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唐朝之前的隋朝: 楊堅——隋文帝 楊廣——隋煬帝 而從唐朝開始 李淵——唐高祖 李世民——唐太宗 …… 貌似從唐朝之後就沒有皇帝稱**帝了
8
回覆列表
  • 1 # 小強侃生活

    秦朝之前是是稱王的,比如說商紂王、周武王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三皇五帝。所有取“三皇五帝”各一字,所以自稱始皇帝, 以後沿襲下來各代君王就都稱皇帝了,某某帝是諡號,某某宗某某祖是廟號。 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還有廟號、諡號、尊號和年號。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 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唐太宗-李世民。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比如東漢皇帝劉秀諡“光武帝”,從唐朝開始,皇帝諡號逐漸增加,例如玄宗李隆基決定將先帝的諡號都改為7個字,李世民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朝後各代的皇帝諡號,一般都偏長,其中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竟達25字之長。尊號,乃為尊崇帝后為之所上之稱號,始於秦朝,到唐代時,為皇帝上尊號之風盛行,玄宗先後為自己增加尊號六次,713年加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742年加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後來又不斷在加尊號,由最初4字加至14字。年號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 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 叫做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 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 清高宗只用乾隆,所以稱乾隆帝。

    一般來說,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諡號,如漢武帝、隋文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崇禎皇帝、康熙皇帝等。

  • 2 # 大東北的小豆包

    類似的問題我回答了幾個了

    其實跟皇帝有關的所謂“號”們,主要是有三類;l

    一是諡號,這是中國古代自西周時期開始的一種對於帝王死後,後代對於其一生的總結和評價,比如周文王、周武王,漢孝文帝,隋文帝等都是諡號,當然這裡面有一個特殊的,就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秦始皇嬴政認為,後人給前代帝王上諡號,明顯是不尊重帝王,於是秦朝規定自己的號,始皇帝,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可惜歷史沒給秦朝那麼多的機會,秦朝二世而亡,然後皇帝諡號又迴歸傳統。

    秦始皇自己給自己上諡號

    二是廟號,中國歷史王朝的皇帝是自己的家廟的,皇帝死後是需要被供奉祭祀的,這個習慣就是起源於商朝,比如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漢武帝劉徹的廟號是漢世宗,李淵是唐高祖,李世民是唐太宗,朱元璋是明太祖等等。

    劉邦的好好的漢太祖被玩成了漢高祖

    三是年號,這是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才開始的,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

    中國是一個善於記錄皇帝歷史的國家,在隋朝以前,中國的歷史記載中,對於皇帝的簡稱,歷史上一直稱呼帝王的諡號,以示尊重,然而唐代以後就不行了,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唐代以後,諡號被老李家給玩壞了。

    唐代以前皇帝的諡號很簡單,往往一到兩個字,比如漢代皇帝他們用“孝*”兩個字為諡號,比孝文皇帝劉恆,比如孝武皇帝劉徹,隋朝開國皇帝的諡號為文皇帝。

    但是到了唐朝這個習慣遭到徹底的破壞,唐高祖李淵的諡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治的諡號是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此後皇帝的諡號都變成多字的了,貌似一兩個字以及無法表達後代對於前代皇帝的敬仰之情,而且到了清朝,這種皇帝諡號更加表態,其中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是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到達了驚人的29個字,創下了字數最多的諡號之最。

    努爾哈赤的諡號字數最多的冠軍皇帝

    唐代以後,皇帝的諡號已經基本捨棄了對皇帝的評價功能,而變成了對於皇帝溜鬚拍馬和讚揚的工具。而對於皇帝的稱呼,再用諡號就顯得麻煩和繁瑣了,於是唐代以後,就基本捨棄了對用諡號簡稱皇帝的做法,而改用廟號進行稱呼,於是就出現了隋朝以前稱呼皇帝位隋文帝、隋煬帝,唐代以後稱呼唐高祖,唐太宗等等。

