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先淨

    你想想共享單車

    投資者都願意為“未來”買單,但是對未來的預估可能是錯誤的。

    有一個定律謹記:流行的,都是短命的!

    只有極個別人能走在趨勢的道路上,儘管如此,他也不是在“把握趨勢”而是在社會發展長河中,偶然的被衝向了幹流

  • 2 # 汽車安全論壇

    說到汽車充電樁,繞不開它的配套使用者,新能源汽車。因國內環保問題,國家加大力度去推廣扶持電動汽車,導致國內資本湧入汽車行業,一夜之間冒出幾十家汽車廠家,沒有廠房、沒有基地,沒有資質,都想在汽車行業中分一杯羹,此類企業業內俗稱"PPT造車"。既然有了電動汽車,就必須配套充電裝置。

    目前國內電動汽車唯一的短板便是充電問題,只有解決了此問題,電動汽車才可能讓市場上更多的人認可。而國家針對建設充電樁投入太大,也沒有明確規定,故很多汽車廠家或企業投資佈局充電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跑馬圈地,資本市場融資。

    2、當電動車徹底普及,現在佈局的充電樁跟加油站的功能一樣,而且充電時間長,到時候就面臨著排隊充電的問題了。

    3、目前國家未出臺相應政策,後期肯定會收緊建設充電樁的資格。

    4、所有投資的專案都有一個回本過程,而建設充電樁,是為以後20年,30年的投資,是一勞永逸的專案,不在乎現在的收益。

    5、實現睡後收入。

  • 3 # 汽車焦議會

    1、通常說的充電樁“運營”指的是國網、普天、特來電等專業充電運營商所開展的公共充電設施的運營。

    由於充電樁投資建設的綜合成本很大,而實際在跑的電動汽車數量極其有限、充電強度和充電量不大,所以截至目前,充電運營商(僅從充電收入上)基本上處於虧損狀態,說得好聽一點叫作“戰略虧損”狀態。

    也不排除有些特定應用場景下的運營商實現了局部點位的盈虧平衡或盈利(譬如深圳公交的充電場站),但從全盤來看,尤其是做全國佈局的運營商,如果說自己現在已經盈利了,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在吹牛皮(這個收支平衡的賬小學生都可以算出來)。

    2、我們不難發現,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車企也在運營充電業務。這個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社會公共充電網路不健全、各個社會充電運營商的裝置參差不齊,無法切實滿足自身使用者的剛性需求而進行的不得已的市場安排。

    對於任何一家車企來說,充電樁的投資、建設和運營都是回報率極低的活兒,說白了就是自己幹真是不划算,但社會上的那些運營商無法在網路規模上、無法在服務能力上讓自己的車使用者滿意,沒轍,那就只能自己親自上陣了。

    任何一個產業的快速發展,必定依賴於專業的分工。尤其是在這個行業處於初發階段,更應該是各自集中精力幹好自己的事。車企來幹充電運營商的事,無異於釣魚臺大酒店的廚師還得頓頓自己親自刷盤子。

    3、刨除投資成本與收益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看,車企“越俎代庖”參與充電運營服務也有符合新的市場趨勢,即車企越來越意識到:要把自己從簡單的車輛製造商、銷售商變為出行綜合服務提供商。而充電正是綜合服務的題中之義。

    汽車行業的變局越來越殘酷,網路平臺去中介化,傳統車企及其盈利模式(譬如4S店、維保後市場、保險金融服務等)受到極大衝擊,他們不得不在其他環節竭力開源。

    電動汽車的“三電”化、(電池、電機、電控)、智慧化,都從技術層面對車企提出了革命性的發展新要求,而在這萬變之中唯一不變的是“人”,就是消費族群。車企自己參與到充電服務中來,既能讓自身真正與全新的技術變革同步更迭,又能緊緊捏住使用者,近距離、高頻度與自己的使用者保持心率同步,何樂而不為?

    從這個意義上說,車企參與到充電運營中來,其投入和產出就不僅僅是充電服務費盈不盈利、盈利多少的盤算了。

  • 4 # 科技新發現

    一款主流產品的普及,總會帶動周邊配套產品的流行。就像智慧手機的全面落地,引爆了貼膜、保護殼等龐大的配件產業。而電動汽車的迅速推廣,也讓充電樁、充電站的建設速度不斷加快。比如在很多大城市開啟地圖應用分別搜尋加油站和充電站的話,就能發現充電站已經比加油站更加密集。

    這樣看起來,充電樁、充電站將是接下來的一門好生意。而為了搶佔行業制高點,甚至為了將充電標準握在手中,包括特斯拉、大眾等在內的巨頭,都卯足勁發力充電樁、充電站。它們嘗試透過前瞻性佈局,去制勝一個有著廣闊前景的未來。

    熱火朝天!充電樁建設不止步

    對充電樁、充電站的“熱愛”,讓很多企業沉溺於其中。

    近日,馬斯克在Twitter上透露,特斯拉計劃明年將充電網路(Supercharger)覆蓋到整個歐洲。究其原因,是因為特斯拉要為自家電動汽車的銷售打好基礎。早在11月,特斯拉就開始為歐洲市場的Model 3做準備。特斯拉表示,該車的歐洲版本將配備聯合充電系統快速充電相容埠。此外,特斯拉還將升級現有的充電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特斯拉位於香港的充電站開業。這座充電站擁有50個充電位,規模位居亞洲之首。

    特斯拉都有著這樣宏大的充電樁、充電站計劃,身為老牌車企,大眾自然也不甘落後。據瞭解,大眾計劃打造一套360kWh的移動快速充電站,其可提供高達100kW的直流充電。從理論上來講,當在滿負荷執行的狀態下該快速充電站最多可為15輛電動汽車充電。而且大眾的移動充電站更多地關注便利的安置性,後者可以迅速在大型活動中投入使用。此外,這套充電站還能被連線到太陽能或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上。看來,大眾對充電站有著不小的野望。

