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逸的逗號

    張俊之所以與秦檜等人謀害岳飛,最後岳飛墓前跪的四人中間就有張俊是有深刻原因的:

    一、岳飛爬升的太快,不再彰顯張俊的能力,張俊內心不平衡。

    岳飛剛開始一直到牛頭山之戰前都是張俊的手下,張俊本人其實也很欣賞岳飛,報戰功的時候都是把岳飛放在前列的,那時候是他指哪岳飛打哪,說到底還是自己的指揮能力好。原來張俊、劉光世、韓世忠相互勾心鬥角,現在四大名將裡面有了岳飛,雖然張俊還是排在第一位,但是岳飛好歹也是跟他並列的大將了,跟自己平起平坐,現在岳飛打贏戰爭就是自己的本事了,跟你張俊沒關係了,張俊心裡不太平衡。

    二、張俊本人心理有問題,喜歡走上層路線,跟岳飛大相徑庭,不是一路人。

    岳飛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收復國土,收復山河,張俊則喜歡榮華富貴。張俊的貪財在當時是人盡皆知,比如他把一千兩銀子做成個大銀球叫莫奈何,意思你小偷都偷不走,再比如,他請宋高宗和秦檜吃飯的時候極盡奢華之風,分什麼初坐、再坐、歇坐好幾輪,還是君臣沒人一桌,那時候是在打仗啊,老百姓都吃不飽啊,就這個他都能注意時間節奏,讓皇帝在他家吃飯聊天的時間不能比秦檜家呆的時間長,怕秦檜不高興,他把心思全用在上層路線上了。

    岳飛呢,生活一向儉樸,請部下吃飯豬肉以外上了個雞肉都要問為什麼殺雞,一聽是武昌衙門提供的,都下令不要再供應了,好不容易想和張俊、韓世充緩和下關係,送給兩人每人一艘大車船,這種大車船在當時可是很難得的禮物。還被張俊認為岳飛是在炫耀自己的戰功,這種小人心態就跟他請高宗吃飯還得對比是不是在自己家比秦檜家時間長是一脈相承。他是記恨岳飛了。

    三、張俊與岳飛帶兵風格迥異,對待皇帝的態度也截然不同。

    岳家軍的軍令是“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而“張家軍”也有倆綽號,其中一個綽號叫做“花腿軍”。因為張俊的軍隊常駐杭州,既不打仗也不練武,張俊閒得沒事兒,就把士兵中長得高大英俊的挑出來,在他們的手背、腿上全都刺上刺青,然後讓這些士兵穿著短打出遊,招市民來觀看,所以市民送給他們一個綽號叫“花腿軍”。

    不打仗的時候是這個綽號,打仗的時候張俊的軍隊則號稱“自在軍”,也就是說,甭管打勝了打敗了,他都要燒殺搶掠,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所以叫“自在軍”。

    這些事蹟他心裡其實是清清楚楚,好嘛,你岳飛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我一個你的老長官讓別人在我們都彼此擅長的方面說的如此不堪。

    打仗方面,張俊是本著朝廷讓打仗我就打,當然自己要躲在後頭持重了,讓和平就和平,讓交兵權就交兵權,讓迫害忠良就迫害忠良。岳飛呢,被高宗十二道令牌追回來也表示不服。最後之所以被害,也恰恰是因為他永遠都沒有放棄北上抗金的志向,即使在宋高宗再三嚴令他這樣做的情況下,他也堅決地違抗皇帝的命令。岳飛根本就不是忠於皇帝,忠於宋高宗,他忠於的是自己的信念,忠於的是中國的國土。

    你說這樣的岳飛,怎麼會不招來秦檜、張俊的記恨,當然最大的原因是宋高宗要殺岳飛,作為最會揣摩帝心、走上層路線,又和秦檜穿同一條褲子的張俊又怎麼不會陷害岳飛呢?當然最終張俊雖然壽終正寢,但是也長跪在岳飛墓前幾百年了。正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2 # 覃仕勇說史

    答:前不久,我已經回答過一個提問為“南宋時期,活著就已被封王的張俊是如何‘陷害’岳飛的?”當時,我有指出,張俊陷害岳飛,屬於鐵一樣的事實,不應該在“陷害”一詞上加雙引號,使人誤認為“張俊陷害岳飛”一事屬於別人“陷害”張俊。

    我猜測,提問這兩個問題的是同一個人。

    因為,提問手法完全一致,問題裡都出現了一個莫名其妙的雙引號。

    這次的雙引號是加在岳飛二字之上的,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費解。

    《水滸傳》裡提到“豹子頭”林沖、“花和尚”魯智深,會在“豹子頭”和“花和尚”之上加雙引號,原因是“豹子頭”和“花和尚”屬於綽號。

    那麼,此君在岳飛二字之上的加雙引號,莫非認為岳飛只是一個綽號?不屑一提?

