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聖睿昱

    錫金和不丹一樣,有好多方面被印度控制。經濟上、交通上、宗教文化上都和印度接近,這兩個國家的北方是青藏高原,受地形影響和華人接觸少,向南交通便利和印度接觸多,錫金被印度吞併多年,不丹也用不了多久,這也是印度多年來培養親印派侵淫的結果。

  • 2 # 劉進榮5

    大概1975年印度吞併錫金。當時中國國內在非常時期,無法幫助別人,印度看準了這點,將錫金拿下。

    當時錫金有好多方面如經濟上、交通上、宗教文化上、外交上都被印度控制,北方是青藏高原,受地形影響和華人接觸少,向南交通便利和印度接觸多。華人不方便幫助錫金,他們要想復國要靠外部勢力,否則就不要想了!

  • 3 # 多情劍客無情賤

    不太可能,錫金被印度吞併與琉球被日本吞併很相似,就如同琉球內部仍有一部分人不滿日本的統治,錫金也同樣如此,但是已經沒有了和統治政權爭取獨立的資本,當年印度為吞併錫金,血洗了敢於對抗的錫金人,為錫金爭取獨立的精英幾乎在當時都已被迫害殆盡,剩下的都是敢怒不敢言不敢為者。

  • 4 # 滬港物流有限公司

    至於錫金還有機會獨立否?答案是肯定的,從理論上來說,有獨立機會;從現實看,短時間內不可能獨立。因為錫金當前既無獨立的能力,也無獨立的內、外部條件。

    至於在未來的歷史長河中,錫金有無機會獨立,那只有歷史才能告訴我們答案!

  • 5 # 蕭武

    錫金原來叫哲孟雄,在清朝的時候,既是清朝的藩屬國,也是中國吐蕃地區的藩屬國,面積很小。當時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有一系列這種小國,主要的就是哲孟雄,不丹和尼泊爾。錫金是其中最小的一個,面積小,人口也少也談不上有什麼特殊的戰略價值。

    所以,英國在完全控制印度之後,一開始對錫金的興趣並不大。因為英國一開始並沒有想得罪清朝,對西藏也沒有什麼野心,只是想好好經營印度。但是後來情況變了,英國非常積極的想要和西藏建立直接的貿易關係,而西藏始終堅持拒絕,英華人比較惱火,才逐步有了武力強迫的想法。

    錫金是內部先發生了內亂,一方依託西藏地方政府為外援,另一方無奈之下才決心與英國的印度總督聯絡,以得到支援。英國的印度總督評估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因為控制了錫金,就可以直接和西藏接觸了。所以,英國介入了錫金的內政,最後強迫錫金獨立,也就是擺脫西藏和清朝的雙重藩屬國的地位。

    其實清朝當時已經沒有多大的雄心壯志了,所以對錫金並不感興趣,因為清朝實際上對英國完全不瞭解,也不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錫金反而對清朝特別忠誠,錫金在最後在和英國談判時堅持的一條就是保留向清朝和西藏進行朝貢的權利。這當然是因為,朝貢貿易能夠給錫金王室帶來大量的賞賜,所以錫金不願意失去這筆收入。

    錫金還有一個令人非常感動的事情是,在鴉片戰爭爆發後,哲孟雄主動偷偷透過駐藏大臣向清朝提出建議,如果清朝需要並且支援,哲孟雄可以出兵攻擊印度,在英國進攻清朝的後方,也就是印度搗亂。這個建議同樣被清朝拒絕了,因為清朝這時候對印度發生的事情也不十分了解,所以擔心哲孟雄幫忙變成了幫倒忙。

    隨著印度對大英帝國的重要性越來越高,而沙俄又在整個亞歐大陸上挑戰英國的地位,從而讓保衛印度成了英國的亞洲政策的核心。雖然當時英國面對的清朝還在胡亂折騰,英華人也還是能夠經常敲竹槓,但是英華人總覺得中國總有一天會強大起來,一旦強大起來,就會影響到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

