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羅廖夫
-
2 # Global防尉
特朗普政府已經在伊朗問題上顏面盡失,如今轉戰委內瑞拉主要是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美國派出大批軍事力量部署在波斯灣海域,對伊朗實施圍追堵截的戰略,對伊朗極限施壓,但是美國越是施壓,伊朗就越是反彈,這讓一向行動強硬的美國也是束手無策。
自從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後,美國就一直致力於對伊朗各方面的制裁,經濟制裁、石油禁運、武器禁運等,但依舊未能打倒伊朗團結一致的什葉派政權。
美國大肆向中東排兵佈陣的同時,伊朗同樣毫不示弱,各種導彈、防空系統嚴陣以待。而就在這一緊要關頭,伊朗擊落了一架美國侵犯領空的先進無人機,特朗普在最後十分鐘撤銷了對伊朗的軍事打擊,這可能是美伊之間離戰爭最近的一次事件,近乎要點燃了戰爭的火藥桶。從這就可以看出,美伊對峙中,伊朗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之勢顯得臨危不懼,反而態度更加強硬,讓美國感受到了這塊“硬骨頭”的難啃之處。
而在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互扣油輪”事件之中,伊朗同樣表現出一股“不服”的態度。在油輪事件中,英國率先做出了讓步,這讓美國在油輪事件計劃之中徹底失敗。
作為美國最親密盟友之一的英國沒有聽從於美國的扣船令,而是透過司法程式最終釋放了伊朗“格蕾絲一號”油輪。所以美國在這次油輪事件中已經徹底失去了支援,只好唱“獨角戲”。
伊朗雖面臨美國的軍事威脅,但是始終沒有忘記擴大自己什葉派的勢力,透過支援一些武裝力量來對抗美國及其在中東地區的勢力。目前胡塞武裝、敘利亞政府軍、黎巴嫩真主黨武裝等都是伊朗的勢力範圍。不僅如此,伊朗還和俄羅斯加強了軍事溝通,這就讓美伊局勢逐漸變得更加迷離,隨著一些大國的加入,一步步蠶食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勢力。
現如今由於地緣優勢,委內瑞拉問題顯然沒有伊朗問題棘手,況且俄羅斯不能雙方都顧及到,再加上最近俄羅斯有和委內瑞拉增加軍事合作的趨勢,一旦馬杜羅穩固政權,加大和俄羅斯合作,況且中導條約作廢,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
3 # 數學蔣一刻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不能單純的將伊朗和委內瑞拉看作是槓桿的兩端,壓下一頭另一頭起來,而是應該從石油及金融的角度來看到伊朗、委內瑞拉甚至是俄羅斯的問題。
美元霸權與石油美國當前霸權的基礎並不在於其強大的軍事力量,也不在於諸如三權分立、民主制度等虛無縹緲的“軟實力”,而是在於美元霸權。
二戰之後,美國依靠強大的經濟實力以及豐富的黃金儲備,建立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的全球霸權。而根據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制度設計,各國貨幣同美元掛鉤,而美元同黃金掛鉤。
按照這種制度設計思路,各國省去了維持黃金儲備的巨大成本,代價是承認美元的信用價值,即美元與黃金的匯率不變。而美國的成本在於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來維持美元與黃金的匯率固定,但好處是獲得了美元作為全球結算貨幣的便利以及大宗商品定價的權利。
然而正如上文所說,維持美元黃金的固定匯率需要美國持續投入鉅額的成本,而越南戰爭的久拖不決與日本經濟的崛起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美元信用開始被動搖,最終,無力維持黃金固定價格的美國選擇主動大幅貶值美元,收割了一波全球財富,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
