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有播公司合夥人

    詩歌鑑賞的表達方式有四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一、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

    二、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二、議論

    四、敘述

    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

    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

    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寓理於事:

    詩歌分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種,其中還有一種說理詩,雖數量不多,但影響頗大。這些詩都是透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幾大詩人如杜甫、陸游、蘇軾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說明陷在裡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觀書有感》裡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陸游的《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修辭:

    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其作用大體和其它文體中的修辭作用一樣。要發現修辭,直接說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擬人——把事物人格化(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反問——強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誇張——強調和突出(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對偶——增強詩詞的音樂美,表意凝鍊,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詩句——精煉含蓄;擴充套件內容;富有文采。

    (這方面對課外閱讀量和歷史知識要求較高,但有時十分明顯。)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杜牧的詩句;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拓跋燾的故事;

    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溼。”明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修辭中有一點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襯。專用術語“以靜襯動”,“以響襯靜”。

    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正襯(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以美襯美。)

    對比(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與最後一句)

    通感,感覺器官的溝通。(李白“瑤臺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此時的雪花彷彿是春風中盛開的梨花,香飄萬里。視覺與嗅覺溝通,詩人的情意飽含其中。)

  • 2 # HelloKitty8855

    詩歌飽含著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韻律富於音樂美。

    1.凝練含蓄的語言美。詩歌追求的是用最少的詞表達豐富的含義,能經得起反覆推敲,是用最精煉含蓄的語言表達不盡的情義。詩歌要求的是意蘊美、朦朧美。古人云:詩無達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2.形象的繪畫美。詩歌是用意像來表達意義的,古希臘詩人西蒙奈底斯說:‘’畫為不語詩,詩是能言畫。‘’ 就是‘’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

    3.充沛的感情美 。詩既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壯懷激烈;既可以溫柔的淺吟低唱也可以情感激躍的應和,共鳴。

    4.悅耳的音樂美。優美的旋律和節奏是詩歌美的兩個方面。第一、音響節奏。第二、語義節奏。歷來好詩都可以歌。

    現代詩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有鮮明的形象性,既有濃烈的抒情性又有和諧的音樂性。現代詩的形式是自由的,內涵是開放的,意像是優美而富於修辭的。

  • 3 # 故往雲

    現代的新詩已經脫離了古代那種嚴格的束縛,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下可以自由創作。

    詩的由來可謂漫長,從最初出於情緒的吟唱,到後來規矩化、格律化的唐詩宋詞。唐詩宋詞尤其嚴格,一字一句都有排律,又有押韻,故唐詩宋詞不稱為寫,稱為填,就像填空一樣按照要求填進去,但是為了能表達自我的意識,這填又不簡單了,所以會按格律填詩詞的人需要較牢固的基礎。當然也有不按格律,只押韻的,叫做打油詩,這種詩一般流行於民間,因為易懂,成為人們口頭禪。歷經了嚴格規矩化的詩,終於在近現代得到了新突破,人們不再拘泥於官方和規矩,他們衝著自由和綻放自我而走去,這就是現代詩歌,沒有嚴格的束縛而美麗綻放。世人總是這樣謹慎,認為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沒有規矩就沒有明天,殊不知美好的明天誰不向往自由呢

  • 4 # 蒙山裡才

    至到現在,新詩〈別於格律詩>似乎並沒有什麼規矩,只是俗成約定:讀起來能朗朗上口,押大至相同的韻,但必須有一定的意境。

    因此,新詩大多隨心所欲,但,好詩確也不少。比如閻肅老師的歌詞,便是一首首精妙絕倫的好詩。

    但,正因為新詩可隨意,極端者,甚至放肆者也時有之。

    至於規矩,是慢慢立起來的,並不斷完的善的,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甚至於是幾代人的努力。看唐詩宋詞元曲的不斷完善便可知,不可能一蹴而就。

    雖然完善的過程是漫長的,但是規矩終久是要立的。舊詩有舊的格律,新詩也要有自己的統一規矩,欲成方圓,必有規矩。

    願有志於新詩創作的朋友們,為新詩規矩的建立而不嶰努力,不斷探索吧!

  • 5 # 紫翹

    現代詩在韻律、格式、比喻、隱喻、對偶、對仗等上都沒有嚴格的規定規範規矩,無章無法,無跡可尋,不易模仿,不成定式的。因而,現代的表達方式非常自由,也很有意趣。

    偶爾寫現代詩,說說自己的表達方式。

    《追問》

    我不看你的眼

    我不看一片低下頭的雲

    兩句話的現代詩略顯單薄。特別是重複用“我不看”,會有枯燥感覺。是不是這樣呢?

    上句“我不看”,是不看什麼?——“你的眼”!

