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檸檬愛運動

    孫承宗與袁崇煥是師生關係,也都是歷史上傳頌的英雄人物,孫承宗在張廷玉的《明史》中獨佔一章,袁崇煥也是在中華流芳百世。明末清初之時有名士稱:“清廷必亡於孫、袁之後人”。但是,在大量閱讀有關孫承宗、袁崇煥資料之後,我發現,孫袁之間問題很大,假如孫袁一直能夠合力御邊,滿清將沒有機會。明朝將會怎樣?中國將會怎樣?從孫承宗與袁崇煥的關係來看,我們應該總結並吸取些什麼?我們透過孫、袁關係可以看出職場紛爭導致的內耗和相應的危機。其實人就是這樣,有相互需要的時候,有彼此相嫌的時候,孫承宗和袁承煥也是這樣。 1、 孫承宗對袁崇煥的知遇之恩 天啟年間,孫承宗作為大學士、兵部尚書出關駐防,抵禦女真人侵擾,孫承宗在關期間廣範圍地訓練士兵、培植人才,長城起點老龍頭就是孫承宗為國家培訓軍官的第一所軍官學校,現在校址依然保留。 在培植人才方面,孫承宗擁有了豐富的人力資源,當時的孫承宗身邊,文才有鄜善繼、錢謙益、茅元儀等,武將有馬世龍、袁崇煥、趙率教、滿貴、祖大壽、毛文龍等,其中孫承宗對袁崇煥尤其重視,急於出頭的袁崇煥遇到愛財如命的孫承宗,給予了很多機會讓袁崇煥鍛鍊和展示才能,使得袁崇煥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在孫承宗第一次告老還鄉之時推舉袁崇煥做了邊關總督。從此袁承煥獲得了機會,在遼東大展自己的才能。 2 、孫承宗與袁崇煥的差異 1) 對魏忠賢的態度 孫承宗對國家忠誠,但是卻嫉惡如仇,在對待魏忠賢的問題上表現的尤其突出。天啟年間的魏忠賢驕橫跋扈,無人敢惹,朝廷內部的官員自不必說,就連各地的文官武將都紛紛吹捧魏忠賢,為其進貢送禮、建廟修祠。孫承宗非常氣氛,幾次要進京彈劾魏忠賢,都因邊關事務纏身未能成行。袁崇煥卻不然,追捧魏忠賢,還在他自己的防地為魏忠賢建廟塑像,以表自己對魏忠賢的忠心。在這一點上他與孫承宗是背道而馳的。同時也向世人展示了他袁崇煥內心的弱點,懼怕權貴,趨炎附勢。 2) 對同僚與下屬的態度 孫承宗在清代張廷玉的《明史》中獨佔一個章節,在現代人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中幾乎佔據了六、七兩冊的主要部分,讀過的人都會被孫承宗的高風亮節和雄才大略所感動,在對待同僚和下屬的問題上,孫承宗一直是培養、使用、信任相結合,是一大批文官武將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了國家的棟樑之才。 在這方面,袁崇煥與他的老師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他有瞞上欺下的不良習性,在到達邊關任職後,枉殺正副總兵官各一人,犯了國家大法,使得孫承宗上下左右為難,為保住袁崇煥大費了心思。 袁崇煥還嫉賢妒能,因為滿貴、趙率教是孫承宗培養的大將,他自己認為這二人對自己會有不服或其它想法,於是乎,袁崇煥對二人在日常就百般刁難,後來,在戰鬥中強人所難,使二位大將死於非命。這也展示了袁崇煥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一面。 3) 袁崇煥對孫承宗的態度 在天啟末年,孫承宗退休,袁崇煥也被他人排擠免職回鄉,崇禎元年,崇禎即位,百廢待興之時有人推舉了袁崇煥,召袁崇煥進京面君,就是後來民間流傳甚廣的、袁崇煥誇下海口的平臺對,袁崇煥自稱五年可以平定遼東,信口開河地展示自己的才華,當然主要是孫承宗的思想,但是,它卻自始至終沒有提及孫承宗隻言片語,將培養他多年的老師隱匿起來,最後得到了崇禎的賞識封為總督。 袁崇煥獨身赴關後,由於失誤和大意,導致皇太極、多爾袞率軍犯關,大軍直逼京城。無奈之時,大臣們向崇禎推舉孫承宗,年逾七十的孫承宗隻身進京受命,作為反擊皇太極的主帥,調集天下兵馬打擊進犯之敵,但是,大軍集結需要時間,眼下最缺的是人馬,此時的袁崇煥身帶重兵,卻不聽排程,置自己老領導的命令於不顧,最後導致極大的失誤,被朝廷緝拿下獄。而孫承宗只帶著三千餘人從通州打到京城,又從京城打到邊關,一路艱辛,一路英雄,最後群雄匯聚把清兵掃出山海關。 3、 袁崇煥下獄與孫承宗的沉默 袁崇煥下獄之後,孫承宗忙著收拾殘局,調集天下兵馬大戰清軍,收復失地,趕敵出關。這期間袁崇煥被朝廷扣押、審判、凌遲,孫承宗不知道嗎?知道的,但是,你讓孫承宗怎麼辦?袁崇煥的大窟窿誰能堵上?枉死的滿貴、趙帥教、毛文龍能復活嗎?耽誤的時間能找回來嗎?大明江山還有救嗎? 孫承宗沉默了,而沉默出於無奈。 戰爭停息後,孫承宗近七十的年紀再度出關,站在老龍頭上,形單影隻,孫承宗第一次出關之時何等強大,文有錢謙益、鹿善繼等;科學技術、兵器發展有茅元儀;武有馬世龍、袁崇煥、趙率教、滿貴、祖大壽等一干大將,再度出關已經是大不如前,面對著內憂外患,孫承宗百感交集,在澄海樓揮毫寫下了“雄襟萬里”四個大字,這其中的情感誰能知曉呢? 4 、職場內耗,自毀江山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當年孫袁合力抗清,全國上下、滿朝文武都是一個心眼,沒有東林黨、沒有魏忠賢、沒有東廠、沒有內訌,滿清能入關嗎?可惜的是,當時不僅僅有東林黨、魏忠賢、東廠、大臣內訌,還有虎視眈眈的滿清,還有到處流竄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孫袁二人是抵禦韃虜的銅牆鐵壁,可惜這銅牆鐵壁裂開了,裂開了足以讓滿清竄入的大裂縫。為什麼裂開呢?袁崇煥的野心和孫承宗的無奈。而且這種野心和無奈的膠著不僅僅在遠古,包括今天的職場,依然在內耗著我們,在毀壞著我們。這些孫承宗明白,古今中外許多人都明白,但是,都是無奈。求採納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2 # 細說簡史

