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q安然徐行p
-
2 # 世界史圖鑑
19世紀發生東西方發展地位逆轉,這一巨大變化實際上是由生產力決定的。雖然西方早在幾百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繁榮的經濟,並且開始向外擴張,建立殖民地,資本主義生產開始出現。但是直到19世紀資本主義才真正發力,並且戰勝農業社會國家。其實資本主義本身的發展並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那樣,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征服全世界。從15世紀末地理大發現航海運動開始,到18世紀末世界存在著三大貿易體系。分別是新興的西歐貿易,阿拉伯貿易,以及東方的朝貢貿易。這三者之中最穩定的是東方的朝貢貿易,而範圍最大的是阿拉伯貿易。增長點最快的是西歐的自由航海貿易。
15世紀開始一直到17世紀這300多年的時間裡。西歐的自由航海貿易在世界貿易當中都不佔主要地位。可以說當時的資本主義發展不僅十分緩慢而且力度也不如之後。那麼為何倒了19世紀資本主義的貿易才真正擴張至全球併成為主導貿易的呢?換句話說,資本主義的發展從什麼時候開始加快自己的速度的呢?實際上是工業革命。雖然我們可以說工業革命發生的具體時間,但實際上工業革命以及臨近工業革命的那一段時期內,西歐的社會生產力發生了質的變化。人類勞動開始被逐漸代替,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但是其生產力的爆發是十分驚人和迅速的。
正是由於資本主義環境下的戲西歐率先進入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當時世界三大貿易體系當中x西歐的自由資本主義貿易迅速搶佔全球市場。當時最先受到影響的是阿拉伯貿易。數十年後,朝貢體系才被其所影響並逐漸解體。可以說,如果沒有工業革命,那麼西方的資本主義無論發展多麼快速,都無法成為世界上的主要發展模式。正是由於機器的誕生使得人力勞動成為附屬品。工業產品與之前的原始資本積累相配合形成了工業金融貿易體系。這是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商業體系,代表了人類文明和生產力的發展前沿。當然,這一時期東西方文明的差距並沒有拉大,甚至到了19世紀下半期差距也沒有我們現在所認為的那樣不可彌補。
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結束以後。受到工業革命紅利的國家和沒有受到工業革命波及的國家,兩者之間的差距才出現了質的變化。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結束之前,世界上存在很多國家,將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同時進行從而也成為了世界強國。但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這種追趕的可能基本不復存在。當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者冷戰以後,第三次,第四次工業革命合併第二次工業革命共同發展的國家,發展成為發達國家或者是經濟較為發達的發展中國家並不是不可能。但永遠也無法向第一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那樣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耗費的時間成本和精力都要遠遠大於19世紀末。
-
3 # 一良二口
19世紀發生東西方地位的改變,主要原因有這麼幾個。
第一點,根本原因是科技革命的到來,蒸汽時代取代了農耕時代。英國的工業革命如洪水般,迅速蔓延整個歐洲大陸,英,德,法,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跟住了時代的步伐,一批新興的貴族,登上歷史舞臺。在生產力快速提高的前提下,為其提供了早期的原始資本積累,加上後期的商品貿易和海外擴張,使期迅速成長,為社會變革提供了經濟基礎,階級基礎。英國君主立憲,法國的大革命,都是其先進階級的產物,最終他們也取代了落後的封建制度。反觀東方這邊,大清還處於清朝的統治,而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也日益突顯,思想禁錮,軍事羸弱,生產力落後,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而日本也處於幕府時代,北韓半島,印度大陸的莫臥兒王朝,都處於封建統治,沒有意識到世界正在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二點,直接原因是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工業革命下的歐洲,受地理條件的限制,不得不去海外尋求生產原料,擴張熱,淘金潮,席捲歐洲。《馬可波羅遊記》裡的東方,遍地金銀,物產豐富,資源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吸引了大量的冒險者。哥倫布,達伽瑪,伽利略,瘋狂的掠奪非洲,美洲,亞洲大陸,使他們的資本經濟迅速發展,經濟,軍事力量,一躍成為世界強國。而此時東方各國,還沉浸在封建統治的小農經濟中,閉關鎖國,為保沿海太平,也禁止私自出海,切斷了與世界接觸交流的機會。這就造成了,槓桿作用,一邊先進的制度不斷上升,而另一邊落後的制度就不斷下沉。
文明古國的思想文化,東方國家成型較早,四大文明古國,古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都在亞洲,而古埃及的領土西奈半島也在亞洲。文明形成的早,尤其是封建文明根深蒂固,都有著幾千年的傳承。“士,農,工,商”的等級思想普遍深入人心,商人社會地位低,經濟受限於封建地主階級,傳統文化思想禁錮人們,這些都不利於新興資產階級的發展,所以我們發現,多數的資本主義萌芽都被扼殺了。這也是亞洲,區別於歐洲,非洲,美洲等地的。
-
4 # 金蟬娛樂說事
《19世紀大轉型》是已故的當代西方知名學者貢德·弗蘭克(1929-2005)的遺作。弗蘭克在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政治經濟學國家博士後,在歐洲、北美和拉美多所知名高校任教,致力於研究世界體系史、當代國際政治經濟和社會運動的研究。