然而嚐到了甜頭的美元是不可能輕易的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貨幣霸權地位,而在黃金之外,美國看中了新的錨點:工業血液,石油。
1974年,美國與當時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特達成經濟安全一攬子協議,美國為沙特提供軍事及政治保護,而作為回報,沙特排他性的將美元作為該國石油定價及結算的唯一貨幣。而在沙特的主導之下,石油輸出國組織也紛紛採用美元作為唯一石油定價與結算貨幣。
因而,伴隨著石油,美元開始流向全球,從而建立了新的美元霸權體系:石油美元。
透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霸權基礎是美元,而美元的基礎則是石油,所以美元對於石油的排他性定價權及結算權是美國不能退讓的底線。
但伊朗、俄羅斯與委內瑞拉這三個產油大國卻因歷史、政治問題並不採用美元或者部分採用美元進行石油的定價與結算,而這一行為觸及了美國的核心利益,所以美國必然會不擇手段的對這三個國家進行制裁、打擊甚至顛覆,從而確保美元的霸權基礎。
美國的頁岩油產業及宏觀經濟而在美元之外,石油本身也是美國持續打壓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三國的原因。
在歷史上,美國一直是最大的原油消費國及進口國。然而隨著頁岩油開採技術的突破,美國依靠其先進的開採技術與本土頁岩油極其驚人的儲量,超越沙特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產油國,並且一概原油進口國,成為原油淨出口國。
然而,美國的石油產業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便是頁岩油的水力壓裂開採技術成本較高,目前維持在50美元以上,因而對於美國來說,油價過低將會對於美國經濟產生致命的影響。
但同時,美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因而過高的油價將對生產生活,特別是明年的特朗普連任選舉產生不利的影響。
因而,透過上文可以發現,美國需要將石油維持在50美元以上但又不能過高的區間之內。
但是,因多種因素,全球經濟持續不景氣,原油需求迅速萎縮,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多次減產的情況下,國際油價依然快速下跌,並迅速逼近50美元的美國底線,所以美國適時攪動南美、中東、波斯灣局勢,來認為製造緊張情況,並以此為由頭來對這三國的石油貿易進行制裁,從而進一步減少供給,國際油價應聲而漲。
但是正如上文所說,油價過高也對美國不利,所以我們也看到美國對這三個國家的打壓是斷斷續續的,最明顯的莫過於與伊朗之間,一會聲稱要開戰,一會又說要談判,而如果大家結合油價與美國反覆的表態來看的話,就會看到驚人的重合。
所以,對於美國來說,製造地區緊張局勢,但又鬥而不破,從而將油價維持在70美元左右的平穩區間是對美國最有利的。
總結綜上,美國對伊朗與委內瑞拉的打壓是為了美元在石油定價及結算上的壟斷權利,而對伊朗以及委內瑞拉鬥而不破的狀態又是由美國石油產業及宏觀經濟對油價的矛盾需求來決定的。
-
4 # 南雷霆峰
特朗普突然殺回南美警告馬杜羅,是不是為了掩蓋對伊朗戰略的失敗?
美國對伊朗戰略失敗了嗎?美國放棄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了嗎?還是美國在伊朗的軍事威脅之下已經不敢在中東駐軍了,或者美華人不敢在波斯灣為商船護航了?
只要美國,特朗普對伊朗的政策沒有變化,就不能說特朗普對伊朗的戰略失敗或破產了!
再說,美國失敗的話,伊朗應該勝利了呀!可是我沒有看出伊朗勝利在哪裡!
伊朗的石油出囗現在幾乎清零,除了走私沒有多少收入了!經濟一直在下滑,連賴以進口的糧食還被巴西扣押了,日子不好過呀!
所以最多隻有說美國和伊朗還在僵持中,不好說勝利或失敗。
美國對馬杜羅應該也是同樣道理,因為俄羅斯派武裝人員入駐,使美國投鼠忌器,不能軍事幹涉。但是雙方也在對峙狀態,不分勝敗。
不過,美國應該是不敗一方,除非伊朗和委內瑞拉聯軍攻下美國本土,但是這隻有發發嘴炮而已!
