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燦哥帶你到處飛
-
2 # 微生態種植
中國,一個用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著世界22%人口的國家,這不僅僅歸功於高產水稻的誕生,化肥也在農業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在農業發展的長河中,化肥的過度使用也帶來了一系列土壤及環境問題。例如:土壤板結,酸化,水體富營養化,各種土傳病害等嚴重威脅著作物的品質與產量。如何改良土壤,保證土壤的可持續發展是農業工作者前進的方向。
近幾年,隨著對農業的重視,對新型肥料的研發,微生物肥料已成為廣大種植朋友們改良土壤,保證作物品質的首選,那麼微生物肥料到底好在哪裡,他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又稱生物肥料、菌肥等,是指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為核心,使農作物獲得特定的肥料效應的一類肥料製品。相比傳統肥料,微生物肥料新增多種微生物,對於植物生長髮育有更好的促進作用,那具體有哪些作用和優勢呢?
1、微生物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能夠活化土壤,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使土壤結構穩定,利於作物生長。高活性的微生物在土壤中能夠迅速繁殖,自身生命活動在土壤中留下了很多微細的通道,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氣、透水性,使土壤中養分不易流失,保證土壤肥力,同時活化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板結。
2、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種類繁多,在土壤中能夠與有害微生物形成拮抗作用,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繁殖,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進而減少農藥的使用,達到降低農殘,減少土壤汙染的問題。
3、由於肥料的常年使用,土壤中積累了很多未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例如其中微量元素有高達95%以不溶態影視存在,難以被作物吸收利用。微生物透過生命活動產生的代謝產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類物質,可以將土壤中難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物質進行轉化,提高營養元素利用率,增加土壤的供肥能力。
4、根據不同菌種的功能特點,可以知道,部分有益微生物可以利用土壤養分,透過生命活動及次生代謝產物產生大量促生長物質。如生長素、赤黴素、脫落酸等,可以達到提高果實品質,保花保果嗎,增產增收的目的。
5、透過近年對菌種特性以及生存條件的研究,可以較好的保護菌種活性,提高菌種在土壤中的生命力。保證微生物能夠在土壤中長時間存活,達到微生物肥料長效性的目標。如膠質芽孢桿菌和巨大芽孢桿菌,可以利用空氣中的氮,同時釋放降解土壤中的磷和鉀,持續為作物提供營養。
(膠質芽孢桿菌)
6、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農產品品質,在中國,農民使用有機肥主要以動物糞便為主,但大部分農戶使用的糞便沒有經過完善的發酵系統進行發酵腐熟,有害微生物佔據較大比例,且大部分營養不能夠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而符合國家標準的微生物肥料,有機質種類全,且經過完全腐熟發酵,同時新增生防菌株和促生菌株,更利於作物的生長髮育,同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肥料利用率提高,更有利於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產量。
7、微生物肥料有較好的生根效果,利於作物生長。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在土壤中能夠生長、繁衍,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各種生物酶及生物激素,更加促進根系生長髮育和根系對養分的吸收。
8、減少土壤養分固定。前期化肥等物理肥料的過度使用,導致土壤中很多未被作物吸收的物質在土壤中積累,沉澱。新施用的肥料也有部分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微生物肥料中含有很多有機酸以及其他羥基類物質,具有很強的螯合能力,與很多植物所需營養元素形成螯合物,減少土壤對營養元素的固定。
9、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菌可有效分解動植物殘體,形成土壤腐殖質,提高土壤肥力,同時有益微生物進入土壤後,會產生大量的次生代謝產物、胞外多糖等有機生長物質,這些產物能夠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使土壤變得疏鬆,提高保水保肥效能,進而改良土壤。
僅僅解決溫飽已經不能夠滿足大家的需求,在保證溫飽的前提下,不僅追求品質,更加註重食品安全,農民朋友對土壤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那如何才能在減肥減藥的同時保證農產品品質與產量呢?首要解決的就是土壤問題,種植先養根,養根先先養地,養地先補菌。只有解決土壤問題,改善土壤的健康情況才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路。
-
3 # 鄉農GE
土壤肥力是土壤為植物生長不斷地供應和協調養分,水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
其中 紅土壤 是缺乏鹼金屬和鹼土金屬而富含鐵﹑鋁氧化物﹐呈酸性紅色。紅土又稱為紅壤。一般紅土中四配位和六配位的金屬化合物很多,其中包括了鐵化合物及鋁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偏少,肥力不如黑土壤。
土壤酸鹼性是影響土壤養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黃土是一般指分佈於黃土高原的土,包括有褐土、婁土、黑壚土、黃綿 土、慄鈣土、灰鈣土、灰褐土、風沙土、鹽鹼土等,大多偏鹼,相對貧瘠。
黑色的 土壤是最肥沃的土壤,有機物質平均含量在3%至10%之間,土壤有機質含量是黃土的十倍,因為在人類未開發前,這些地方生長著茂密的草 原植物,這些植物又引來了大批的動物。動植物死亡後,它們的遺體被土 掩埋,之後被細菌分解,形成腐殖質,這種物質含有豐富的有機化合物,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最適農耕而聞名於世。
-
4 # VS力哥
黃土壤,黑土壤,紅土壤,那個肥力高?
