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憶江南音樂坊

    趙孟頫,宋末元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是宋太祖的第十一世孫,八王趙德芳之後。趙孟頫的楷書字型,筆勢自然,框架結構清晰方正。他的字轉折自然,流轉自如,而且字型的筆畫非常優美,絲毫沒有拖泥帶水之感。都說“趙體無正楷”,這也是他的楷書特點之一。趙孟頫的《五柳傳》是楷書代表作。這幅作品很好的保持了漢字的形態特點,方正自然,筆意豐富,筆勢秀美,字型的藝術性和觀賞性都很高。是學習楷書的不二法帖。

    趙孟頫的行書筆法圓潤,結構嚴謹,有飄逸俊秀之美。主要作品有《前後赤壁賦》、《洛神賦》等。

    趙孟頫的草書,筆勢流暢,連綿不絕,結構簡單,並沒有像其他人的草書,沒有過多的引帶相連,基本上字字獨立。但是意境深遠,瀟灑自如,觀賞性很強。他的草書勾畫相連,但是又自成一體,趙孟頫草書的代表作有著名的《千字文》等。趙孟頫是一個書法全才,後世留存了大量他的各類書法作品,有楷書、行書、草書、隸書和篆書。同時他又是一位高產作家,據說能“日書一萬字”而且字字精美,筆筆到位,充分顯示出他的大家風範。尤其是他的楷書水平,絕對可以跟“唐楷”媲美。不愧為“楷書四大家”之一的美譽。

  • 2 # 子衿書法

    為什麼趙孟頫的楷書能和唐代楷書媲美?

    我們先從書法風格的流派來進行分析。唐代楷書留傳下來的作品,以碑刻拓片為多。無論歐虞褚薛,還是顏柳,他們非常擅長的一種書體,叫做“碑版書”。什麼是“碑版書”?就是我們現在見到並一直學習的唐代碑帖。如:《九成宮》,《玄秘塔》,《多寶塔》……等等。這些碑帖就叫做“碑版楷書”。這型別的字,體形端正,結構嚴謹,格調莊重。重法度,講規矩。都是在非常重要的場合中樹碑立傳而應用的書體。

    趙孟頫的書法與唐代楷書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型別。這種型別的書法,叫做“翰牘書”。翰牘書,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手寫體。手寫體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們平時交往使用的書體。是應用最多,最廣泛的字型。這種書法的特點是意態秀逸,結構妍麗。用筆通暢,承接清楚。現在有人說趙孟頫書法無“工楷”,其實是不瞭解“碑版書”與“翰牘書”的差異。

    碑版書和翰牘書,猶如《詩經》中的《國風》與《頌》。翰牘書好比《國風》,碑版書就像《頌》。趙孟頫能夠把整個宋代書法挑落馬下而與唐代諸賢成為後世書學者們學習的楷模,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遵法重道。你學習他們的書法,就能學到書學的真道。

  • 3 # 翰墨書道

    趙孟頫的楷書和唐楷比較,一方面在於水平高,字型端莊優雅,點畫比唐楷更加洗練,結構方面較之唐楷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之處,更為難得的是大多都有墨跡傳世。

    (我個人認為,趙孟頫的楷書作品中有不少的魏碑元素,學習趙孟頫的書法不僅利於轉學其他楷書,還有利於學習魏碑書法,也能以墨跡來彌補碑刻的的刀刻斧鑿的不足。)

    趙孟頫的作品由於距離現代更近,傳存下來的墨跡作品更豐富,而且在四大家中可能留存的墨跡最多,學習書法可以彌補碑刻書法的不足,何況其楷法較之歐、顏、柳以外的其它書法家的楷書更嚴謹,書法風格方面內涵豐厚大氣,可以說雅俗共賞,非常利於初學。

    還有就是趙孟頫不僅是文人書法家還是文人畫家,這在四大家中也是唯一的。我們知道歐、顏、柳三家都都沒有善畫的記載。

    由此看來,趙孟頫的書法不僅僅能和歐、顏、柳媲美的問題,而且和歐、顏、柳三家四足鼎力,搭建起了中國自元代以降,書法初學階段技法學習的大廈,為我們的學習書法和書法的創新,提供了更加相對完善的楷模範本,使得書法的文化藝術內涵更豐富,博大和全面。