    張俊為什麼要害岳飛呢?

    其實他和岳飛之間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平白無故是不應該這麼賣身、賣力地進行誣衊構陷的。

    但張俊做人無底線,辦事不問良心,甘願充當趙構、秦檜的鷹犬走狗,則主人指使他幹什麼他自然就幹什麼了。

    有人也許會感到疑惑,趙構本來就是南宋的皇帝、國君,南宋的臣民可不得都聽他的?

    還有,如果說張俊應該遭受譴責,那執行命令,親手處死岳飛父子的劊子手豈非也應該遭受譴責?那些人,手上是真真正正地沾有岳飛父子的血的呀。

    但這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第一、張俊好歹是朝廷大員,他可以表達出他的態度,而且,他的一言一行在朝野產生的影響力遠大於普通人,他應該有是非感,就算他救不了岳飛,也用不著跪舔趙構、秦檜。也用不著象劊子手一類小人物那樣表現得惟命是從。在陷害岳飛問題上,滿朝文武,就是他一人最主動、最起勁、最賣力,所以應該受到唾棄,應該跪岳飛墳前永世不得翻身。

    第二、如果說張俊是受趙構、秦檜指使,身不由己,那也就算了。但他的積極性遠遠超出許多人的意料,想趙構之所想、急秦檜之所急,充當殺人的急先鋒,並且熱心出謀劃策,別出心裁地研發害人必殺新花招。

    第三、張俊踩著岳飛的血邀功上位,養尊處優、享盡榮華富貴走完其一生,而且福澤子孫,代代奢華。

    據說,張俊大肆兼併土地,佔有海量房產,共斂有良田一百多萬畝,每年收租米六十萬石以上;每年收房租七億三千萬文錢,號稱“佔田遍天下,而家積鉅萬”。

    所以,問張俊為何要陷害岳飛,一是聽從主子驅使,二是利益所誘。

    張俊,十足的小人。 

  • 3 # 鐵錘文史

    抗金大將張俊最後陷害岳飛,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主觀上講:張俊嫉妒岳飛後期的赫赫戰功;從客觀上講:張俊受到了宋高宗趙構的威脅利誘。下面我就分兩點答題。

    第一,主觀上,張俊嫉妒岳飛立下的戰功。

    張俊比岳飛大11歲,岳飛初出茅廬的時候,張俊曾經多次提攜誇獎過這個年輕的軍事人才。比如平定江淮的時候u,張俊就向朝廷上書,認為岳飛的軍功立在第一位,後來朝廷授予岳飛建州觀察使的職務。可是當岳飛獲得火箭似的提拔之後,張俊的心理開始不平衡了。金人攻打淮西,岳飛接到命令馬上出發,相比張俊後來的畏戰,顯得勇猛無比。高宗“授兩鎮節,俊益恥”,平定楊么起義之後,岳飛又贈送韓世忠和張俊一人一座樓船。張俊不但不感謝,而且“俊反忌之”。一個心胸狹窄的軍事將領,如何忍受當年的部下站在自己的頭上呢?

    第二,客觀上,張俊受到了宋高宗趙構的威脅利誘。

    趙構和秦檜是議和派,要想議和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收回主戰派的兵權。趙構找的突破口就是張俊,因為張俊在主戰派裡面是最消極保守的一個。事實證明,趙構是正確的。

    根據歷史記載,趙構把張俊叫到宮裡,意味深長的問他:你看過郭子儀的傳記嗎?張俊說沒看過。趙構就提示他說,郭子儀不但自己一生享受榮華富貴,子孫代代都受到朝廷眷顧。這是為什麼呢?就因為他忠於朝廷,聽皇帝的話。你現在手握重兵,要知道你的兵是朝廷的兵,如果聽朝廷的話,世代享受恩典,如果不聽朝廷的話,恐怕不但自己子孫不享福,自己身有不測之虞。

    張俊心領神會,率先交出兵權。隨後宋高宗和秦檜把張俊韓世忠調入朝廷為樞密使;岳飛調入朝廷為樞密副使。變相實現了杯酒釋兵權。為後來陷害岳飛奠定了基礎。

    岳飛死後,張俊被秦檜誣告謀反。好在趙構皇帝念及當年苗劉之變時的功勞,讓他下臺賦閒,養尊處優。甚至親自到他家裡賞賜,得到了無上的恩寵,晚年被封為清河郡王,死後又追封為循王。這樣的待遇當時堪稱絕無僅有!