    讀到明末歷史,我們常感到雲山霧繞。因為從明史中看,明末歷史似乎是一部“邪惡”的閹黨和“正直”的東林黨的鬥爭,而孫承宗和袁崇煥,二者是同朝大臣的關係,袁崇煥受重用更多一些。

    一朝天子一朝臣

    1、高第接替了孫承宗,曝光孫承宗統領的十一萬人只有五萬八,似乎要證明柳河兵敗損失巨大,或證明孫承宗管不住軍隊裡的吃空餉,給帝師難看,和閣老對著幹。但彈劾他的是崔成秀;王化貞是葉向高的門生,但他和熊廷弼對立。王化貞倒向魏忠賢,目的是保護自己的老師葉向高,免得他受到自己犯錯的牽連。魏忠賢殺楊漣,調查突破口就是楊蓮一夥收受賄賂替熊廷弼開脫。

    2、按照明史看,袁崇煥被閹黨迫害去職。製造重磅炸彈的是王之臣,李魯生和毛文龍。這些人指責他議和違規並造成朝廷政治信用受損,指控他作壁上觀,甚至含沙射影要朝廷調查他是否收受敵軍賄賂。這幾個似乎都是閹黨,但都沒有立生祠。王之臣,閻鳴泰,袁崇煥,在崇禎一上臺,王之臣去職,閻鳴泰充軍,袁崇煥升官,但王之臣可沒有立生祠,而袁崇煥和閻鳴泰,都在天啟實錄白紙黑字留下立生祠的申請表,偏偏兩人命運截然不同。

