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鋒金融
-
2 # 流星210135346
今天美聯儲在十年後第一次降息,降息0.25符合市場預期,因為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各國反應強烈,各國紛紛在美聯儲降息前後作出降息降準的決定,預示著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到來,顯然美國在把自己債務危機引向世界,美元流入的國家將帶來輸入性通貨膨脹,資源價格上漲將提高企業成本,推動物價上漲,因此我們必須加快改革,轉型升級,提高科技競爭力。調節分配結構,解決國內收入分化的問題,縮小貧富差距,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遏制炒房,著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
3 # 荼蘼
如果央媽降息25個基點,你家的貸款月供少多少?
寫點大家都能看懂切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影響,太專業的大家都看不懂,與我們無關的又太無趣……
降息從通俗的角度來說是央行增加了市場的貨幣供給,降低投資成本,美聯儲作為美國的“央行”,說明美聯儲擔心美國的經濟增長乏力,透過降息來刺激經濟的增長。 從最近的訊息來看澳洲、土耳其、俄羅斯都已經宣佈降息,到這次美聯儲降息,說明世界經濟的發展前景並不樂觀,雖然不至於像2008年那樣金融危機,但是世界經濟整體復甦緩慢且貿易爭端頻現。 與我們自身相關的,美聯儲降息也會對央媽的政策纏身一定的影響,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都降息了,我們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並且經濟有下行壓力,所以相信央媽也會認真考慮降息的!促進經濟增長,保持貨幣政策寬鬆,讓企業融資成本降下來······
當然的當然,降息也並非萬能的神器,後續帶來的房價飛漲、通貨膨脹、經濟泡沫也是讓人頭疼,所以在當前去槓桿、調結構的情況下,央媽肯定對降息慎之又慎!所以我們這幾年聽見最多的是定向降準降息,不搞大水漫灌。
再談談央媽如果真的像美聯儲一樣全面降息25bp,我們的生活會有哪些影響?
首先,有房貸的人,如100萬貸款,期限20年,月供可以減少150元,哈哈,開不開森,驚不驚喜?
其次,我們的股市非常有可能迎來新的牛市。筆者始終認為中國兩千點的股市根本配不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總量,美股都到兩萬多點了,中國才是美國的十分之一,所以有點閒錢的朋友還是投資點股票吧,等a股飛起來我怕大家追不上。
最後,跟大家嘮一嘮筆者“憂國憂民”之心,美國作為老大的地位已經不穩定了,換句話說美國這個“警察”已經說了不算了,群龍無首,必將三足鼎立、戰亂紛紛。不要說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這個世界的戰火從未停息,對此你怎麼看?
回覆列表
一句話結論:低通脹或許只是幻象,降息將加劇美國的財富分化和社會割裂。
給大家帶來美聯儲7.31日FOMC會議現場影片:
8月1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告自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6月份會議以來收到的資訊顯示,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經濟活動以溫和的速度增長。近幾個月平均就業增長穩健,失業率仍然在低位。儘管家庭支出增長相比今年早些時候似乎出現回升,但企業固定投資指標一直疲軟。以12個月為基礎的指標看,整體通脹率和扣除食品及能源的通脹率都低於2%。基於市場的通脹補償指標依然在低位;基於調查的較長期通脹預期指標幾乎沒有變化。為履行其法定職責,委員會尋求促進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為了支援這些目標,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下調至2%-2.25%。這一行動支援了委員會的如下觀點,即經濟活動的持續擴張、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狀況以及通脹接近委員會的對稱性2%目標是最可能的結果,但這種前景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當委員會考慮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的未來路徑之際,鑑於勞動力市場強勁且通脹率接近其對稱性2%目標,委員會將繼續關注最新資訊對經濟前景的影響,並將採取適當措施來維持經濟的擴張。在確定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未來的調整時機和幅度時,委員會將評估已實現的和預期的經濟形勢與其充分就業目標以及對稱性2%通脹目標的對比情況。這方面的評估將考慮廣泛的一系列資訊,包括衡量勞動力市場狀況的指標,通脹壓力與通脹預期指標,以及金融和國際動態的資料。委員會將於8月份結束系統公開市場賬戶中減少總證券持有量的操作,比之前表明的時間表提前了兩個月。投票贊成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本次貨幣政策行動的委員為: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副主席John C. Williams、MichelleW. Bowman、Lael Brainard、James Bullard、Richard H. Clarida、Charles L.Evans和Randal K. Quarles;投票反對這一行動的是Esther L. George和EricS. Rosengren,反對者在本次會議上傾向於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維持在2.25%-2.5%不變。(美聯儲,8月1日)宣告指出,本次降息的目的是促進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