-
5 # 興海亭
特朗普是七十多歲的人,和我年紀差不多,我們這個年紀,許多事情轉眼就忘了,所以美華人預設他帶小老婆和女兒女婿一起居住。而且這個年紀的人容易發火,一句不順,火冒三丈。他現在對立面也多,所以今天炒北韓,明天吵伊朗,一會又是找盟國要保護費,一會和中國打貿易戰,一會和俄羅斯搞事情,沒有確定的目標。
回覆列表
8月19日晚上,此前被英國所扣押的伊朗“格蕾絲-1號”在英國的默許下,大搖大擺的駛出直布羅陀海峽,伊朗政府隨後歡呼雀躍聲稱“這是美國以此可恥的失敗”。讓18日剛對該艘油輪下發逮捕令、並要求直布羅陀當局繼續扣押伊朗船隻的的美國司法部目瞪口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媒體面前,一臉無奈的表示對直布羅陀當局釋放伊朗船隻感到“非常不幸”,以此來表達對英國這個“最堅定盟友”的強烈不滿。
很顯然,英國不顧美國的阻撓放走被扣的伊朗船隻,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記重擊,加之日前宣佈參加美國在中東的護航聯盟的波蘭,該國外長20日卻表示稱“波蘭只考慮為美國在中東的軍事行動提供政治支援而非軍事支援”,直接將已經踏上美國護航聯盟賊船的一隻腳抽了回來。這對於本來就找不到盟友支援的護航聯盟鬧劇,變成了美國一個人表演的“獨角戲”,這也就難怪伊朗會嘲笑美國遭到“可恥的失敗”了。
可想而知,堂堂的超級大國在面對一個實力明顯弱小於自己的伊朗,卻就這麼遭到一連串的失敗,這種結果讓作為超級大國當家人的特朗普的老臉以後要往哪兒擱呀?幸好,特朗普本身有一套“在一方吃虧,就透過在另一方點火緩解壓力”的手段。既然伊朗這塊硬骨頭啃不動,那就找個比較軟一點的啃一口,以挽回超級大國在中東所失去的臉面。
於是,那個不幸被放在美國家門口的委內瑞拉,再度躺槍成為特朗普撒氣的物件。據《環球時報》最新報道稱,美國武裝部隊南方司令部司令法勒上將20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海軍會在收到命令的情況下,可以對委內瑞拉展開一場軍事行動。對此,彭博社分析稱:這將成為對委內瑞拉政府發出的一個訊號。
很顯然,自從美國所支援的委內瑞拉反對派在之前一系列政變活動中遭到接連的失敗之後,包括特朗普本人在內的白宮政客實際上對利用該國反對派推翻馬杜羅政府已經失去信心了。儘管美國目前仍然維持對該國的經濟制裁,但近段時間以來針對馬杜羅政府的顛覆力度已經明顯減弱了很多。
更值得玩味的是,據美國新聞網站援引多名美國軍方人士的話報道稱,儘管特朗普曾多次在私下建議動用美國海軍對委內瑞拉進行封鎖,以阻止該國的貨物出入。但國防部並未認真對待特朗普的這些建議,理由就是“會影響美國海軍在其他地區的部署行動”。另有訊息人士向該網站透露:封鎖委內瑞拉需要大量的軍事資源,但美國海軍無法提供可滿足特朗普願望的資源。
很顯然,一直沒把特朗普封鎖委內瑞拉建議當回事的美國軍方,這時候對委內瑞拉發出武力威脅,尤其是目前美國在中東陷於尷尬境地的而敏感時刻,說明特朗普針對馬杜羅的軍事威脅僅僅只是個幌子而言,其真正目的顯然就是試圖透過重新制造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將國內和國際的焦點從中東吸引到南美,以此來掩蓋自身在中東的失敗結果。
由此可見,在特朗普因為遭到英國的“出賣”而對伊朗面臨無牌可打的情況下,突然對馬杜羅政府進行軍事威脅,本身就是一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舉措,目的就是為了緩解其在中東對伊朗施壓失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