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塞外蘇杭

    個人覺得寫花的詩特別多

    人間四月芳菲盡,三寺桃花始盛開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古人常用花來抒發情感

    桃花在古代用作思念,寄託情感,許多人用桃花比喻自己的思念友誼

    梅花就是傲骨的象徵,他不畏嚴冬迎冬開放

  • 2 # 唏噓lony

    唐詩宋詞中“風、花、春、月”等高頻字的出現,體現了唐詩宋詞用字和意象陰柔化、女

    性化的傾向。但是當我們把這些字放在整個古漢語高頻字背景之下,對比唐詩和宋詞高頻字的異同時,卻發現它們都重點關注人與自然,對自然物象類高頻字的選擇傾向是基本相同的,且表示判斷、否定類高頻字的大量出現,也只說明古漢語語法上的共性。唐詩宋詞在文體本性是相似的,只有在對比詩詞文字高頻字的演變時,才體現出宋詞相較唐詩獨具的個性和傾向。

    並以南京師範大學開發的《全唐詩宋詞計算機檢索系統》統計為例,說明“風、花、雲、月”等字出現次數均高居前列,而且風為柔風、細風,云為淡雲、輕雲,月為殘月、淡月等等,均擇其輕柔秀美之意象而用。朱崇才亦以南京師範大學開發的《全唐詩宋詞計算機檢索》統計的前一百個高頻字為據,說明“宋詞具有系統

    一定的女性化傾向”。該文詳細探討了宋詞中名列前

    茅的“人、風、花、不、無、春、雲、月、香、玉”等高頻字的指向,認為它們都有一定女性化的特徵。

    我們認為:一個個字詞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字詞本身的意義,尤其是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它們往往指向某一類意象和範疇,有其特定的意味。因此透過詩詞中字詞使用頻率的研究,確實可以得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尤其是高頻字的統計,更能看出該文字字

    用頻率最高的二十個字,分別是“不、人、一、無、山、風、日、有、雲、天、來、何、中、上、時、花、為、水、月、春”。唐詩中的“東風”出現頻率很高。古人為什麼喜歡用東風來指春風。春風與東風是什麼關係?

    個人對東南西北風不是很懂。

    我來答

    life無明小魚

    來自百度知道認證團隊 2019-04-23

    其實東風與春風,西風與秋風並無必然的聯絡。在別的國家未必東風是春風,西風是秋風。這是中國的特權。在中國“東”和“西”這兩個方位詞總是可以替換“春”和“秋”這是因為中國的季風氣候使然。

    中國古代詩詞的產生,與“情發”緊密相連。而“情發”多借助一些外物。本文所探討的就是詩詞中所滲透的東風情結。並藉此揭示詩詞得以產生的廣闊的社會文化根源。

    所謂東風,即春風。所謂情結,在英文中叫Complex,即心中的感情糾葛或深藏心底的感情。情結就意味著心靈的堵塞,要疏通這種堵塞,就要採取某種方式。

    在此所談的就是:古代詩人透過“東風”這一自然現象來化解心中的感情糾葛,抑或透過“東風”抒發心底所蘊藏的某種情感。

    擴充套件資料

    關於“東風”的詩詞

    1、《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乾。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髮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

    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2、《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譯文:一支折斷了的鐵戟(古代兵器)沉沒在水底的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髮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比如,東風!