中國土地遼闊,南北方差異太大,南方深圳一帶都是紅色土壤,紅土壤中礦物質比較豐富,土質鬆軟透風性好於上兩個土壤。一樣的紅土壤,地理位置不同,土壤中的養份也就不同,適合種那種莊稼也就不一樣了 。全年無霜期。
黑色土壤,這三個土壤要屬黑土壤肥力最高了,肥沃。黑土地是黑龍江省,吉林省獨有的土壤,我的家在東北黑土地上,哪裡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糧,黑土壤中的有機質相當豐富,微生物活性較差,因為它四季分明,冬季有結冰期。
黃色土壤,有一首歌叫黃土高坡,就是中國黃土高原,在華北地區,現在一班認為主要是風力沉積而形成的,土質偏硬,黃土壤鈣質豐富些 ,金屬重。
-
5 # 十啊哥
黑土壤肥力最高。為什麼呢?我們先來了解這三種土壤。
1、黃土壤
黃土壤是亞熱帶溼潤地區在常年溼潤的生物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地帶性土壤,主要成土過程是脫矽富鋁化作用及鐵、鋁氧化物水化形成,質地較輕,氮、鉀的含量中等水平,土壤中大部分磷以閉蓄形態存在,是典型的缺磷土壤之一,經施石灰改土後,宜種植水稻、果樹、茶及多種耐旱農作物。主要分佈在中國四川、雲南、湖南、福建等山地或高原。
2、黑土壤
黑土壤是具有強烈脹縮和擾動特性的粘質土壤,有機物質平均含量在3%~10%,主要分佈在溫帶混交林地區,東北平原是中國僅有的一塊黑土平原。黑土因土壤中含有大量腐殖質和營養成份,含有豐富的有機化合物,特別有利於水稻、大豆、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生長的一種特殊性土壤。
3、紅土壤
紅土壤是發育於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雨或常綠闊葉林植被下的土壤,由碳酸鹽類或其他富鐵鋁氧化物的岩石在溼熱氣候條件下風化形成,呈褐紅色,含水多,密度低,強度高,壓縮性較低,缺乏鹼金屬和鹼土金屬。中國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區,如江西、湖南兩省大部分地區,廣東、福建北部及貴州、四川、浙江等部分地區。因氮、鉀、磷供應不足,鈣、鎂含量少,並因缺乏鋅元素而使柑橘產生“花葉”現象,是種植柑橘的良好土壤。
綜上所述,黃土壤氮、鉀含量中等且缺磷;紅土壤多含氧化鐵鋁,其他元素含量少且缺鋅;黑土壤富含各種有機化合物,更適合農作物生長,所以黑土壤肥力最高。
-
6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黃土、黑土、紅土,其中養分最高的就是黑土了,最次的就是黃土了。
國內的土壤分類主要是黃土、黑土、紅土以及部分地區的鹽鹼質土壤和砂質土壤了。其中黑土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紅土分佈在南方地區,黃土分佈在西北地區,鹽鹼土和砂質土壤在全國都有分部。
1、黑土。營養成分最好的土壤了,富含有機質、多種微量元素以及其他的營養成分,土質相對的鬆軟、有一定的粘性但是不黏重。分部最為廣泛的在松嫩平原、遼河平原、三江平原以及長白山一帶。這部分黑土帶以及美國的黑土帶被稱為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也是中國比較大型的玉米、水稻、黃豆的生產基地。但是隨著長期的耕作以及土地保護不利,現在國內的大部分黑土表層土壤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較為嚴重。
2、紅土。普遍分佈在江西、江蘇等南方地區。表現為土壤的鹽漬化情況相對嚴重、受雨水的溶淋作用影響比較大。紅土中的金屬離子含量相對比較高,土質相對的黏重,有機質含量相對於黑土低一些。由於南方的氣候因素,紅土的營養成分流失也比較嚴重。
3、黃土。相對來說不適合農業種植的土壤,土壤黏重、有機質缺乏、養分含量低,水分含量大呈現出黏滑的狀態、乾旱時則呈現板結、硬化的狀態。非常不適合農作物的根系生長。在西北地區,黃土是主要的土壤型別。對於這類土質過於黏重、硬結的黃土來說,改良的最好方式就是大面積的的種植草場、樹木,利用改善土壤的生態環境來逐漸改良黃土的不利特性。
總的來說,國內土壤的分類還是比較多樣化得。各種土質都有,土壤特性也各不相同,這也導致了國內不同地區種植結構的差異較大。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回覆列表
首先先了解一下各個土壤的分佈吧:
1.黃土壤
黃土在長城以南,秦嶺以北,西迄青海東部,東至海邊的整個黃河流域都有黃土分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天山北麓、崑崙山麓、祁連山麓也有黃土分佈。一般認為中國黃土的分佈南止秦嶺,但事實上在寶雞以南,秦嶺中的鳳縣、雙石鋪一帶,再南至柴關嶺也都有黃土分佈。即使在漢中盆地或向東到大別山北坡、江蘇北部,甚至南京附近以及長江流域的某些地區也有零星的黃土分佈。
2.紅土壤
紅土地是指紅色土壤的土地,主要分佈於土壤侵蝕強烈的丘陵山區,包括:江西、湖南兩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東南部,廣東、福建北部及貴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蘇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其中江西興國一帶和福建東南部有較多分佈。
3.黑土壤
黑土地分佈在東北平原,黑土地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得天獨厚的寶藏,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全世界僅有四大塊黑土區,分別是烏克蘭的烏克蘭平原、美國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國的東北平原以及南美洲阿根廷連至烏拉圭的潘帕(Pampa)大草原。
以上三種土壤各自具有各自的特點,但是從農業生產角度來說,以黑土最好,最為肥沃,適宜種植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