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光happy

    魏碑比較方正規矩,一筆一劃,故歸為楷書。區別主要在於魏碑是以刀刻石,金石氣息濃厚,方筆較多,字型威嚴挺拔。

  • 2 # 縱覽飛雲

    首先謝謝邀請!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做楷模謂之楷書。楷書作為漢字書法三大正書之一萌芽產生於魏晉(晉楷),發展於南北朝(魏碑)幾經豐富演進至唐代(唐楷)達巔峰狀態!魏碑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由隸而楷的過渡性書體。筆畫嚴謹,變波磔為撇捺,字形樸厚豐腴,筆法跳躍兼具隸楷兩體神韻!上承漢隸,下啟唐楷。對隋唐楷書體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為現代漢字結體、筆法奠定了基礎。較之典型楷書魏碑用筆任意揮灑,結體因勢賦形,不受拘束。而典型楷書則注重法度,用筆和結體更加規範統一。但二者同屬楷書體系。

  • 3 # 拿雲閣書畫

    謝謝邀請,魏碑以墓誌和摩崖石刻為主,它是屬於楷書範疇,但又與唐楷有很大區別,所以應稱為“魏楷”。魏楷書法風格各異,結字或茂密或疏朗,非常活潑,用筆以方筆為主,畢竟是刀刻斧鑿出來的筆畫,但我們臨習魏碑書法時,一定要透過刀鋒看筆鋒,體現出毛筆的書寫性來,不可一味的描抹以求形似。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4 # 木易論

    既然提到魏碑,那麼我們就先聊一聊什麼是魏碑。網路上能查到的資訊我就不多說了,複製貼上也沒什麼意思,說一說我的理解。

    魏碑肯定不是楷書,南北朝之前,先秦以及漢代主要以大篆、小篆、隸書為主,而魏碑的誕生,歷史上對其的評價有好有壞,有說鮮卑外族學我正統漢族文字猶如東施效顰;也有說魏碑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比如古人曾說魏碑“上可窺漢秦舊範,下能察隋唐習風。”

    在我看來,魏碑承接了秦漢隸書的優勢,同時加以創作改變,為後續的楷書提供了好的借鑑,由此,楷書應運而生,故而,魏碑不是成為了楷書,而是透過魏碑過度才有了楷書。

    至於魏碑跟楷書的不同之處,我想,後世的唐楷中,歐楷跟魏碑的區別相對較大,而顏體則有一定魏碑風貌,這就好比秀氣的字型跟大氣的字型,雖然各有千秋,但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故而魏碑對後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5 # 牽好我的手

    什麼叫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稱之為楷書,我們觀魏碑字形,比較符合楷書的特點,至於區別,作為碑體字,和字帖字明顯的就是筆畫的金石之氣的差別,尤其是筆畫折,撇和捺的變化,金石之氣明顯,就是楷書自身,也是差別很大的,比如顏體、柳體等,一看就能看出筆畫的差別。

  • 6 # 千千千里馬

    隸書在漢代是事實上的楷書。為什麼?因為漢代以來,中國的書法有了很大的發展,這個發展之一,就是隸書成為社會的公共書體,而漢代的標準字是小篆。

    不過,自從小篆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就沒有真正在使用領域大量使用,而是在幕後,做著“皇太后”的地位,基本上就是字典的範字,而不是實際普遍使用的字型。

    道理非常清楚,因為小篆比隸書的書寫要複雜而且慢。

    所以,西漢隸書就很普遍,東漢隸書已經達到非常完美的程度,民間、官方的碑刻都是隸書,這說明,隸書已經是當時的“楷書”了。

    最有說服力的,是東漢末年蔡邕在太學院用隸書書寫《六經》,引起轟動的事實。

    那麼,魏晉繼承漢代書法傳統,當然也是以隸書為基礎的。楷書,就是規範書寫的意思。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書法史上有一次著名的“蘭亭辯偽”學術論戰,這次論戰的原因,是因為發現王羲之時代的兩個墓碑居然是隸書書寫的,這就引起了郭沫若的極大懷疑:憑什麼說?王羲之會寫出《蘭亭序》那樣的字?

