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仙湖居士666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 2 # 亭亭讀書觀美文

    喜歡古人關於夏天的詩,

    因為喜歡古人度過的夏天。

    說到夏天,

    立馬想起了冰可樂,雪糕、空調……

    炎炎夏日,昏昏欲睡,

    那麼古人筆下的夏天,是怎麼度過的呢?

    1.《消暑》白居易

    【心靜自然涼】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風吹著,我們不說話,就很美好………

    2.《槐葉冷淘》杜甫

    【涼麵涼麵真好吃】

    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願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涼麵在古代備受青睞……黃庭堅曾經列舉出三種他認為最美味的食物…….其中就有用南京白麵做的槐葉冷淘,以襄邑的熟豬肉為滷,熱鍋放水下麵條,瀝水放盤加食油,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想起來都滴口水呀。

    3.《夏日山中》李白

    【山裡真涼快,我就愛裸奔】

    懶搖白羽扇, 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 露頂灑松風。

    山間自然風,堪比大功率空調………高能預警,此處有美男子出沒…….詩人們夏天都愛去山裡、水邊消暑,竹深樹密,蟲鳴悠悠,微涼浸身,熱悶頓去……

    4.《醉花陰》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夏日苦悶,採用瓷枕解暑,"久夏天難暮,紗廚正午時。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人惟悴,黃花瘦, 讓千百年後的我們體味了一把刻骨相思……

    【雪檻冰盤,月下吃瓜】

    嫩瓤涼瓠,正紅冰凝結。紺唾霞膏鬥芳潔。傍銀床、牽動百尺寒泉,縹色映,恍助玉壺寒徹。

    夜深呼碧玉,同倚闌干,月色荷香兩清絕。笑問破瓜無,此夜瓊漿,須憐取、寸心長熱。見手攬金刀細沈吟,悄不覺紅潮,早堆肌雪。

    浮瓜沉李,冰涼爽口,沁人心脾…….

    蘇軾有詩云“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與佳人含情相對。紅酥手、冰碗藕……好美的意象。

    6.《蘇幕遮》周邦彥

    【水軒乘涼,焚香消暑】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剛下了雨,滾圓的水珠在荷葉上滾動…..荷花似碧玉塑成,一支支如亭臺般鱗次櫛比。點燃沉香,好好的做個帶荷花香味的美夢……..

  • 3 # 瀟灑芳子

    “五一”節即將到來,午休也臨近,海棠花謝了,柳絮飛盡白晝長,夏日“困人”。詩曰:

    竹搖清影罩幽窗,

    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

    困人天氣日初長。(宋代,朱淑真)《初夏》

    初夏過後,夏熱到,美人少婦揮汗如珠,輕紗裹體般的夏日容貌,光彩照人,白玉般朦朧的體態美,宛如仙女下凡,迷人飄逸的睡美人,令人著迷。有詩為證:《菩薩蠻.夏景迴文》(宋代,蘇軾)

    火雲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雲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閒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閒。

    夏日的少婦,頗有迷人的魅力。美吧

  • 4 # 一往文學

    春之鳥語,夏之荷花,秋之夕陽,冬之飄雪,一年一輪迴,一月一變化,一季一詩詞。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愛歌詠自然景物,他們用心靈感知四季變化,以筆觸奏寫優美篇章,讓每一個季節都充滿了詩意。

    夏季(中國夏季從立夏(每年5月5日至7日之間)開始,到立秋結束;西方人則普遍稱夏至至秋分為夏季)是這樣一個季節。它少有春的生機,秋的韻味,冬的意境,卻獨有一味。

    1、 夏日寫景(荷花、蓮花)

    中國傳統文學講究詩緣情,又常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詩人們在寫作時往往會帶上那個時節最具特色的景物。夏季最為常見的就是荷花(蓮花)了。最為我們所熟知的當是楊萬里《小池》一詩: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小巧、精緻,宛如一幅初夏花草蟲鳥彩墨畫。畫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筆都小,卻玲瓏剔透,生機盎然。楊萬里獨創"誠齋體",詩歌通俗淺近,自然活潑,富於變化。他還有這樣一首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倪其心、許逸民稱讚說:"寫西湖盛夏景色,一意只寫蓮荷。……濃筆重抹,碧荷滿紙,紅蕖生輝……覺尺幅之間,氣象萬千,有吞吐萬里之勢。"王昌齡在山水江南一派綠意之中,他注意到了採蓮女,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使景物更加具有生命的氣息。說到採蓮女,則不得不提漢樂府民歌《江南可採蓮》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詩歌描繪了江南採蓮的熱鬧歡樂場面,從穿來穿去、欣然戲樂的游魚中,我們似乎也聽到了採蓮人的歡笑。

    2、 夏日炎熱

    雖說有美景可賞,但夏季給我們最直觀感受還是炎熱。古代不像我們今天,有空調、網路、西瓜大套餐傍身,可以避免炎熱,在家享受清涼。古人如何描繪這樣一個"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季節呢。杜甫在炎熱的夏季寫下《夏夜嘆》: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鉅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

    常愁夜來皆是蠍,況乃秋後轉多蠅。

    束帶發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踏層冰。

    十分真切的描繪出了夏末秋初還未散去的炎熱感。

    3、 夏日涼意

    小時候家裡還沒有空調,一到夏季,大家都會紛紛找地方乘涼,古人亦是如此:曾幾夏日乘舟溪行: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孟浩然在夏夜閒臥水軒: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陶淵明在炎熱的仲夏坐在陰涼的堂前,悠閒舒適:

    "在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

    凱風因時來,迴飆開我襟。

    息交遊閒業,臥起弄書琴。

    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

    周邦彥縱寫羈旅愁懷,他筆下的江南初夏卻也給人帶來幾絲涼意: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欄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

    蘇軾的《洞仙歌》描述五代時後蜀國君孟昶與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納涼的情景: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著意刻繪了花蕊夫人姿質與心靈的美好、高潔,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嘆。

    世界多變幻,光陰如水流。春天已然歸去,初夏悄然而至。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與其慨嘆春歸不留,不如捧起一首詩歌,在初夏時節,以詩意作此季最美的點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的高層,想要門窗牢固安全,應該買哪個品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