  • 4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趙孟頫,是真正的傳統書法忠實守護者,是宗法二王、融會貫通的典範。他不僅繼承了元以前歷代傳統書風,而且創立了史無前例的趙氏書法體系,與唐代歐、柳等美術字書法特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改唐楷過於規矩刻板的常態,為迴歸正宗的傳統書法正道,追求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那種自然美,起到了引領推動作用……

    眾所周知,趙孟頫五體皆通,尤擅碑文書丹,精工小楷。其書法名帖佳作不但數量頗多,而且風格迥異,字型多變,可以說是一帖一貌,百態千姿,各個有意境、有情調……

    相比之下,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等唐代書法風貌,方正謹嚴、故意做作,技術性高,藝術性差,難以表現抒情達意的藝術化書寫功能。在這方面比趙孟頫遜色許多許多。尤其是論綜合能力,趙孟頫遠比歐陽詢、顏真卿等強百倍。

  • 5 # 湘順1

    我學習過書聖的書法作品也學過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碑帖幾十年的臨摹!現在集中精力學習趙孟頫的《真草千字文》臨五年了!楷書和草書一起背臨如果背臨有誤處,就集中精力臨摹幾十遍!趙孟頫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力。後人將其列入楷書四大家是非常有道理的!趙孟頫的楷書外貌園潤而筋骨內涵,其點畫華滋道勁,結體寬綽秀美,點畫之間呼應十分緊密。外似柔潤而內實堅強,形體端秀而骨架勁挺,似綿裡藏針內功深厚雋美第一!明代書畫大家董其昌和近代啟動大師等書法家對趙孟頫的書法作品讚美很高認為趙孟頫的書法直接晉人!

    趙孟頫楷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是元代初期有很大影響力的書法大家。影響後世直至今無人能及!趙孟頫楷書當行書寫,得二王之神韻,北海之風姿!而且真跡很多、墨跡很多是我們書法愛好者的最好學習臨摹法帖!

  • 6 # 真空妙有無量壽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縱觀書法史,只就楷書說,確立四家為代表,是歷史的沉澱,是社會的海選。不是圈子的約定,不是政權的欽點。

    唐代能出三家,那是大唐盛世的結晶。時跨兩宋,元出趙孟頫,實在說仍是唐之餘續,顏柳歐之直接胎孕。歷史的政權更疊,文風迴環,其過程之時間長短自有其客觀原因,而非個人之好惡所決定。

    楷書之體,是一定歷史過程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之需要確定下來的,其藝術之審美因素只是實用性的衍生附麗,但卻成了其命運存續的決定因素。

    按時間順序,歐丶顏丶柳丶趙。如按社會影響效果說,正統的排序,就是顏丶柳丶歐丶趙。

    四家楷書,各擅勝場,用現在的一個名詞,四家各有自己的一圈"粉絲"。規律都是,先有事物現象,隨之才是理論認識。

    四家楷書各有不容取代的個人風貌,其歷史影響地位應是並列的。唐三家之後唯有趙孟頫勝出,那是個人有鶴立雞群丶獨壓群芳的成就。

    無論歐的法度突顯,顏的雄強大器,柳的骨立勁強,趙的泛美內涵,都是適應了社會的需求度。

    套用俗話,"牛X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壘的"。見仁見智,偏不概全。聖者只行大道,太陽亦有黑子。成王敗寇自有常理。趙楷立品,自有其因。

  • 7 # 不二齋

    為什麼楷書四大家會有趙孟頫?我們都知道楷書四大家分別是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前三位都是唐朝的書法家,只有趙孟頫是元代的。

    唐代是楷書書法最鼎盛的時期,出現了很多的楷書大家,除了以上說的三位以外,還有虞世南、歐陽通、初唐四家裡的薛稷、以楷書著稱的褚遂良等等,這些書法家的楷書並不在趙孟頫之下,甚至有的要遠遠超過他。