    中國古詩詞中“東風”一般指春風或者代指春天,一方面表達春天的溫馨、歡欣,顯示作者喜悅的心情。晚春的東風也能吹落百花,象徵著一種飽受摧殘的境遇。 與此相對應“西風”一般指秋風,這是由於客觀季節氣候風向形成的固定印象。 有時候“東風”也有特殊含義,如”孔明借東風“的典故將”東風“引申為時機。 表達春天的溫馨、歡欣東方風來滿眼春。(李賀《江南府試十二月樂詞》) 昨夜東風入武陽,陌頭楊柳黃金色。(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東風渺渺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蘇軾《海棠》)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催露千嬌面,欲綻紅深開處淺。(柳永《林鐘商》) 表達不勝東風的感傷、無奈東風歇,香塵滿院花如雪。(周紫芝《秦樓月》) 東風元自好,只怕催花老。(程垓《菩薩蠻・訪江東外家作》)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表達時機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古人為稱春風為東風的原因: 1、在描寫春天的古詩詞裡,經常看到“東風”兩個字,結合上下文的意思來看,“東風”似乎就是“春風”的意思。 有智慧的古人在研究自然時總能發現對應的四樣東西,而《周易》裡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也描述了一種自然之間生生不息的規律。四象指的是太陽、太陰、少陰、少陽。從方位角度來講是東、南、西、北。 從一年四季來講是春、夏、秋、東。從飛禽走獸來講是青龍、玄武、白虎、朱雀。由此可知,“東風”的稱呼可能從《周易》演化而來。 2、中國的地理位置使中國成為一個季風氣候顯著的國家,中國的東面是太平洋,西面是亞洲內陸,因此在春天季風就從東邊或者東南方向吹過來,也就有了古人詩詞中的“東風”。同理,古人在提到“秋風”時也常描述其為“西風”。 擴充套件資料 從形象上看,春風代表著春天,透著一股生機勃勃的綠。在更深的意境裡,春風比喻了一種祥和、輕快的氣氛。因此自古以來的詩人總是對春風情有獨鍾。他們的筆下帶著對春風的讚美,吟誦著內心的渴望。 更為奇妙的是,一種春風在不同詩人的妙筆下生出了它獨特的韻味,連帶著詩人的經歷和不同的時代背景,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了五彩斑斕、萬紫千紅的世界和多姿多彩、迥然不同的人生感悟。詩詞之美之奇,在於寥寥數字就可以將複雜的景色和感受體現在筆下。

  • 3 # 行山涉水一路向北

    古人常以事物之間的共性來抒寫自己的情感,如以“歲寒三友”“花中四君”的幽、淡、堅、傲來讚美品行高尚之人,以江水、明月、孤舟、寒山、斷雁等抒發羈旅相思之苦,或孤獨寂寞之意。在諸多事物中我認為出現頻率最高的當屬“月”。

    月,素雅皎潔、光色柔和,以圓或缺的飄逸之態懸於萬古的天幕。古詩文中主要有以下寓意:

    一、以月的明亮抒夜色之美,述己生活之“怡”。

    皓月當空下的萬物朦朧而別有情致,為了表達對月色的喜愛之情,及自己生活的愜意常會用到,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二、以“孤月”來抒己之潔、之獨。

    聖潔的孤月高懸夜空,清輝如霜,多愁的詩人也因某事而鬱鬱寡歡,而此時更無傾訴之人,對酒當歌徹夜難眠,仰望天空,於是就將這胸中的惆悵訴與明月。“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三、因月的圓缺而喻時光匆匆,抒羈旅思鄉之情。

    思鄉懷故乃人之常情,對於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每逢佳節倍思親”,月圓即喻相逢團圓,而己卻為他鄉之客,只有明月能將相互的思念傳遞。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千古明月,高潔、永恆,傾聽著無盡的愁思,也揮灑著永恆的愛戀,它盡閱人間悲歡離合,柔光撫遍傷痛之心,“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它恆古不變的夙願。

  • 4 # 梅山425

    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必須對“物品”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也就是概念必須清楚。對“物品”的範圍必須搞清楚。所以學寫作的人必須學形式羅輯學。

    我在現代漢語查了一下。“物品”指東西;多指日常生活中應用的貴重物品;零星物品。

    我認為古詩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物品為:盛酒的器具:杯,樽、壺、盞

    觴、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把酒問清天,明月幾時有。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 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盤 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數餘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人人送酒不曾沽,終日松間掛一壺

    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岺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懷莫停。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

    曲水池邊青草岸,春風林下落花杯。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此恨誰堪共說,清愁付、綠酒杯中。