    3、滿桂差點因王之臣受到牽連,原因就是對閹黨王之臣阿諛奉承。毛文龍被殺的十二大罪中,一條就是在島上給魏忠賢立雕並拜魏忠賢為義父。定罪者是填寫過生祠申請表,並羨幹父一認有靈的袁崇煥高第,王化貞,他們的黨籍是什麼?王之臣,閻鳴泰,袁崇煥,滿桂,毛文龍,他們的黨派屬性是怎麼劃分,十分讓人費解。還有周延儒,溫體仁,成基命,李標,錢龍錫,錢謙益,更是分不清。至於南明更亂,馬士英成為東林黨口中奸臣,又變成殉國烈士;大貪官朱大典也以身殉國。而水太涼那可是東林黨。真是一團糊塗賬。

    4、分析他們的政治派系,我們應該跳出思維框架。崇禎初年,因為他們是閹黨,所以被定罪?錯!應該倒過來看:因為崇禎要清洗朝廷,所以被清洗的是閹黨。因為他們被清洗了,所以是閹黨。總之,崇禎所做,清洗閹黨就是為了實現一朝天子一朝臣,凡是先帝舊臣,先帝用的,但明目張膽清洗先帝舊臣,那是要受到阻力的。魏忠賢正好是一個突破口,因為先帝舊臣大部和和魏忠賢關係不錯,總之,朱由檢想清洗的都是閹黨。

    歷史背景

    1、就是和你天啟反著幹,但問題是,要和天啟反著幹,天啟的大臣能用麼?自然天啟的舊臣大部分不能用了。如果全換,確實沒有理由,但如果藉助魏忠賢為破口的話,似乎是個不錯的策略。因為朱由檢想清洗天啟舊臣,所以才有了魏忠賢案件。在這種背景下,袁崇煥復出也就不奇怪了。雖然按照東林黨立魏忠賢生祠就是魏忠賢一黨的寬鬆標準,袁崇煥基本上也就算是閹黨。但我們必須看到,終天啟一朝,袁崇煥是唯一一個還處於在任期間,又有立升祠記錄,外加打點到位並且獲得霍維華幫忙的情況下,依舊被天啟皇帝點名開除的巡撫。有這熱臉貼冷屁股四處打點想加入閹黨,偏偏被天啟皇帝直接點名開除樹典型的經歷,自然而然不可能是天啟的支持者,因此被崇禎重視袁崇煥也順理成章。

    2、包括推薦袁崇煥的錢龍錫一樣。也是這錢龍錫也是一個妙人,開始和魏忠賢的關係相當的要好,天啟四年楊漣等一大批東林被搞死了,錢龍錫卻超升為禮部右侍郎。天啟五年開始錢龍錫和魏忠賢鬧矛盾,先調到南京任吏部右侍郎,六年削職回家,躲過了天啟七年對閹黨的清洗。魏忠賢倒臺後錢龍錫入京成了東林領袖。因為錢龍錫不是天啟的人,所以用,而孫承宗,那就不能用了,雖然他不是魏忠賢的人。

    3、有這個背景,崇禎本人對毛文龍是什麼態度也就可以認清。既然天啟皇帝重用毛文龍,那毛文龍自然是天啟的人。自然不能引為心腹,因為不可靠。儘管毛文龍是大明帝國的忠臣良將,但遺憾的是,因為不是當今皇帝的人,註定了他的悲劇。想想看:袁崇煥在斬殺毛文龍時候,說毛文龍追思天啟,“只言哲皇之恩隆” 於是鑑定為狼子野心。孫承宗也同樣道理,如非必要,不能用。

    4、毛文龍自己上奏陳述自己被誹謗,惶恐不安的時候,崇禎也沒有拿出大力支援毛文龍的態度,顯然,崇禎對毛文龍的態度也是相當負面的。甚至在袁崇煥殺毛文龍之後,崇禎也沒有給毛文龍平反昭雪,可見在崇禎眼裡,袁崇煥殺毛文龍是謀款斬帥,所以該死,不過毛文龍是先帝舊臣,不能當自己心腹,所以也該死。否則就無法解釋,在失去毛文龍牽制,後金數次破口之後,崇禎也沒給毛文龍平反,此時錢龍錫罷官,袁崇煥死,崇禎給毛文龍平反應該是阻力不大了,他對毛文龍的真實態度可見一斑。

    結語

    孫承宗歷經人世顛沛流離,仍舊以蒼生為己任。晚年告老還鄉,不忘責任,以暮年之軀,行忠臣之任,終以身取義,實乃忠義節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先進的雙翼軍用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