可惜的是,美聯儲做不到,本次降息的舉措對於美國的通脹形勢應對看著不像是一次主動積極的出招,更像是一次被動防禦的“螳臂當車”。
下面從PC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和美國的住房說說這個事。
1.PCE與CPI之爭不同於全球其他央行,美聯儲衡量通脹的指標是核心PC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PCE與我們通常熟知的消費物價指數CPI(Consumer Price Index)有什麼區別呢?按照美聯儲的說法,PCE之所以優於CPI,主要是因為它更能反映現實,因為人們的消費習慣會隨著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而變化。
換句話說,CPI追蹤的是商品和服務的固定籃子,而PCE追蹤的則是替代品。PCE的方法假設,如果蘋果的價格過高,大多數人就會選擇功能相似但價格較低的水果如桃子替代。此外,“PCE涵蓋了內容更廣泛的家庭支出”,例如PCE給醫療保險設定的權重較大,因為除了家庭的實際支出之外,它還納入了醫療保險中由企業或者政府承擔的部分。
考慮到PCE持續用價格更低商品的替代效應,不難理解PCE持續低於CPI。從2000年以來,PCE比CPI平均低約0.33%。
美聯儲的目標是把通脹控制在2%左右。2019年6月,核心PCE 1.6%,給了美聯儲降息的底氣。但如果看核心CPI,近一年來的平均水平為2.16%,已經高於目標。聯儲對於PCE籃子的月度調整非常複雜,是否有操縱成分始終存在爭議,難以詳細瞭解。不妨自下而上看看,佔比最高的住房支出價格變化幾何。
2.通脹的底層觀察:房租增速高企與中國類似,美華人的支出中,住房支出佔比最高。
住房支出在CPI中佔比約32.9% ,其中包括住房支出本身,如購房分期或者租金,也包括與住房相關的其他支出,例如保險、水電等。PCE籃子中住房支出佔18.4%,比在CPI中少了14.5%。因此PCE對住房成本變化的敏感度小於CPI。通脹資料中對住房成本的衡量主要考慮了兩部分。一是租房者的租金變化(Rent of primary residences),約佔1/4。二是從房主的角度估計租金等值,也就是Owners’ equivalent rent of residences(OER),約佔3/4。它說的是假如房主租自己的房子要付的租金。BLS結合實際的市場租金和詢問房主的房屋狀況來估算得到OER。從下圖不難看到,通脹籃子中的房租增速已經接近4%,而OER也已經超過3%。通脹最大頭的房屋成本已然明顯抬升。
當佔支出大頭的房租增速已經到了6%,為什麼總體通脹還不到2%?
收入分佈或許能解釋部分。
根據密歇根大學最新的消費者調查報告,無論是對未來期望還是當下感知,被調查者認為的通脹都要比官方公佈的要高。其中收入最低的25%的人,其感知的通脹中位數已經達到3%,比最高收入的25%的人高0.9個百分點;他們的預期通脹2.8%,也顯著高於高收入群體。
窮人感知到高通脹是有依據的:他們的住房支出高達40%,他們更多租房,最容易受到高房租的影響。
真實的通脹情況並不僅是一個數字。當這個數字模糊了群體、過濾了結構,窮人所感知的高通脹被忽視,低利率政策得以名正言順。然而,低利率並不能給窮人帶來好處。
4.降息的馬太效應危機以來,隨著美國經濟復甦和寬鬆貨幣政策的刺激,金融資產價格猛烈上漲。自2009年以來,標普500指數上漲超過3倍。寬鬆的貨幣政策催生泡沫,又被資本市場所裹挾。紐約時報6月25日採訪鮑威爾提問道:“貨幣政策如何面對市場反應?”。
鮑威爾的回答是:
“任何會影響我們就業和通脹雙重目標的因素我們都會考慮——因此也包括金融市場情況。此外,金融市場可以看成所有市場參與者的總和。我們會傾聽市場聲音。有的時候市場忽略風險,過於樂觀,我們會觀察金融市場發展,用經驗和判斷來決定如何應對。”儘管如此,我們無需太多洞察力也能發現:美聯儲貨幣政策對資本市場相當敏感,例如最近的股市上漲大部分是聯儲轉鴿的結果。
窮人無法從低利率催生的資產泡沫中受益,低利率政策則進一步加劇貧富分化。
美國最富有的400人所擁有的財富超過了處於底層1.5億成年人所擁有的財富總和。——《華盛頓郵報》美國最富有的0.1%的人已擁有近20%的社會財富。——美國經濟分析局接近一半的美華人沒有儲蓄;超過1/3的人在租房住;2018年有超過55萬無家可歸的人……——《商業觀察》美國最富有1%的人財富佔比超過了排名後90%群體的財富之和另一方面,低利率還使得養老金缺口更為嚴重。根據皮尤研究中心,全美養老金總缺口超過1萬億美元。低利率下,養老金投資固定收益產品的回報越來越低,而很多州的養老金的股權投資又在過去的危機中倍受打擊。
至於公司的大佬是這樣總結的:
手持低利率的盾牌,美聯儲降息似乎少了很多制約。但表面上的低通脹掩蓋了更為重要的結構問題:不同的收入層級有著不同的通脹感知,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成本通脹實際上高於2%。由於低通脹“幻象”而採取的低利率政策,令低收入階層既受到生活成本高企的擠壓,又面臨老無所養的擔憂。
當資本市場期待甚至裹挾美聯儲降息之際,25個基點的降息已然無法滿足市場的胃口。另一方面, 低利率政策卻在繼續加劇貧富分化和階層割裂。這個過程是長期的、漸進的,但卻像冰面下的裂縫,悄悄地影響著美國經濟、社會、乃至政治格局。
投資市場對本次美聯儲降息的反應,請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