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菩提世界

    五歲的孩子真的已經懂得很多東西了,有時候可以突然變得出口成章,成語疊出,讓你大跌眼鏡的同時還會沾沾自喜,這一切的源泉就是書籍!

    孩子喜歡看書,父母卻不知道怎麼選擇?興趣點出發是關鍵!

    作為父母你的孩子喜歡什麼,比如說,我家大寶最近化身喬治,迷上了恐龍,孩子的興趣點一旦落成,真是三句話離不開這個話題,為此我給她買了一些恐龍的玩具和書籍。

    DK的這款百科全書從生命的起源到各種恐龍的介紹,圖片豐富,姑娘非常喜歡,遇到不認識的恐龍回到家馬上就去翻書查詢,裡面很多的物種名稱現在信手拈來,比我這個老父親都要強很多。

    DK百科系列包含了天文、地理,物理,生物學,化學,歷史,政治、數學,科學和技術等,相當全面,作為興趣培養還是不錯的。

    培養睡前閱讀習慣——父親睡前和姑娘的秘密讀物

    這套神奇校車系列也是我姑娘的最愛,也是每晚必讀系列之一!

    透過和弗瑞斯老師搭載神奇校車一次次的奇妙旅程,開啟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昨晚讀的一本是關於化學的,五歲孩子哪裡知道化學是什麼鬼,透過孩子們想給弗瑞斯老師過生日,裡面介紹了簡單的小蘇打和醋會產生氣體,以及蛋糕是怎麼做成的,讓孩子在輕鬆的過程中對這些產生興趣和了解,作為睡前讀物是個不錯的選擇。

    大衛系列

    皮特貓系列

    可以去當地的繪本館或者圖書館借閱一些書籍,慢慢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孩子特別喜歡的可以買一套給孩子收藏。我家裡的繪本真是堆成了小山,各種各樣的都有,在讀繪本的同時記得讓孩子養成自己收繪本的習慣哦!分類整理也是一種鍛鍊!

  • 2 # 小魚201402

    5歲的孩子,可以多看科普類的,如揭秘身體系列。也可以看推理類的,如屁屁偵探系列,真相只有一個系列。也可以看中國童話類的,如小馬過沒河,神筆馬良等。

  • 3 # 小靜讀童書

    法國幼兒雜誌總編輯瑪麗·阿涅絲·高德哈,攜手西班牙重量級插畫家卡門·凡佐爾創作的《什麼讓我們快樂》,是一本寫給3—6歲兒童的快樂啟蒙書,透過13個情境思考提問,讓孩子找到快樂人生的鑰匙,明白快樂人生的真諦,從而養成健全的人格,成就更好的人生。

    01、精心設計的情境思考提問,讓孩子找到快樂人生的鑰匙

    積極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越快樂,就越容易成功,而犧牲快樂去換取成功,反而會大大降低成功的機率。

    既然快樂是成功的原動力,那麼讓孩子擁有快樂的能力,就變得尤為重要。

    書中精心設計了13個情境思考提問,都是孩子成長中一定會遇到、甚至貫穿一生的問題:探索未知、面對挫折、獨享與分享、做他人與做自己、攀比與珍惜、工作與休息、掠奪與保護資源等。

    這些關於“什麼讓我們快樂”的提問,從不同的角度帶給了孩子不同的思考,擴充套件了孩子的思維,提升了孩子的認知。其中,有的是孩子成長必定會遇到的普遍問題,比如面對挫折的提問:什麼讓我們快樂?在哪兒摔倒就在哪兒趴著?或者站起來繼續玩耍?

    在成長過程,每個孩子都會遇到挫折。就像孩子學走路時,摔跤是必經的過程。即便孩子摔得很疼,不能馬上站起來,也沒關係。那就先趴在原地休息一會兒,等疼痛緩解了,再站起來。沒有誰會永遠趴在原地,除非他放棄行走的本能。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學會走路。對於此書的讀者群3—6歲兒童而言,他們早已經歷了學走路的過程,所以關於這個問題,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即便孩子選擇趴在原地,也不要生氣。孩子這樣選擇的原因,可能是摔疼了,或是一時氣餒。請充許孩子在原地趴一會兒,以便度過短暫的療傷期和心理恢復期。

    有的是貫穿孩子一生的重大命題,比如關於做他人與做自己的提問:什麼讓我們快樂?將自己變成另外一匹馬?或者平靜地做自己?這個問題換成當下流行的說法就是: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還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比如,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馬友友的父母本來希望兒子成為偉大的數學家,馬友友卻對數學根本不感興趣,而是熱衷音樂。馬友友一直努力堅持自己的想法,父母最後只得妥協,允許兒子學習音樂,最終馬友友成為國際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

    與馬友友不同的是,鋼琴演奏家郎朗,活成了郎爸希望的樣子。郎爸希望兒子成為優秀的鋼琴家,於是強迫兒子從小苦練鋼琴。在郎爸的嚴厲教導下,郎朗最終成為國際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馬友友和郎朗雖然選擇的人生路不同,但是他們都獲得了成功,也從中收穫了快樂。

    人生中有些選擇並不容易,對於做他人與做自己這個問題,很多成年人也會糾結,不知道哪種選擇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的人生,獲得真正的快樂。孩子對於這類問題的認識無疑是表象淺顯的,但是無需擔心,孩子會從探索這些深奧的問題開始,學習思考人生,發現快樂。

    所有的提問,書中沒有給出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孩子去思索這些問題,並且得到自己的答案。也許有的家長會擔心,如果孩子做出錯誤的選擇怎麼辦?孩子會不會因此而誤入歧途?