    當然,中國確實也具備這個潛力。比如菲律賓反抗西班牙和美國的時候,就從福建採購了三千支槍,成了後來菲律賓長期抵抗的基本本錢。而張蔭棠在奉詔去西藏個英華人談判的時候取道印度入藏,途徑錫金時,其實張蔭棠並沒有做什麼,只是憑藉他對當時的世界形勢的粗淺瞭解,給錫金介紹了一點各地發生的情況,讓錫金突然意識到,原來擺脫英華人的控制還是有可能的。英國對此就表現得非常緊張。

    英國在南亞的統治其實是分別統治的,並沒有把他在南亞建立了有效控制的地區都納入英屬印度的版圖,而是承認這些國家和地區是不同的殖民地,只是為了管理上方便,讓印度總督同時代替英國政府管理周邊的一些小國和地區,其中就包括錫金、不丹和尼泊爾,錫金是特設了一個錫金政治專員進行管理。

    所以,英國從南亞撤退的時候,這些地區和國家也是分別獨立的,並沒有一股腦兒的把這些地方都交給印度,變成印度的領土。不過,英華人還是堅持之前在撤退時給殖民地挖坑的做法,英國雖然承認了印度獨立,但是英國卻並沒有直接撤走其在各個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的辦事機構,而是把這些機構也交給了印度。比如在中國西藏的代辦處代表黎吉生就只是把國旗換成了剛獨立的印度的國旗,就繼續工作了。

    當然,他既不是完全為印度服務,也不是完全為英國服務,而是同時兼顧兩邊,所以讓印度有了一個錯覺,那就是,凡是英華人再南亞次大陸周圍地區統治過的地方,不管是殖民地還是半殖民地,現在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了,理直氣壯的要求繼承英華人在這些地區的特權。其中也包括在中國西藏的特權,這當然被新中國拒絕了。這也是印度經常喜歡在中國西藏事務上指手畫腳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他們從英國那裡繼承來的義務。

    而中國在西藏地區邊境線問題上的立場,又是大體承認以麥克馬洪線為習慣線的,這條線以北的地方中國態度非常強硬,寸土不讓,而對這條線以南,則是完全放棄了任何領土要求。而喜馬拉雅南麓小國夾在中印兩大國中間,中國既然不支援,那就很容易被印度完全控制了。所以,印度長期把這些國家和地區當成自己的保護國,中國也並不反對。

    到印度吞併錫金的時候,錫金事實上早都已經不能算是一個獨立國家了,而是完全處於印度的控制之下。錫金和哪個國家打交道,都要經過印度同意,凡是有損於印度國家利益的,都不允許在這些地區和國家出現。經濟上就更不用說了,自從英國控制錫金以後,錫金的經濟基本上就依賴於與印度的貿易。因此,當印度完全吞併錫金的時候,包括美蘇在內的其他國家都默認了,實際上是毫不關心。

    這就好比,張家仗著自己勢力大,把隔壁王家的幾棵樹劃到自己家那邊去了,王家都毫無表示,其他的李家劉家又隔壁那麼在意的?

    一定程度上說,琉球問題其實也是這樣。按照波茨坦公告的說法,日本是要放棄琉球群島的,承認琉球獨立。但在二戰結束後,聯合國卻同意了日本繼續以託管的名義管理琉球,這就成了現在的沖繩,日本實際上已經完全控制了沖繩,但國際上並沒有其它國家對此提出任何異議,琉球本地一些渴望獨立的人一直在呼籲,但國際上仍然無動於衷。

  • 6 # 北玄武

    印度吞併錫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20多年的不斷深化控制,最終在1975年完成對錫金的吞併。

