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學的了這兩位的作品,發現都是同時代的,誰的思想更先進和廣闊?
8
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得一分為二的看:從思想的先進性來看,肯定是孟子佔先;但是從實用性來說,荀子更多。

    孟子被稱為“亞聖”,在儒家的地位僅此於孔子,他的著作《孟子》也被列入了四書之中。孟子的思想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他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孔子,但又有自己的主張。他的最經典的思想,概括一下就是“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種思想非常的先進,也非常的超前,甚至可以說有一點點近代民權思想的影子了。但是正是如此,他的思想才被許多皇帝所輕視甚至詆譭,最嚴重的就要數朱重八先生。因為他的這種不拿皇帝當回事的思想,在封建社會里簡直就是大逆不道。這也造成了,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一直不夠,他的著作甚至也被大規模刪節。

    而荀子就不一樣了,儘管在儒家三聖裡面他排名最靠後,但是他培育出了兩個最牛逼的學生——韓非和李斯。韓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李斯則是法家思想最成功的實現者,並且最終以其為武器統一天下。這一切,都是荀子的思想在背後推動。

    中國的封建社會,從漢朝以後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實質上搞得都是外儒內法的那一套。從實際思想和執政策略來看,大部分人雖然表面上尊孔,但搞得其實都是荀子那一套。

    因此我說,孟子的思想更超前,但真正影響更廣的,其實是荀子。

  • 2 # 歷史天天談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或作子車、子居),鄒城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為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集大成者。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秦相李斯的老師。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相悖的。

    如在人性的認知上,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

    如在政治體制的推崇上,孟子認為應當效仿先王,實行仁制、禮制;荀子則推崇法制。

    孟子提出了仁者無敵的理論,不提倡以無力征服天下,而是要順應民心,讓百姓自然而然的跟從。

    荀子將對天的認知,從神轉化成了一種規律,提出不要盲目的崇拜天命,等待天的恩惠,而是要掌握其中的規律,利用這些規律為人服務。

    他們的這兩種思想,都是遠超時代的。即使到了今天,依舊被我們所利用。

    至於說究竟誰的思想更先進,更廣闊,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 3 # 東風別業

    謝邀,思想這個詞其實是很馬虎的,理論性如何?不知道。廣闊這個詞同樣如此。在學術,務必強調理論性,而所謂思想性,是指思想的社會價值。在學術,思想理論,分博大與精深。並沒有聽說過什麼廣闊。廣闊,而不能分為博大精深思想必然是大雜燴,一本糊塗賬。缺失思想的理論性,也就缺失邏輯性,系統性,學科性,沒了涇渭分明,必將是一灘爛肉而已。悲觀的說,混沌的思想還不如沒有思想。也可以理解,科學的每一門學問都是片面的。但科學導致發展繁榮。這是為什麼呢?

    在學術,孟子與孔子的關係有點像馬克思與黑格爾的關係。按時間應該反過來說。黑格爾是馬克思的老師,唯心主義,而馬克思是唯物主義。孔子格物致知,樸素的唯物論者,而孟子開啟心語,客觀唯心論者,後世學界對兩者概括很正確,孔孟之道,就是完整的心物二元論。也就是說在中國,在學術理論,至孟子就已經分化出心物二元分論分科而學了。遺憾的是,停止了,牆內開花牆外香,由西方的黑格爾和馬克思研究形成唯心主義哲學和唯物主義哲學。

    荀子這位學者,不是純粹的學者,他的社會閱歷深沉,而對先秦各家學說典籍都廣泛研究,得出天下是文武雙輪交替輪渡的。在戰國,用武,所以他的學生李斯和韓非子都是法家,李斯輔佐秦始皇武統天下。但荀子確是預言儒家將勝出,他這樣預言對他而言是很自然的事情。道理很簡單,天下太平,只能是施行文的一套。

    和平時期,施行文的一套,肯定沒有錯,但是,這個文字,講究大了,法制,道德倫理,文化,科技,國防,都應該是它的內容。可是,好像只是理解為道德倫理了。

    順便說的是,荀子本人是以儒家面貌出現的,但他的學生卻是法家,矛盾嗎?不矛盾,因為儒家原本就是學者,研究天下一切學問,在學者面前哪裡有什麼分家典籍?都可以研究,相當於大學教授。現在我們可以理解,教師,學生,學校,都是儒家。出了學校,來到了社會,就是法家了。進學校,儒家。入社會,法家。傳統搞的儒家,並不是原始意義的儒家,而是蛻變為道德倫理的禮家了!最後就是封建禮教家。這跟孔子從事的事業有關。但其實孔子並不能完全代表儒家的。

  • 4 # 有得觀史

    在儒家中孔子排第一,孟子排第二,荀子排第三,可見大眾認為荀子是不如孟子的。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荀子教出兩個學生韓非和李斯是法家,所以荀子儒家思想不純正。刨除這兩位熠熠閃光的學生,去掉他的法家思想,荀子的儒家思想和孟子比單薄了很多。

    但是,儒家思想是要發展的,到了荀子這兒分叉了,分出了法家,荀子成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孟子只是儒家,韓非子只是法家。這麼說,荀子又比孟子的思想寬很多。

    從研究領域看,孟子的思想只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荀子的思想,不光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研究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關係。這麼看來荀子的思想要寬泛得多。