    這就不能不提到魏碑書法了。

    因為,以前我們總是認為魏碑是一種獨立的字型。其實。隸書繼續發展,就是楷書了。

    魏碑也是隸書的基礎上發展的書法,當然屬於楷書的一種風格。

    但是,被我們稱為“魏碑”的書法,其實是清代一些學者,對北朝碑版的統稱。

    而這些魏碑的書法風格差異很大,有些非常接近唐楷,有些與唐楷風格迥異。

    清代提倡碑學的,主要是與唐楷差異很大的那一部分魏碑,這就給我們一個錯覺,好像魏碑是一個獨立的書法字型。

    其實,魏碑是不同隸書基礎上的楷化,有些魏碑書法作品隸書的遺風多一些,有些魏碑書法作品遺風少一些。

    隸書遺風少的,與王羲之書法體系更接近一些,例如《瘞鶴銘》、《鄭文公碑》等等。

    而《龍門二十品》隸書的遺風多一些。隸書遺風多一些的書法,相對寫起來慢一些,在書法發展過程中,自然處於劣勢。

    所以,唐代以後,像《龍門十二品》這樣的書法,就沒有得到承傳,清代重新提出魏碑,對書法藝術是一種豐富。也豐富了二王書法的內涵表現力。

    但是,我們至今仍然對楷書的認識缺乏系統性。 比如東晉的一些隸書,我們更願意說,有“楷書”的筆意,而不願意說有“魏碑”的筆意。

    因為,很多東晉的隸書,也確實方筆比較多。最典型的就是對《爨寶子碑》的評價,有的說是隸書,有的說是魏碑。再比如說《王興之夫婦墓誌》也是方筆明顯,我們更願意說楷書的筆意多一些,這些習慣性認識,把楷書的多樣性模糊了。

    其實,原因就是對楷書形成的多樣性認識不足,例如,歐陽詢是大家公認的魏碑成分多的書法家,我們不是也稱楷書,而不是魏碑嗎?所以,對楷書,我們應該看得多樣一些。

    魏碑是楷書我們清楚了。那麼,魏碑與“楷書”有什麼不同的區別嗎?

    當然有。我們今天的傳統“楷書”,就是歐顏柳趙的樣式。

    而魏碑楷書的樣式,主要是方筆多。起筆就是切筆提按,行筆粗狂,收筆剛猛飛揚。

    這種書法寫起來沒有歐顏柳趙那樣快,而是要慢一些。所以,在科舉制度延綿一千多年的時間裡,這種有一些慢的書法,就不是很適應社會需要,逐漸就被揚棄了。

    現在,我們已經習慣把唐代以來的“歐顏柳趙”的楷書叫做楷書,而歐顏柳趙的書法,與康有為所說的魏碑差別比較多,所以感覺魏碑不是楷書。

    但是,近年的學者,已經把魏碑也列入楷書書法的大家庭了。

    所以,楷書固定下來的說法,真的也就一二百年。而對楷書的認識往往以“唐楷”為參照,這樣,魏碑的風格就會感覺與“唐楷”不是一回事。

  • 7 # 中和之水

    個人認為這個答題,應該是魏碑為什麼成為了楷書的一種特殊的書體?或者說魏碑體是怎樣形成的,它的特點有哪些?

    魏碑體的形成是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政治背景的。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在遷都洛陽以來後,魏孝文帝對漢學大加崇尚,其本人“雅好讀書,手不釋卷”,對書法金石也是珍愛有加。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先人故去後要樹碑立傳之風也開始大行其道。在那時期人死後撰文刻石,記錄偉業悼念追思,傳於後世的作法風行於世。同時帝王大力宣揚佛、道,或做鑿石以作碑碣,或就天然巖壁摩崖刻寫,以紀事業、功勳文告,作為一種標記和某種事件事情故事等的記載之銘刻。造像求長生的心理構成了社會的主流意識,作為一種傳播手段,刻石佛記文字普遍存在,魏碑也就應運而生。這也就形成了眾多墓誌銘。給我們留下了數以萬計的魏碑石刻。如《書林藻鑑》所說:“北朝之書,魏為最盛,享國既永,藝業日臻,竽以孝文,好文潤色金石,故其時隸楷錯變,無體不備。”