    而自漢武帝時期出現年號的使用之後,諸位皇帝們對於年號的使用,比較隨意,動輒更改年號,皇帝生個孩子什麼的都要更改年號,最著名的皇帝夫妻檔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居然一共使用過驚人的32個年號,其中李治使用14個年號,而武則天使用18個,奪得中國皇帝中使用年號最多的冠軍頭銜,不過到了明清時期,皇帝使用年號比較規範一生只使用一到兩個年號,特別是清朝時期,每個皇帝基本上一個年號,於是我們後來稱號清代皇帝都往往用年號稱呼了,比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嘉慶皇帝、道光皇帝、咸豐皇帝等等。

    朕就是年號用的最多的武則天

    這就是為什麼隋朝以前用諡號稱呼皇帝;唐朝以後用廟號稱呼皇帝;明清以來用年號稱呼皇帝,你聽懂了嗎?

  • 3 # 中孚鑑

    唐朝之前的某某帝,比如漢文帝、漢武帝、漢明帝、晉武帝、隋文帝等,這些都是諡號,而從唐朝開始出現的某某祖、某某宗則是廟號,比如唐高祖、唐太宗、唐睿宗、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明太祖等。諡號和廟號雖然都是稱呼皇帝的,但兩者之間卻有著不同。

    諡號和廟號都是後繼之君根據上任君主一生的功過是非進行評定所得出的。

    諡號,在秦始皇之前就被延用,但秦始皇覺得諡號是臣議君、子議父不妥,所以就不用諡號。同時諡號不僅君主可以有諡號,有的大臣也有諡號。

    諡號又分褒、平、貶諡三種,劉邦建立大漢後,又使用諡號,諡號在漢朝時使用的非常嚴謹,都是根據皇帝生前的功過進行評定諡號,該是褒諡就是褒諡,該是平諡就是平諡。

    常見諡號有文武惠宣昭明等,其中惠諡就是平諡,意思是沒有大功也沒有大過,比如漢惠帝劉盈,他登基為帝,呂雉掌權,但劉盈做皇帝時,基本延用劉邦和蕭何時的發令,雖然沒有大功,但也沒有大過。而隋煬帝的煬諡,相對來說就是貶諡。

    所以在唐朝之前皇帝的諡號,透過諡號就可以基本看出他本人一生的功過是非。同時諡號有的一兩個字,有的字數很長,到了隋朝之後,由於皇帝一般情況下都是父位子繼,新君就對他的父親進行評定的都是美諡,用褒諡來讚美他的父親,不在根據他的功過是非而定諡號。

    這種諡號亂用、濫用的現象就不能看出他的一生功過,在這種情況下就採用了廟號。所以唐朝之前的皇帝都是某某帝,而從唐朝開始的皇帝都是某某祖、某某宗。

    而廟號並非唐朝才有的,在唐朝之前就已經有廟號,只不過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比如漢朝,漢朝不僅諡號用法嚴謹,而且廟號也嚴謹。

    在西漢所有皇帝中,不夠資格和功績不夠的,是不能有廟號的,整個西漢只有四個皇帝是經過認可而擁有廟號的,分別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漢宣帝劉詢(劉病已)。

    但是從隋朝之後的唐朝開始,只要是皇帝,基本上都會有廟號。諡號嚴謹時有嚴謹的用法,同樣廟號也是有用法的,比如祖有功而宗有德,同時又有建立功業者為太,而功高者為高,所以開國皇帝有的是高祖,有的是太祖,比如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 4 # 歷史吐槽機