    兩地離愁,一尊芳酒淒涼,危闌倚遍。

  • 5 # 平安行者3

    一:酒,人生如意時對酒當歌,人生低谷期借酒消愁。相逢時接風,惜別時壯行,幾乎是無酒難成詩。

    二:花,花開花謝,落紅落英。得意時賞花,失意時謝花。牡丹、菊花、玫瑰時常出現在詩人的字裡行間。

    三:細雨狂風,小橋流水,楓葉荷花 ,塞雁飛雪,白露凝霜,斷崖瀑布,荒村枯樹,雞鳴犬吠,牧童短笛……。這些詩詞中離不了的景象。

    四:策馬揚鞭,孤帆遠影,風花雪月,寒梅瘦竹,落日離船,澗水幽草,晨鐘暮鼓,怪俠梵僧,西窗佳麗,晚亭騷客,逐浪漁翁,酒井市徒……。

  • 6 # 大墨孤煙

    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江、花、月。反覆出現這些景,最主要寫月,月亮一直是古人喜歡的一個題材,不管是李白還是杜甫,古代幾乎所有詩人都寫過月亮。包括近代的作家詩人也喜歡描寫月亮。為什麼呢,因為月亮首先是非常漂亮美好的景物,其次出現在夜晚,人們在夜晚通常會感慨一下,會思念故鄉,想念情人,尤其是在有月亮的晚上,看著月亮更容易抒發自己的感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亮還有很多寓意,所以人們都喜歡拿月亮做一個襯托,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 7 # 愛清馨愛古詩詞

    古詩詞中月亮出現的比較多還有花草。古代詩人寄情山水,流連於花前月下,以明月寄相思,以花草抒心志,或傷春或悲秋,藉以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抒發內心的感受。其中出現頻率最多的當屬月亮,有詩為這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

    豔影愁心去,山險好月來。

    明月別枝驚去,清風半夜鳴蟬。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似明。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月初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水。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月色最遠客,山花開欲燃。

    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今日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還有很多很多 。古人感覺月亮很遙遠,很神秘,月亮又純潔無暇,所以古人對月亮又寄予無限的神往和幻想,遂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古人眼中,月亮成了神秘優雅的象徵,所以古人都喜歡描寫月亮狀物抒情。

  • 8 # 溪水淙淙11

    1,酒字。

    古詩詞中,酒字的使用頻率很高。尤其是在唐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仙白居易以及韓愈等著名詩作均有。如李白的《行路難》,《將進酒》王維的《少年行》等。

    2,梧桐。

    這兩字也在古詩詞中常見。只是它常與秋景連用,描繪出一副悲秋、愁秋的淒涼畫面,如李清照、薛濤、李煜及納蘭容若的詞,在他(她)們筆下,風吹落葉、雨打梧桐,藉以抒發出其內心的孤獨、苦悶和愁思的心情。

    3,竹字。

    竹與古文化結下不解之緣。中國最古的書是寫在竹簡上的。它似木非木,似草非草。竹四季常青,生而有節(喻氣節),空心(喻虛心)中通外直(喻有度量),具有寧折不彎的品格,其形文靜而怡然;品清奇而典雅,有高風亮節之氣魄。歷代文人常用竹贊予德高望眾之君子賢臣。而竹也是松、竹、梅三友之一,常被當作畫家寫生的素材。

  • 9 # wp1224

    日,月,酒。比如“日照香廬生紫煙”“日暮堂前花蕊嬌。”“白日依山盡”“日暮蒼山遠。”“月落烏啼霜滿天。”“舉頭望明月。”“初月如弓未上弦。”“朱門酒肉臭。”“夜泊秦淮近酒家。”

    還有風,雨。。比如“山家煙火春雨晴。”“近寒食雨草萋荑”“風多響易沉”“八月邊風高”。

    還有山和水,江,海。比如“山外青山樓外樓”“山頂千門次第開”“兩岸青山相對出。”“遙望洞庭山水色”“海上升明月”“唯見長江天際流。”

    還有雨。“清明時節雨紛紛。”“蘭溪三日桃花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十萬塊錢存農業銀行三年利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