    顯然,每個孩子可以透過各自不同的選擇,獲得自己想要的快樂。可見,快樂不是客觀因素決定的,它永遠掌控在我們自己的手裡,這便是快樂人生的鑰匙。

    當孩子透過自己的思考和選擇,找到快樂人生的鑰匙,就等於擁有了快樂的能力。

    02、巧妙的設計,讓孩子在遊戲中明白快樂人生的真諦

    瑪麗·阿涅絲·高德哈擅長以溫柔簡單的文筆,描寫幼兒的日常生活。《什麼讓我們快樂》的語言幽默簡短、詩意盎然、充滿童真童趣,讓孩子很容易從中收穫快樂,並獲得成長。

    卡門·凡佐爾畫風獨特、色彩鮮明、充滿了童稚般的真誠和熱情。《什麼讓我們快樂》中色彩鮮明、逗趣傳神的水彩插畫,很容易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同時提升孩子的審美。

    關於文字與圖畫的關係,美國著名的繪本大師芭芭拉·庫尼總結說:“圖畫書像是一串珍珠項鍊,圖畫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細線,細線沒有珍珠不能美麗,項鍊沒有細線也不存在。”

    由於本書的內容是13個情境思考提問,所以故事性和連貫性不強,但是作者設定了閱讀小精靈。如此一來,小精靈輔助文字,擔負起“細線”的使命,把內容巧妙地融會貫通起來。

    扉頁中小精靈首先出場,提示我們說:“這一頁下面藏著什麼?你翻開看一看?”翻開摺頁後,左頁中出現了問題:“什麼讓我們快樂?”右頁中小精靈又提示我們:“真是個好問題,一直都不要合上這一頁喲。”再往下翻,就是情景思考提問。

    這裡詳細說一下關於掠奪與保護資源的提問。左頁是一種選擇:“貪心地掠奪資源?”右頁是小精靈發表的看法:“噢!小猴子肯定很餓吧。”再次翻開右邊的摺頁,又是對開頁,也是另一種選擇:“或者好好地保護資源,更好地利用?”

    書中沒有給孩子設定正確答案,但是小精靈卻說出孩子在面對情境時的內心感受,讓孩子代入到情境中,使快樂選擇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小精靈還給孩子帶來面對情境的另外一種反應,翻開摺頁之前,孩子會在腦海中設想自己的種種反應,翻開之後,又會有新的驚喜。

    這種巧妙的翻翻頁設計極具特色,並且特別適合親子閱讀。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玩趣味十足的翻翻頁遊戲,也可以一起進行快樂選擇。家長和孩子如果選擇的不一樣,可以各自說說自己的想法,孩子就會從不同的選擇中領悟到快樂人生的真諦:快樂不是你選擇了什麼,而是無論選擇什麼都可以從中找到快樂的理由。

    當孩子明白了快樂人生的真諦,就真正擁有快樂的能力。

    03、在快樂選擇中,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快樂,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選擇。很多時候,不同的選擇,會獲得不同的快樂。比如,書中關於成功的提問:什麼讓我們快樂?比其他人更成功?或者和其他人合作,一起成功?

    由此,想到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和屠呦呦。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獲獎後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堅信真理和正義是存在的。今後的歲月裡,我將繼續講我的故事。”

    正如莫言所說,他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而講故事這件事是源於莫言個人的創作,顯然他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他自己。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獲獎後說:“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屠呦呦雖然是科研帶頭人,但是她一再強調,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研究團隊集體攻關的結果。所以,她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將成就的獲得歸功於集體的力量。

    無論是莫言,還是屠呦呦,無論是個人取得的成功,還是跟他人一起合作取得的成功,每個人都可以從成功中體驗到各自的快樂。由此,孩子可以從中學會辯證地思考人生。

    再比如,書中關於面對緊急情況的提問:什麼讓我們快樂?發現緊急情況時,假裝沒看見?或者試著去化解危險?

    眾所周知,遇到緊急情況時,選擇假裝沒看見,是一種消極的心態;選擇去化解危險,是一種積極的心態。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只有永遠躺在泥坑裡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裡。”

    如果用消極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人生,那麼就不可能成就美好的未來。

    孩子會選擇用消極的心態,還是用積極的心態,面對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人生呢?

    不必擔心,孩子認真思考後,自然會做出正向的選擇。

    透過這一系列快樂選擇,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孩子的正向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當孩子學會辯證地思考人生,擁有正向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自然會養成健全的人格,從而更加勇敢地面對未來,進而成就幸福美好的人生。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在推薦本書時說:“讓我們和孩子們談談幸福。否則,社會將代替家長給孩子們教訓,並引導他們走上物質、自私和不擇手段的錯誤道路。這本快樂、實用、詩意的書將幫助成年人和兒童討論和思考是什麼讓他們快樂,並走向真正、慷慨的幸福人生。”

    《什麼讓我們快樂》如同一枚快樂因子,當把這枚因子植入孩子心中,快樂就會如影隨形,幸福就會不期而至。

  • 4 # 木棉243525545

    雲朵麵包,大腳丫學芭蕾,肚子裡有個火車站,我爸爸,我媽媽,你看起來很好吃,彩虹色的花,好餓的毛毛蟲,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大衛不可以系列。我愛幼兒園。好長好長的圍巾。爺爺一定有辦法。我有友情要出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宅門》中的混世魔王白景琦,為什麼只聽季先生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