    “我不看你的眼”,可以聯想是戀人、朋友、親人,是對坐、並坐、依偎、並肩等。環境、意境、情境等模稜兩可,不好確認。

    首句給出了360度的想象空間,但很樸素簡單,未泛起詩意。

    接著一句“我不看一片低下頭的雲”,擬人化的手法,讓詩意瞬間雀躍。我們形容人才會低下頭,而云無根無據,虛無縹緲,自由浪漫,是受不得風雨雷電的壓力的,一經作用,便會密集翻滾往下墜,這是雲的個性、屬性。將上下兩句不同之處連結,構成了“你的眼”是“一片低下頭的雲”。

    於此,意味俏皮起來。我們常將眼睛喻為湖水、漣漪、潭水等,它是心靈視窗,靈魂門檻,是情感表達的最佳“載體”,因而“眼”若“雲”,就值得一番探究了。這裡的“雲”只“一片”且低頭,如此一想,它不密集就不是烏雲,應該是自由自在喜歡獨處的的雲啦,於此想象,此刻天空應很高很藍很遼闊。又是什麼原因,讓這片雲不經意低下頭?

    如果將“雲”和“眼”聯絡,若雲是眼,眼宛若雲,可以想象,這片雲眼瞼輕輕一低垂的瞬間,是怎樣的活法、生動。她是遇到風雨、遇到外物等刺激嗎?聯想到大背景無風無雨也無外力的情境,思維中瞬間跳躍出,她是不是偶遇了另一片雲呢?所以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他無法確認她的羞澀與靦腆,低到塵埃裡開出花來。不必《追問》,綺麗美妙不過無聲勝有聲。

    “眼”納萬物,“雲”接大千,可異想天開,自由想象,自由表達。

    《我不能恨》

    女人一皺眉

    天空也很緊張

    一隻蟲叫了很久

    女人和天空緊張了

    草叢的雨水啊

    一隻蟲緊張

    我從太陽下鑽出來

    這首詩語句很通俗,七句話八竿子打不到一處,然而,經過巧妙串聯,卻十分有趣。

    詩名《我不能恨》。不好寫出詩意,很容易陷入咬牙切齒、憤慨不已的情境中。

    我寫這首詩歌,用時幾分鐘。算得上很快。

    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女人,連恨的權利和機會都剝奪了,她還能如何滋生“恨”意?

    這種無“恨”勝有“恨”,有“恨”卻不能“恨”的心境,切入的點不容易捕捉。

    我喜歡鳥蟲,陽臺有一小菜園,時有鳥雀、蟲子、螞蟻。我時常天馬行空與它們構建一個和平詩意的世界,樂在其中。因而,看到這個題目時,我不自覺地聯想到它們,於此迸發想象。

    以前我愛皺眉。是糾結、憂鬱、無奈、自嘲時的習慣性表情,一種令人窒息而緊張的標誌性情緒。一想到此,一句“女人一皺眉/天空也很緊張”不由自主地噴出來,很自然,也很突然。這種情緒一旦凝結,氣氛就緊張起來,所以看啥聽啥都不順心順眼,於是,我將平時喜愛的“蟲子”拿來“開刀”說事。

    鳥鳴,蟲叫,自然界動植物的聲音很生動,但未必人人喜歡,時時喜歡,所以我決定將喜愛作成“討厭”,忒煩人,由此必生“恨”。所以接著一句“一隻蟲叫了很久/女人和天空緊張了”。因為蟲子無緣無故地一直叫,女人很懊惱,也很緊張,到底為什麼這樣,繼續再想,空氣也凝固得緊張,進而天空也緊張瀰漫。代入感自然而然就來了。

    這是一組點線面的連結結合,女人、蟲子、天空,相互抵懟、作用、勾連、成全,讓“恨”由此衝動而來。詩意達到一個高點,不滿、憤慨、怨恨,世間萬物皆有情,是需要視窗表達的。所以,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緘默裡沉淪。顯然,情緒後是需要消解的。而消解的最終核心是什麼?

    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平,與萬物和諧。

    “草叢的雨水啊,一隻蟲緊張”,溼漉漉的世界,一團團綠意,和平、平和、清新。一切清鮮、嫩色。雨水的點滴滋養著簇簇的新生活泛、張揚起來。既然如此向好,那麼這隻蟲子緊張啥?

    詩句的收尾很有意思,突然激發的一句“我從太陽下鑽出來”,在我想象之外的收梢。雨後有Sunny,是自然規律。而一個“鑽”字,將所有陰霾一掃而光,恨不再恨了。又或許根本未曾“恨”過,那點“恨”只不過是女人由此活著的生命情緒吧。

    是鑽出“恨”了,還是“恨”鑽進和煦Sunny裡,歧義的小區別值得小玩味。

    現代詩歌的自由表達毫無定式,分享以上想法,一起探討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哈登三節43+10+13三雙助球隊141:113大勝騎士,怎麼評價哈登的表現?