    很多答主珠玉在前,我就不便拾人牙慧了。只對問題本身進行梳理和直接回答。其實造成現代對古時帝王稱呼的不一致是因為“號”的逐漸濫用。

    最主要被濫用的“號”是廟號,因為最初時候的廟號只有太、高、世、中四個,後面分別冠以祖或宗,也就是說一個王朝滿打滿算也就只能有八個廟號。而是否有廟號決定著君王是否單獨祭祀,對於君王一生功業是最大的肯定。廟號由商啟而周廢,只沿用諡號制度,到了秦統一天下連諡號都一併廢除了。直到漢朝建立恢復了諡號和廟號的制度,但對於廟號依然非常謹慎,並不是每個皇帝都能擁有,故此對整個漢代的皇帝多以諡號稱呼。但其實漢朝的一些皇帝也是有廟號的,比如廟號太宗的漢文帝、廟號世宗的漢武帝、廟號世祖的光武帝。而且在漢朝時期,廟號已經開始有濫用趨勢,開始出現了穆、恭、敬、威等非標準廟號,只是姓劉的後來子孫還是要臉,又把這些非標準廟號取消了。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廟號徹底氾濫,但那時候的人還比較要臉,諡號不敢取的太長,對皇帝依然有一生功業評價的功能,所以依然以諡號稱呼皇帝們,比如魏武帝、隋文帝等。但到了唐朝,華人拍馬屁的功夫上漲速度太快,皇帝的諡號已經長的離譜,從後人的角度看完全失去了對帝王功業評定的作用。然後本來一朝都不可能超過8個的廟號代代都給,這樣的結果就是廟號取代了諡號成為評定帝王功業的作用。這就解答了題主的問題,唐朝之前稱諡號,唐朝之後稱廟號。我就只能叫李世民為唐太宗,沒法叫他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反正老夫是叫不出口。其實李世民最初的諡號也只是文皇帝而已。

    玩中國歷史的悲哀在於,你得觸類旁通,不像玩歐洲歷史,那幫直線思維的蠻子叫皇帝都是XX一世、XX十四世,看皇帝名連他家譜都不用查。到了明朝連廟號都開始亂上了,比如那個被也先抓走的朱祁鎮,他的廟號居然是英宗!還有那個清君側清的連皇帝都失蹤的朱棣,廟號是成祖,大佬,你叫太宗我也豎大拇指贊聲好漢子,一個造反的上廟號為祖是幾個意思?到了清朝情況誇張的更離譜,那個出過天花的玄燁,他的廟號居然是聖祖?你一個繼承江山的也敢叫祖?聖祖這廟號之前不是沒有過,唐朝皇帝死不要臉的攀高枝把李耳(對!就是寫《道德經》那個,他還有個很佔便宜的別稱叫老子)封為聖祖,已經被罵的狗血淋頭了。還有就是趙匡胤把趙玄朗(趙玄朗不認識沒關係,他字公明,趙公明總熟悉吧?對,就是財神)認成祖宗,封了個聖祖。您康熙爺再文成武德、一統江山上這個廟號也不合適吧?那些都是神仙啊!

    當朝可以不要臉,可以為尊者諱,但後世子孫們不行啊,得了,諡號也叫不了,廟號也叫不了。還好明清的皇帝們不折騰年號了,年號也湊合叫吧!雖然沒有了對帝王一生的評價,但起碼叫著不虧心。所以後世對明清兩朝的皇帝基本都是叫年號,比如永樂、康熙、雍正之類。

  • 5 # 老照片

    古代皇帝駕崩後,後人都要給他加兩個尊號:一個是廟號,一個是諡號。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廟號起源於商朝,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

    諡號是對帝王生平事蹟的評定稱號,體現了後人對他的或褒或貶或同情的態度。諡號始於西周,同樣有著嚴格的規定,屬表揚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屬於批評的有:煬、厲、靈等;屬於同情的有:哀、懷、感、悼等。

    一般來說,稱呼已故皇帝的時候都是廟號在諡號之前,二者一起構成了已死帝王的全號。唐代以前的皇帝大多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魏武帝等,唐朝以後,加給皇帝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而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皇帝開始使用一個年號,則稱年號如嘉靖帝、康熙帝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戰結束百年的紀念活動在法國舉行,作為當年戰敗國代表的默克爾會尷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