    而在英國,政府對充電站、充電樁也非常重視。英國的一項新提案要求,所有新建住宅都需具備為電動汽車充電的能力。除了居民區外,企業大樓、高速公路附近服務站及街道停車位等也需配備充電樁。為此,英國政府不惜投資 4 億英鎊(合 5.3 億美元)來資助那些生產和安裝充電樁的公司。

    看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充電樁、充電站的建設是不會止步的。而隨著充電樁、充電站的加速落地,其實是為電動汽車的普及解決了一個重要難題。

    牽制對手、把控標準:發力充電樁的驅動力

    當下,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車企等,都陸續出臺了燃油車的停產計劃表。比如英國和法國都宣佈從2040 年起,將全面禁售汽油車和柴油車。挪威甚至更激進,從2025年開始就禁止銷售汽油車。而大眾此前宣佈一項重大的戰略“Roadmap E”,即電動化策略。最遲在2030年之前,大眾旗下所有車型將實現電動化,傳統的燃油汽車將完全退出。

    既然燃油車註定要被歷史車輪碾過,那麼車企自然要為搶佔電動汽車市場做好充分準備。而搶佔市場的核心,其實是充電樁和充電站。能夠大面積讓自家的充電樁和充電站落地,就是朝著制勝未來的方向前進,並在一定程度上牽制對手。比如特斯拉的種種針對性舉措,就已經讓很多老牌車企“心慌”,不得不分散出海量資金、資源和人力加以應對。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車企積極佈局充電樁和充電站,也是嘗試在掌控“充電標準”。就目前來看,電動汽車的充電標準尚未完全統一。全球範圍內的充電標準,主要有國際電工委員會的ICE標準、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SAE標準、日本電動汽車協會的CHAdeMO標準及中國的國標等。

    這些充電標準不僅硬體介面不同,軟體上也有著一定的差異。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充電標準還將處於較為混亂且並行的狀態。如果車企能夠利用自身的前瞻佈局去掌控充電標準的制定,將對自身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充電樁:未來十多年的新藍海

    當下,傳統燃油車正處於下滑態勢中,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車卻逆市上揚。中汽協資料顯示,2018年前11個月,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滑2.6%和1.7%,新能源車產銷量卻同比增長63.6%和68%,分別為105.4萬臺和103萬臺——雙雙突破100萬臺。而從長遠來看,全球範圍內電動汽車銷量也處於增長態勢。美國Katusa研究公司的許多分析師認為,到2040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年銷量可能超過6000萬輛。

    電動汽車銷量不斷創新高,自然會讓配套的充電市場也隨之迅猛發展起來。一般來說,一輛電動汽車需要2.5個充電樁配套才能滿足需求。而之前工信部部長苗圩也曾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發展初級階段,雖然產銷規模實現了快速增長,但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仍需要加快推進。”

    可以看到,在接下來至少十幾年的時間中,充電樁、充電站的建設都將是藍海市場。大規模的社會資本將會湧入這一市場,前沿技術也將持續起到推進作用。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充電樁、充電站的數量有望呈現指數級爆發。

  • 5 # 中研網

    充電樁其功能類似於加油站裡面的加油機,可以固定在地面或牆壁,安裝於公共建築(公共樓宇、商場、公共停車場等)和居民小區停車場或充電站內,可以根據不同的電壓等級為各種型號的電動汽車充電。充電樁的輸入端與交流電網直接連線,輸出端都裝有充電插頭用於為電動汽車充電。充電樁一般提供常規充電和快速充電兩種充電方式,人們可以使用特定的充電卡在充電樁提供的人機互動操作介面上刷卡使用,進行相應的充電方式、充電時間、費用資料列印等操作,充電樁顯示屏能顯示充電量、費用、充電時間等資料。

    截至2017年9月,全國共有公共類充電樁190559個,其中交流充電樁74783個、直流充電樁49717個、交直流一體充電樁66059個,2017年9月較2017年8月新增公共類充電樁4569個。

    國內充電樁市場中,擁有公共類充電樁數量排名前十的省市依次為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山東、河北、安徽、天津、浙江以及湖北。其中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充電樁數量較多,增長較為迅速。對電動乘用車,固定車位多以小功率交流充電為主,公共領域應急充電以較大功率的直流充電為主。對公交車、計程車等專用車,充電和換電並存,個別品牌的公交車、計程車採用較大功率的交流充電。目前,在國內充電設施運營商中,特來電運營的充電樁數量第一,達50159個,隨後依次為國網公司、萬幫、中國普天、比亞迪、上汽安悅、南方電網、珠海驛聯、富電科技以及雲杉智慧。

    充電樁行業未來發展勢頭強勁。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優先建設公交、出租及環衛與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充電基礎設施,新增超過3850座公交車充換電站、2500座計程車充換電站、2450座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電站。

  • 6 # 七炫糖

    充電樁雖然在鋪設的時候沒虧本但是會極大的推動店汽車行業的發展,從這方面得到的利益遠遠大於充電樁的虧損。充電樁上虧的錢就會在其他的地方盈利回來,就想鋪設公路一樣,雖然是虧欠的,但是盈利會提現在另一方面。所以說鋪設充電樁表面上是虧損,但是長遠來看還是有相當大的盈利

  • 7 # 跨境打工人小王

    跑馬圈地呀

    有了地,去融資路演,不然拿什麼錢去發工資呢?況且好位置的新能源充電樁還是能賺錢的,還可以作為固定車位租出去。

    現在電動網約車這麼多,一天至少衝個2-3次電,利潤槓槓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裡有三十萬,應該擴大生意還是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