    尤其是褚遂良和虞世南,後人甚至說後人欠虞世南一個公道,楷書四大家裡面應該有他。但是歷史就是這樣,後人評價楷書四大家的時候,是有他們的實際需要和評價標準的,並不是按照水平的高低,雖然這趙孟頫的水平也很高,而這四個書法家恰好符合這個標準。

    這個標準其實就是科舉考試製度和皇帝的喜好。

    我們知道,古代科舉考試對於字型的要求是近乎嚴苛的,必須要寫“館閣體”或者“臺閣體”,稍有個性就會被刷下來,就像明朝的唐伯虎,風流才子、才華橫溢,在科舉考試上卻吃了很多的苦頭。

    而楷書四大家的書法,正好是訓練館個體的最佳教材,初學書法學習顏體,因為顏體比較粗大,字型端正,可以更好的練習結構和中鋒用筆,而初學者最大的問題是不敢用筆,毛筆按不下去,顏體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顏體是外拓型的字,能夠練習“佔格”,為以後章法的學習和考試答卷奠定基礎。

    但是顏體有一個缺點,寫的時間長了,筆畫同意的臃腫無力,俗話說“顏筋柳骨”,而學習柳體正好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柳體比較瘦勁,可以很好的練習書法的骨力。

    但是柳體也有缺點,那就是結構不夠完美,學習歐體正好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歐體結構非常的完美,字型漂亮,對於考試來說,無疑是最佳的書體。

    可是歐體也有它自身的缺陷,初學者學習的時間長了以後,容易把字寫的很板,缺少生機和活力,而趙孟頫的楷書正好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此時可以學習趙孟頫楷書以活泛用筆。

    而此時再加上皇帝的推崇,趙孟頫的楷書無疑成了最佳選擇。

    經過這樣一個訓練的過程,基本就可以寫出結構、章法、用筆完美、骨力又比較強的楷書了。

    所以說,楷書四大家的評判標準並不是水平的高低,而是以適合初學和考試來論的。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 8 # 臨池管窺

    真楷在唐時,作為立碑銘傳的“銘石”之書,已發展到了極致,這是一個時代書風的背景表現。

    至五代時,雖還能一窺唐楷神韻餘緒,如楊凝式、李建中等,但終因朝代更迭頻繁,人心思變,楷書式漸衰微,書法的審美趨勢向“善意”書風為之一變,並延續了300多年。

    人們的審美趨向總是與時代的背景相印證的。

    元朝作為一個外族統治的時代,中原文人的思想與報負總是被壓抑的。加之更無宋代時對藝術方面的開放與情懷,人心思舊,是這一時代的審美主流。

    趙孟頫就是順應了這一主流思朝,以其天縱之才與勤奮,舉起了“復古”的旗幟,並一直引領與籠罩了整個元朝。是時代造就了趙孟頫的高度,也是趙孟頫獨自撐起了元朝這個中原文化相對貧乏的時代。

    趙孟頫一變唐朝備極楷則甚至有些刻板的“銘石之書”,以直追“魏晉風度”的楷法,讓人耳目為之一新,滿足了人們對審美的“復古思潮”。他的楷書一經形成,便成為人們心追手摹的典範,並確立了與歐、顏、柳齊名,繼往開來、開宗立派的宗師地位。

    趙孟頫雖在“楷書四大家”中屬小字輩,歷經歷代淘洗,卻能與極具自家面目且備極“內擫”“外拓”法則的前三位大家齊肩,得到歷史肯定,是與他另闢蹊徑,兼融“魏晉尺牘風韻”、“唐楷結體氣勢”、“宋代尚意筆法”,以“舊瓶裝新酒”的方式,開創了新時代新的書風。我相信他提出“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的名言時,不僅是對書法深切的體會,更是對自己藝術成就的肯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乒超第7輪比賽,劉詩雯3-0丁寧,王曼昱11連勝記錄被孫銘陽打破。你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