    幾千年來的實踐證明,治理國家一方面要靠儒家思想,一方面要靠法家思想,儒法就像車子的兩個輪子,缺哪一個都會翻車。孟子的思想算一個輪子,韓非子思想算一個輪子。那荀子的思想就兩個輪子都有了。

  • 5 # 風生水起道命理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一個時代,被稱為戰國時代。戰國時代是一個禮壞樂崩的時代,各諸侯國都企圖兼併其它國家壯大自己,而其中一些人更是以各種學說遊說國君,幫助各諸侯國進行兼併戰爭。這個時代出現了很多知名人物,其中就有孟子和荀子。

    荀子的年代比孟子晚一點,有一段重疊的時間。荀子和孟子的思想是完全不相同的,為什麼?在荀子的書中有一篇叫“性惡”,專門對孟子的思想提出批判。孟子的思想是一整套完整的體系,相對來說孟子的思想要廣闊一些,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第一個,義,誠。

    第二個,憐憫心,謙讓心,羞恥心,是非心。

    第三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四個,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誠”,是內心真誠,一種向善的力量,至誠而未動者,未之有也。從而引伸到人心四端,孟子說人心應該具備憐憫之心,做到謙讓。具有羞恥,還能分辨是非。不但如此,還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先把自己家裡的老人小孩照顧好,再推而廣之照顧別人,真正做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的仁政並非純屬理論,而是提出從經濟政策入手。要推行仁政,國君必須減輕賦稅,照顧百姓,然後加以適當的教育,提升人倫秩序的水平。國君如果能做到“與民偕樂”,君民同心,天下怎能不治?能做到“與民偕樂,君民同心”,國家自然上軌道。

  • 6 # 九月風滿樓

    荀子的著作還沒研究過,答不了呀。

    剛才偷看了下其他同學的答卷,較為贊同孟子更“先進”一點的說法。

    只不過,“先進”太多,就成“先烈”了。

    可能荀子更務實一些,知道這幫孫子靠大道理是降不住的,只能靠“法”這種外部強制力量。

    只是,“法”又怎能管得了方方面面?有時候還是要靠“頭上三尺有神靈”來管管。

  • 7 # 楊朱學派

    孟子與荀子二位先賢相比,荀子的思想更廣闊。

    因為孟子生活在戰國中前期,雖然已經有了楊朱墨翟之學。但各學派的經典尚未彙編完成。各個學派爭鳴才剛剛開始,自身的弊端和不足尚未完全體現出來。

    而荀子生活戰國後期。使得荀子能夠洞察百家思想的缺陷與不足,並一言中的做出評判:老子知於屈,而不知伸。墨子知於質,而不知文。

    有兩部先秦典籍,集百家思想於一身。一部是《呂氏春秋》,一部是《荀子》。不同的是,荀子對百家思想,進行了儒家化改造。

    可以說儒家大師荀子是大海,百家思想是江河。百川匯於海。

  • 8 # 平凡2850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法。

    思想文化的變化,並非越來越先進,而是一個由高階到低階的演變過程。

    隨著思想文化的一步一步墮落,道德的底線也一再被突破。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都源於華夏正統的易道思想,只是在西周天下禮崩樂壞之後,應時而變的模樣。

    荀子思想的核心,是以禮守道,站在了儒家思想的邊緣,講的是儒的底線。荀子研究的是帝王之術,強調的是經世致用,在禮不得復之際,探討了失禮而後法的方案。荀子弟子李斯和韓非,在荀子、管仲、商鞅的基礎上,完善了循名責實的國家治理方案,真正建立了法家的思想體系,也構建了中國千百年來綿延至今的社會治理體系的框架。

    從思想從高階到低階的層次來看,道是最高階的思想,適應的是最高階的社會;德次之,仁再次之,義再次之,禮再次之,法再次之。無法則亂,亂則亡。

    因此,不能簡單的說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誰的更加廣闊和先進,只能說,孟子的思想不能適應那個逐漸墮落的紛亂時代,荀子的思想則向著治理好這個墮落紛亂 的時代走近了一步。

    從有道到無道,從無道回有道

    從老子,到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到韓非,到陸賈、董仲舒,道德的底線一退再退,社會的器物文明越加先進,思想文明層次也就越加低階。

    老子在幾百年前就預言了,孟子,荀子,韓非,趙高這樣的人會產生,也預言了天下大亂的到來,以及天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亡的。

    很多人認為,有道的社會,道法自然的社會,就是自由放任的社會,其實並非如此。

    老子講的讓百姓自然而然不加宰制的社會,不是流氓的聯合體,而是淳樸天真的嬰兒的聯合體。

    對於流氓,老子的看法是,流氓都是跟不道的思想學壞的,發明這些思想的所謂的聰明人,那些偽聖人,殺掉就行了,流氓也就會消失。

    殺掉這些妖妄的意見領袖,沒有人禍亂老百姓的大腦了,他們才能重新恢復成嬰兒和天真。

    在這一點上,《道德經》殺氣騰騰,棄智絕聖,敢為奇者,吾將執而殺之。

    一個人病了,可以醫治它,把他恢復成正的;

    一個國家病了,也需要醫治它,把它重新變成正的;

    如果沒有人出來把國家給扶正,那麼就會天下大亂,各個勢力都要出來,互相攻伐,這時候,就要用到兵法。

    以正合,以奇勝,全社會只剩下一隻正道的力量,社會就會再次恢復太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哪裡的自然景觀最為得天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