    我的推想,魏碑作為後來的一種書體,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當時的楷書文字刻到石頭上而形成的。這種書體的創造者應該是那些石匠。因為當時工匠的雕刻技藝和工具精細程度對在石頭上刻字是有很大限制的。這也就是後人對多數魏碑的評價是“書風稚拙、刻工‘粗劣’,其刻手大都是文化水平較低或沒有文化的工匠。他們的‘誤讀’、‘誤刻’,導致了總體風格上的‘粗率’、‘拙劣’,因而往往被清朝以前的書家所不重。”所以就不難看出,魏碑體它的低色就是楷體,只不過當時的楷體刻到石頭上,由於人為和工具的因素而在外形上改變了形態。在崇尚二王、唐楷以及後來的館閣體人來看,是不入流的。後代研究者把魏碑書法大體分為四類:碑版、摩崖、造像、墓誌。

    魏碑之所以與楷書的不同,就是因為一個是刻在了石頭上,另一個是寫在了紙上所產生的自然效果的不同。如魏碑的橫畫和捺畫,在保持隸書特點的同時,起筆收筆稜角分明,體現出了刀鑿斧砍的痕跡。所產生的視覺效果為剛硬、古拙,雄強、莊重、銳利,甚至有些冷酷。這是一般寫在紙張上的字型所不能表現出的特點。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總結南北朝(主要是北魏)書法藝術特點為十美,即“魄力雄強,氣勢渾穆,筆法跳越,點劃峻厚,意態奇逸,精神感動,興趣酣足,骨肉洞達,結構大成,血肉豐美。”這可能是他個人對魏碑的喜愛,溢美之詞無以附加,給予魏碑以極高的評價。這也是晚清時人們在館閣體興行已久,審美疲勞的情況下,突然發現,魏碑的與眾不同,讓人眼前一亮的真正原因。研究者發現,這種書體讓人感到工匠們信手隨意刻下的,是人率真性情的自然流露。那種無拘無束,天真浪漫情懷,方筆峻利、稚拙古樸的風格給沉悶的書壇如刮來一縷清風。此後魏碑體被廣大的書法愛好者所接受,在書壇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上個世紀70年代初,上海書畫社出版了一本書《怎樣寫新魏書》。把魏碑體進行了改造,這本書從書寫工具的選擇、運筆、基本筆畫的練習、怎樣掌握結構、實用舉例等方面進行了講解。這對習練者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魏碑體發展到了今天,它為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一種字型選擇。我們在一些文化活動也還會經常看到。作為一種單獨的書體存在於我們的電腦字型檔當中。在電腦中就可以看到,叫“華文新魏”。在報紙和一些懸掛的牌匾中也能看到這種華文新魏。

  • 8 # 魏保良

    魏碑,就是楷書,孩童時期的楷書。為什麼說魏碑就是楷書?她以初具楷書規模,其用筆已出現側切方筆的楷書意味,轉折也多以方筆處理,字形上,變隸書的方扁為楷書的長方等等。如此種種,即已說明魏碑即楷書。為什麼是孩童時期的楷書?她雖具楷書特點,但和楷書成熟時期的唐楷相比,無論用筆還是結字,都尚顯稚嫩。那麼,具體什麼是魏碑?

    魏碑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朝刻石文字。其中典型代表是北魏。在性質上,可分為碑刻、墓誌、造像和摩崖四種。魏碑是從隸書發展而來,其特點是筆劃嚴謹、樸厚靈動,多以方筆為主,豐腴不失於板刻,兼有隸楷兩體之神韻。

    魏碑在書法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她上承漢代隸書,下啟唐代楷書,是中間不可缺少的環節。對後來的隋唐楷書乃至明清書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個時期,北方和南方由於政治上的隔絕,造成南北書風的差異,南方以二王為首的上層文人書法為代表,北方則以魏碑為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砂糖橘六月下旬還可以環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