    如宋高宗所言,張俊享受了榮華富貴。但是今天,他的銅像跪在世人面前!歷史終究會水落石出的啊。

  • 4 # 帝國的臉譜

    南宋中興四將,張俊、岳飛、韓世忠、劉光世,這四人中,應該說張俊是年齡最大、資歷最老、官銜最高、結局最好的一個。宋高宗趙構無論是在繼位的過程、還是後來與金國對峙交戰的過程、甚至後來收兵權與金講和的過程,都有張俊積極的身影和大大的功勞,可以說,沒有張俊和他的軍隊,趙構和他的流亡政府或許早就灰飛煙滅了。

    說到張俊與岳飛齊名,其實,岳飛出道較晚,岳飛和他的岳家軍,也在大部分時間裡受張俊的節制,所以相較張俊,岳飛的資歷也比較淺,只不過後來岳飛的名聲才如日中天,超過張俊許多了。1126年,金兵圍開封,趙構以兵馬大元帥號召各路兵馬救援,張俊隨軍前往,趙構見張俊英武偉岸,立刻提拔他為元帥府後軍統制,從此,鞍前馬後,拼死效力。

    1127年4月,金兵將徽、欽二帝俘虜北去,北宋滅亡,趙構因為當時沒有在京,有幸逃脫了金兵的俘虜,隨後,張俊向趙構勸進說:“大王(趙構封康王)是皇帝的親弟,人心所歸,眼下局勢動盪,群情紛紛,若不早日登上皇位,勢必群龍無首,這樣,國將不國。”在張俊等人的勸說下,趙構自立為皇帝,是為宋高宗。

    趙構當上皇帝前後,張俊和他的部眾是趙構的核心武裝,堪稱他的中央軍,立功無數,尤其是在金兵的追擊下,趙構連連放棄長江以北大片國土,後來又放棄揚州,逃到了杭州,結果群情激憤,武將苗傅、劉正彥發動了兵變,逼迫宋高宗下了臺。在這關鍵時刻,張俊與韓世忠、劉光世等人一起,合兵一處,聯合打敗了苗傅和劉正彥的軍隊,扶持趙構復辟。於趙構,這有勤王之功。

    自趙構自立為帝的那一天起,金兵就發動了“搜山檢海”行動,將趙構從應天府而下,一直追到鎮江、揚州、杭州、江寧、越州、明州(今寧波)。在明州,趙構為了阻住金兵追趕的速度,特留下張俊抵抗,而且承諾:“朕若無你,則誰肯率先倡議朕早登帝位?你若無朕,則前功盡棄。你須竭力禦敵,一旦成功,朕將封你為王。”張俊又在明州拼死阻擊金兵。

    可以說,正因為有趙構對他有封王的承諾,張俊對趙構的忠心可以說始終如一,惟命是從。後來,透過南宋諸將的流血拼命抵抗,金兵的凌厲攻勢受挫,也打了不少敗仗,在這種有利於南宋的情況下,趙構開始收兵權,將揚名於前線、戰果輝煌的張俊、韓世忠、岳飛等大將罷去兵權,調回臨安,讓他們脫離軍隊,同時與金兵達到和議,簽訂了《紹興和議》條約。

    因為金人忌憚岳飛,而岳飛又不聽趙構的排程,不奉旨,趙構要殺雞給猴看,殺一儆百,便拿岳飛開刀,煉成了岳飛冤獄。而在收兵權過程中要剪除岳飛,就得有證據,在秦檜的斡旋下,張俊做偽證,幫助秦檜和趙構“坐實”了岳飛的案子,辦成了“莫須有”的鐵案。

    岳飛本是張俊的老部下,但為了當王,出賣部下便成了他向皇帝表忠、達到自己封王的手段。所以,張俊陷害岳飛,為的是自己的榮華富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我們對國產動漫的要求是不是有些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