弗蘭克的代表作《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曾引發強烈反響。該書認為,1500-1800年,亞洲尤其是中國仍然主導著全球經濟,而同期的歐洲僅僅是憑藉美洲出產的巨量白銀,才搭上了亞洲經濟的發展車道。這本《19世紀大轉型》則進一步指出,遲至1870年,東方和西方經濟的實力才迎來了一個翻轉的節點。
《19世紀大轉型》全書的首要看點在於,弗蘭克在書的開篇就質疑、剖析了史學界、經濟學界流傳已久的有關“西方的興起”的若干神話。
——首先,弗蘭克質疑了有關西方經濟增長的神話,指出工業革命的發生帶動的英國、西歐的經濟增長率,在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前期,其實是相當有限的。
——第二,一些經濟史學家宣稱的英國等國藉助18世紀末的資本形成,實現了所謂的“決定性的起飛”的說法,也被相關史料所徹底駁倒。書中指出,19世紀初,英國資本形成的投資數量,不過國民收入的7%-8%,到了1940年代,也才10%。
——第三,西歐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收入差距,在19世紀上半葉也沒有真正拉大;而英國在該時期,還沒有成為所謂的世界工廠。
——第四,英國及歐洲大陸先後出現的工業和技術“革命”,以紡織業為先行者,促進了經濟轉型,這種說法也被駁倒。《19世紀大轉型》書中援引史料資料指出,遲至1851年,英國紡織業的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11%,而農業仍是當時最大的就業部門,佔據了21%的勞動力。
——第五,英國紡織業的技術革命,其實並不是經濟史學家們經常宣稱的源自國內(土地產權的封建主義轉變而來),而是對世界市場的競爭的迴應。而英國的出口產品尤其是紡織品,在19世紀上半葉也根本沒有佔領世界市場,而是主要集中為歐洲大陸、遍佈白人移民的北美。到了1894年,中國85%的紡織品市場份額,仍歸本土紡織品佔據。
——第六,蒸汽機和煤炭能源的利用,確實是工業革命中有革命性的新事物,但震亨起到改變經濟和社會結構的重大作用,是在19世紀後期,而不是經濟史學家們宣稱的19世紀上半葉甚至18世紀。
《19世紀大轉型》書中還駁斥了經濟史學界等領域經常深信不疑,並用來作為西方體制優越性、歷史優勢依據的一些說法,包括小政府神話(自由貿易,政府缺席),鐵路神話,西方擁有壓倒性軍事優勢的神話,英國(在19世紀上半葉)擁有全球霸權的神話,等等。這一部分大量援引史料資料,從而相當強有力的證明了,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西方(西歐和美國)還沒有成功地實現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控制。書作者指出,傳統歷史包括全球史、經濟史,無論是基於西方中心主義的敘述,還是批判西方中心主義的敘事,都常常陷入了錯誤的前提,即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易如反掌地戰勝了其他地區的傳統主義,這種觀點根本經不起推敲。
雖然《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出版後大獲成功(同時也因挑戰西方中心論的歷史觀點,而引發了極大的爭議),但弗蘭克仍然在這本《19世紀大轉型》書中重新梳理了自己的觀點,指出之前的著作誤判了亞洲經濟衰落的廣度與深度,進一步強調認為,亞洲經濟的衰落其實源自帝國主義勢力進入亞洲之後的19世紀後期。《19世紀大轉型》書中歷數了中國、東南亞、印度19世紀上半葉的經濟發展狀況,指出這些地區仍然當時難以擺脫衰落的態勢。
中國本處於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前期國際貿易的頂端,但由於鴉片源源不斷地流入,導致白銀大規模外流,並因此導致了清代中國國內經濟和社會體系變得脆弱和緊張。鴉片戰爭後,鴉片貿易被進一步合法化,中國繼續流出白銀,被英國殖民的印度獲得白銀,然後流入英國的棉紡織品,英國因此獲得產自印度的原棉以及用鴉片換來的白銀,佔據了這樣一個三角關係中最為有利的位置。
弗蘭克在書中特意提到19世紀後期出現的歐洲各國居民大規模遷往美國的歷史事件。1850-1880年,移民數量達到了850萬,在那之後,還有2000萬移民來到美國。這一事件極大的改變了歐洲和美國的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美國的工業化、城市化程序因而被急速加快,而在歐洲,因為勞動力供給的減少,所以工資水平得以恢復——但這種勞動力流出的代價,在20世紀初開始才得以充分顯露。
19世紀70年代發端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加速了全球經濟體系的一體化,也真正意義上拉開了西方與第三世界的發展差距。帝國主義國家構建了有利於本國的貿易網路、金融網路,再借助政治控制和軍事手段,成功的將全球廣大區域都列為勢力範圍。《19世紀大轉型》書中還詳細敘述了19世紀晚期,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的印度,是如何因英國的打壓而變成了一個缺乏增長動能的失敗國家。至於同時期的中國以及東南亞等地區的其他國家,帝國主義並未如政治學者所稱的那樣抑制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發展商業、工業,相反還在積極促成其轉型,卻必須轉向符合帝國主義列強利益的方向,這也是我們熟知的不公平的國際產業分工的來源。
回覆列表
宗教和神學很長時間限制了西方世界的發展,但是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打破了宗教和神學的壟斷,西方世界的社會得到很大的發展,而東方還是保持以前那種農業社會的發展常態,所以差距越來越大。再加上東方統治者傲慢自大,認為西方沒有什麼可以值得學習的地方,閉關鎖國,加劇了這種落差。
但是沒有關係,中華民族沉澱了這麼多年,雖然會短時間的落後,隨著現在改革開放,中國漸漸的走上正規的發展軌道,東方世界會漸漸的再一次超過西方世界,中國會重新成為世界第一,就好像在過去的幾千年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