筆錢,招募了五千軍馬。可好景不長,這五千兵馬,在追擊董卓的過程中,一戰就給打沒了。

    只好重新募兵,得陳溫贊助了四千軍馬。不過還沒捂熱呢?這四千人又集體造反,在曹操的極力阻止下,只有五百人沒有背叛他。之後又招到了一千人,屯軍河內。南征北戰,一步一個腳印,逐漸佔據了三分之二的天下。除了曹操自己是明主以外,少不了他手下的謀臣武將的功勞。

    曹操的路,並不像演義那麼好走,一起兵,就有這個那個,帶三五千兵馬來投靠。真正帶有兵馬投靠的,估計就曹仁的一千散兵。他的天下,都是靠著手下這幫人一步一個腳印的幫他打下來的。

    ——如果他手下的將領都是庸才,怕這個怕那個的,不敢跟這個那個正面交鋒,那麼?他的天下是怎麼得的?難道是騙出來的嗎?

    題主想要問的,大概是曹魏諸將為什麼沒有主動伐蜀,反而是據險而守,等待國力弱小的諸葛亮主動領兵北伐?

    這點很好解釋!荀攸曾經誇讚過一個人“北方承亂喪已久,謂其賢志零落,今日乃復見孫計吏乎!”這個人就是曹魏的驃騎將軍兼侍中孫資。

    當諸葛亮屯兵南鄭(漢中)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應該伐蜀,應該主動滅掉弱小的蜀國。唯獨孫資持有反對意見,併成功說服了曹睿。

    且看原文:

    帝聞諸葛亮在漢中,欲大發兵就攻之,以問散騎常侍孫資,資曰:“昔武帝徵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夏侯淵軍,數言‘南鄭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

    孫資與曹睿的對話,前半段中,道出了不伐蜀的第一個原因。蜀道難行,地勢險要。貿然北伐,於魏國無利。

    ——失其地利

    又,武帝聖於用兵,察蜀賊棲於山岩,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橈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

    曹操用兵如神,且作戰經驗豐富,他深知蜀賊棲息在崇山峻嶺之間,吳匪流竄於江河大湖之上,所以對他們加以容忍,暫時避開。所以不要爭一時之仇,如今攻打蜀漢,不合時宜。

    ——失其天時

    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及轉運、鎮守四方之洲、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發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

    這邊說的是一個兵力問題,曹魏鎮守四方,以及防禦東吳的兵力,已經達到十五六萬之多。貿然伐蜀,必定兵力不足,自食惡果。另一個問題,徵調兵力,轉運物資,這邊更是牽扯到一個戰線太長的問題。

    ——兵力不足、戰線過長

    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險要,威足以震懾強寇,鎮靜疆場,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蔽。

    如今佔據險要,堅守各路關口,只需要一半的兵力。將士們可以養精蓄銳,百姓也可免受勞逸之苦。數年之後,曹魏的國力強悍,吳、蜀兩國將會越發弱小,到時候便會不戰自敗。

    ——以國力拖垮對手

    毫無疑問!孫資的這段話,說的很有道理。事實如此,我明明在國力上,就可以將吳、蜀兩國徹底拖垮,那我又何必脫褲子放屁,勞民傷財,打沒有把握的仗呢?

    最終!曹睿採納了孫資的策略,以閉門堅守,來應對蜀漢的年年進擊。

    也正是因為曹魏的休養生息的策略,給到了諸葛亮極大的壓力。所以諸葛亮才迫不及待的要討伐曹魏,用諸葛亮的話說“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難道真讓曹魏給耗死掉嗎?——顯然不能,即便連年北伐失利,諸葛亮仍然不敢放棄北伐之路。直到後來的姜維掌軍,同樣是走的諸葛亮的北伐老路。

    實際上!孫資此計,對吳蜀兩國,可以說是滅頂之災。你發育,發育不過人家。打吧,人家閉門不出,你又打不進去。最終打與不打,都是被耗死的結局。

    ——後來諸葛亮都被磨成啥樣了?累死於戰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低學歷家庭不好的男生會選擇和高學歷的女生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