    上圖為錫金作為主權國家時的疆域

    上圖為錫金王國時代的王后

    自印度1947獨立以後,就對錫金產生了濃厚興趣。獨立的這一年,印度政府與錫金簽訂了《維持現狀協定》,什麼現狀?就是英印殖民政府時代在錫金擁有一系列特權,並且錫金是英印政府的“保護國”,印度獨立後承襲這些不平等的“現狀”。一獨立就以前殖民主子的姿態對待周邊國家,也是讓人醉了。根據這個協定,印度向錫金派駐專員,“指導”錫金內政外交。並且,在印度支援下的錫金國大黨不斷挑戰錫金王權,要求成立錫金國大黨主導的新政府,這顯然已經超出了所謂“現狀”,比英印時代又進一步,遭到國王強烈抵制,但是奈何錫金國小,印度國大,不得不妥協。這是印度吞併錫金的第一步。

    上圖為錫金女大學生

    到了1949年,印度派兵進入錫金,接管了錫金政權,並委任了一個印度人做錫金的首相。一個外華人當錫金首相,這顯然侵犯錫金主權之舉,這個印度人當然是聽命於印度,為印度利益而不是錫金利益服務的。到了1950年,印度與錫金簽訂所謂的《和平條約》,根據條約,錫金又淪為了印度的“保護國”,把錫金首相職務也廢了,印度派到錫金的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大權,也就是說原來怎麼著也還有首相,雖然是印度人,但是還保留有讓錫金本土人擔任首相的可能。這下,把首相廢了,完全由只能由印度人出任的執行長行使首相權力,那完全將錫金人再次掌權的路給堵死了。此外,印度還派出政治專員,全面控制錫金外交與國防。到此,錫金作為國家,外交權蕩然,內政只有些許權力。

    上圖為錫金國王與王后

    話說錫金畢竟是一個長期獨立的國家,上至國王,下至平民,很多人不甘心被印度控制,反抗時有發生,印度當然也是加大控制力度。到了1968年,矛盾激化。在錫金國首都甘托克發生反印控制示威遊行,要求廢除所謂的《和平條約》,錫金國王借勢而為,也提出要修改這個條約,錫金要錫金化,而不是印度化。最終,印度還觀望了一段時間,當局勢朝著自己十分不利的方向轉化時,於1973年再次出兵錫金,全面接管錫金政權,當年5月簽訂了個錫金協定,根據這個協定,印度不僅要負責錫金外交國防,內政與經濟也要負責。如果以前直接控制的主要是外交國防,那這次內政外交一勺燴,全面落入印度之手。而且,國王的權力,除了個榮譽與象徵,基本沒啥了。到這個時候,錫金離亡國已經不遠了。

    上圖為錫金王后

    到了1974年,印度控制的錫金議會通過了印度已經擬定好的的《錫金憲法》,在這個所謂憲法中竟然規定作為外國的印度派過來的首席行政官為錫金這個國家政府首腦和議會議長,也就是說行政立法權都在印度人手裡。這年9月,印度也弄了個《印度憲法修正案》,其中明文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絡邦”,在印度兩院各為錫金設一個議席。這個時候,錫金已經被印度視為“邦”,一個印度的地方單位,錫金實質已經亡國。

    錫金亡國前的國王全家福

    時間進入下一年,也就是1975年,這年2月3日,印度軍隊強行解散錫金王的宮廷衛隊,並軟禁了錫金國王,當時的國王看到行將亡國,那心情肯定好不了。到了4月10日這天,印度控制下的錫金議會透過一個決議,決定廢黜錫金國王,不僅如此,還把自己所在的錫金變成了印度的一個邦。為了更“好看”一點,過了幾天,也就是4月14日,已經成為印度一個邦的錫金又為此舉行了個“全民投票”,決定錫金的未來。這次公投,如同外蒙公投一樣,在監督監視下進行,當然高票透過。這之後,印度議會透過決議,正式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最終,在1975年印度完成了對錫金的吞併,錫金作為國家,在實際和名義上都不復存在。

    上圖為印度強迫錫金國王簽署錫金併入印度的場景

    至於錫金國王,在國家滅亡之後,流亡美國,直到1982年“駕崩”。至於錫金獨立的可能性,無論是國際環境、南亞地區環境還是錫金內部環境,都不具備現實條件,獨立這事兒幾近不可能。

    上圖為錫金國王與王后及其所生小王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懶惰、不想學習、重度拖延,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